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18 11:35:4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华[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精华[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正确认识11个生词、8个生字,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学习反犬旁、鸟字旁、虫字旁,用替换偏旁的方法增加识字量,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3.了解一类表示心情的词语,并练习说话和写话。

  4.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5.熟读短文,并能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教学,学习换偏旁、加偏旁的识字技能。

  难点:发现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自己家的卫生间吗?里面都有些什么物品?大家一起回忆一下,看看谁最细心。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教师正音。

  2.读词语。把生字宝宝带入到词语中,学生自由读词语,同桌之间相互指读,互相检查。

  3.请小老师领读生词。

  4.引导学生在熟读词语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左边“牙刷、梳子”等词语表示生活用品,右边“刷牙、梳头”等表示用途。

  5.认字说话。如“梳子、梳头”:妈妈用梳子给我梳头,一共梳了11条小辫子,还扎上了彩色的皮筋,漂亮极了!

  6.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和“卫生间”有关的词语,进行积累。

  三、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上的插图和汉字,学生自己认一认,读一读。

  2.观察这三组汉字有什么共同特点?(每一组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反犬旁的字大都跟兽类有关,鸟字旁的字大都与鸟类和禽类有关,虫字旁的字多数与昆虫有关。)

  3.拓展:按偏旁分类。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属于这一类?(睡眼睛眉、脸背腰腿)

  4.教师总结识字规律。

  四、字词句运用

  1.观察图画说心情。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女孩脸上的表情,说说她此时的`心情,出示四个词语“高兴、生气、害怕、难过”。

  2.说说这些词语还可以用哪些其他的词语来表达。比如“快乐”“开心”“伤心”“发怒”“难受”等,拓展词汇量。

  3.根据心情练习说话。教师示范:今天我写作业写得很认真,老师表扬了我,我非常高兴。(只要是表达四种心情的词语都可以,切忌变成看词语造句)指名说说自己的句子。

  4.练习写话。拿出练习本,让学生从诸多表示心情的词语中选择两种心情写两句话。注意正确地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

  五、课堂小结

  1.学生练读生词。

  2.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写话作品。

语文教案 篇2

  【知识技能情感目标】

  1、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与一个偏旁(双耳朵)。

  【突破措施】

  结合生活实际及学生了解的有关阳光的知识,帮助学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利用生字卡片让学生掌握会认的生字,指导书写,让学生掌握会写的 4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1个偏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与一个偏旁(双耳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

  2、太阳有什么作用呢?哪些小朋友能给大家讲一讲?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阳光》。让我们一起看看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全文,划出生字词。

  2、检查朗读。逐句检查指导。

  3、朗读巩固。分小组分段朗读。

  三、巩固识字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勇攀高峰的比赛。比一比,谁最先到达山顶,夺得红旗。

  2、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3、同学们真能干!勇敢地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今天,老师给大家到来了一些句子,你能选择一句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吗?(课件示句子。)

  4、学写“也、长、山、出”4个生字。

  注意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相机教学生认识两个笔画和一个偏旁。

  四、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背诵课文。

  一、复习生字

  多种形式复习生字。

  二、观察图画,引入课题

  课件展示阳光图片,观察图画,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三、深入感知,朗读课文

  1、听师范读:

  听了后,你有什么感受。(阳光很美,很宝贵,小作者很喜欢阳光……)

  2、过度:阳光的确很美,我们看看小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它的。

  3、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颜色像,都闪亮亮的,很宝贵。)

  5、练习填空:阳光像( ),洒遍( )、( )和( )。

  6、为什么说阳光很宝贵?

  ⑴ 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⑵ 能说说挖们阳光会使禾苗变得更绿、小树更高?小河像长长的锦缎呢?(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挥)课件展示图片,帮助理解“小河像长长的锦缎”这一句话。

  ⑶ 女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⑷ 拓展:还有谁因为有了阳光,就更好了。(小朋友,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7、男生齐读三、四、五自然段,阳光有没有跳进过你的窗户?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师:是的,阳光会跳进你的窗户,我的窗户,他的窗户,阳光是大家的。

  8、全文朗读,学生质疑。

  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金子不能使禾苗变绿,不能使小树长高。是阳光带给万物生命。)

  四、复习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早、星、晨、春、香、阳、晚

  找一找,这些字有什么特点。(都和“日”有关)

  组词练习:能不能用上面的字组一个词?请同学们试一试。

  五、作业大超市

  1、在课文中找找有“日”的生字。

  2、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日”的字呢?你能将它写下来吗?

  3、你喜爱阳光吗?请将你想象到的阳光画下来,并写几句话。

  【板书设计】

  8 阳光

  禾苗 更绿了

  小树 有了阳光 更高了 阳光宝贵

  小河 像锦缎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g、k、h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g、k、h,配有一幅图。图上一只和平鸽叼着弯曲的橄榄枝飞来,鸽子的“鸽”提示g的音,橄榄枝的形状提示g的形。湖边有水草和小蝌蚪,蝌蚪的“蝌”提示k的音,小蝌蚪和水草构成的形状提示k的形。两个小孩坐在靠背椅上喝饮料,“喝”提示h的音,椅子侧面的形状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g、k、h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g、k、h的`书写格式和笔画笔顺。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以音节guā为例,借助图画教学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练习。

