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6-15 23:44: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10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10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课程说明:

  本课为自编教材,是教科版五上年级《运动和力》单元“测量力的大小”的拓展课。本课在运用力学知识的基础上,依托“弹簧秤”,应用STEM理念,引导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想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就本课设计意图来说,表面上是引导学生应用力学知识,制作完成一个“弹簧秤”;而深层次的意图是通过“弹簧秤”的制作,引导学生了解到产品制作的基本过程是:设计→制作→评价→改进,并且这个过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最终指向新课标中“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相关理念。

  教学目标:

  1、运用力学相关知识,亲历“弹簧秤”的设计、制作、评价、改进等环节,了解产品制作的基本过程。

  2、能对他人的设计提出改善意见,并能对作品进行一定的评价。

  3、激发对自制实验工具进一步研究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设计并制作“弹簧秤”。

  材料准备:弹簧秤、ppt、 6套材料板贴(教师);9组贴有白纸的小木板、弹簧、回形针、60枚一元硬币、红色不干胶、剪刀、直尺、铅笔、香蕉、36份学习单(学生)。

  教学流程:

  · 揭示主题:

  1、出示香蕉实物,用什么工具可以测出香蕉的重量,引出课题。

  2、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相关材料的实物图(贴有白纸的小木板、弹簧、回形针、60枚一元硬币、红色不干胶、剪刀、直尺、铅笔)。并提问每一件材料的作用。

  3、出示项目主题:自制弹簧秤。

  · 项目设计:

  1、自主设计:在学习单上,画出 “弹簧秤”设计图。

  2、交流设计:投影展示部分学生的设计图,进行全班交流讨论。

  3、完善设计:对设计上的明显缺陷提出修改意见,并明确下阶段制作时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 项目制作:

  1、4人小组讨论,选出最优设计方案进行制作。

  2、领取材料,合作完成“弹簧秤”的制作。

  · 项目评价:

  1、用“弹簧秤”称出香蕉的重量。

  2、展示部分“弹簧秤”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技巧与问题。

  · 项目改进:

  展示部分“弹簧秤”的进行优缺点分析,得出改进方案。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4 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理清记叙顺序,把握故事梗概。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

  教学流程:

  一、激情入境,引入文本

  1 .播放运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超声波治病,超声波勘探的几组 CAI 课件,让学生体会超声波的广泛用途。

  ( 超声波 这个词语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课件的介绍,一方面让他们了解超声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课文设下悬念。 )

  2 .你们知道超声波是怎样被发现的吗?它缘于一位科学家的夜间实验。

  3 .出示课题:《夜晚的实验》。

  二、扣题生疑,走近文本

  1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 此课题信息储藏量大,学生可能会提很多问题。如:谁做实验?为什么在夜晚做实验?怎样做实验?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它与超声波有何联系?等等。教师要及时梳理问题。 )

  2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要善于从这里发现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才是有目的的读,才会提高读的效率。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吧 !

  ( 学贵有疑 。引导学生由课题生发开去,进行质疑问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 愤 悱 的状态,激发了读书的欲望,也培养了自读能力。 )

  三、扫除障碍,走进文本

  1 .自由朗读课文。

  2 .学习生字,检查认读,读准后再写写。

  3 .轮读课文,检查自读。

  4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的问题。

  5 .交流:你读懂了哪些问题?把你在文中找到的依据读一读。

  ( 通过交流,让学生解决谁做实验做了什么实验为何在夜间实验等几个浅显的问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

  四、读中探疑。深入文本

  1 .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再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1) 快速浏览课文,将写斯帕拉捷实验过程的几段标出来。

  (2) 默读 2 6 自然段,填写表格。

  实验次序

  怎样试验

  实验结果

  第一次

  蒙住眼睛

  仍能自由飞行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实验结论:

  (3) 比较 4 次实验,讨论:斯帕拉捷为何对第一次实验的结果感到如此惊讶。

  (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斯帕拉捷先蒙住蝙蝠的眼睛。是因为在我们的思维定势里总是认为眼睛是用来看清东西,辨别方向的,只有细心观察,多动脑分析,勤于实验,才能发现真正的秘密。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

  2 .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 穿透 ' 夜空, 听 ' 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让我们读读第 7 8 自然段,细细探明究竟。

  指名读第 8 自然段,用手电筒配合一面镜子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如何用超声波探路的。

  3 .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了,人们也因此发现了超声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超声波的巨大作用。齐读第 9 自然段。

  4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启发?

