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5-04-25 09:35:1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大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摇滚歌曲《你快乐吗》,了解摇滚歌曲的基本特点(歌词简单、重复,曲调热情、奔放)。

  2、通过模仿摇滚乐手的演唱、动作,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3、能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MTV

  活动过程:

  1、 导入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激起幼儿的兴趣,问:“你们快乐吗?”(幼儿大声的回答)

  T:今天,盛老师给大家带了一首摇滚歌曲,名字叫《你快乐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 欣赏歌曲录音

  (1) T:听完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快乐、激动、好玩)

  T:音乐刚开始的时候,你们注意到了吗?是马上唱了,还是在-------?提醒孩子,从1数到8,还可以让孩子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

  (2) 重复欣赏歌曲,熟悉歌词主要内容

  T:这首歌曲吧,我发现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重复的歌词很多。到底哪些地方重复呢?我们再来听一听,看看你能不能找出来。

  重复一:“你快乐吗?我很快乐!”

  重复二:“快乐其实也没有什么道理告诉你,快乐就是这么容易的东西Don,t worry,be ha y!”

  (3) 再次欣赏音乐,在问答处,跟着歌曲一起大声回答。

  T:你们想不想也来唱一唱啊!(想)好,现在大家就跟着歌曲,在一问一答的`时候大声的唱出来,其它地方请你仔细听。先来试一下!

  T:“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再大声一点!你快乐吗?(我很快乐!!!)

  好,放音乐!

  3、 欣赏歌曲的MTV,并模仿歌手的动作

  (1) 欣赏歌曲MTV

  T:电视上的这位歌手,他快乐的时候除了唱以外,是怎么表达他的快乐的!

  (让孩子说一说)

  (2) 请幼儿模仿歌手的动作,并和同伴交流。

  T:大家说了很多,谁愿意来表演一下?

  (3) 跟着音乐和电视画面自由模仿歌手的动作。

  T:那现在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着电视来表演一下。

  (4) 幼儿进行装扮,面对“观众”,跟着音乐大胆的表演,把自己的快乐表现出来。把活动推向高潮。

  T:这么快乐的音乐,我们现在也来装扮一下,(想!)一会也把我们快乐的样子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好吗?(好!)那我们现在赶快准备一下。

  (5)小结,知道今天欣赏了摇滚乐,这是一种快乐,热烈的音乐。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教幼儿认读汉字:跑、跺、蹲、踩、蹬、踢、蹦蹦跳跳。

  2、通过认读活动,让幼儿了解有关“足”字旁的汉字,知道它们都与脚和腿的动作有关,并知道这些字的结构。

  教学准备:

  1、森林背景图,小动物图片;

  2、相关认读字卡(幼儿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物运动会引出汉字,激起幼儿认读兴趣。

  师:小朋友,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大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运动会了,你们想去参加吗?我们一块儿过去给他们加油吧!

  瞧!运动会已经开始了,看看哪些动物参加了运动会,他们分别参加的是什么比赛项目呢?(幼儿看图自由讲述)

  小结:小鸭踩高跷;熊猫蹬着独轮车;小兔踢足球;马儿比赛跑。

  师:小朋友也会做这些运动吗?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幼儿模仿各种动作,教师出示相应字卡,并带领幼儿认读。

  二、围绕认读内容开展多种游戏活动,拓展幼儿思维。

  师:我们与字宝宝来玩个“蹦蹦跳跳看谁快”的游戏吧!看清老师手中的字卡,小朋友快速的说出与这个汉字有关系的词或句并做出相应动作。

  1、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2、个别幼儿游戏;

  3、幼儿自由合作游戏。

  三、组织幼儿讨论字形、结构。

  师: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些汉字都有相同的地方,哪儿相同呢?(左边的偏旁都是“足”字旁)

  这些带有“足”旁的.汉字都与脚和腿的动作有关。这些汉字都是什么结构呢?(左右结构)

  四、游戏――插小旗,巩固认读内容。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红黄两队,把小旗插到对面的城堡上,。在去城堡的路上会遇到许多字宝宝,当看到汉字的时候我们得大声的把字念出来,并做出与它相应的动作。先插满小旗的一队为胜。(幼儿游戏,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毛笔、墨汁、宣纸等书法用工具。

  2、初步学习握毛笔,掌握基本的握毛笔的姿势。

  3、激发幼儿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准备:

  1、毛笔、墨汁、纸张

  2、幼儿书法作品数幅

  教学过程:

