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23 08:26:5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8篇(合集)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8篇(合集)

语文教案 篇1

  一、导入。

  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写了一篇描写声音的作文,有许多同学在作文中都描写了同一种声音,是什么声音呢?听!(播放:鸟的叫声)对了,是鸟的叫声。请你再闭上眼睛仔细听听,想象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生答)

  你说的真好,让我们大家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啊,鸟儿的叫声多么清脆,多么好听,如果这世界上真的再也听不到鸟儿的叫声,再也看不到鸟儿在林间欢快飞翔的身影,那该是件多么遗憾的事情啊!可是,这样的事却真的发生了!

  这节语文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发生在一只小鸟身上的故事,好吗?(板书:一只小鸟;点课件)

  二、初读课文,摸清脉络。

  1、 翻开书,自己轻声的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是否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了。

  2、 那么文章写了这只小鸟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读遍课文,你画出自然段,并试着说说文章写了这只小鸟的什么事好吗?(一只小鸟的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歌唱,孩子们非常喜欢它,就用弹弓打伤了小鸟,两只老鸟接住小鸟把它带回了巢中。从此孩子们再也没有听到小鸟的歌声。)

  3、 那么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描写的。也就是说先写了事情的起因(板书),再写经过(板书),最后写结果(板书)。那么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1、这就是事情的起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2、这就是事情的经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3呢,这就是事情的结果?

  三、品读细想,模仿想象。

  1、弄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也不得不接受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一只可爱的小鸟被人打伤了!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原因又是什么呢?好心的同学们你们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回答)你从哪看出来孩子们非常的喜爱这只小鸟呢?

  2、让这么多的孩子都很喜爱的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读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再和同学说一说。一会再告诉大家行吗?

  3、谁愿意读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呢?(生答)师:这真是一只快乐可爱的小鸟啊!

  4、哪位同学能想象一下小鸟快乐的心情,到前面来表演一下这只可爱的小鸟呢?其他的同学和周老师都把自己当做自然中的一棵树或是一朵花,让我们用肢体来配合他一下,让我们含笑着倾听她美妙动听的歌声吧!

  5、这么可爱的小鸟谁不喜欢呢?可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个弹子飞来,打伤了小鸟,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谁能给大家读读?其他同学想想在这一部分你读明白了什么呢?

  6、哪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位父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此时的他们心急如焚、此时的`他们肝肠寸断。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老鸟当时的那种急切、悲伤的心情呢?同学们试试。

  7、那么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小鸟呢?他怎么样了?你觉得这只小鸟怎么样?(太可怜了)我们看了心也会碎的!你能试着读读这一句吗?

  8、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一对悲伤焦急的父母含着眼泪望着自己受伤的孩子,孩子正痛苦的流着血。孩子们啊,我们怎么可以?怎么可以?让这么可爱无辜的小生命受到伤害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此时孩子们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故事讲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能不能跟大家说说?如果让你跟那些打小鸟的孩子们说两句话,你会跟他们说什么?

  2、光悔恨是没有用的,我们还必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帮助小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看这个动画片,然后再说说。

  3、教师激情结语,引出请爱护鸟类和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主题升华。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比较"建之旁"和"走之旁"的不同,练习书写。

  2、指导学生按部首给生字归类,掌握识字规律。

  3、区别形近字,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再进行造句练习。

  4、举办祖国名胜古迹展览。注意培养学生的活动自主性。

  5、练习朗读、背诵古诗和儿歌,培养学生的语感。

  6、学习查字典。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写一写

  1、师生讨论:"建"和"遍"偏旁的不同之处。

  2、书空建字旁。

  二、把下面的字排到队伍中去。

  1、出示:经练、福神、除院、图团四组字,学生分别说说每组字的`相同之处。

  2、出示:纱、祝、因、国、视、圆、降、组,学生独立完成。

  3、说说你怎么做的,为什么?

  三、比一比,选字组词。

  1、同桌说说每组字的异同。

  2、师范做第一题。

  3、学生独立完成。

  4、指名板书。

  四、读一读,选择三个词语造句。

  1、生自读词语。

  2、选择词语造句。

  3、师生评议。

  五、举办图片展览。

  1、给收集到的祖国名胜古迹图片写上一句说明。

  2、共同布置展板。

  3、小导游介绍名胜知识。

  六、读一读,背一背

  1、学生看插图说话。

  2、师范读《望庐山瀑布》

  3、学生自读。

  4、指名朗读。

  七、学习查字典。

  1、小朋友,遇到生字你用什么办法认识它?

