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教案交朋友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案交朋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案交朋友1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阅读好书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情感:
喜欢阅读课外书,并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
行为:
1、多读课外书刊。
2、养成读课外书刊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奋学习”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断提高。三年级学生已能够看懂故事书和一些浅显的科普读物。设置本课,着重教育学生认识读课外书的益处,激发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教法建议:
1、本课课题为“和好书交朋友”,意在提示学生要爱读书,还要读好书。三年级学生主要是在学校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阅读课外书,读的基本是好书。因此本课只要让学生知道读好书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即可,至于什么是好书,什么不是好书,三年级学生还不好分辨,不是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2、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节课能解决的。本课重在激发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读课外书的好处。教学时可以适当介绍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好书。另外注意课上教学和课下活动配合,可以利用少先队开展图书角、读书会等活动,造成人人爱读课外书的气氛,引导学生多读好书。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八课和好书交朋友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阅读好书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情感;
喜欢阅读课外书,并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
行为:
1、多读课外书刊。
2、养成读课外书刊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读好书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要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既是我的朋友,也是你们的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教师拿出课外书。
2、提问:你们看过哪些课外书?读后有什么收获?
3、小结:你们才上三年级,就看了这么多课外书,和许多书交上了朋友。有一个少年英雄,名叫赖宁。他和你们一样,也特别喜欢读课外书,他是怎样和好书交朋友的呢?
二、学习课文。
1、介绍赖宁。
赖宁是四川省石棉县的学生,这位14岁的少先队员在一次扑救山火时不幸牺牲。共青团中央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他学习。赖宁从小就喜欢读课外书,咱们一起来听听赖宁读课外书的故事。
2、听课文录音。
提问:赖宁是怎样和好书交朋友的?
小结:赖宁特别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是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之一。他认真仔细地阅读自己家买的书,还常常利用星期天到邻居家读书。无论爸爸妈妈出差,还是过生日,他最喜欢的礼物就是书。赖宁不仅认真看了很多书,而且妈妈给他订的刊物,他也仔细阅读。
3、提问:当爸爸妈妈出差或赖宁过生日时,父母问他要什么礼物?他回答只要书。赖宁为什么只要书?赖宁和好书交朋友有什么好处?
小结:赖宁认真、仔细地读书,使他增长了知识和智慧,开阔了眼界。读书也给赖宁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提高了思想的境界,陶冶了情操。在书的帮助下,赖宁不断成长、进步。所以赖宁最喜欢的礼物是书,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书。
板书:
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
提高思想
进步
成长
4、过渡:大家一起学习了赖宁的故事,知道了读好书的益处,知道了阅读好书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怎样读书才能收获更大呢?
三、补充事例。
1、老师讲刘倩倩的故事。
刘倩倩是一名小学生。1980年,年仅9岁的刘倩倩以他的诗作《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参加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荣获国际菲利亚奖章。
提问:刘倩倩是怎样读书的?
小结:刘倩倩坚持读课外书,每天做完作业就开始读,节假日几乎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他特别爱读书,读书常常达到入迷的程度。他一边读书还一边思考,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体会书中的感情。只有这样读书,收获才会大,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真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不断成长、进步。
提问:读书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结:对,我们要多读好书,养成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板书:
多读好书
养成习惯
四、联系实际。
1、提问:赖宁、刘倩倩他们读课外书,有很多收获,你们和他们一样也读了许多书,谁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阅读了课外书之后有哪些收获?
