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教案

时间:2025-10-22 09:12:0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数乘法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乘法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数乘法教案

小数乘法教案1

  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小数乘法(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一个数乘以小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页10题。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前两节课课我们学习了比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示范:

  1.教学例3、

  (1)猜:这道题的积里有几位小数?

  (2)引导学生写竖式。

  ①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该怎样写?试着写一写,指名板演。

  ②集体订正,师示范:

  (3)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①生独立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指名板演。

  ②分组讨论:积的小数位数应该有多少位?位数不够时怎么办?

  ③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④让学生点出积的小数点,并指名板演。

  ⑤生独立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的方法检验上面的计算结果。

  ⑥师巡视,集体订正。(注意示范)

  2、教学例4、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吨。九月份产的奶是八月份的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1)生读题明白以下问题:

  ①已知所求?

  ②怎样列式?

  ③所列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2)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尝试比较例3和例4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2)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例3的乘数是比1小,求的是的百分之十五,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例4的乘数是比1大,求的是的倍,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3)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4、做一做:

  先判断乘得的积要比被乘数大还是小,再计算,并注意验算。

  三、运用

  1、页12题(投影出示)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2、点小数点。

  0

  3、快算。(页13题)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页11题

小数乘法教案2

  教学内容:

  连乘、乘加、乘减(P.11页的例6和“做一做”,练习三第7~9题。)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教学用具:

  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02×0.20.45×0.60.8×0.1250.759×0

  0.25×0.40.067×0.1 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得出:

  ①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向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连乘、乘加、乘减。)

  二、尝试:

  1、出示例7: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板书:0.9×0.9×100

  4、这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5、计算出结果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6、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⑴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运用:

  1、 ⑴出示:50.4×1.95-1.9 3.76×0.25+25.8

  =50.4×0.05=0.9776+25.8

  =25.2=26.7776

  ⑵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①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50.4×1.95-1.9 3.76×0.25+25.8

  =98.28-1.9=0.94+25.8

  =96.38=26.74

  ⑷集体订正。

  2、你会填吗?

  4.2×1.69=□×□

  2.5×(0.77×0.4)=(□×□)×□

  6.1×3.6+3.9×3.6=(□+□)×□

  ⑴生独立填在课本上。

  ⑵填好后说—说是根据什么填写的。

  ⑶集体订正。

  3、看谁算得快。

  19.4×6.1×2.3 3.25×4.76-7.818.1×0.92+3.93

  四、体验:

  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

  P.11页8、 9题

小数乘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2.提高学生类推迁移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学习热情

  1.计算:50×13×2 125×7×80 3×25×4你能快速的计算出结果吗?(ppt)

  2.计算12×5×60 30×7+85 250×4-320 (ppt)

  如果第一题没能难住你们,那么这一些题呢?

  在这些题中,你应用了哪些我们已学过的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3.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

  二、探索新知

  1.把上面复习题稍作变动(加上小数点),让学生说一说改动后的运算顺序是什么?(ppt)

  变1.2×0.5×60 30×0.7+8.5 2.5×4-3.2

  教师板书: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

  2.引导性谈话:整数运算与小数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和连乘、乘加、乘减完全相同,整数乘法中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能适用吗?

  3.举例说明: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0.8×0.5)×0 .4○0.8×(0 .5×0.4)

  (2.4+3.6)×0.5○2.4×0.5+3. 6×0.5

  4.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5.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三、巩固知识

  教学例7

  计算:

  (1)0.25×4.78×4

  (2)0.65×201

  1.第一道题你打算怎么计算?应用了什么定律?

  2.第二道题你打算怎么计算?应用了什么定律?

  师板书:

  0.25×4.78×4 0.65×201

  =0.2 5×4×4.78=0.65×(200+1)

  =1×4.78=0.65×200+0.65×1

  =4.78=130+0.65

  =130.65

  做一做(课本),生黑板演示

  四、总结

  (一)今天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想向大家说吗?

