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小鱼教案

时间:2024-12-17 08:27:0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捉小鱼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捉小鱼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捉小鱼教案

捉小鱼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通过活动,学习按指令向一定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挤撞。

  3、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过程:

  一、扮演,激发参加活动的愿望:

  1、教师建议,分配扮演(教师扮猫妈妈,幼儿扮小猫)。

  2、戴头饰,从中渗透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二、游戏《小猫捉鱼》:

  1、小猫跟着猫妈妈学爬。

  2、小猫捉鱼:

  观察猫妈妈手中的鱼,知道有许多鱼和许多种颜料。

  猫妈妈把小鱼朝一个方向抛,小猫朝这个方向爬着去捉鱼。

  要点:必须是爬着过去捉鱼。

  三、小猫装鱼:

  分颜料装到相应的盘中,渗透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四、小猫回家:

  猫妈妈带着小猫听着音乐高高兴兴地回家,把小鱼送到娃娃家。

  活动反思:

  本活动融体育游戏和计算游戏为一体,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快乐地参与,真正做到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捉小鱼教案2

  设计思路:

  我们的家乡溱潼有着“水乡明珠”的美称,这儿的景色迷人,资源丰富,吸引着很多游客,为了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小鱼游啊游》这堂美术课,让幼儿能够了解家乡的特产——溱湖四喜的种类,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让幼儿能够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最后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使活动达到了高潮,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活动准备:多种品种的鱼、鱼缸,桶、清澈的小河场景、课件、彩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溱湖四喜(大四喜、小四喜)的种类。

  2:引导幼儿懂得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动手能力,以及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了解我们家乡——溱潼,是一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地方,它吸引着很多游客来这游玩,我们的家乡有着“鱼米之乡”的美称,家乡的水很美,生活在水里的鱼品种繁多,味道也特别鲜美。

  二:师幼共同讨论家乡鱼的品种。

  (1):你见过我们家乡都有哪些鱼呢?

  (2):教师幼儿说出的鱼的种类。

  三:出示溱湖四喜(青鱼、白鱼、鲤鱼、鳜鱼、昂刺、旁皮、罗汉、餐鱼)幼儿近距离观察,教师讲解。

  (1):青鱼、白鱼、鲤鱼、鳜鱼属于溱湖四喜中的大四喜;昂刺、旁皮、罗汉、餐鱼属于小四喜。

  (2):大四喜体积大,刺又好取,通常把它加工成鱼园、鱼饼,还有很多吃法。(红烧、油炸、烤着吃等)

  (3):四喜它的体积小,但它们有着很丰富的'营养,通常用水咸菜烧着吃。

  (4):鱼只有生活在水里才是最快乐,鱼有身体、头、眼睛、鳍、磷片。

  四: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教师:有一条小河发生了一件事件………

  (1)小河里的鱼怎么会死了?

  (2)那我们怎样才能保护水资源呢? 五:幼儿作画

  终于有一天,小河里的水又清了,可小河里鱼不见了,小河很孤独,那我们小朋友帮帮小河,好不好?

  (1)教师提出要求:给小河添画彩色的小鱼。

  (2)教师示范。(在画好的小河上面添画彩色的小鱼)

  (3)幼儿共同作画,教师指导。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教师跟据幼儿己有的经验,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溱潼,是一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地方,有着“鱼米之乡”的美称,家乡的水很美,生活在水里的鱼品种繁多,引出家乡鱼的种类,让幼儿了解溱湖四喜的种类,幼儿通过近距离的观察,从直观的角度了解溱湖四喜的种类,并了解了它们的用途、身体结构、以及吃法,从而实现了活动的第一个目标。 幼儿通过观察知道鱼只有生活在水里才是最快乐的,鱼儿离不开水,紧接着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很直观的视觉经验,知道鱼儿为什么会死,原来是水受到污染了,接着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来保护水资源环境呢?从而达到活动的第二个目标,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最后是幼儿共同合作给小河添画彩色的小鱼,这样不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还锻炼了幼儿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能力,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了活动的第三个目标。

  整个活动我尊重小班幼儿的现有状态和水平而设计的目标、程序、内容。活动中我能够做到以孩子为主体,我认为教师办有在坚持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捉小鱼教案3

  活动目标:

  1、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理解歌曲内容。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多歌曲的情感。

  3、初步学唱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媒体课件。(图1、美丽的池塘,小鱼轻轻在游。图2、天上星星闪闪及小鱼身上星星的倒影。图3、风娃娃轻轻地吹并唱着摇篮曲,几个活动的情符。图4、小鱼在做梦,梦中妈妈在亲小鱼)课件中设置歌曲录音。

  2、电脑、大电视机,录音磁带《小鱼的梦》,空白磁带,录音机,话筒,歌曲伴奏带。

  3、小鱼头饰若干,鱼妈妈头饰一个,星星宝宝头饰若干,风娃娃装饰物等。

  4、布置一个美丽的池塘。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两人手牵手随着音乐《小鱼的梦》做交替步进入活动场地。

  二)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

  1、听录音感知音乐性质。

  提问:这首曲子是几拍子?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2、演示课件,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边操作课件边将故事:

  图1、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

  图2、到了晚上小鱼玩累了,就在池塘妈妈的怀抱里睡觉,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他们,星星的影子映照在水面,好像给小鱼盖上了一床珍珠被。

  图3、风儿轻轻地吹,就好像在为小鱼唱摇篮曲。

  图4、小鱼甜甜的睡着了,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吻他。

  2)请幼儿完整欣赏动画及歌曲。

  告诉幼儿歌曲的名字并提问:小鱼梦见了什么?它为什么会做这么美的梦?

