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案

时间:2025-01-24 07:07:59 教案 我要投稿

长江之歌教案(锦集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江之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江之歌教案(锦集4篇)

长江之歌教案1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板书:长江之歌)

  简介长江:在《长江之歌》的乐曲中,介绍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自读生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春潮

  2、指名读(指导学生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音,一字多音)

  3、同桌相互读。齐读。

  4、理解自学要求中提出的词语。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磅礴:气势盛大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适当指点。

  6、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稍作交流。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1、默读课文:写出各自然段的意思。

  2、指导学生交流。(段意略)

  3、指导感情朗读,初步感受长江的气势磅礴。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描红、临写生字词,教师适当指导。

  (2)抄写生字两遍。

  (3)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一些描写长江的成语和古诗。

长江之歌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乳、哺、涤、赞”等子的字音,自觉地积累“风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磅礴”等词语。

  2、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3、能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你是无穷的源泉”“你有母亲的情怀”的含义

  教学难点:

  课文两小节是如何对应着写的?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

  2、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某一方面的内容)

  3、老师课件展示长江视频资料。学生谈感受。

  过渡:长江他九曲回肠,奔流不息,他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曾经有一部纪录片《话说长江》展示了长江的秀丽风光。这部纪录片一播映,收视率极高,很多人都被长江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其中有一位青年叫胡宏伟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曲《长江之歌》,板书“之歌”。这首歌歌词豪迈,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长出了对长江的热爱。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谈感受。

  1、大声朗读课文,看看诗歌主要写了什么?你有何感受?

  2、学生交流。

  3、检测字音。

  哺育 依恋 磅礴 奔去 荡涤 灌溉

  4、指名接龙朗读课文,给以评价。

  三、引导自学。

  作者在诗中尽情赞美长江,你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这种写法叫什么?(反复)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几部分?请同学们自学诗歌两部分内容。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思考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你从那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2、小组合作学习,男女生比赛汇报自学成果

  3、师相机引导带感情朗读。

  4、合上书师生共背诗歌。

  四、质疑探讨:

  读完诗歌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长江。

  预设:1998年长江的洪水灾害引发的`原因,对学生渗透保护长江母亲河人文教育。

  五、合作探究:

  课文两小节是如何对应着写的?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师总结,拓展余光中的《乡愁》。

  六、聆听并欣赏《长江之歌》mtv视频。

  七、推荐作业

  1、背诵并学唱《长江之歌》。

  2、课下收集有关母亲河的诗歌,准备诗歌朗诵比赛。

  板书

  无穷的源泉 母亲的情怀

  雪山 东海 哺育 挽起

  远古 未来 灌溉 推动

  教学反思:

  《长江之歌》气势恢宏,雄壮豪迈,读起来荡气回肠。它赞美了长江的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与依恋。本课的重难点就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是如何赞美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这课内容作为年级教研课我上了三次。第一次在六三班上,成功之处是我首次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让学生直观地对长江进行了解,是我的进步 。不足之处:开始播放《长江之歌》的视频资料后就直接播放mtv歌曲,mtv有三分半的时间,导致后面合作探究时间紧张,和最后歌曲播放有点重复。在展示朗读课文是让两个小组各读一遍也有点浪费时间。于是第二节课给六一班上课我做了改动:视屏资料完后直接进入课文,课文学完最后欣赏并跟唱,我看到孩子们脸上充满了期待与欣喜。在朗读展示是,我指名接龙读文,既让十个学生展示了朗读情况,又节省了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讨论课文重难点。最成功之处,当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后,我示范朗读,学生及时评价并感受到朗读是语气先柔和再有气势,把长江比作母亲的诗句读出母亲的深情,学生得到了朗读的训练。

  最后,孩子们能合上书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达到知识目标的落实。

  时间安排,六二班在下午上课,学生有些疲劳,自学汇报效果不好,我们及时调整让学生休息了十分钟后完整地上完了这课内容。

长江之歌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抄写第一节诗句。

  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品: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对“长江”有哪些了解?1984年,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摄制组向全国征集主题音乐歌词,当时的东北青年胡宏伟创作的歌词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后被选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长江之歌》。想先听一听这首歌吗?歌曲渲染。听完后你有哪些感受?

  二、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自读——指名读———听录音读

  三、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

  学习诗歌

  1.读一读,你都读懂了什么?(长江从雪山走来 向东海奔去 哺育各族儿女 挽起高山大海)

  2.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它在讲什么?

  3.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结合地图长江大发源地帮助学生理解从雪山走来,补充注入东海帮助学生理解向东海奔去,补充长江所流经的8个省自治区来体会哺育各族儿女等。

  4.通过这些了解,你又感受到了什么?(长江的伟大)

  5.有感情地读一读前4句。

  6.作者在描写长江时,是用则那样的'手法来写的?(拟人)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

  7.作者有怎样的感受?(齐读后两句)

  8.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都以各种方式来赞美长江。你们学过哪些赞美长江的诗,读一读。(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2.第一大河,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就是黄河。你了解它吗?课

  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继续查阅一些信息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江黄河,也可以像诗人那样写一首小诗来赞美长江、黄河。

长江之歌教案4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

  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出示歌的解释:A、唱歌。B、用唱歌、朗诵等形式来颂扬。(选择后解释题目的意思)

  (3)介绍并听歌曲: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好,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范读课文

  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

  (1)正确、流利、有感情。

  (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

  三、初读课文

  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哺bǔ涤dí埃āi灌ɡuàn溉ɡài

  (2)词语:灌溉哺育尘埃荡涤气概春潮

  (3)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

  (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赞美、依恋)

  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指导朗读中心句。

  4、质疑:(1)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

  (2)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回去后翻阅有关长江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五、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乳:左右基本等宽。灌、溉:写得要紧凑。

  2、学生练字,老师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查阅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写本课词语。

  2、判断:

  (1)涤就是洗。()

  (2)乳的部首是()

  (3)尘埃的拼音是chénɡāi()

  (4)哺的声母是L()

  3、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容。

  2、细读第一段。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指名朗读。

  (3)出示: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思考:

  ①你指谁?为什么用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显得亲切)

  ②发源地、入海口分别是哪儿?(发源于唐古拉山,入海口是东海)

  ③哪些词语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春潮、惊涛、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

  (4)指导朗读:你觉得该如何把这段读好?(指名学生练习后范读)

  (5)小结:长江如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3、细读第二段

  (1)听第二段的录音,你会围绕中心句提问吗?(在这一段中,哪些词句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巨浪、涛声、灌溉、推动)

  (2)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长江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今天,长江依然以它博大的胸怀与祖国一起走向未来。

  三、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

  2、播放《长江之歌》,学生学唱。

  四、了解诗的特点:

  1、压韵、整齐、精练。

  2、古诗与现代诗的异同。

  五、课堂作业:

  阅读训练《长江之歌》课内部分。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

  1、长江之歌、

  春潮、惊涛、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

  巨浪、涛声、灌溉、推动

  无穷的的源泉、母亲的情怀(赞美、依恋)

【长江之歌教案】相关文章:

长江之歌教案06-27

《长江之歌》说课稿11-25

《长江之歌 》说课稿07-10

《长江之歌》说课稿05-29

长江之歌说课稿10-05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09-22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08-01

长江之歌说课稿10篇10-08

《长江之歌》说课稿(10篇)10-10

《长江之歌》说课稿10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