  (三)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研究

  板书: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0.25×4.78×4 0.65×201

  =0.25×4×4.78=0.65×(200+1)

  =1×4.78=0.65×200+0.65×1

  =4.78=130+0.65

  =130.65

小数乘法教案4

  一、教学内容:

  P9-10例7“做一做”练习三4-7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乘法的计算;

  2、使学生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推理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乘法的计算。

  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小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按运算定律填空:

  15×12= ×

  (18×4)×25=18×( × )

  (36+64)×7= × + ×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478×4 65×201

  3、计算下面各题:

  2.5×4.78×4 0.65×201

  4、引入

  这两道题用竖式计算要很多时间,谁能想个办法使这两道题计算比较快呢?

  (二)、教学新课

  1、刚才几位同学说的对不对呢?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2、出示: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〇1.2×0.7

  (0.8×0.5)×0.4〇0.8×(0.5×0.4)

  (2.4+3.6)×0.5〇2.4×0.5+3.6×0.5

  学生口头回答后提问:“把上面几题与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比较简便。

  3、利用运算定律计算复习中第三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在怎样计算简便?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完成练习三第4题。说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把左右两边结果相等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

  0.25×89×4 65+65×0.01

  1.25×68×0.8 4.5×10+4.5×0.1

  65×1.01 100×4.5

  78×4.5+22×4.5 0.25×4×89

  4.5×9.9 12.5×0.8×68

  (四)小结:

  学生相互之间讨论,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三第5、6题。

小数乘法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地、合理地、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并能灵活应用,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较强,所以我通过微课让学生课前自学,课上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强化知识点,再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知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2、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活动2【活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研学提示:

  填一填:小组内交流表格内问题,小组长认真填写。

  想一想:观察表格中的例题,认真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通过微课的学习后,布置了2道运用运算定律计算的题,和学习小伙伴交流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活动3【练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学生

  1、快乐填一填:

  0.25×4.78×4=4.78×( × )

  2.33×0.5×4= ×( × )

  0.65×(200+1)= × + ×

  6.7×0.7+0.3×6.7= ×( + )

  2、抽数游戏

  ①运气题

  规则:四组各选一名学生上台到信封里抽一个数,抽到这个数只能放到本组算式里,看能否组成一道能简便的算式

  第一组:0.25×8.5×( )

  第二组:1.28×( )+0.72×8.6

  第三组:0.85×( )

  第四组:3.12×99+( )

  ( 4 8.6 99 3.12)

  师:你希望你们组抽到几?为什么?

  学生抽数,贴好

  师:你为什么叹气?

  师:这次运气不好没关系,我们可以凭聪明才智改变运气。

  ②眼光题:

  规则:四组各选一名学生上台到信封里抽一个数,抽到的这个数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到合适的算式里组成一道能简便的算式

  0.25×( )

  0.47×7.5-( )×6.5

  0.125×0.25×( )

  18.4×101-( )

  ( 36 0.47 8 18.4)

  师:这次大家高兴吗?这些算式怎样简便呢?动手算算。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上台板演说想法。

  提高题:

  灵活用一用

  教学楼侧有一块草地(如图)这块草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2.4米 2.4米

  6.2米 3.8米

  活动4【作业】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样获得知识的?

  如果换成分数这些运算定律能适应吗?课后我们也可以象这节课一样通过举例验证。

小数乘法教案6

  教学内容:积的近似值(P.10页的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0.7×0.50.21×0.81.8×0.5

  1-0.821.3+0.741.25×80.25×0.4

  0.4×0.40.89×10.11×0.6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1、出示例6: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思考:

  (1)最小的单位是什么?