2、学生发言时展示名人名言。
(1)小结:书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知识。
出示条幅: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2)小结:读了那么多好书,就像交了许多好朋友
出示条幅: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3)小结:读书给了你乐趣,给了他才干
出示条幅: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才干。
3、过渡:通过大家发言,我们加深了体会,更愿意读好书,愿意养成读课外书的好习惯,在读课外书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辨别分析。
下面的同学这样读课外书好不好?请你告诉他们读课外书时应注意什么。
1、出示录像:上课时,小红看起课外书来。放学后,小金作业还没做完,就着迷地看起课外书来。
小结:小红、小金爱读课外书是对的,但他们看书的时间不对。上课时应专心听讲,不能看课外书;放学回家也应先写完作业再读课外书。
2、出示幻灯片:小兰只爱看《卡通画册》,对别的书不感兴趣。
小结:为丰富知识,培养多种兴趣,汲取各种营养,小兰应该读各种各样的好书,不能只看一种课外书。
3、出示幻灯片:小云一天看好几本书,每本只翻翻插图就算看完了。
小结:看课外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认真阅读。只有认真、仔细地读书,边读边思考,深入理解书的内容,体会书中的感情,才能从书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才能有所收获。
六、总结全课。
1、通过大家的分析讨论,知道了读课外书应注意的问题。大家特别愿意和好书交朋友,我给大家介绍一些书刊。
录音:《好书刊介绍》,老师同时展示书刊。
2、课后,我们中队将开展和好书交朋友的活动。一个月后,召开主题中队会,比比谁读的书多,谁的收获大。
板书设计
小学教案交朋友2
活动目标
1、了解“朋友”的内涵,学会与别人交朋友。
2、认清自我,让别人愿意与自己交朋友。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故事等。
2、课前每位学生各剪三颗红五角星,以便上课时做游戏用。
3、教师准备本课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活动一:交流收获,解读“朋友”
导语设计:世界华人成功学激励大师陈安之先生说:“要成功就要和成功者在一起”,也就是说要和成功者交朋友。可见,我们要成功,交朋友很重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更重要。为了同学们现在和将来的成功,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叩响友谊的大门,努力寻找一把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
1、交流收获。同学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交友的格言、故事等,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启示。
明确:(1)交友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2)交友故事:管宁割席,道不同不以为友;蔺相如和廉颇刎颈之交;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2、解读“朋友”内涵。
(1)教师出示“友”字的小篆写法,让学生猜一猜它是个什么字,并解释其内涵。
明确:这是“友”字的小篆写法,它看起来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握手是为了表示友好,就像生活中的朋友相见,大家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以表达亲密友好之情。所以“友”字本义是友好之意。
(2)教师出示甲骨文的“朋”字,让学生讨论它看起来像什么,并解释其内涵。
明确:“朋”字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这种并列的关系表达了“朋”字平等的内涵。
小结:通过对“朋友”两字的解读,我们可以将“朋友”的内涵理解为平等而友好的人际关系。平等意味着重视而非歧视对方;友好则意味着我们的言行举止不仅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带来痛苦,而且会给他人带来快乐和益处。
活动二:聆听故事,辨别朋友
1、请班同学以下说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在我______的时候(横线上可填:考试、痛苦、生病、开心、获奖、生日……),朋友———————(横线上填写朋友的表现。)
2、同学们听完故事后,一起来思考:故事中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为什么?
3、教师个别提问,引导学生掌握辨别真假朋友的标准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体验交友经历,并从一定的情境中学会辨别真假朋友,掌握甄别真假朋友的标准。为下一个活动奠定基础。
活动三、我评我选,体验互动
1、教师教师活动规则:每位同学拿出三颗红五星,在红五星上写上班中最喜欢的同学姓名及喜欢的理由。全班四组同学依次开展送星活动,每位同学要将手中的红五星送给班里最要好同学。活动过程中同时播放周华健演唱的歌曲《有一个朋友是你》
2、比一比:班里哪位男、女同学得到的红五星最多(即:最具有人气),并请上讲台,在学生的掌声中给予颁奖,最后对同学们在红五星上写出的理由进行归纳。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最受欢迎的同学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不受欢迎的'同学有什么品质?如何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4、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和发言内容,进行小结,归纳以下结论:
友谊技巧:
(1)平等互惠,学会体谅朋友的难处,相互给予与分担。
(2)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
(3)坦诚相待,坚持原则,绝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情。
[教学提示]通过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力、锤炼语言的能力,可以检验学生对“朋友”一词理解的广度和深度。进而“朋友”这一。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实体验受人欢迎的快乐,从活动中归纳总结出受人欢迎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避免了“满堂灌”式的教学。
活动四:活学活用,自我反思
请你结合自身情况,思考一下,如何交到更多的好朋友,需要做哪些具体的改变?把这些具体的行为改变写在纸上,比如:“言行上应该变得更有礼貌”,并与大家分享。
总结:交友看起来很难,如果你真正明白了“朋友”的真谛,并积极得在生活中去实践它,平等而友好的对待身边的同学,想必会有很多同学愿意与你为友!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人恒敬之。交友之道也就在于此,后祝大家尽快交到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掌握交友的关键点,给涉世未深的学生提些改变一生的交友忠告。
活动五、自我认识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了解了你,你对自己和同学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将活动中的自我介绍写成一篇文章,或为你的朋友写一段介绍文字。不少于400字。
小学教案交朋友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材《信息技术入门》第一册P1-P10上的内容。
教学要求
1、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知识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技术;
教学重、难点
1、信息技术在生活的应用;
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伙伴,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3页。
信息
师: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信息,你说的话,读过的书,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景象,这些都包含着信息。
1、电话可以把信息传得更远;
2、整个校园都能听到上课的信息;
3、画报是宣传信息的好方法;
4、电视可以让更多的人接收到信息。
想一想:爸爸妈妈通过什么方式与别人联系?他们又是怎么知道外界发生的事情的呢?
