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桥》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桥》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赵州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呈现了赵州桥设计的意义以及创造与修建的智慧并从建筑艺术这个角度,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课文简洁明了,用不同数据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是学生自读、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课文,同时也是语文拓展性活动的一个好素材。
【设计理念】
生活在现代化城市的三年级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不是很多,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历史地位等等的学习来充分认识赵州桥,并在过程中运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各个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活动目标】
通过赏图入境──品读感悟──合作探究──美文赛读──拓展交流,感受赵州桥的悠久历史,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研究桥、创造桥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媒体:powerpoint幻灯片①
(赵州桥近远景、石桥系列)②
夸夸赵州桥音乐幻灯片③(各国现代化的桥)
2、学生画桥写桥作业展示栏
(学生桥文化研究专栏)
【活动过程】
一、赏图入境──观桥
师:这是赵州桥。──用幻灯片呈现赵州桥的近远景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想说什么?
生:赵州桥很美。
生:赵州桥很坚固。
生:赵州桥有两个桥洞,没有桥墩。
师:(点头)噢,有的同学已经把赵州桥的建筑特点看出来了。我们还要在课文里学到赵州桥更多的特点。
二、品读感悟──赏桥
师:刚才大家读得都很认真。我们把生字请出来,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哪个小组来当小老师?
(生读生字,并组词。然后带领全班同学读。)
生(读生字卡片):济,安济!
师(纠正):是安济吗?
生:不是,是安济桥!
师:那么安济桥又是什么桥呢?
生:赵州桥。
师:对,安济桥就是赵州桥。
生(读生字卡片):匠,石匠。
师:课文中的石匠是谁呢?
生:李春!
师:下面老师想欣赏一下各组同学读课文。边读边发现一些新词好吗?
师:他们读得非常整齐。板书:世界闻名。(指着板书):大家一起把这个词语读一下。
生:世界闻名。
师:谁知道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
生:世界最有名。
生:全世界最创新。
生:这桥在世界最好的,最古老的。
生:也是最有名气的。
师:(点头赞许)
最古老的桥,那么它有多少年历史了?
生:1300多年。
师:我们再来相互介绍一下这世界闻名的桥。同桌同学对面读。
生:对读。
师:有感情!
我们一起把第二段读一下。
(读到好处师引读: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呢?生继续按照课文内容读下去。)
师(夸奖):同学们真厉害,这么长的句子也能读通顺。我们再接下去读。
三、合作探究──议桥
师:读完了课文,大家体会了赵州桥的特点。一定有许多想法。先在小组里讲讲。(生讨论)
师:现在哪位小组代表来告诉大家你们的想法?
生:读完这篇课文,我想告诉大家赵州桥有50多米长,9米多宽,有可行车,有可行人。
生:如果我在河北,我看到赵州桥一定会把我见到的给记下来。
生:我看到有一个句子旁边有一句话。我知道这句话好在哪里。
师:那请你告诉我们。
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不但而且是个递进关系。(师表扬)
生: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李春叔叔为什么要用石头砌这座桥呢;另一个是,这座桥是怎么样用石头砌成的呢?
师:有没有同学能解答这位同学的疑问呢?
生:我知道用石头砌会比较坚固。
生:赵州桥已经有了1300多年的历史了,真的很坚固。
生:我还知道第二个问题。当时人们先在陆地上建好了桥的两端,然后再把石头放在船上,运到桥中建的那段,一点一点地建成的,我是从一本书中了解的。
师:嗯,你的知识丰富。
生:桥用石头砌成的`,又是怎么样把石头固定的呢?
生:我知道,那是用石灰来砌的。
师:谁能根据自学情况来设计一个抢答活动?
生:(举手,走上台)你们能用这个字说不同的词语吗?(用粉笔写个创)
生:创举。
生:创造。
生:创新。
生:新创。
生:创想。
生:创世纪。
生:创建。
师:大家都说得非常精彩。还有想主持抢答活动的吗?
生:有(站起来),谁能用坚组词?
生:坚固。
生:坚持。
生:坚强。
生:坚毅。
生:坚定。
生:坚决。
生:坚硬。
师:好。那赵舟桥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坚固
四、美文赛读──赞桥
师:大家已经非常了解这着名的古桥了,让我们通过朗读课文来美美地夸一夸赵舟桥吧!
生:(有声有色地读课文)
五、拓展交流──梦桥
师:夸得好!我看出赵舟桥已进入你们的心中,想不想了解一下国内外现代化的桥?
生:(异口同声)想!
