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4-04 09:12:4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教案十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小班教案十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持棍推瓶自然的往前走。

  2.锻炼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

  3.愿意参与游戏,体验参加游戏的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大小不一的透明可乐瓶 【 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瓶内分别装红、黄、蓝、绿四色颜料水 】,纸棍幼儿人手一根。

  2.环境准备:红、黄、蓝、绿色塑料筐各一个,分别放在场地的四角,当做【停车场】。

  3.经验准备:幼儿玩过纸棍游戏,熟悉游戏场地。

  重难点:

  重点:持棍推瓶自然地走。

  难点:要求纸棍和【小车】不分开。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手持纸棍进入场地,进行热身运动。

  二、练习持棍推车。

  1.教师示范持棍推瓶,边推边说儿歌:手拿一根小纸棍,推着小车向前慢慢走,慢慢推,小车稳稳向前进。

  2.幼儿练习持棍推大号可乐瓶,教师一旁指导,帮助能力稍差的幼儿学习推的技能。

  3.教师演示,请幼儿说说纸棍顶在【小车】的什么地方最容易推动。

  4.幼儿再次练习,感受纸棍顶在【小车】的'什么地方推行最平稳,启发幼儿探索如何让纸棍和【小车】不分开。

  5.教师组织幼儿持棍推着小车从起点到终点反复两次,要求纸棍和【小车】

  不分开,为游戏做准备。

  6.游戏:推小车(1)教师介绍游戏过程和规则,幼儿扮演【小司机】,把【小车】开到相同颜色的停车场去。就算完成自己的任务,能得到一份奖品。

  (2)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用小号可乐瓶进行游戏,幼儿自由选择大小可乐瓶,组织幼儿游戏2--3次,熟悉后中途幼儿可以选择更换大号可乐瓶。

  (3)教师讲评游戏,分发奖品,鼓励幼儿以后多多参加体育游戏。

  三、放松活动:

  幼儿扛着纸棍,拿着奖品围绕场地慢走一圈。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关注自己体重的变化,初步感知体重与健康的关系。

  2、了解一些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基础:幼儿在园集体体检之后;幼儿有下棋、看表格的经验。

  2、物质准备:二块大板;幼儿体重表;健康卡;图片;棋子;ppt等。

  活动过程:

  一、学看表格,关注变化学看体重表--关注自己体重所发生的变化

  1、出示体重表一:根据体检结果,说说自己现在的'体重。

  2、看看比比,自己体重有什么变化?

  3、出示体重表二:解读符号"--"。

  4、将自己此次的体重数字卡贴在表二中相应的格子里。

  二、讨论交流,提炼方法讨论交流--提炼一些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方法

  1、观察表二,提问:体重是轻好还是重好?

  2、请保健老师来说说答案,同时解答幼儿的提问。(突出体重过重会影响健康)

  3、提问:是什么原因会使我们的体重增加过快呢?(出示 ppt)

  4、提问:有什么好办法能控制体重、保持健康?(出示ppt)

  三、参与游戏,巩固知识玩"健康棋"--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到的方法

  1、老师介绍健康棋。

  2、将体重增加过快的原因与控制体重好办法的图示予以制定规则。

  (如:吃油炸食品退三格;每天运动进四格等。)

  3、幼儿放棋谱、数字卡、图片等,共同玩"健康棋"。

  4、小结:鼓励幼儿将所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使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健康。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 学会说完整的话:我吃了一个红苹果,我吃了二根黄香蕉,我吃了三颗紫葡萄,我吃了四块黑巧克力,我吃了五片绿树叶。

  3、 幼儿了解毛毛虫长大后变成蝴蝶,蝴蝶是毛毛虫变出来的。

  活动准备:

  1、故事教学挂图,音乐。

  2、 毛毛虫的头饰每人一个,红苹果、黄香蕉、紫葡萄、黑巧克力、绿树叶。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毛毛虫。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个毛毛虫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吧。

  1、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

  2、老师根据故事的情节变化进行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出示挂图一问: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故事里面的毛毛虫长得什么样?