  五、设疑生疑,感悟文本

  1 .是呀, 超声波 的作用真不小,超声波是斯帕拉捷发现的吗?为什么课文末尾写道 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恩惠呢 ?

  ( 再次让学生潜心会文,理解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无限意蕴。真正领悟文本的精髓,整合三维目标。 )

  2 .默读全文,说不定你会找到更多的疑问,在你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文本。 )

  六、自选作业,拓展文本

  1 .将自己的疑问列出来,准备下节课与同学讨论交流解决。

  2 .查阅并收集有关发现或实验的小故事,准备下节课与同学们交流。

  3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有趣的实验或发现?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7。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 ○ 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95>66

  35○36 61○59 □<75>□

  3、游戏题:找朋友

  四、布置作业

  第五课时 多些少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 (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

  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 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2、第43页“做一做”

  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⒈认字10 个,会写9 个生字。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以水为主的风景名胜举不胜举。每一处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其相关的诗歌也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近瀑布,去观赏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观,去聆听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可以吗?

  ⒉板书课题:瀑布,全班齐读。认读生字瀑,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与学生谈话,勾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乃至让他们心里每一种莫名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⒈同学们,你觉得这首诗歌写得怎么样?

  ⒉怎么才能把这么美的瀑布读出来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小节自己试着读读,如果还能说出你喜欢的原因就更好了。

  ⒊学生自己朗读,教师巡视。

  〔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意之前,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形成自己的见解〕

  ⒋谁能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读给大家听?学生读到哪一小节,就展开哪一小节的自主学习: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还想问什么?同学互相帮助解答,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相机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图片或媒体展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评价的内容也要充分利用,老师机智应付,转化为新的问题。如:同学说:他读的真好!老师顺势问:你认为好在哪里?好像真的看见了瀑布!,你能让我们也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吗?

  〔这样的设计给了学生一个较大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读书、思考、发表意见。展开讨论不仅仅是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敢想敢说,思维活跃。为升入中年级打下良好基础。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地指导他们读好诗歌的每一小节。〕

  ⒌假如此刻你就像课文插图中的小朋友一样,正站在瀑布脚下,你会发出一句什么样的感叹?

  ⒍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涵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而发,意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

  伴着你的读书声,我仿佛站在瀑布的脚下。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同学们热爱大自然吧!因为这壮美的景观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文系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将气候图像中蕴含的气温、降水等信息挖掘出来,从而提高学生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析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以及分析、概括气候资料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尝试与他人交流、沟通,尝试认真观察,逐渐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绘制与判读。

  难点:能够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说出气候的特点。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教师利用计算机演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整个绘制过程,学生观察、模仿、绘制、归纳。教师提供案例,进行例题的讲解,学生以两人小组合作进行分析归纳气候特征,然后指导学生理清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最后领着学生用书本上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学法:

  ①根据提供的气候资料,学生通过自主绘制气温曲线图与降水柱状图,体会绘图的基本步骤,最后归纳出绘制气候直方图的基本方法(或注意事项)。

  ②学生通过两人小组合作,按照老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掌握利用气候直方图分析气候特点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部分

  [师设疑]:同学们知道最近湖南卫视最火的综艺节目是什么吗?