  (2)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指导看书:。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出:

  (1)这题只有两位小数,不必再求近似数;(或保留一位小数)

  (2)一定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或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要取近似数。

  三、示范

  1、课件出示:P.13页1题。

  2、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

  教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四、运用

  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9.5米,宽42.5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3.5783.5743.5833.585

  五、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六、作业:

  P.13页2--4题。

小数乘法教案7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五课时

  小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1~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0.4()

  3.5()

  1.25()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①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②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34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 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 = = (分米)

  分数化成小数: =2.10.75=1.575(分米)

  3、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 (分米)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是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小数乘法教案8

  (一)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二)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笔算的方法,知道在确定了积的小数位数(或积的最小的计数单位)的条件下,小数乘法可以转化为整数乘法,整数乘法的算法多样化都可以迁移到小数乘法。

  2、通过发现乘数大于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增进对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的感悟,发展数感。3。教学重点: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掌握小数末尾0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发现乘数大于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掌握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给下面的得数点上小数点,使算式成立。 4.8×1.3=_________;3.9×0.97=_________

  2、竖式计算。9.6×0.8= ________;2.6×1.5=__________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主题情境,阅读文字材料。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1)一条秋蚕吐的丝长约1.2千米,质量约0.35克。

  (2)春蚕吐的丝要长一些,大约是秋蚕的1.25倍。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问题1: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

  (1)独立列出算式:1.2×1.25

  (2)自主探究1.2×1.25的计算方法,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交流算法。用竖式计算:

  师:说说你怎样计算的?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下面的'算法你看的懂吗?你同意这种算法吗?说说理由。 1.2×1.25=1×1+0.2×0.25 =1.05(千米)

  (5)借助直观图帮我们理解,说说你的想法。

  (6)你能帮忙把上面的过程修改一下吗?

  1.2×1.25 =1×1+0.25×1+0.2×1+0.2×0.25 =1+0.25+0.2+0.05 =1.5

  小结:利用直观图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实际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问题2: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丝巾的质量约多少克?

  (1)独立列出算式:0.35×300。

  (2)观察0.35×300,如何处理乘数末尾的0的?独立计算。

  (3)交流算法。用竖式计算:xxxx。

  小结:小数乘整百数时,先按照整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计算,然后根据乘数中小数的位数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并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

  4、小数乘法的竖式算法应该请注意什么?

  5、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能再举个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

  (1)独立计算。

  (2)小组讨论:从这组算式的结果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一个数(不为0)乘大于1的数,积比该数大: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该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该数小。

  三、练习巩固

  完成课本43页,练一练1—6题。

  四、回顾反思

  本节课你又获取了哪些新知识?和同伴讲讲吧!

小数乘法教案9

  教学目标

  (一)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归纳整理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各算式的意义。

  15×3 15×3 15×03 15÷3

  28×2 28×2 28×02 28÷2

  25×5 25×5 25×05 25÷05

  12×4 12×4 012×04 012÷04

  2思考:

  ①小数乘法的意义有几种情况,是按什么划分的?分别是什么?

  ②小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得出: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按乘数是整数还是小数划分。当乘数是整数时,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当乘数是小数时,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素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比较归纳、整理:

  看表思考: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讨论完成下表:

  (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说出下面各题的积中各有几位小数。

  23×05 214×07 275×1203 184×0026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确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为什么?(小数乘法中,积中小数的位数是由因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因为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因数扩大了多少倍,积也扩大多少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多少倍。)

  (2)根据4×25=100,75×52=3900,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吗?

  ①04×25=(1);②0075×052=(0039)。

  提问:

  ①式中的因数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没有小数部分?②式中的因数共有五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三位小数?(因为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是零,根据小数的性质被划掉。)

  (3)计算并验算:

  67×75= 836×25= 125×24=

  订正后回答:

  067×75= 836×025= 0125×24=

  小结:

  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讨论得出:

  相同点: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

  不同点:小数乘法,还要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口算:

  08×4= 4×08= 005×20= 20×005=

  003×9= 9×003= 19×5= 5×19=

  观察上面的算式:谁的积大于被乘数?谁的积小于被乘数?(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被乘数;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被乘数。)