  第五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和一首儿歌。画面上一个小哥哥在湖边画荷花,弟弟拉着妈妈在一边看。

  教学重点难点:

  g、k、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学准备

  1、配合学习g、k、h发音的录音带;g、k、h的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的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单韵母和学过的声母

  (二)学习声母g

  1、看图,.教学声母g。

  (1) 指导看图。提问:图上画的什么?谁能给小朋友讲一讲鸽子。

  (2) 出示声母g。谁认识?请读对的同学当老师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感悟,体会发音要领。(教师指导把鸽子的“鸽”读轻一点、短一点,就是g音。可以边读边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3) 指名试读

  2、学生练习发音,体会发音要领。

  3、利用图上的橄榄枝学习g的形。还可以用“9字带钩就是g”来记忆g的形。

  小结:图上的“鸽”标音,用弯曲的树枝表示g形。讨论一下自己还有什么办法记住g的形。

  4、教顺口溜:9字弯钩g、g、g。

  比较读g—e、g,让学生进行感知比较,进一步掌握g的发音要领。

  (三)练习拼音

  1、复习拼音方法。

  2、让学生试着拼读:g—a、g—e、g—u。

  3、指名拼读音节。

  4、范写g,学生书空练写。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字词。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内容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1、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边读课文边注意生字在句子中组成的词的写法。

  2、听写。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同桌听写完后,互相看是否正确。这也是进一步强化记忆的一种好方法。

  有一回,古时候,小朋友,跑去,孩子,叫。

  (二)小声读全文,想一想每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大家。提醒按上节课告诉同学们的句式来说。段意:

  1、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2、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有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4、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哭着,喊着,去叫大人。

  5、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破大水缸。

  6、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帮助学生组织语言,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能看着插图,把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1、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2、同桌互相讲一讲,强调不是背课文。按自己的理解,照课文内容讲故事。

  3、出示投影插图,指名让同学讲故事。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向他学习什么?

  (五)你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谈学习这一课的收获。

  1、字词方面:学会了哪些字词,或者是在识记生字过程中,学会了哪种识字方法。

  2、本课语文知识方面:比如按句式说话,学习课文的.四步方法。

  3、受到的思想教育方面:这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做人。

  教师根据学生谈的,进行总结、深化,表扬好的,使大家都有所启发。

  【板书设计】

  基础训练

  教学目标

  1、复习两拼音节及声调,掌握轻声的读法。

  2、比较形近字的音形义,重点区别字形。

  3、进行补充句子和看图写完整句子的训练,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

语文教案 篇5

  叶圣陶(1894~1988),中国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原名绍钧。江苏苏州人。曾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做过编辑。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等。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并仿写句子。

  (1)她以前哪里笑过呢?(反问)

  这种行为很好,老师怎么会不支持呢?

  (2)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比喻)

  圆圆的月亮挂在空中,像个大玉盘。

  稻草人很负责,但主人却未给予关注,那稻草人这样做是否值得?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

  假如稻草人会说话,故事又会向哪个方向发展?想一想,续写本课。

  《稻草人》 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因而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内容贴近现实。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道路的”。本书收录了叶圣陶中短篇童话作品三十余篇,并附有丰子恺先生为《古代英雄的石像》所撰写的文笔生动的读后感言。

  稻草人的由来 三国时期,诸葛亮施用巧计,演出了一幕“草船借箭”的妙剧。就在这天早晨,大雾渐渐散去,有一位在长江里放鱼钩的渔翁,正巧捕鱼到此。钩绳摇动,铜铃响亮,传来有鱼上钩的信号,渔翁急忙收钩,手头感到沉重,心想:定是一条大鱼。渔翁喜出望外地做好了捕大鱼的准备。浮标渐渐收近,大雾也已散尽,渔翁定睛一看,不想钩挂到一个漂浮的死人。渔翁感到忌讳,他的'欢喜劲儿荡然无存,硬着头皮收到船边,再仔细一看,不是死人,而是一个十分精致的草人,头戴皮盔,身穿皮甲,如同真的一般,真是逗人喜爱。渔翁把草人拖到船舱,发现草人身上还钉着二十余支狼牙箭,渔翁将草人收好,十分珍惜地藏进小船暗舱里。

  这位渔翁是荆州的农民,他冬闲捕鱼,农忙种地。到了农忙季节,他就回到家中,把那个喜爱的草人也带到家里,全家人看了又惊奇又喜欢。

  从草人第一天到渔翁家里,奇事就发生了。原来渔翁家里有很多老鼠,平常连猫都不怕,白天都有鼠跑,闹得不安宁。可是这夜,老鼠绝了踪影,全家人过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家里人又惊喜又感叹,都猜想定是这草人的威力。到了清明、谷雨的落种季节,下到田里的谷种,田鼠要来吃,麻雀要来啄,渔翁感到无法,突然想到了草人,便把草人搬到育种地。灵得很!草人往田里一站,田鼠不来了,鸟雀飞走了,种苗长得整齐茁壮。这个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农村,农民们都依照着在田间扎上草人。后来发展到收获季节,为防鼠防鸟也扎上草人,此办法真有很好的效验,所以流传至今。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经典]语文教案08-17

语文《台阶》教案12-19

语文教案08-09

(经典)语文教案08-11

语文教案(精选)04-19

语文《荷花》教案11-2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精选)语文教案12-09

语文教案(经典)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