  现在丁丁冬冬要向大家介绍另一个很有用的办法,那就是查字典。

  2、出示字典,介绍字典。

  3、师用字典示范查找"炉"字,学生看。

  4、师带领学生查"烟"字。

  5、师生总结查字典的步骤:数、查、记。

  6、齐读查字儿歌。

  7、请会查的一名学生带同学查"秋"字。

  8、学生小组一起查找"遥""瀑"。

  八、总结。

  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及还要努力的地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颜色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培养学生喜欢色彩、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课文的写法,续写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认字,鼓励学生独立识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颜色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培养学生喜欢颜色、热爱生活的情感。

  难点:学习课文的写法,续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请你想象以下,如果没有颜色,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

  师:是啊,颜色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颜色。

  2、师: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呢?又追问: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的颜色和你喜欢的颜色相同或是相近?(学生畅所欲言)

  (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3、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五彩缤纷的色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情趣。

  板书课题:爱什么颜色。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生字表,认读生字,读通诗歌。

  2、分小组交流、汇报自学生字情况。

  3、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认读——全班齐读——认读生字并进行组词造句训练。

  (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所以本课生字以自学为主,再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生字学习的交流。)

  三、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1、找三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

  2、师:咱们在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中,体会作者都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欢。

  3、三名学生读后,其余学生评论。

  (意图:因为朗读要有标准,学生评论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共同提高的过程。)

  4、在学生评论后,回答“作者都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欢”这个问题。

  5、学生自己大声地朗读课文

  6、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喜欢的小节

  7、喜欢同一个小节的同学分成一个小组在一起学习。

  出示学习步骤:

  (1)朗读本小节;

  (2)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向同学介绍词语的意思以及自己的理解。

  (3)说出自己的.对本小节的感受。

  (4)有感情朗读本小节。

  (意图:本环节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愿结合成临时学习小组,打破了以原来班级内小组学习的界限。)

  8、小组选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要求:学生在汇报时如果不全面或不准确,同组或外组的同学给予补充。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

  碧绿 火红 蔚蓝

  9、有感情朗读课文

  要求: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边读边评,评后再读,使朗读的水平逐步提高。

  10、背诵课文

  (1)先背诵喜欢的小节

  (2)尝试背诵全文

  (意图:背诵课文的设计要有层次,让学生背起来更轻松。)

  五、延伸课文,发散思维

  1、师:同学们,你爱什么颜色?来,拿出你们的彩笔,用上你喜欢的颜色,画出多姿多彩的生活。

  2、学生活动:用彩笔画画。

  学生活动时配上轻松、舒缓、优美的音乐

  3、展示学生作品

  (意图:指导学生把学习语文和绘画相结合,锻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达感情,也体现了各学科间的融合。)

  4、请你仿照诗歌再编一段,老师在此时要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尤其注意表扬有新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爱什么颜色》教学设计_爱什么颜色

  5、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编写内容。如:

  我爱粉红的颜色,因为——

  桃花是粉红的,

  老师的衣服是粉红的,

  连我的小脸蛋,

  也是粉红的。

  我要做个健康的好小孩。

  我爱碧绿的颜色,因为——

  小草是碧绿的,

  河水是碧绿的,

  警察叔叔身上的衣服是碧绿的,

  将来我要当一名人民警察,

  保卫祖国的安宁,

  身上穿的也是威武整洁的绿军装。

  (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先让学生用喜欢的颜色画画,再续写课文,再加上老师适时的鼓励,使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得以突破。)