  练习:在下题的○中填上>,<或=。

  ①16×12○16; ②14×0○14;

  ③024×5○024; ④37×21○37;

  ⑤0×7○0; ⑥0×28○0。

  上述规律对于⑤,⑥两题为什么不灵了?应该补充什么?(上述规律应该补充“被乘数不为零时”。)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并验算(P34:6):

  189÷054= 71÷0125= 051÷022=

  计算后订正,提问:

  ①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根据什么?(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扩大了几倍,被除数也扩大几倍。)

  ②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数除法需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后面添上0再继续除。)

  (2)口算:

  42÷06= 15÷5= 32÷08= 2÷4=

  哪些算式的商大于被除数?哪些算式的商小于被除数?为什么?

  (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练习: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30÷06○30 18÷9○18 0÷02○0

  36÷4○36 27÷03○27 0÷12○0

  上述规律应该补充什么?(上述规律应该补充“被除数不为0时”。)

  (三)综合练习

  1口算:

  3978×1= 36÷36= 287×0=

  1×056= 78÷1= 0÷287=

  “1”与“0”有什么特性?

  2计算并求近似值:P35:2。

  小结:怎样取积、差、和、商的近似值?(先算出积、差、和后,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时,要除到需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然后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3作业:P35:1,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对整数和小数的乘除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通过填表的形式,学生明确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识同旧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通过练习,进一步完善了积与被乘数、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的规律,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加强检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

  4×25=100

  75×52=3900

  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

小数乘法教案10

  教学内容:课本第99页例8以及练习十九的3-6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能用循环小数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中的商。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看谁算得快。

  第一组:1.69÷26 58.3÷11

  第二组:1÷35 8.6÷11

  两个数相除时,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组题都可以除尽,第二组都除不尽,等号后面的商该怎样写呢?

  二、新授

  1、出示例8挂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问题尝试列式计算,并截取商的近似值。

  300÷45≈?个)

  3、小组讨论:怎样取近似值才是合理的?(6个)

  4、:根据本题的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是不合理的.,合适的近似数是6,而不是7。如果买了7个,就要超过300元。

  完成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谁的想法合理?

  (3)根据本题的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合适的近似数是9,而不是8。因为过河8次后还剩6人,还需要用船再送一次。

  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九第3题。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每小时大约运行30000千米。一架超音速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2千米。算一算,卫星运行的速度大约是这架飞机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根据商不变规律,先把“30000÷2”转化成“300÷22”再进行计算。

  2、练习十九4、5题。

  重点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合理的方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3、练习十九第6题。

  阅读“你知道吗?”

  自主阅读,交流阅读后的认识。

小数乘法教案11

  1课时

  有趣的小数点(一)(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1课时

  有趣的小数点(二)(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1课时

  世界人口

  2课时

  人口与环保 练习三

  3课时

  三 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

  内容:P40~41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同学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吗?今天,我们来个网上模拟购物。学生看图进行购物。要求说出买什么,买多少,付多少钱?

  2、对于学生提出的乘法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怎样算的。

  二、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1、刚才同学们都购过物了,老师想买3根棒棒糖,请你们帮老师算算。我该付多少钱?

  2、学生列式,尝试计算。

  3、汇报交流自己是怎样算0.2×3的。

  4、引导学生讨论各种计算方法:可能用连加的方法做;可能直接用乘法算,最后看是几位小数;也有可能利用单位换算成整数计算;也有可能直观地用几何模型涂一涂的方法。

  5、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1、完成P41的涂一涂。做完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涂,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和第3题。

  3、谈谈你还有哪些问题要和大家交流。

  教学反思:

