-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读读记记“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3、让学生自主地如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萧红”的图文资料简介
2、引入课题
二、检查预习
认读词语分析这些词语
三、研读课文
(一)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园子的,快点儿找找看是哪几自然段?
1、自由读这些自然段,思考:在作者童年的眼里,这个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你可以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呢?请你写一两个认为恰当的词语,有的词语可能就藏在这几段话的字里行间。从哪些段落体会到的?读相关语句,说感受。
预设: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a、在我的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b、园子里有些什么颜色?
c、她会怎样向别人介绍这个园子?带着怎样的语气,怎样的`心情?
(2)“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去掉“是”读读看,比较比较。“是”起到了什么作用?
(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A、在我的眼中,这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B、你从哪儿感受到这份自由?(愿意……就……愿意……就……)
C、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像吧!
引读:出示课件
D、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比一比谁的更自由。
2、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体会到这是一个师引读()的园子根据板书引读
(二)学习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段落
1、我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园子里生活着,请同学们自由读4—15自然段,你觉得哪个镜头给你印象最深?
2、在园子里,我是那么自由,那么快乐,这园子简直就是(“我”的乐园)
3、介绍萧红的童年其实很孤单寂寞……相机出示文字介绍(相机出示文字介绍)
4、当我做这些事的时候,祖父是怎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4—1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5、因此萧红一直怀念这个园子,那么,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中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吗?(爱、温暖)所以萧红在书中这样写道(出示)
(三)升华
1、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
2、在《呼兰河传》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掌握课文生字、词。
⑵、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语言积累及口语表达能力。
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2、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先展示、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女作家萧红的资料,再多媒体展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如下:
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她的童年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的挣扎过来。她的父亲张庭举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奴仆。他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她笔下的祖父以及充满乐趣的后园。
三、学习目标
多媒体出示: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预习时查找的生字、词,然后集体订正。
3、教师范读课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五、整体感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锻炼学生整体阅读、归纳、概括能力。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1、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简单复述。
2、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欢文中的祖父么?为什么?
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完善,最后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
⑴、第一问答案:
①、种小白菜。
②、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
③、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④、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等问题。
⑤、插花事件。
⑵、第二问答案:
祖父:
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
“我”:
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
六、小结
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七、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任意选择一题做答:
1、在本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五个词语解释并各自造一个句子。
2、在下列词语中任意选出五个,把它们连接成一段话(不少于50字)。
嘴馋、玫瑰、玩腻了、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寂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以朗读为主,研讨赏析文中优美语句。
〖教学过程〗
1、本课的作者。
2、给下列词语注音:
谷穗、玩腻了、衣襟、地榇、嘴馋。
二、朗读、赏析、感悟
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大声朗读,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身感悟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
(朗读时要注意,有的文段应大声朗读,有的可以欢快地朗读,有的甚至像小萧红那样喊,有的则要默默地品读。)
如:
⑴、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⑵、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⑶、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⑷、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除了这些句子外,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句子。)
2、小组合作探究:
本文写出了浓浓的亲情,也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找出集中反映人的自由和天性的段落,互相交流体会。
第一部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第二部分:
“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休息好了又是跑。”
三、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你的亲人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用亲身经历的具体事例说明。)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必做题:
同学们,在你们的童年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把它们写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童年的欢乐和那温馨美丽的亲情!
2、选做题:
阅读萧红的其他作品,并写出读书笔记。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学习过程:
一、从词入手,插入课文
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来读一下黑板上的词语。
在小说《呼兰河传》里,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了一个园子,而且写得细致入微。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为什么会让萧红如此留恋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祖父的园子吧!
二、品读课文
(一)感受自由的快乐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自然段里读出了什么?得意,指导找出带颜色的词语,积累abb词语。
还有一个自然段也在写这个园子,请同学们看地13自然段。
自由读,读着读着,就会产生一种感觉,脑子里会出现一个什么词语呢?(随心所欲)用片断中的话来解释“随心所欲”这个词语的意思。
出示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板书:自由)
一读句子。
哪些是自由的?(倭瓜、玉米、黄瓜)
引读
我是倭瓜,我愿意就;我是玉米,我愿意就;我是黄瓜,我愿意就。
还会有什么?出示句子:我就是,我愿意就
哦,真的是(二读句子)
过渡:我也是自由的,我要就。找读4——12自然段。
园子里的一切景物的自由都传达着我的自由,这种写法叫作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我是自由的,所以我是快乐的。(板书:快乐)
我玩累了——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此时,她正做着甜甜的梦呢,梦里她看见——(让学生想象梦里看见的东西。)
读到这,你们地心里也痒痒的,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二)品读祖父的爱。
过渡:园子留给我的,仅仅是自由的快乐吗?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什么让我值得留恋吗?
齐读4——12小节。体会到什么?(祖父的关心)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3个笑)
在萧红的`眼里,祖父是个怎样的?在笑里还读出了什么?(和蔼,慈祥)
板书:爱。
插入:萧红一生悲苦。8岁丧母,父亲因为她是个女孩而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但是她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什么是爱。无论她经历怎样的痛苦,无论她面对怎样的不幸和苦难,祖父就像一束阳光一样温暖着她,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再读课文。
三、超越文本。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题目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了吗?
萧红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享受到了什么是爱。多以才会对那个普通的园子念念不忘,那是个普通的园子吗?
老师引:那是一个装满——自由的园子
那是一个装满——快乐的园子
那是一个装满——爱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09-02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2-21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0-03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0-13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8-03
《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07-04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0-04
(合集)《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1-25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1-22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