信息技术
人们每天都要接收到大量的信息,有时需要把信息记录下来或者告诉别人,这就用到了信息技术。
在古代,技术很落后,没有纸和笔,也没有传递信息的工具。人们要想把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或者告诉别人是很困难的。
1、烽火传讯;
2、竹简记事。
现在,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信息越来越复杂了,没有先进的工具来帮忙,人们很难应付得来。
但,计算机可是神通广大的小管家,再多的信息都能帮你处理好。不过没有你的`指挥,它可什么也干不了。
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好帮手,它肚子里能藏很多很多的信息,并且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处理这些信息,所以,在信息技术中失学着重要的角色。现在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学习计算机知识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是由许多成员组成的,它们密切配合,一起工作,才使计算机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小成员吧!
师:计算机是由许多成员组成的,它们密切配合,一起工作,才使计算机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一下这些小成员吧!
师:现在需要处理的信息更具多样化,计算机来了很多小帮手。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书第9页的内容吧!
思考与练习
1、你身边都有哪些信息?你是怎么获取这些信息的?
2、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见过人们使用计算机?计算机能帮助人们做什么?
小学教案交朋友4
教学目标:
1、能告诉别人自己能为春天做一件事,做一件什么事,是怎样做的?
2、通过画说唱写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画、说、唱、写等综合学习手段,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激发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一首歌呢?(放录音歌曲《春天在哪里》)。
师:一起唱响《春天在哪里》,播放春天图,春天在哪里?
生:春天在小材里。
生:春天在校园里。
生:春天在花园里。
生:春天在我们小朋友的身边……
〔用歌声激趣导入,一是激发深长口语交际的兴趣;二是让学生明确本次语文大课堂的要求――通过画、说、唱、写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欣赏春天,感受春天
三、1、师:春天是这么一个迷人的季节,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3、播放课前搜集好的校园美、田野图、家乡风光美等制作而成的课件,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让同学们欣赏:
问:春天多美啊!你们说说你们的感觉?
生:我卢去春游。
生:我想到田野照照片。
生:我喜欢绿油油的小草。
……
4、师:同学们的发言真精彩,我也非常喜欢春天,老师已和春天交了朋友,你们想吗?但和春天交朋友,要送上一份礼物的.哦,你们准备送什么礼物呢?
5、小组交流,再发言),要求学生做到:口齿清楚,意思完整,把你所做的说清楚;当别人听时,要注意听、把不足之处互相补充。
生:我唱一首歌送给她。(师:能唱出来吗?)
生:我背一首关于春天的诗。(师:背出来让大家听一听好吗?)
生:我通过一幅春天的画送给她(师能上来画一画让大家欣赏吗?)
生:我到野外种一棵小树……
6、生齐读:
春天多美丽呀!你想和春天交朋友吗?喜欢唱歌的就唱一首春天的歌吧!喜欢画画的就把美丽的春天画下来……让我们第个人都为春天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和春天交朋友。
这一环节,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欣赏,对春天的赞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三、提供句式,指导写话
1、师:刚才大家说的都不错,现在看看谁写得最好。
2、出示写话句式:
我为春天。我先,然后,最后。春天,我。
3、学生先说一说,班内评议,再练习写话。
3、评一评,看谁写得最好。比一比,谁就是春天最好的朋友。
4、[通过练习,使儿童进一步搜捉到真实的春天,深刻地感悟春天的美好。]
小学教案交朋友5
目标:
1.了解按时起居、按时上学的意义。
2.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3.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知道为什么要按时起居、按时上学,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一猜
猜谜语,让学生从谜语中感知钟表的作用。
一座小小机器房,
不分日夜工作忙。
态度认真又负责,
时间观念比人强。
二、假如我是“钟姐姐”
(一)欣赏童话剧《钟姐姐笑了》
1.早晨明明睡觉,太阳公公站到了窗外,钟姐姐飞到他跟前唱起了歌儿……
2.吃早饭时,背景:窗外可以看见有的小孩背书包走,钟姐姐对明明说……
3.上学路上,树上小鸟在叫,钟姐姐对他说……
4.课堂上业,钟姐姐趴在他耳边悄悄的说……
5.晚上,明明在看电视,时钟指到8:30分,钟姐姐对明明说……
(二)分小组讨论,如果我是“钟姐姐”我会对明明说些什么?
(三)每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自己小组的意见,并表演,要说明为什么“钟姐姐”会这样说?明明该怎样做?这样有什么好处?