  [学生交流]:爸爸去哪儿(异口同声)

  (师展示图片)

  - 1 -

  [创设情境]:爸爸去哪儿的第二季啊将在新加坡开拍,爸爸们的地理成绩可差了,他们不知道新加坡那边的气候是不是和长沙一样,也就没有办法提宝贝们准备行李了,于是乎在网上找了一堆资料。

  (边说边播放新加坡的一些城市景观、旅游景点、气候图)

  [引出课题]今天呢,老师就领着大家一起来学习《气候资料的分析》,通过今天的学习,帮助爸爸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

  (二)主题部分

  (1)学会读图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看一副图,我们以前在学习地图三要素的课堂中强调过,拿到一幅图,先读什么呀?

  (展示乌兰巴托气候图)

  [学生回答]:先读图名

  [肯定学生]:对,我们要先读图名,请一个同学给我们说一下这幅图的图名。

  [学生回答]:乌兰巴托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教师提示]:回答正确,那么老师现在呢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这幅图,你能够得到哪些信息呢?

  [进行交流]:大多数学生得出乌兰巴托7月气温最高,是19℃,1月气温最低,是-23℃。学生举手回答。

  [及时指正]:教师纠正,不是7月的气温,表述不准确,应该是7月的月平均气温是19℃,且提到气温年较差

  [设疑操作]: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请你上来给同学们演示一下,好不好?

  (学生用教鞭指着气温曲线上的点,比划判断的方法,教师对他判断的正确与否给予评论)

  [询问复查]: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是这样判断的?(生答:是)

  [设疑]:有同学从这幅图上观察到了其他的信息吗?

  [学生回答]:7月降水量最多,80mm左右,1、2、11、12月降水量最少,接近为0。年降水总量约为100mm。

  - 2 -

  [教师表扬]: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哦!你能不能上来教其他同学你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演示]:学生上来在图上指出怎样判断的,教师对于正确的结论给予鼓励,

  [引导互评]:对于不足的,教师问学生:同学们觉得他比划的对不对? (学生对他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读图方法]

  [自主学习]:现在我们会读这种坐标图了吗?(会)好,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打开导学案,自主完成活动一。

  [检验效果]: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说一下他的答案(同学回答,教师点评讲解活动一,昆明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2)动手绘图

  [教师过渡]:这种坐标图我们现在已经会读了,那么大家知道这个图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学生展示]:请一个同学在小黑板上描出一个点,请同学们判断是否正确,如若正确,请他将分析思路讲给大家听;如若错误,请其他同学指证。

  [师点拨]: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点评,然后简单演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步骤。

  小结:绘制气温曲线图三步骤:定位----描点----连线

  小结:绘制降水柱状图三步骤:定位----描线 ----画柱

  [学生展示]:我们请2位同学上黑板完成活动二好不好?请xx xx2位同学上来,其他同学在下面完成洛杉矶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图。

  (教师巡查学生完成情况,指导学生画图,找出典型,用红笔评等级,然后投影到多媒体,提醒学生避免出现类似错误或者是对正确答卷的表扬。之后清同学们评价黑板上两位同学的作业,教师也对对黑板上作图的2位同学的作业情况作出点评、用哄哄粉笔打等级)

  (3)描述气候

  [教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对于怎么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图已经掌握了,那么大家从这个图上是不是可以很快的说出它的气候特征了呢?现在就来检 - 3 -

  验一下大家的水平了,请同学们看到活动三的第一题,看图描述洛杉矶的气候特征。

  [引导学生]:找几个学生描述生:夏季????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鼓励性评价,并且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答出正确的答案

  [总结提问]:同学们表述不一,到底谁的回答是正确的呢,我们暂时不予评价。老师呢先给大家看一个约定俗成的描述气温和降水特点的标准。(展示 月平均气温高于15℃ 高温,月平均气温0~15℃ 温和,月平均气温<0℃ 寒冷;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 多雨,月降水量在50mm左右 湿润,月降水量<20mm 少雨)看了这个标准,现在你还会像之前那么描述吗?

  (生:不会)

  [教师设疑]::那你会怎么描述洛杉矶的气候特征呢?