  二、再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指图片再次边讲故事边提问。

  2、出示挂图二,请幼儿仔细观察毛毛虫,说一说它的模样。

  教师总结:毛毛虫有圆圆的'脑袋,头上长了2根触角,身体是由几个圆组成的,每一节身体上都长了一对小脚。

  毛毛虫有什么本领?

  (毛毛虫有脚会爬,毛毛虫没有翅膀不会飞)

  3、毛毛虫在草地上散步,肚子很饿,它找到了哪些东西吃?

  4、学说一些完整的话语:我吃了一个红苹果,我吃了二根黄香蕉,我吃了三颗紫葡萄,我吃了四块黑巧克力,我吃了五片绿树叶。

  5、毛毛虫吃饱了想干什么呢?

  教师出示图片,介绍毛毛虫结茧、变成蛹、破茧变成蝴蝶的过程。

  师、幼一起看图片完整地讲述故事三、幼儿头带"毛毛虫"头饰,随音乐模仿毛毛虫爬行的样子进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毛毛虫们"一起出去玩吧。

  模仿毛毛虫吃东西变成蝴蝶,增添情趣。

  师:现在让我们也来睡这个长长的觉,变成漂亮的小蝴蝶,一起来跳舞吧。

  (幼儿模仿毛毛虫团紧身体变成蛹,听音乐变成蝴蝶飞舞)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想象的'快乐。

  2、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初步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到(七)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一):十二生肖

  1、XX年新的一年到了,在这十二只动物里谁最开心呢?(放大小老鼠)

  2、小老鼠最开心,因为XX年是它的本命年,是鼠年。它最大。

  二、出示课件(二)

  1、老师:小老鼠很开心,所以它要去旅行了。(最好是一只背着旅行包的小老鼠)

  2、老师:可是到哪里去旅行呢?小朋友给它想想看。让幼儿大胆表达。

  老师小结:那么我们来看看。

  三、出示课件(三):牛尾巴

  1、老师:咦!这是什么呀?小老鼠这是在那里旅行啊?

  让幼儿想象表达。

  2、揭开谜底:噢,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四、出示课件(四):驼峰

  1、老师:咦!这是什么呀?小老鼠这回又到哪里去旅行了?让幼儿大胆想象表达。

  2、揭开谜底:原来是骆驼的驼峰呀!

  五、出示课件(五):大象的长鼻子

  1、老师:咦!这是什么呀?小老鼠这回又爬到哪里去了?让幼儿大胆想象表达。

  2、揭开谜底:原来是大象的长鼻子呀!

  六、出示课件(六):“树林”

  1、老师:这是什么?这回小老鼠又到哪里去旅行了?让幼儿大胆想象表达。

  2、揭开谜底

  七、出示课件(七):“地洞”

  1、老师:这是什么?这回小老鼠又到哪里去旅行了?

  2、揭开谜底

  八、老师:今天小老鼠真开心,它到了好几个地方去旅行了。老师边放课件边完整念一遍儿歌。幼儿一起跟着念。

  九、老师:小老鼠出去旅游真开心!我们也学小老鼠出去旅游吧!

  开小火车出去旅游。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说出生活中配合使用的两样东西,初步关注、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2.懂得好朋友要友好、合作。

  二、活动准备 1.茶壶和水杯实物。

  2.挂图,故事磁带。

  3.一段轻快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1、两个好朋友。

  DD教师出示茶壶和水杯实物。茶壶和水杯说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说得对吗?为什么?

  DD教师当场使用茶壶倒水,并以角色的口吻对话,表现亲密的朋友关系。如,水杯说:“茶壶兄弟,来客人了,你得忙一阵子了。”茶壶说:“水杯兄弟,请站好了,我来了!”

  DD雨伞和雨鞋说他们也是一对好朋友,对吗?为什么?

  2、谁和谁是好朋友。

  DD教师出示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DD在故事里,谁和谁是好朋友?谁和谁不是好朋友?为什么?