三、评议哪组同学表演的'好
第二课时
一、说说按时作息的好处
二、看第40页的图
(一)给图上的小女孩起个名字,说说他做的怎样
(小组讨论,说说她这样做,上学会怎样?上课会怎样?经常这样下去会怎样?)
(二)小组讨论
(三)学生表演
三、自己做的怎样
在小组内说说:
自己能否按时作息,在哪一方面做的好。
四、读儿歌
闹钟把我叫,
天天起得早。
路上不贪玩,
上学不迟到。
晚上早上床,
休息睡好觉。
守时不拖延,
作息习惯好。
五、课后作业
填第41页表格,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按时作息。
六、课后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表演,使同学们在讨论探究中懂得了按时作息的重要意义。通过填表格让学生检查和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按时作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小学教案交朋友6
【课程教学资源】
利用教学影像录音等教学资料开展教学,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优势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使小学生有好心情,培养自信心。
2.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乐意学习,遵守纪律,按时作息,有责任感。
3.结合课文图画,展开合理想象,从小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图画,展开合理想象,从小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让学生懂得要按时起居、按时上学、遵守学校常规,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初识钟姐姐
1.让学生猜谜语:一座小小机器房,不分昼夜工作忙。态度认真又负责,时间观念比人强。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游戏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上课伊始,趣即生;同时通过谜面,初步感受钟表的特征及用途。]
2.实物展示,观察钟表,实际感知。让学生展示课前模仿自家钟表制成的钟表模型,并分别表述钟表的形状、构造及特点,分享成果,进一步了解钟表的作用,小组交流并推荐几名学生在课堂上交流。
[设计意图: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观察能力、倾听及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培养。]
(二)模拟情境,角色扮演,了解钟姐姐
1.放录音,欣赏童话剧《钟姐姐笑了》。
(1)早晨明明睡觉,太阳公公站到了窗外,钟姐姐飞到他跟前唱起了歌儿……
(2)吃早饭时,窗外可以看见有小朋友背着书包走过,钟姐姐对明明说……
(3)上学路上,树上小鸟在叫,钟姐姐对他说……
(4)课堂上写作业,钟姐姐趴在他耳边悄悄说……
(5)晚上明明在看电视,时钟指到了8∶30,钟姐姐对明明说……
[设计意图:把教材中的图画转化成录音童话剧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兴趣盎然,在优美的童话录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2.思考讨论:
(1)假如你是“钟姐姐”,在以上不同情境中你会对明明说些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说?
(3)明明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他们必然会主动观察教材图文,积极思考:该说什么?怎么说?]
3.分组交流讨论,各小组选代表上台表演。
4.大家评价,教师激励小结:钟姐姐这样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使我们不断进步,健康成长,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哟!
[设计意图:结合小学生爱动、好表现自己的特点,设计此教学环节,学生们在表演时,定会争先恐后,自我表现欲得到较好的释放,师生关系更融洽,并由此得出了“时间的.重要性”知识点的归纳,使教学自然而水到渠成。]
(三)联系实际,深化主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教材第42页上面两幅图片或动画),思考回答:
(1)屏幕上的图是什么意思?什么时间?妈妈说什么?贝贝说什么?
(2)贝贝这样做,上学会怎样?上课会怎样?经常这样下去会怎样?
(3)贝贝这样做好吗?如果你是贝贝,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年龄小,时间观念淡薄,不按时起床和休息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设计此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判断不按时作息是不好的习惯,从而初步形成自己要按时起床、休息的意识。]
2.合作交流:自己在按时起床、休息方面是怎么做的?
3.组间交流,制作时间表。根据学校每天上午8∶00上学,下午3∶00上学,小组合作讨论,制作本组的简易作息时间表,上台交流,最后形成科学的全班学生的起床、休息时间表。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自己的生活起居时间表,科学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符合课程源于生活而反过来规范生活的理念。]
4.延伸主题,形成习惯:今天,我们学习了“与钟姐姐交朋友”,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我希望大家下课以后,在家长帮助下完成下表(分发“作息时间训练表”),做到的打“△”,没做到的画“0”,真正和“钟姐姐”交上朋友,做一个按时作息的好孩子。看谁做得最好!
__________同学作息时间训练表
[设计意图:仅凭课堂教学活动就能使学生形成时间观念,是远远不够的,让家长协助,长期训练,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结合才能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教案交朋友】相关文章:
中班交朋友教案03-23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交朋友05-26
幼儿园大班《我俩交朋友》语言活动教案12-08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我和“mi”来交朋友》含反思04-27
小学教案体育教案07-15
小学足球教案06-27
小学音乐教案05-16
小学书法教案05-26
水小学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