  在学生一定的`认知起点上如何切入教学起点?这节课的一项教学目标是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那么重点是控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我在两个班做了不同的教学过程:先是一个班,按照教案的顺序进行。模拟购物,列算式付账。重点讨论5包方便面的钱数。如何计算0.8×5?学生主要有下列的想法:1、从进位的思想来计算;2、从元、角、分的单位换算转化整数乘法;3、猜测:先看作整数乘法计算,然后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很少有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来算。觉得那样太笨了。由于想法各种各样,没有最后优化,学生的思维水平最后能不能得到提高,无法确定。

  另一个班调整教学程序:直接切入主题:小数乘法你都知道了多少?让学生举例列算式汇报自己对小数乘法都知道了哪些?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汇报。对于一位整数乘小数有知道怎样算,也仅限于会算,并不是能很好地说明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对于两位小数乘两位小数基本上不会。从学生的计算结果来看,正确率比较高。他们主要是运用上面的方法3。

  书上第2题涂一涂略显低于学生的思维。本想直观上让孩子涂一涂,根据涂的结果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但多数孩子先算好,再来涂,没有很好的思维价值。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这节课还要坚持一种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学习。会算,怎样算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你们这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方法是不是正确呢?举例验证。在这里学生可能会应用已知的知识来解释,从而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形成猜测、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

小数乘法教案12

  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赋予现实意义

  谈话:同学们,再过几天将迎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中秋节)我们还刚刚学了一篇关于中秋节的文章……(《嫦娥奔月》)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最喜欢吃的就是月饼了,昨天让同学们去调查了市场月饼的价格,下面我们来汇报一下。

  出示:

  单价

  数量

  总价

  (汇报时有选择填入一个整数、一个一位小数、一个两位小数)

  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信息编出几道应用题。

  二、激起学习兴趣,创造活动机会,

  谈话:对于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哪些呢?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汇报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

  ①加法算式:

  ②乘法算式:

  (2)讨论各种算法,尝试说理。

  三、扩大思维空间,亲历数学过程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略)从以上几题中,你有什么发现?

  (2)请你在下面各题积的合适位置点上小数点。(题略)

  (3)小结:通过探索,大家对小数乘整数的方法都有了各自的理解。那么,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呢?

  四、提供出错时空,经历思维碰撞

  (1)口算:0.4x3

  3x0.17

  0.21x4

  (2)5x8.34

  14x0.36

  0.12x90

  1.05x24

  五、在开放中激活思维,尊重学生独立思考

  (1)变式练习:要使872x12=10.488的.积正确,因数的小数点该怎样点?你有什么诀窍?

  (2)开放练习:在括号里填上你喜欢的数,使算式成立:

  ()x()=0.36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数乘法教案13

  练习要求: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按要求正确地截取积的近似值。

  3、使学生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习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投影片若干

  练习过程:

  一、激发:

  1、口算:(天天练口算)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⑴计算。

  0.65x0.140.98x1.3

  ⑵提问:

  ①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②算出积后要特别注意什么?

  3、会按要求取积的近似值。

  让学生将上面计算的结果分别保留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写出积的近似值。

  4、会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算。

  简算:6.3x1029.8x2.9+0.2x2.9

  0.8x0.02x12.5x5

  二、尝试与示范:

  1、P.13页13题:一个电影院的票价有两种:3.00元一张的'有600个座位,4.00元一张的有320个座位。如果满座,每场收入是多少元?

  ⑴让学生说一说题目里的数量关系。

  ⑵“满座”是什么意思?

  ⑶生独立解答并集体订正。

  2、P.13页14题:检验下面的积的小数位有没有错误。

  56.7x2.4=1360.8

  28.7x10.9=312.83

  0.582x0.71=4.1322

  ⑴让学生独立判断,⑵让学生检验积的小数位有没有错误?

  ⑶应该怎样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⑷集体订正。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13页15题)

  ⑴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奖励。

  ⑵对0.75x10212.5x9.61.25x8.80.4x0.7x0.25

  这几题怎样算得快?