  【教学总结】

  课前,我让孩子们搜集有关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的资料,让学生在预习诗歌时交流自己喜欢的颜色及原因。教学诗歌时,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阅读、思考,鼓励孩子在朗读中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孩子在自由选择诗歌的小节来赏析,懂得作者所喜爱的颜色,理解作者所喜欢的原因,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理解课文是离不开“读”的。在教学这首诗歌时,我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会。如,师生接读(老师读喜欢的颜色,学生读喜欢的原因)、男女分读(三年级的孩子开始有性别的归属感)、合作读(邀请好友配合,培养协作能力)、小组读(各个小组进行比赛,提高竞争意识)等多种形式。孩子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既理解了“我的心”,明白“我的梦”,还知道了“我的理想”。同时也在朗读中无痕地记忆了诗歌。

  在学完诗歌后,我还让学生自由地讨论交流自己喜爱的颜色及原因。在学生畅所欲言中相应指导,为读写小诗做好铺垫。学生的发言充满童趣和想象力。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积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读文、识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者,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没有出现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充分展示了新课程的理念,以“色彩”为主线,把知识整合在语文课堂中,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教材的人文主义精神,拓宽了教学的空间。

  我想,在今后新课程的推进中,我们更要静下心来,更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实践课程标准,发展课程标准。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创新学习习惯的养成,真正地理解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三兄弟分别指谁,各自有何功能。

  3在课外去了解更多有关电视机或其他电器的知识,有主动搜集信息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电视机资料,了解有关知识。

  教师:生字卡片,废旧荧光屏、扬声器、接收器或图片,有条件的可带学生到电视机生产厂家去参观。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三兄弟的功能。

  教学难点

  学生对电视机各部件功能及相互联系的认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课,激发兴趣

  1猜谜语:四四方方,有声有色。足不出户,纵观世界。

  (谜底:电视机)

  教师用简笔画画出电视机,请学生说说对电视机的了解。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认识电视机的三兄弟。

  2学生读课题。教师在“弟”字下面画“△”,认识生字“弟”。

  师: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生:比较、数笔画、记词语、换偏旁……

  师:(小结)对,想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说和别人不一样的话。今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有新奇的想法,谁能说出与众不同的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己试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要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请小朋友互相叫字指字,如,生1:“兄弟”的“兄”在哪里生2:“兄弟”的“兄”在这里。同桌互相指认,反复几次。教师指导,注意策略渗透,把难认的'字多读几遍。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4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课文的段落标上序号。

  三、读书质疑,合作解惑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合作解惑。

  (1)大彩电里有哪三兄弟这三兄弟分别有何作用先勾出文中有关句子,自由读,然后抽多名同学分别读,教师引读。

  (2)从老大、老二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老三说的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一……就……”的句式,让学生多读多体会,并练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最后,分角色朗读本段,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3在熟读的基础上师生分别介绍课前搜集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电视机其他方面的知识。

  四、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给生字口头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组得正确。

  2介绍你认为难写的字,教师注意指导书写。

  3描描写写课后的8个字。

  4学生相互评价。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博、珍"等11个生字,会写"历、史"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博、珍"等11个生字,会写"历、史"等8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研讨法,主动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介绍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资料。

  2、生字卡片。

  3、师生一起搜集古生物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初步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大家知道我国的国宝是什么?(播放课件大熊猫)

  老师讲述: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大家都知道它爱吃竹子,其实它还爱吃肉呢。像大熊猫这样的古生物,我们从它身上进行研究,能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所以我们称它为活化石。

  2、板书:化石,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叫化石。)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播放恐龙化石图片)

  在"化石"前面加上"活"字,这节课学习"活化石"这课,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解说和生动的画面的展示中受到感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相信学生,给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3、多种形式练读:指名读、领读(领读重点句子)正音;轮读(每人读一自然段);选读,喜欢哪段就读哪段;指读,组内指定读,互听互评。(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发挥范读的作用,在朗读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4、识字。

  拿出生字卡片,自主识字:请小老师介绍识字经验;开火车读,连词读,齐读。(注意"珍、肉、史"翘舌音。)

  游戏:猜猜猜。小组合作,一人摆生字的口形,其它同学快速找到他说的生字。

  (用不同的方法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和生字见面的机会,给学生识字的空间。)

  三、写字

  1、出示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认读,交流识记方法。

  问: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怎么样写?学生先书空,再引导学生发现写字规律:左窄右宽。

  2、观察"化、代"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

  (加强对单立人写法的认识和运用,写好单立人的关键是: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3、学生描红,临写。