  DD你们还知道谁和谁是好朋友?请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或“不对”来评判。(如小朋友和幼儿园是好朋友等)

  DD教师再次讲述故事一遍,并把幼儿说的“好朋友”自然地融合进去,使幼儿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3、寻找好朋友 DD请幼儿说说:在我们班里,谁是你的好朋友?

  DD在音乐声中,幼儿边念“金钩钩,银钩钩,两个好朋友”,边找到好朋友拉拉钩。

  四、活动建议 1.幼儿常常把周围事物拟人化,他们喜欢把相关的两件物品看成是一对好朋友。通过这一活动,幼儿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尽快熟悉小伙伴。

  2.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幼儿园看成是自己的好朋友,以帮助幼儿与幼儿园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3.因仿编难度不大,可启发幼儿大胆表述,并帮助他们记录。对集体活动中没有机会表述的幼儿,可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交谈,并把讲述结果记录下来。

  附:一对好朋友

  茶壶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水杯说:“对!”

  桌子对椅子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椅子说:“对!”

  钥匙对锁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锁说:“对!”

  雨伞对雨鞋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雨鞋说:“对!”

  鸟笼对小鸟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小鸟说:“不对!不对!”

  小鸟说:“我的朋友是蓝天、白云、大森林和绿草地。”

  小鸟还说:“爱鸟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

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内容:

  结构游戏《公路上》(三)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共同建构完成主题、

  2、 巩固幼儿合理布局的能力,并尝试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建构、

  活动准备:

  1、 建构草图,各种建构材料如:雪花片,多孔插塑等、及一些辅助材料如:花,树,牛奶盒等、

  2、 已经尝试合作建构<十字路口>、

  活动过程:

  一、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回忆,引出建构主题、

  回忆上节活动内容。

  师:小朋友,我们上次尝试建过了十字路口,今天我们再来建构一次有关路的主题:马路上、

  二、请幼儿讨论说说马路上都有什么?马路旁边又有什么建筑物?师根据幼儿回答的情况设计出马路上的草图、

  师:

  1、马路上都有什么呢?(各种车辆,及红绿灯等)

  2、马路旁边有什么?(超市,房子,幼儿园,游乐场,公园等)

  三、出示一些辅助材料,让幼儿说说这些辅助材料可以用来做什么?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童谣,喜欢朗诵童谣。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要求幼儿能够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3、帮助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共同参与猜测判断事物的游戏活动。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手指玩偶公鸡和母鸡,红豆、蚕豆若干。

  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景。

  T:(出示戴有公鸡和母鸡的两个拇指。)小朋友好!我是小公鸡!

  S:小公鸡好!(引导幼儿说出)

  T:小朋友好!,我是小母鸡!

  S:小母鸡好!

  T:(出示红豆)这是什么?(红豆)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猜猜看,红豆藏在我的哪只手里。

  教师将双手背在背后,念童谣,最后伸出两个拳头请幼儿猜猜红豆在哪头,使幼儿初步了解游戏儿歌的'基本内容。

  2、学习朗诵。

  T:刚才老师在做游戏时,我是怎么说的?(请幼儿说说)小朋友说的真好,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再来听一边。

  T:请你跟着老师来一起说一说,做一做!

  3、学习游戏。

  (1)、T:小朋友真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儿歌,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和我做游戏了。(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使幼儿明确游戏规则)

  (2)、教师表演游戏,请一幼儿猜,猜对了,大家为他鼓掌,并请他上来表演游戏。然后再让其他幼儿猜,使每个幼儿都清楚游戏的具体玩法。

  4、幼儿自主游戏。

  (1)、组织幼儿两两结对,给每对幼儿发一颗红豆,让幼儿与同伴进行游戏。

  (2)、请两对幼儿到前面表演,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和表演的能力。

  5、出示蚕豆。

  T:看,这是什么?下面,我们来玩猜蚕豆在哪头的游戏,猜对了,就把蚕豆给猜对的小朋友吃掉。猜错了,就继续猜。教师与幼儿一起念儿歌,做游戏,然后发给幼儿每人一粒蚕豆。让幼儿进行自主游戏,进一步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6、结束:

  T:这个游戏好玩吗?请你回家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玩!