  (生答,师总结: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总结归纳]: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到底讲了什么?你又学到了什么?(生答)

  (4)学以致用

  [前后呼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读图、绘图、看图描述气候特征。那么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助爸爸们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个难题吗?

  (能)

  我们再次观察新加坡的气温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你能否迅速总结它的气候特征?

  [交流总结]:全年高温多雨。这个问题中如果有学生回答夏季冬季都高温,教师对此应该解释,热带地区,没有冬夏季之分)

  [教师设疑]:那么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你建议爸爸们提前准备那些东西去录节目呢?

  [学生交流]:(相机、泳衣、裙子、太阳伞、防晒霜、花露水) 那我们现在就带着行李物品一起出发吧!

  [教师总结]:好了,刚才我们大家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爸爸们解决了生活 - 4 -

  当中的难题。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地理知识是无处不在的。

  [教师总结性板书]:板书内容

  气候资料的分析

  《气候资料的分析》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材版本] 小学义务教育第一册33《要下雨了》

  [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教材目标]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图片和语境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奇怪”说话。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课时安排]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1节,学会部分生字、词,知道“鱼游水面”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第2课时: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

  第3课时:分角色朗读课文,扩展延伸。

  [教学准备]

  1、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2、头饰:小白兔、小鱼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题:

   1、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下雨了,已经下了,要下雨了,雨还没下)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指导:

   1、听录音,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

  出示新词:

  you qi guai jin men hen tou tou qi yan

  游到 奇 怪 今天 闷得 很 透 透 气 燕子

  o wei chao shi chi bang zhan

  哦 为什么 潮 湿 翅 膀 沾了

  zhu cai di

  小水珠 才能 很低很低

  lai a 出来啊 kong 空中

  啊 di a 那么低啊 空 kong 有空

  3、学习生字:奇、怪、今、闷、很,重点指导:奇、怪、闷

  三、通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找出小白兔、小鱼、燕子说的话,把自己读的最棒的话挑出来,前后同学读,特别难读的一齐读。

  2、反馈。

  三、精读第一节。

   (一)出示小白兔的话:

  有一天,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① 读句子。

  ② 比较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小鱼,你怎么有空出来啊?

  自由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两个小鱼说明小白兔很想知道,很奇怪很急,读时连起来。

  今天——说明小鱼平时在水里游,今天表现不同——游到水面上来了,很奇怪。(板画:鱼游水面)

  看图:小白兔奇怪的表情怎样的?

  (眉毛上翘,眼睛瞪大,耳朵竖起,手指点着……)

  ③有表情地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同桌,对镜子读。

  集体读叙述部分的话,一人读小兔的问话。

  (二)出示写小鱼的话: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1、自由读,说说小鱼说时,特别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假想: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再读:“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要下雨了: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2、多种形式读。

  (三)连起来读第1节

  1、教师问:谁来读小白兔的问话?谁来读小鱼的回答?戴头饰,叙述部分一齐读。

  2、四人小组合作读,一人读叙述,一人读小鱼,一人当小兔,一人评述,看哪一组效果最好。

  3、抽一组,戴上头饰读,评。

  四、复习巩固:

   1、教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自己又长了哪些本领?

  (1) 口头练习:要下雨了,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________,就知道要下雨了。

  (2)巩固生字:奇、怪、今、闷、很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按课文内容填空:下雨前,小鱼在水里(),游到()来了。

  3、课后查询还有哪些现象,也知道要下雨了。

  六、板书:

  要下雨了

  鱼游水面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学习目标:

  1、感受书籍在我们生活、学习中起到的作用巨大。

  2、学习作者用对比的方式展示书的神奇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这首诗。

  学习要求:

  1、在对诗歌的诵读中感受到书的神奇。

  2、学习作者的写法,试仿写一节。

  3、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感受到书对人类的神奇作用。仿写诗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搜集资料,导入新课

  1、说说和书有关的名言名句。

  2、从这些话语中,你能够认识到什么?