  4、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四、作业

  将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激发学生关注科学、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并能对课文中的古生物进行一定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同桌互读检查,小组给生字找朋友。

  3、课件出示生词,举行擂台赛,选出识字小擂主。

  4、质疑:自由朗读,想想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先小组内讨论,再集体交流。

  二、熟读

  1、象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这样的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许多人还不了解他们,大家想不想把这些古生物介绍给别人听,并让大家都来保护他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2、自由读课文。

  3、小组内互相检查。

  4、全班整体检查。

  5、假如你是"活化石",请你任选一种生物,向大家介绍一下吧。先组内练习,再戴头饰到台上表演。(随着学生的介绍出示银杏树图片123和介绍、大熊猫图片123和介绍、中华鲟图片123图片和介绍)

  (转换角色,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三、写字指导

  1、出示"历史灭克"四个字,认读,组词。

  小组内交流:怎样写好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认识上下结构的"灭、克"横不能太长;"史"和"灭"竖撇要先坚后撇。

  3、边观察边练写,师巡视。

  4、选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在组内展示。

  四、练习

  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五、展示

  拿出上节课的作业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活化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地熟读课文并内化呢?课前,让学生挑选一种活化石,以"活化石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指着投影图片介绍,引起学生浓烈的兴趣。课后布置书面作业--把自己所说的写下来。)

  (内容不必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六、拓展

  1、向你的其它人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古生物知识。

  2、有条件的地方可带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

  3、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搜集古生物资料,进行动植物手抄报比赛。

语文教案 篇6

  一、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

  (一)、学习书写生字“八”

  1.课件出示“八”字,说一说“八”字部首、结构。

  2. 引导生说出“八”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八”这个字。

  4.试着说一说“八”本义是什么?

  5.师小结:将物分开,是分的初文。

  6.指导书写“八”字。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二)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十。

  shí 甲 菫金烷【字形】甲骨文、金文像一根竖置的棍棒之形。【本义】一根竖置的棍棒。

  (三)、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口头造句。

  2.课件出示词语。

  二、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出示认读生字“六、七、九”等5个生字。

  1.指名认读,纠正字音。

  2.多种形式朗读识记字形

  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巩固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7

  师:说明你们能边读边去想象,这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山村。一处小小的泉眼维系着全村人的生活,只有在难得的雨天大家才能够洗一回澡,而在炎炎暑日,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了,即使那清凉的一勺水也足以解除骄阳下的干燥和炎热。

  (二)让我们先把目光聚集到那一处很小的泉眼边,去看看这一幅画面,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生读。

  1、师: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能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如何感受到水的珍贵?)

  生:我从“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看出。因为我们这里酒比水贵,他们缺水,所以水比酒贵。

  生:我从“十公里”“一小时”“一担”这几个词感受到水的珍贵。

  师:你直接找到了这几个词,让我们先来读读这段话。

  出示:

  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指名读(2生)。

  师:假如这是电影里远远的镜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人们纷纷排队去挑水。

  生:我看到了人们满头大汗。

  师:这是近镜头,看到了人们满头的大汗。

  生:我看到人们排着很长的队。

  生:我看到泉眼里的水快要挑完了。

  师:我们将镜头渐渐推进,老师读,你们听,看你们看到了镜头中的什么。

  生:看到一个农民艰辛地挑水回家。

  生:看到一位农夫挑水在很窄很小的路上。

  生:很小的泉眼里一分钟只流出一点水。

  师:真是滴水如油啊。

  生:流出来的都是泥水。

  生:排这么长的队,只是为了这一担泥水。

  师:谁再来读,把你们的想象化成朗读。

  指名读。

  师:注意数量词,看到它,留心它,再读。

  师:小小的泉,长长的路,炎炎的日,沉沉的担,这便是村里人的日子,我们再来读读,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体会村里人的艰苦。

  指名读,齐读。

  师:我们再来读读课题。

  生读。

  师:还是平平常常的水吗?