  附童谣:

  公鸡头,母鸡头,

  红豆红豆在哪头,

  在这头,在那头,

  到底在哪头?

  活动反思:

  语言游戏一定要有语言练习要求的规则,否则就不能达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此游戏规则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制定的规则一定要简单,语言也一定要简洁明了,以便于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基本了解游戏的玩法。最后再让孩子自己和朋友玩,但是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还是会有儿歌说完手不握紧的情况,交换玩的意识不强,这仍需以后继续游戏时强调,不过比较成功的是孩子改编儿歌比较好,老师提供不同的材料,孩子都能根据材料说儿歌,这个游戏孩子很有兴趣,可以让孩子常玩。

小班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外面下着雨,忽然一个孩子指着外面说:“看,泡泡!”孩子们立刻围拢过去。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这个泡泡大、那个泡泡小、那个泡泡没有了。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由此,我设计了主题活动——《好玩的泡泡》。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帮助幼儿积累运用多种工具吹泡泡的经验。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配置好的泡泡水,各种粗细长短质地不同的工具和废旧材料。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具有一些调配泡泡水及吹泡泡的经验。

  3、课件:情景是一个小朋友在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引起幼儿用不同工具吹泡泡的兴趣。

  二、实践、探索。

  1、呈现吹泡泡的工具请幼儿观察。

  2、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吹泡泡。

  3、自由讨论:说一说用不同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否一样。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也不一样。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吹泡泡的工具。请幼儿运用教师和家长提供的一些半成品材料制作吹泡泡的工具,进一步了解工具的变化能改变吹出泡泡的`样子。

  [效果分析]

  只有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有新发现,是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的,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本活动通过观看——实践——探索——操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在尝试运用不同工具吹泡泡的同时积累了新的经验,体验了探索的乐趣。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袜子、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

  2.学习穿脱鞋袜,产生爱护自己小脚的情感。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ppt、活动泡沫垫、雪花片。

  2.活动前,幼儿有赤足在沙地、木板、石子地上行走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故事。

  我们小朋友都有好朋友,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我们的小脚也有好朋友,你们猜猜看,小脚的好朋友是谁?

  听一听故事你就知道小脚的好朋友是谁了,对小脚有什么帮助。

  (二)老师讲述故事。

  1.小脚丫丫有两个朋友――鞋子和袜子。有一天,小脚丫丫觉得鞋子和袜子总是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太不舒服了,就不想要这两个朋友了。小脚丫丫趁鞋子、袜子睡着的时候,偷偷地溜到大马路上来玩。“阿嚏、阿嚏!”好冷阿!没有鞋子和袜子的帮忙,小脚丫丫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一不留神,小脚丫丫还被地上的小石子扎疼了。

  2.小脚丫丫的朋友是谁?

  3.为什么说鞋子和袜子是小脚丫丫的朋友?

  4.小脚丫丫没有了它的朋友后发生了什么事?

  (三)找小脚、认小脚。

  1.我们的小脚在哪里?

  2.脱下鞋子和袜子,数数有几个脚趾头,光脚在不平的地上踩是什么感觉?

  3.在脚底轻轻挠一挠,会有什么感觉?还有脚跟、脚背。

  4.我们的小脚会干什么?。

  小脚能不能拿东西呢?请幼儿尝试用小脚帮助拿袜子。

  老师小结:小脚能走路、跳、去做游戏、到公园里。

  5.小脚这么重要,我们要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脚?

  老师小结:穿好鞋子袜子,不能光着小脚走路,会很不舒服,而且容易受伤。穿合适的鞋子,不穿硬皮鞋。每天晚上洗脚,常剪脚趾甲。上幼儿园时坐爸爸妈妈的车子,不能把脚伸到车轮中去。

  (四)给小脚找好朋友。

  1.让好朋友重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吧!