  1、介绍书法用工具:毛笔、墨汁、宣纸

  2、介绍由来。

  3、出示幼儿书法作品观赏。

  4、老师示范用以上工具书写,激发幼儿书法学习的兴趣。

  5、练习握毛笔。

  (1)故事法:写字执笔的五个手指,就是五个用力推车上山的.好兄弟,有推车的,有拉车的,还有扶住东西不往下掉的,最小的弟弟则是在一旁鼓劲加油的,五个人分工合作缺一不可,所以要想写好字,必须要让五个手指密切配合才行。

  (2)游戏法:小手是交通警,指挥正确了,毛笔才能听从你的指挥,我们来学做小民警:右臂弯曲于胸前,成小民警状,然后将毛笔当作指挥棒(竖着)交给小民警,让孩子用食指、中指、大拇指轻轻握笔并运笔。

  (3)儿歌法:笔竿要直;笔要捏紧;掌要竖起;手心要空;笔竿照鼻。

  6、利用毛笔涂鸦,激发兴趣。

  7、介绍如何收拾整理工具,帮助形成良好习惯。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认识书法工具,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认识书法作品的时候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书法工具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高楼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小朋友是随处可见,它形状颜色各异。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初步了解高楼设施的用途,感受高楼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孩子在互动的方式中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形成对高楼较为准确的认识。

  组织形式

  集体。

  活动目标:

  1.了解城市中楼房的外形特征、结构、种类。

  2.通过观察高楼的各种形态,喜爱城市里不同风格的建筑。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见过城市中的高楼大厦。

  环境准备

  高楼的图片、积木。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用各种方式表现高楼。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起幼儿对门牌号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过帮助故事中的小狗汪汪?

  大家的办法都很好,我们继续听听故事中小狗是怎么做的?

  1.教师讲述故事第1段。

  3.继续讲故事,引出门牌号的意义。

  二、讲解门牌号的意义

  1.出示自制门牌号。

  2.幼儿讨论门牌号的作用与意义。

  4.幼儿说说自己家的门牌号。

  你家的门牌号是多少啊?

  5.设计门牌号

  延伸活动

  1.区角活动:美术角继续完成高楼的设计,并相互交流自己的`创意。

  2.家园联系:和爸爸妈妈一起,利用多种方式寻找更多高楼的秘密。

  活动反思: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也不是矮矮的平房而是高楼大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避免教学中单一传授知识、枯燥无味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幼儿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不足之处:

  在教师提出要求,要求不够具体。在以后的活动中,还需多加强幼儿指导。大家一起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快乐。这次的活动场面虽然比较混乱,但是幼儿的兴趣都很高。希望下次活动,能够更好的抓住幼儿的心里特点,适时的引导幼儿情绪的发挥。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锻炼孩子的胆量,加强他们的警惕意识

  2、通过操作课件的形式加强幼儿的自身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们听过《狼和七只小山羊》的故事吗?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们有没有一个人在家里过?

  你们如果一个人在你们会开门吗?

  2、看课件进行讨论活动。教师提问,让幼儿讨论后回答。

  师:今天我们的亮亮就遇到了难题了,有个不认识的叔叔来敲门他不知道该不该开门,请大家帮助他好吗?(看课件第一段)

  提问让幼儿讨论后回答。

  来的可能是什么人?

  亮亮能开门吗?

  为什么?

  3、操作课件游戏进行活动。

  小朋友帮助亮亮帮亮亮想想该怎么做?

  这几把钥匙代表亮亮不同的做法,我们来选择钥匙吧(请幼儿操作课件进行活动)

  4、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里时,遇到陌生人敲门,不要轻易开门,要先部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再来,或让来人在外面等一下,也可让人到父母的单位去找等等。

  5、再次演示课件中正确的做法达到教育效果。

  6、请一个幼儿扮亮亮,另一个幼儿表演陌生人进行表演(结束)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一和许多的关系。

  2、知道“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一和许多”及他们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课前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2、磁性教具:小房子一座,小猴子一只,许多桃子(个数与幼儿数相等)

  3、小篮子一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语言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新故事,小朋友要认真听,我们来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听得最认真。”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边讲述故事《小猴子摘桃子》,边演示磁性教具,帮助幼儿认知“1”和“许多”。

  教师:“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房子(出示磁性教具小房子),房子里面有一位小主人,你们看它是谁?(出示磁性教具小猴子)。

  小朋友:“小猴子”

  教师:“这是几只小猴子?”