  (三)那处很小的泉眼是全村人生命的源,但远水难解近渴,因而下雨天便成了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1、读读第二小节,这小节中的哪些句子让你再次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吃来自天空的水可以看出,不卫生还吃。

  生:大人们也参加,知道水在村里很珍贵,在这里只有我们这样的孩子会,而他们那大人也会在雨中洗澡。

  生:从“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盼望的`日子”可以看出。

  生:从“家家户户都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可以看出。

  师:很长一段时间,有多少时间?你猜。

  生:两三个月。

  师:也许还要长。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出示:

  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和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吃来自天空的水。

  生读。

  师:你能体会村里孩子怎样的心情?

  生:高兴、兴奋……

  师:假如你是村里的孩子,你会用什么举动来表现你的兴奋、高兴呢?

  生:跳跃

  生:用盆积水

  生:跳舞

  ……

  师:谁再来读?

  生读。

  师: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欢声笑语

  师:怎么笑?怎么说?

  生:奔跑声

  生:叫喊声

  生:尖叫声、欢呼

  师:直接说出话语。

  生:我总算可以好好地洗一回澡了!

  ……

  齐读。

  师:雨水对村里孩子来说是什么?

  生:享受。

  4、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孩子们洗澡时怎样的心情?(痛快)(高兴)(激动)(享受)(兴奋)(快乐)(幸福)(舒服)(惬意),就请你痛痛快快地来读一读。

  5、让我们再次重温那缺水的苦涩,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孩子们为什么会这样的(痛快)(高兴)(激动)(享受)(兴奋)(快乐)(幸福)(舒服)(惬意)呢?

  师:其实他们比你们读的更沉重。我再请一个同学读第三个小节。

  生读。

  师: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会这般痛快、高兴、激动了吗?

  师:我们生活在细雨菲菲的江南水乡,怎能体会他们的心情。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来进入孩子们的家乡。

  播放录像。

  师:乌云过去了,太阳又伸出了它炽热的手,碗里一滴水也没有。

  师:谁再把这段话来读一读。

  生读。

  师:背后品出了什么?仅仅是欢欣与快乐吗?

  师:再读课题,还是司空见惯的水吗?这水是什么?

  生:是农民辛苦换来的水。

  生:是村里人的幸福。

  生:象征了每个人的生命。

  生:这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

  三、小结课文。

  长期缺水的山村到了骄阳似火的夏天,那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下节课我们将从那一勺水里再去感受水的珍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板书:

  水 挑水

  最珍贵 洗澡 尽情享受

  浇水

语文教案 篇8

  内容预览:

  第1课《日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观察日出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2.学习文章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写法。

  3.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如何借助衬托、对比等写法,表现壮观和瑰丽的日出。

  难点:文章细述两次未见的日出,并引述海涅、屠格涅夫关于日出的描写,对后文描写日出起了什么作用。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带学生去观察天空,并完成200字左右的描写性小作文。

  观察前指导:

  ①用心灵去亲近自然。不同的人观察同一景物会有不同的体验,受到个性、心情、角度等等的影响。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②观察要细致。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观察,如:天空的颜色,天上各种景物的特点和变化等。并用心体验:这些景物景象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联想和想象?

  ③描写也要细致。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来帮助表达。

  批改时注意:①真实的个性化的感受。②生动细致的观察与描写。

  (二)安排本文的预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以讲评上一课时的小作文引入。讲评的着重点:能观察和写出景物的基本特征;孩子的个性化体验形成的不同情趣;描述景物的语言的生动性。

  现在我们来阅读欣赏《日出》,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和描写日出的。

  (二)解题

  参见本教材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注意介绍写作时间与背景。

  (三)学习新课

  让孩子挑选他们喜欢的段落来朗读(可集体读,也可分组或一个一个轮流),并谈谈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

  1.朗读指导:注意重音与节奏。如:

  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

  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

  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

  (重音:. ;停顿:/)

  2.讨论:作者的描写跟刚才你们的描述是不是完全一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关于日出、特别是色彩方面的新词句有哪些呢?