  3、小结,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知,把握内容

  1、师范读诗歌。

  2、生试读通课文。

  3、交流评议朗读情况。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朗读这首诗歌?

  三、读中明理,掌握写法

  1、点生通读全诗。

  2、为什么作者为用“神奇”二字来形容“书”?

  3、课文中用了哪些事物和书作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5、交流,评议。

  四、全文总结。

  五、课堂作业

  1、练习生字。

  2、背诵诗歌。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是如何产生的,能列举生活中的重力现象,感知重力;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了解并描述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力方向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了解重力的重心。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主动建构知识;

  (2)通过体验和观察,感知重力方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能力;

  (3)通过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设问释疑,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

  (2)通过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设计思路

  1、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重力”这节课,知识点本身难度不高,但比较琐碎。我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的设置,以知识为载体,创设对话平台,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促使学生主动交流、勇于表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利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主动建构与重力有关的知识,使学生体验多种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物理课堂必须承担的责任

  这节课,通过设置与学生认知不同或认知匹配的情境,培养学生发问意识和思维能力;通过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及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从而通过质疑、对比分析等环节,得出结论,提高探究能力;通过“重力方向”的感知、探究及应用,使学生对“重力方向”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学生经历自主建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过程,认识重力;

  (2)通过观察、讨论及实验,让学生了解重力方向、重力的作

  用点。

  教学难点:(1)通过创设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引导和驾驭 (3)学生描述“重力方向”过程的教学

  四、教学准备

  学生:弹簧测力计、质量已知的钩码、重垂线、铁架台、细线、金属组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自制“重力方向”演示器、

  一端装有铁块的粗细均匀的管子、不规则形状的纸板、细线

  五、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力”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学生有着丰富的体验和感性认识。 这节课,知识点本身难度不高,可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的设置,创设对话平台,促使学生主动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利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从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方面,感知重力、认识重力、描述重力。“重力方向”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是难点,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实践活动等环节的设置,使学生认识“竖直向下”的含义,为后续知识压强、功、机械效率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重点)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能够把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迁移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难点)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学生基础较差,改写和省略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一对概念,学生课后错误较高。因此我和学生一起来研究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1、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2、改写使用直等号,省略使用约等号。此外,题型也有区别,改写题型有“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省略的题型有“省略最高位(或万位、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应根据不同要求,写出正确结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1.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重点)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能够把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迁移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难点)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看数位顺序表

  看数位顺序表,说一说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从数位顺序表中可 以知道从右边起第一 位是个位,第五位是万 位还可以知道从 个位到千位组成个级, 从亿位到千亿位组成亿级)。 让学生回答亿以上数 的读法法则。做练习第 28页第5题。 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八百三十二万二万八千五百八十七 七千零三万五千 学生写数汇报

  再次回头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生 关注学习过程和 方法,使学生感受 到学习的乐趣。 复习旧知识,为学 习新知识做准备

  让学生写数

  让学生回答亿以上数

  的读法法则。做练习第

  28页第5题。

  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八百三十二万

  二万八千五百八十七

  七千零三万五千

  学生写数汇报

  使学生掌握把整 万的数改写成以 万为单位的数的 方法 巩固改写的方法

  练习

  观察图,了解红白细胞的作用

  每人读数

  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

  小组讨论

  尝试把整万的数改写

  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独立完成后交流改写的方法

  使学生掌握用四 舍五入省略“万” 后面的尾数求近 似数的方法。 通过练习,巩固改 写和省略的方法。 进一步理解近似 数的含义和在实 际生活中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会把亿以内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理解改写与省略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在经历探索方法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情感。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大数的改写和省略

  例5 :红细胞:5000000个=500万个 白细胞:10000个=1万个

  例6: 12756≈10000 1389000≈1390000

  =1万 =139万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10篇】相关文章:

1.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7篇

2.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六篇

3.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9篇

4.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九篇

5.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8篇

6.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5篇

7.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八篇

8.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