  小朋友:“1只”

  教师出示萝卜问:“这只小猴子在干什么呀?”(出示磁性教具桃子)。

  小朋友:“摘桃子”

  教师:“小猴子的'桃树上有多少桃子?”

  小朋友:“许多桃子。”

  2、幼儿做游戏《帮小猴子摘桃子》,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教师:“小猴子很爱劳动,桃子一天天长大了,小猴子忙呀忙呀,怎么都忙不过来。它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小朋友高兴吗?”(幼儿做游戏)幼儿摘下一个桃子时说:“我摘了一个桃子。”

  教师总结:“原来树上有许多桃子,小朋友你一个,我一个,一个一个摘走了,树上还有多少桃子?”

  小朋友:“一个也没有了”

  教师:“对!许多能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摘走了就没有了。”幼儿说:“一个也没有了”

  3、幼儿做游戏《帮小猴子把桃子送回家》,感知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教师:“小朋友帮小猴子摘完桃子,现在咱们把桃子给小猴子送回家好不好?”

  小朋友:“好!”

  请小朋友把桃子放进篮子里,并说:“我放上一个桃子。”

  教师:“篮子里现在有多少桃子?”

  小朋友:“许多桃子。”

  总结:“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教说:“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今天帮小猴子摘桃子,并帮它把桃子送回了家,小朋友们累不累呀?”

  小朋友:“累。”

  教师:“天也快黑了,咱们也该回家休息了,小朋友和小猴子再见吧!”

  小朋友:“小猴子再见!再见!”

  放律动音乐让幼儿学小猴子跳蹦出教室。

  教学反思

  首先,在选课上,我认为这节课比较简单,就围绕(一和许多),真的上课了,我发现孩子虽然兴趣很浓,上课一直能跟随老师的教法,但我还是觉得做得不够,比如说我的活动设计的有一点单一,就围绕这么一个故事,还有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时候没有给孩子初步的一和许多的概念,孩子的掌握效果不是很好。

  其次,在上这节课上,我刚开始的语速适中,声音柔美,但当孩子的兴趣过浓,课堂显得没法控制时,我的声音就有一点大了,语速也有一点快。

大班教案 篇7

  随着春天的脚步慢慢靠近,孩子们每次去散步活动时都会有惊奇的发现。“老师,你快看,果园里樱桃树开花了,发芽了。”“老师,油菜花也开了,黄黄的,可漂亮了。”“蝴蝶、蜜蜂不停地飞过来采蜜。”中班下学期的孩子,他们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周我们结合季节和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关于春天真美的主题活动,孩子们也感受到了春天浓浓的气息。

  在主题活动开展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春雨这首诗歌特别感兴趣。诗歌中描绘出绵绵的春雨,给大自然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诗歌的意境特别也很优美,一出示挂图,就形象的把整首诗歌的.内容展现的淋漓尽致。自然界的万物在春雨的滋润下慢慢的苏醒,慢慢的长大。从这里就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和体验到春雨的力量,它可以给促进万物的生长。

  为了让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知道春雨会给大地带来生机,初步了解植物生长于春雨有关。

  3。尝试根据诗句重复的特点,学习适当的扩编。在活动前先和孩子们谈论春天,感受春天的气候特征。在谈话中可以帮助梳理一下经验,有了教师的铺垫这为后面的学习和扩编做了很好的准备。再去听教师范念,在教师范念的引领下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提问,你们听到了诗歌中描绘了哪些内容,你能试一试?说一说吗?

  幼儿一边说教师帮助幼儿提升和肯定。活动中边出示挂图边展现图谱的形式,让幼儿更形象、生动的感受到这首诗歌的优美意境,从而让孩子们深深的爱上这首诗歌。图谱的展现也让幼儿诗歌中诗句重复的特点和诗句中各个句式的前后顺序有了梳理,同时也帮助了记忆诗歌内容。

  活动的难点在于学习扩编,了解和诗歌的句式和知道了春雨与植物的生长关系有了一定了解。这样为扩编环节奠定了基础,有很多幼儿会用诗歌中的句式扩编。比如小鸟说:“下吧,下吧,我要喝水。”油菜花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听到孩子们这样一句句的生动阐述让我感受到孩子们对诗歌的句式和意思理解的相当的透彻。为了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还请全班幼儿把几句扩编的诗句加入到诗歌中进行表演,运用表情和动作来表达对春雨的感受,孩子们想象力丰富,情绪高涨。