  引导学生注意本文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以及采用修辞产生的效果等。

  (1)细致写出日出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天空呈现的色彩变化。如:

  清冷的淡蓝色 黑沉沉 红带 红海 暗红色的光 黑色无边 磁蓝色 墨蓝色 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 红得透亮,闪着金光 更红更亮的小片 晶光耀眼 整个世界大放光明

  (2)采用比喻产生的表达效果。如:

  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问:海涅的这组句子中,一片白浪的海洪水泛滥到底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云海和它的状貌。作者实际是站在布罗肯高峰上,他说群山像是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像是,使人以为就是说并不是真的,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山峰的大部是被云海所遮蔽,给人造成了错觉。这里用了借喻的手法,写出晨曦微明中从高峰远望,云海茫茫给人的印象。

  提示:如果直接写云海,因为常见,就很难给读者新鲜的冲击力,而作者这么一写,就把他那份独特的感受,细腻而生动地推到读者眼前了。

  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上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

  问: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诞生过婴儿的母亲来比喻整个宇宙?这个比喻与后面的议论有什么关系?

  --与文章所表达的歌颂祖国的主旨相关,因而对后面以议论抒情的方式来歌颂新中国起到铺垫的作用。写作年代是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9年,全国正处于政治理想的激情中,作者亦同。

  提示:比喻是散文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目的是使表达的事物生动形象。但是,用什么来比喻是有讲究的。使用比喻,要注意在感情上,语言风格上的一致性。

  (三)布置作业:

  1.本文重点字词练习:解释词义,完成加点的字的注音写字。

  萧瑟 绯红 拂拂 无羁 簇拥 瑰丽 黛色

  2.背诵最后一段。

  第三课时

  (一)朗读最后一段。

  (二)问:上节课我们好像在探讨怎么写好景物,谁能告诉我,到底要怎样才能写好景物呢?(板书)

  --细致地观察;细致准确生动地描写;采用恰当的修辞;前后描写的一致性和整体性等。(板书)

  (三)问:但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想让大家来帮我解决。你看:

  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

  作者采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把云层形容为主动让开的急流,这是云层的实际状态,还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呢?

  还有: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一轮朝日。

  肃穆的欢悦是太阳自身的状态,还是作者主观的.感受?

  --事实上,本文许多句子都是这样。要写好景物,除了准确细致地观察和描写以外,一定还要有本人心灵的加入。才能够写出与众不同的那份感受,才能让文字活起来。(板书)

  古人说:以情观山,则情满于山, 不论观什么,都应如此。我们今天讲的,可以说是以情观天,则情满于天吧。

  (四)问1:老师还有问题,本文不是写日出吗?可是你们翻翻,全文作者直接写日出的感受的篇幅有多大?

  --才五分之二!另有五分之一的篇幅是引用别人文章,还有五分之二左右是写自己在印度和黄山两个地方没看成日出。(板书)

  问2:把这么多的文字花在这些方面是不是跑题了?

  --不是跑题。这样写使文章的表达丰富了。用别人所经历的日出来烘托自己经历的日出,用自己两次特意等待日出却终竟失望,来蓄势反衬出这次飞机上看到的日出,显出此次观赏的弥足珍贵。

  这样的写法也是散文常见的写法,我们常说的形散神不散。

  (五)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写文章时不要为了形散,而没有主题地随意乱侃,或虽有主题,却没有按照主题来选择和组织材料,那样都会使文章杂乱无章,不知所云。

  (六)总结:如果说,上节课我们完成探讨的是怎样写好景物,那么本节课我们探讨的是--怎样写好写景的文章。(板书)

  1.记住无论描写什么,都要把自己的心放进去,有自己心灵参与,文章才可能活起来。

  2.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和增加文章内容情感的丰富性,谋篇布局可以采用烘托对比的写法。

  (七)现在我们就牛刀小试一下。

  当堂完成小作文修改:将小作文发给大家,上边已经有老师对一些需要修改的语句画出的批改线条。要求大家根据所学的方法,再次修改自己的小作文,然后誊抄在作文本上,作为正式作业。

  (八)作业:

  1.完成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

  2.默写最后一段。

  〔附〕板书设计

  日 出

  怎么写好景物: 怎样写好写景的文章:

  细致地观察

  细致准确生动地描写 + 心灵的参与(主观感受)

  采用恰当的修辞 文章表达的丰富性

  前后描写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 +烘托、对比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08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1-14

语文写作教案12-26

语文《影子》教案01-06

语文下册教案01-09

语文下册教案08-28

语文小学教案10-02

(精选)语文教案12-09

语文教案【经典】09-23

【精选】语文教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