  3、学唱歌曲,表达感情。

  1)幼儿扮小鱼听音乐自编动作进行自由表演。如:小鱼游泳、小鱼睡觉、星星眨眼睛、小鱼盖被、风儿唱歌、小鱼做梦等

  2)幼儿进入池塘,自选头饰及装饰物,扮小鱼、鱼妈妈、风娃娃、星星宝宝等,听音乐在美丽的池塘里自由表演,进一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3)幼儿跟唱歌曲1—2遍。

  三)进一步感受歌曲,大胆仿编歌词。

  1、提问:在这么美的夜晚,除了小鱼会做梦,还有谁会做梦?

  2、将个别幼儿的想象讲述进行仿编。并请大家学唱。

  3、将幼儿仿编成功的歌曲,伴着旋律用话筒演唱并进行录音。

  4、让大家共同欣赏仿编歌曲,体验成功的喜悦。

  附:歌曲

  小鱼的梦

  35556 53 1 65 1 2 3 3 22 — —

  鱼儿 玩 呀玩了一天 水池塘妈妈怀里睡

  3 5 5 656 5 3 165 1 2 3 3 21 — —

  天上星星星星落下 来为他 盖床 珍珠被

  535 —3 13 —2 2251 2 2 —

  唔 … …唔 … …风儿 唱着摇篮 曲

  55351 22 —3 5 6 556 5 3 1 6

  轻 轻 吹 呀慢慢 吹鱼儿 梦中梦中 看见了

  5 1 2 3 3 21 — —5 35 —3 1 3 —

  妈妈在亲他的嘴唔 … …唔 … …

  5 1 2 333 21—

  妈妈 在 等他的 嘴

  活动反思:

  1、歌曲的分析

  ?小鱼的梦》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宁静、柔美,歌词内容丰富、富有意境,体现了朋友间的温暖与甜蜜。这首歌曲把小鱼、星星、风儿、池塘都拟人化了,打开了儿童想象的大门,但整首歌曲的歌词比较书面化,对于大班幼儿在学唱中对歌词的记忆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2、对原教案的理解

  环节一:以故事情景导入,引出歌曲主角“小鱼”,引起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让幼儿猜测小鱼和朋友们在夜晚的池塘中可能发生的事情,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氛围,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环节二: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宁静柔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反复倾听、想象,对歌曲旋律有了一定的熟悉。环节三:学习歌曲歌词,了解歌词内容和特点,感受歌曲温暖甜蜜的意境。在此环节中通过倾听教师的范唱,逐步了解歌曲里所提到的朋友并感受朋友间照顾、陪伴的温暖的感觉,用四句图谱来帮助幼儿梳理歌词出现的顺序。环节四:完整欣赏歌曲,并尝试用自然、优美、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进一步发现歌词和旋律的特点。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完整演唱来表达出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同时在演唱中对声音的表现有了一定的.要求。环节五:幼儿变化演唱方式,倾听和调整声音,适当加入动作表演,表现歌曲的轻柔温暖甜蜜的感觉。大班幼儿对不同方式的演唱有一定的经验,在活动最后让幼儿自己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并选用孩子自己的方式进行歌曲表演,使歌唱活动更为丰富。

  3、 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根据这首歌曲宁静、柔美的特点,在活动中我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为幼儿创设一个美的意境和氛围,让幼儿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这种美的意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出幼儿还是能较好的感受到歌曲带给人的这种柔美、温暖的感觉。根据歌词比较书面化的特点,我以教具的不同呈现方式来帮助幼儿的理解,层层递进,从天空、池塘的背景图了解有哪些朋友,到出示四句图谱每个朋友分别是从哪一句时出现的,因此幼儿在演唱歌曲时对歌词的记忆与理解比较顺利,也能完整演唱。

  这首歌曲是f调,在活动前还应关注到歌曲的调子是否适合大班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范唱时的声音没有放出来,导致幼儿在演唱时也唱不上,可以将歌曲降为d调,更适合大班幼儿的演唱。在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关注还应更多,应该及时捕捉幼儿的回答并做出有效的回应。在幼儿演唱前应对孩子提出演唱要求,如坐姿端正,声音唱出来等,幼儿在唱完后做出相应的评价,或请幼儿自己说一说唱的怎么样并提出改进的方法等。

捉小鱼教案4

  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在就要到了,我们也为孩子准备了一系列关于植树节的活动,为的是让孩子能够真正程度上的意识到植树节到底是什么?它是多少号?它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谈话、种植、游戏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晨间谈话

  植树节的时间以及意义,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二、利用午餐后时间

  1、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2、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四、种树

  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

  1、教师要告诉幼儿那些东西我们种植在外面,不要去轻易动它,每天来幼儿园早的小朋友可以给自己的种植物浇水,比比看谁的种植物长的最高,最好

  2、教师带领班上的幼儿,一起去种植地,要注意些什么?