  2.学习穿袜子、鞋子。分清左右,不能穿反。

  3.现在小脚又能带着我们到想去的地方了。

  穿袜儿歌:

  缩起小脖子(拿住袜筒两侧)钻进小洞子(穿进袜尖)拉起长鼻子(拉袜筒)穿好小袜子。提醒幼儿鞋子一左一右别穿错了。让好朋友重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吧!

  老师小结:

  刚才我们的小脚在地上走过,回家后请爸爸妈帮忙一定要洗干净,我们的鞋子朋友和袜子朋友都要天天换,这样小脚才舒服。我们的小手摸过脚、脚上的.细菌都到手上了,怎么办?现在小脚带我们一起去洗手吧!

  活动延伸:

  1.带幼儿去玩沙池、鹅卵石、木板、草地上赤脚行走,获得不同的感受。

  2.引导幼儿辨认袜底,分清鞋子左右,学习穿袜子和鞋子。

  活动总结:

  由于小脚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孩子以前都没注意,通过这节课他们深刻了解了小脚的作用。让他们自己体验光脚的感觉,小朋友玩得都很高兴。

  教学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事物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让他们从自身开始来探索自己的小脚, 找找小脚的朋友。我创设了一个探索的场景让孩子感受,让幼儿在游戏中萌发探索兴趣,并让幼儿能大胆将自己的探索结果进行表述,启发、引导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去寻找小脚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在规定范围内大胆涂色,做到涂色均匀。

  2、了解涂色时需要换色并保持画面整洁。

  3、探索、发现生活中乌龟的特征。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乌龟示范画一幅。

  2、画好乌龟(没有涂壳)的图画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明天我们干嘛去呀。

  幼:秋游。

  师:秋游是不是都要穿上漂亮的花衣服呀?

  幼:是。

  师:侯老师这里有一只小动物也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去秋游,你们猜猜看它是谁?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呀?

  二、引导幼儿说出小乌龟的特征。

  师:乌龟长得什么样子呀?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有壳、腿、头、尾巴,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壳上边的花纹)

  师:请小朋友告诉我小乌龟的.壳是什么颜色的?是不是像我们小朋友穿的花衣服。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乌龟穿上了花衣裳。

  师:现在,小朋友们看一看,咱们班谁穿了花衣裳呀?她们的花衣裳颜色多不多?都有什么颜色?那你们想想看花衣裳是怎样变成的呢?

  师小结:对了,衣服上很多种颜色拼在了一起,就变成了花衣裳。现在呀,侯老师要把这只小乌龟的花衣服脱掉,你们看看它还好看吗?(不好看)那我们再帮助它穿上花衣服好不好,现在就要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看看侯老师是怎样给小乌龟穿上花衣服的。

  三、教师讲解示范。

  师:现在呀老师要用不同颜色的蜡笔给小乌龟穿上漂亮的花衣服了(要在格子里面涂色,而且是一种格子一种颜色)现在小乌龟变得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漂亮了吧。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但是呢侯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没有穿花衣服的小乌龟它们也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去秋游,它们想请咱们小班的小朋友帮助它们穿上花衣服,你们愿意吗?

  2、师:小乌龟在请小朋友们给它们穿花衣服的时候也是有要求的,因为小乌龟是个特别爱讲卫生的好宝宝,它不喜欢小朋友们在它身上乱涂乱画的,希望小朋友们要保持画面的整洁。

  3、幼儿装饰小乌龟的壳。

  4、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用不同颜色的蜡笔装饰乌龟壳。

  五、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1、幼儿讲一讲自己的作品分别使用什么颜色给小乌龟穿的花衣裳。

  2、教师讲评作品,鼓励个别幼儿的创造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祖孙乐》10-09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糖果小屋12-06

【精选】小班教案09-30

小班教案【经典】10-10

小班的教案07-15

小班教案(经典)01-27

(经典)小班教案12-11

(精选)小班教案12-13

(经典)小班教案05-03

(精选)小班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