  4、P.14页17题:用激光测远距离既精确又迅速。一次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讯号,约经过2.56秒收到从月球反射回来的讯号。已知光每秒传播300000千米,算一算这是月球和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分析与解:2.56秒收到讯号,说明讯号已经走了一个来回。那么,要求月球和地球的距离,只要求出(2.56÷2)秒运行的距离即可。算式为:300000x2.56÷2=384000千米。

  四、体验:谈谈你的收获?

  五、作业

  P.14页16题。

  2.小数除法

小数乘法教案14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算式。(小黑板出示)

  2.51x0.72.51x52.51x5.7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指名学生回答,特别是位数不够怎么办?

  3、准备题。

  精确到个位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精确到千分位

  0.8054

  1.9736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王大伯前年收入3.18万元,去年的.收入是前年

  的1.6倍。去年他家大约收入多少万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说说计算方法,列出算式。

  (3)板书:3.18×1.6≈()

  指名一人板书竖式,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

  说一说:积怎样保留两位小数?

  (4)练一练。

  求出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7.2×0.090.86×3.2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28×0.75.89×3.6

  2、教学例4。

  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0.8×1.31.3×0.8

  (0.9×0.4)×0.50.9×(0.4×0.5)

  (3.2+2.8)×0.63.2×0.6+2.8×0.6

  提问: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发现:用了乘法运算律。

  Axb=bxa

  (axb)xc=ax(bxc)

  (a+b)xc=axc+bxc

  说明: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3、试一试。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0.25×0.73×40.32×403

  完成后,学生交流。指一人板书。

  4、练一练。

  用简便方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0.25×0.73×40.32×403

  计算下面各题,并应用乘法交换律验算。

  3.5×4.80.37×0.251.9×0.18

  三、综合练习。

  练习十五。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塑料板,底边长3.2分米,高1.8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先估算,在计算,得数保留整数。)

  作业设计:

  练习十五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3.18×1.6≈()

  3.18

  ×1.6

  1908

  318

  5.088

  答:去年他家大约收入5.088万元。

小数乘法教案15

  教学内容

  复习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第103页7~11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四则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能够正确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指名口算。

  4.6+8.2=3.2x200=432—25—75=

  10—6.9=4.2÷0.6=1.3×0.4+0.3×13=

  58+36=1.08×0.5=0.8÷0.16=

  二、复习解答应用题。

  1、做103页第7题。

  比较每组题的得数,你有什么发现?

  4.8÷0.1 4.8×10

  5.4×0.1 5.4÷10

  2.6×0.5 2.6÷2

  3.6÷0.5 3.6×2

  1.5÷0.25 1.5×4

  8×0.25 8÷4

  2、指名说说第8题的每小题不计算是怎样比较出大小的。

  说出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3、做103页第11题。

  去年,妈妈在香港给小华买了一件上衣,付港币75元;又买了一条裤子,付港币68元。你能算出这套衣服折合人民币多少元吗?(用计算器计算)

  组织学生弄清题意后,先搞清港币与人民币的兑换方法,在让学生独立计算,写出过程。

  4、结合第11题的学习,引入生活中常常要进行这样的兑换钱币。组织学生阅读“你知道吗”,指导理解,学会根据当日牌价兑换钱币的计算方法。

  布置学生课后调查银行有关钱币兑换信息,选择适当的时间组织交流。

  三、混合计算简便计算练习

  1、练习与应用第9题

  分组练习,指名上黑板板演,找出错误、集体订正。

  2、简便计算

  补充练习0.25×8.5×4 24×10.2

  12.8×8.6+7.2×8.6 13.28+99×13.28

  9.57×101-9.57 35.6÷0.5+64.4×2

【小数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小数乘法教案12-16

《小数乘法》教案01-14

小数乘法教案05-20

小数乘法教案[合集]10-24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11-05

小数乘法说课稿07-14

小数乘法说课稿01-05

《小数乘法》说课稿10-20

小数乘法说课稿07-30

《小数乘法》说课稿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