师:(播放国内外造型各异的现代化桥梁,配轻音乐)看了后能不能为这些桥设计一些广告语?
生:老师,我提议先画一画我们自己设计的桥,再配上广告语,好吗?
师:你真棒!大家乐意接受这个建议吗?
(教师接受学生提议,调整教学方案,学生进行画桥写桥活动)
【案例评述】
整个教学流程中,学习活动始终在一个自主的空间里进行,并有着十分强的开放性。
课堂既给了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在赏析、感悟中不知不觉地达成学习目标。赏、读、说、品、想、画、写的活动整合,启发学生在领悟课文的同时合作交流,不断进行发散式思考,不断在表达中完善自己的思维,并从课文联系自身原有知识,得到更深的体验。古桥、、今桥的图片呈现,给学生以多角度的直观感受,为学生进一步感知赵州桥的坚固、雄伟、美观提供了很好的视觉支持。
整个教学过程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达到与学生心灵沟通的境地,因此,非常自然地搭建起了学生心中的桥。
《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鉴别关键词、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激发学生朗读品赏诗词的兴趣。
2、培养学生鉴赏,评价现代诗词的能力。
3、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艺术美和人情美。
【教学重点】
1、《再别康桥》中的诗意美和人情美。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著作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名作有《再别康桥》。
他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位毁誉不一的诗人。1918年到1928年,他三次旅欧,在英国伦敦剑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时,曾在康桥河里划船,在康桥上漫步,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怀抱中。代表诗作《再别康桥》、《偶然》、《云游》等,《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
二、中国现代诗人简介
现代诗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夕,它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溶化在自己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艺术流派。 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闻一多、臧克家和徐志摩都是我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先驱,虽然他们风格迥异,生活道路也各不相同,但都为我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概述诗歌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
三、示范朗读课文(展示多媒体课件)
四、同学们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五、学生讨论
(展示课件)
1、整体感知《再别康桥》内容和形式。
2、具体分析《再别康桥》的内容(节)1、2、3、4 、5 、6、7。
六、学生讨论
《再别康桥》语言形式(展示多媒体课件)
七、再次朗读本诗,讨论它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展示多媒体课件)
八、其他作品欣赏(展示多媒体课件)扩大学生的视野
九、志摩影集(展示多媒体课件),进一步了解徐志摩
十、英国剑桥大学掠影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
十一、巩固练习
(展示多媒体课件)
十二、课后作业
《桥》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兰兰过桥》讲述了爷爷带着兰兰走过两座神奇的现代化的桥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生动活泼,时代感强,富有情趣,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强调以读、说、议、想为主线,并以电教媒体贯穿始终,使学生在精读中感知,在说议中感悟,在想象中创造。学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
一、抓住题眼,激情引趣
1、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说一说:“你都见过什么样子的桥?”
2、借助电教媒体,让学生认识形状各异的桥,知道桥是架在水上供人们通行的。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又紧扣课题,从而引出本课桥的特点——神奇、美丽。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习课文之前应把课文读得由通顺到流利再到感知课文,因此我便借助电教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3)自由读生字词,不会读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逐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三、重点词句精读、美读,激发情感
1、在学生完成自学后,我便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画一画,把你认为最能表现桥神奇的句子画下来,再展开想象用心体会。
2、当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时,我又一次借助电教媒体演示出在潜水桥中看到的水中画面及句子:“它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的,就像一幢长长的房子”,“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从视觉上激发了学生愉悦、丰富的情感,学生便情不自禁得美美地读起来。
四、在说议中感悟
1、小组交流,谈谈认识。
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桥的特征和性能说一说。
2、代表发言,全班评议。
让学生代表扮演桥梁专家,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桥的知识介绍
给大家。学生既学得有情趣,又拓展了课外知识。
3、激发情感,认识升华。
看到这么神奇的桥,你会想些什么呢?
五、在想象中创造
1、兰兰过的这两座桥多神奇啊!它们都是桥梁专家根据人们的需要精心设计的,
你们长大了假如也做了桥梁专家,你会给大家设计一些什么桥呢?
2、任由学生想象,利用手中的“神笔”在电教媒体中描绘出心中的桥。这样既
打开了学生的科学幻想之门,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最后,我和学生们利用电教媒体评选出“最佳作品”。
【《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桥》的教学设计12-24
《桥》教学设计12-05
桥教学设计11-15
《桥》教学设计08-04
桥的教学设计05-19
《桥》教学设计范文12-25
《桥》优秀教学设计12-31
统编《桥》教学设计07-31
《桥》优秀教学设计08-28
《桥》的教学设计优秀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