大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参观,感受丰收田野的美景,体验田间劳动和收获的快乐,感受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

  2、活动中,让幼儿主动与农民伯伯交流,学会怎样挖红薯。

  3、自己动手用红薯制作各种各样的造型。

  4、能根据己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造型。

  教学重点:

  1、学会怎样挖红薯;

  2、幼儿动手用红薯做各种各样的造型。

  教学难点:

  能根据己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安全教育:

  1、教师告诉幼儿活动的地点,并检查幼儿的装束。

  2、请幼儿在去的路上注意要听老师的指令,不能随意离队。

  3、到田野里要保护好庄稼,不能采摘和踏掉庄稼,到达目的地后要注意安全。

  教学准备:

  1、联系好参观场所:种有红薯的田野。

  2、让幼儿做好外出郊游的准备。

  3、每人一个竹锹,锄头两把,背篓5个,各种小吃。

  4、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红薯若干;牙签、小棒、画笔若干;装饰用的各种纸、剪刀、一次性塑料盘、干净的毛巾等。

  5、范例若干。

  教学课时:两课时

  设计意图:

  秋天是农村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各种蔬菜、瓜果、粮食对农村的孩子来说非常之熟悉,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操作的很大空间,广阔的田野是幼儿活动的一方土地、一个世界,幼儿亲自采摘的瓜果、蔬菜等又是很好玩的操作材料,当我们专注它上时,会发现它们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它能将通过蔬菜、瓜果、粮食等教育资源渗透幼儿园教学的五大领域中,贯穿整个主题教学活动,在主题中它能让幼儿体验农民秋季收获的喜悦,感受农民伯伯种植、培育、采摘的辛苦。本主题带着幼儿亲身实地去探究、去发现、去想象、去操作、去表现,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活动分两大块:一是实践活动挖红薯,带着幼儿来到田间,亲自动手挖红薯,感受丰收田野的美景,体验田间劳动和收获的快乐,体会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二是美工活动“红薯变变变”,让幼儿体验将自己到田间收获的红薯做再加工。

  第一课时:实践活动:挖红薯

  活动过程:

  一、以“品尝红薯做的各种食品”引入:

  师:孩子们,快来瞧瞧,老师给你们带什么礼物来了?(端出各种食品:红苕干、红苕元子、红苕片······)

  1、尝尝味道怎么样?

  2、说说这些好吃的小吃是什么做的?你们见过吗?

  3、红薯长在哪里?怎么挖红薯?用什么工具?谁来说说?(讨论)

  4、孩子们,想去体验体验吗?提出外出挖红薯的要求。

  5、检查孩子的装束和挖红薯的工具。(分四组,每人一套罩衣,每组一套工具)

  二、在田野里,挖红薯。

  1、观察了红薯地,幼儿初步了解了红薯,并让幼儿通过想象,说出了红薯藤像什么?它的叶子又像什么?

  2、启发幼儿想想红薯藤可以做什么?

  3、请你找一找,红薯宝宝藏在哪里呀?亲自动手锹红薯。

  三、活动小结:

  孩子们,比赛时间到了,感觉怎么样?累吗?辛苦吗?快乐吗?来,我们一起分享大家的劳动成果吧!

  1、比比哪组的.红薯最多,评出“挖红薯能手”。

  2、请各组选出本组最大的1个红苕比比,看谁的最大,评出“红薯大王”。

  3、小结:

  是啊,农民伯伯种庄稼非常地辛苦,我们要爱惜粮食,而且我们现在也渐渐长大了,我们在家里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各组收拾工具,准备回幼儿园。

  教学评析:

  红薯是农村幼儿常见的,而且也是秋季里每家每户经常吃的食物。虽然我班幼儿都来自农村,但很少有孩子亲身实地的到田野里挖红薯。因此,在“挖红薯”环节中,孩子们兴趣很高,热情高涨,气氛非常活跃。通过“挖红薯”,孩子们不仅发现了不同红薯叶下面藏的红薯也不一样(红薯的种类多),而且还探索出用不同的工具挖红薯。最重要的是孩子们还深深地感受到农民伯伯种植、培育、采摘粮食的辛苦,从而懂得我们要爱惜粮食,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精选)01-05

大班教案【精选】11-07

大班教案08-31

大班的教案10-16

大班教案(经典)03-30

大班教案08-08

[精选]大班教案04-07

大班教案[精选]12-06

大班的教案11-12

大班教案【经典】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