  3、师生共同参观班年级组的种植地。

捉小鱼教案5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27日

  活动领域:艺术(音乐游戏)

  活动名称:《猜拳游戏舞》

  授课老师:杜玲玲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2、在面对面游戏时,能明确左、右方向,动作协调。

  3、在游戏中能遵守规则。

  活动重(难)点:在游戏中能按游戏规则玩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学过跑跳步。

  2、教会两名幼儿玩游戏。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音乐,复习跑跳步,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

  2、教师:你们玩过猜拳游戏舞吗?谁会玩?

  (三名幼儿猜拳“手心或手背,如有一名幼儿不同,则为胜者。)

  3、学习游戏中的邀请动作。

  (1)教师和两名幼儿示范玩游戏。

  教师:刚才我是怎样邀请他们两人玩猜拳游戏的?

  (2)幼儿学习邀请的动作。

  (3)幼儿三人一组练习邀请动作,重点练习面对面做邀请动作的左、右方向。

  4、幼儿游戏

  (1)全体幼儿做成圆圈,面向圈心拍手,由教师和两名已学会的幼儿做为邀请者进行游戏。

  (2)幼儿游戏规则:在猜拳游戏中获胜者才能成为下次游戏的邀请者,如果两者相同则原邀请者仍做邀请者。

捉小鱼教案6

  活动时间:20xx年1月10日(9:10——9:40)

  活动班级:大二班

  活动科目:科学

  活动类型:数学

  活动名称:《小鱼游游游》

  授课老师:赵国霞

  活动目标:

  1、探索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专心自己的操作活动,初步学习检查自己的活动。

  活动分析:本节课以操作得形式让幼儿知道8有7种分法,并专心自己的操作活动,初步学习检查自己的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7以内个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小鱼八条,记录纸,笔

  学具:(1)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8的小鱼片片,记录纸,笔。

  (2)8个玩具串在一根绳子上,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小鱼游走了

  1、教师出示一群小鱼:河里游来了一群小鱼,你知道一共有几条小鱼吗?引导幼儿将小鱼排成一排,并数出和记录总数

  2、教师将一条小鱼拿开放在面前:几条小鱼游走了?现在小鱼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是几条?引导幼儿根据小鱼的位置说一说小鱼分成了1和7,并记录。

  3、请个别幼儿移动小鱼,引导幼儿继续按小鱼的位置进行分合并记录

  二.个人操作活动

  1、小鱼游游游。幼儿先将小鱼排成一排,记录总数,然后演示小鱼游来了或游走了,说一说每次分合的结果并记录。

  2、分玩具。将8个玩具穿在一根绳子上,引导幼儿现数总数并记录,然后再将玩具分成两份,波导绳子的.两头,并记录下分的结果

  3、看算式进行8以内的加减运算。

  三.活动评价:请幼儿介绍“小鱼游游游“活动,教师记录幼儿分合的结果,师

  生共同检查8的分合是否有重复或遗漏,得出8分成两份有7中不同的分法,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发现数的互补关系:总数不变,两个部分数,一边数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就越来越小。

捉小鱼教案7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肢体发育还不协调,动手能力弱,这节美术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动手练习,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感受图画的快乐情境,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2.会使用彩笔画波浪线和圆圈。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小鱼游游》视频及涂色卡片、彩笔、水草、小鱼头饰,《小鱼游》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视频(小鱼在水草间游来游去)

  提问:视频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小鱼是怎样游的'?出处我们来模仿一下。

  小鱼在玩什么游戏?他们都躲到了哪里?

  2.幼儿再看视频中的图片(画面定格)

  观察图片中的色彩,感受图片的美。(告诉幼儿图片中,弯弯曲曲的水草线条是波浪线)

  3.涂色

  小朋友,让我们来画一幅小鱼游游的图画吧!(图中水草和泡泡是虚线,让小朋友连线,练习画曲线和圆圈)

  4.游戏

  小朋友带头饰(鱼、水草),扮演水草的小朋友要不停地扭动身体,扮演鱼的小朋友在水草见游来游去,并播放背景音乐《小鱼游》。

  活动反思:

  幼儿能够用笔顺利地画出波浪线和圆圈,深切感受线条美,能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分享快乐。

【捉小鱼教案】相关文章:

《小鱼》小班教案11-09

小鱼的梦教案03-17

小鱼游美术教案10-12

抓小鱼活动教案08-29

《亲爱的小鱼》教案02-13

捉老鼠的教案12-27

中班语言教案小鱼09-12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小鱼09-15

小班教案:小鱼游游09-18

小班捉鱼教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