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07 11:38:4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必备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必备7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复习课文:

  1、张衡是(汉)朝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

  2、读《爱迪生救妈妈》,想:

  (1)爱迪生为什么能在关键的时候想出办法来救自己的妈妈?

  因为爱迪生从小就爱动脑、动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所以他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

  (2)爱迪生想出了什么样的办法来救妈妈?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这样,医生就能给他妈妈做手术了。

  3、我们人类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

  二、背诵:

  1、背诵136页“我会填”。

  (1)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3)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2、背诵149页“我会读”和“读读背背”。

  3、我国古代有许多科学成就。其中,(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称为四大发明。我国现代有很多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邓稼先)同其他科学家一起攻关,终于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

  三、听写:

  勺子 玉石 组成 发炎 珍珠 离开 香油 严寒 眼珠 数学 钻石 睡觉 严重 寒冷 鸡肉

  距离 石油 钻研 检查 染色 传达 团结 斥责 负责 炎热 夸奖 研究 油条 睡眠 分类

  羊肉 离别 耐心 查看 调查 谜语 传染 夸张 珍贵 珠宝 种类 严格 奖状 小组 灭亡

  寒冬 责备 团圆 人类 历史 地球 气温 时间 道理 生活 植物 灭绝 儿童团员 北斗星

  环顾四周 恍然大悟

  四、比较组词:

  勺(勺子) 玉(玉石) 组(组成) 珠(珍珠) 钻(钻研) 睡(睡觉) 璃(玻璃)

  勾(勾画) 主(主要) 祖(祖国) 株(株连) 粘(粘贴) 垂(垂头) 离(离开)

  拒(拒绝) 油(石油) 斥(训斥) 炎(发炎) 桨(船桨) 肉(肥肉) 迷(迷路)

  距(距离) 由(由于) 诉(告诉) 谈(谈话) 奖(奖状) 内(内部) 谜(谜语)

  传(传播) 严(严寒) 撒(撒野) 仰(仰头) 汉(汉族) 捡(捡拾) 性(性别)

  转(转动) 炎(炎热) 散(散文) 迎(迎接) 汗(汗水) 检(检查) 姓(姓名)

  五、近义词:

  清楚—(清晰) 果然—(果真) 著名—(有名) 钻研—(研究) 急忙—(连忙)

  六、量词:

  一(个)孩子 一(颗)星星 一(把)勺子 一(面)镜子

  七、拓展:

  爱迪生一生共发明(两千多)项发明,包括(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教学要求】

  1、德: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学习词语:学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认读词语。

  (3)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

  5、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理解:世界闻名、大师

  (4)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看板书逐段背诵。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神()()()决()()()底()()()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教学“或”

  出示“或”,认读。教学“戈”,戈字旁。

  指导书写、学生描红。

  2、出示“兰、者、注”

  要求学生用熟字记忆生字。

  3、出示:底、脸、神

  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描红。

  4、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练、注、神:左窄右宽。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5、学生进行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苦练或者水底明亮

  决心终于空中眼神

  2、组词:

  三()决()者()住()

  兰()块()都()注()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爷爷说他好像只看到一个儿子的原因。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会到怎样做才是妈妈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儿子们》(板书课题)。大家看到这个课题也许有问题要问,别着急,先用心听老师读课文,看能不能在听读的过程中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说说自己的问题和已经找到的答案,还可以提出未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好像只看到了一个儿子”等,可考虑将问题保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渐解决。

  【欲扬先抑。安排短暂的等待是为了学生学习在倾听中增长见识,在沉默中学习思考。】

  三、自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请学生自己把课文读一读,争取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用铅笔把它划出来,在想办法认读。(老师巡视,注意提醒学生对不认识的字,一定要先划出来,再想办法认识。)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共16个生字,出示15张卡片,其中“沉甸甸”以词语形式出现),请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希望学生能在读字后,再用它组一个词,对“沉甸甸”一词可放在最后出示,不仅要求学生能读准字音,还要学生了解该词的意思(这里如果学生体会不到位,老师可顺手拿起身边的一本书问学生:“这本书是轻轻的还是沉甸甸的?”再接着搬动一下桌子或讲台问学生:“老师要搬动的这张桌子是轻轻的还是沉甸甸的?”通过对比,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

  (2)同桌合作,互相听一听对方读课文,看看是否还有不认识的字。

  四、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l.谈话:同学们,听着大家朗朗的读书声,我知道,许多同学都能流利地读课文了。下面,我要请两名同学为大家朗读这篇课文,不过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第一个同学读的内容只能是讲在井边发生的`事,第二个同学读的内容只能是讲在路上发生的事。

  2.指名朗读课文。(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3.提问:谁能说说文章先写了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

  【课文内容明显分为“妈妈夸孩子"和“孩子们在妈妈面前的表现”两部分,把判断内容起止的权力交给学生是对他们的尊重。但是,让二年级的孩子们直接说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如果将文章内容分为两部分,不仅渗透了“文章是分层次写的”这一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很快让自己的注意力有效,找到研究的目标,也便于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这样的处理方式我认为就是老师对学生的主动帮助。】

  4.学生的回答,分别学习文章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学习前半部分:

  (1)请学生拿起笔,在“妈妈们夸儿子”这一部分找一找,划一划,看妈妈是怎样夸儿子的?

  【老师巡视,一定要引导学生动笔去找,别看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但教师正是要借助这一点,去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习惯】

  (2)比一比:请学生试着用妈妈们的语气把划出来的句子读一读,看谁读得像。

  【比一比的目的的是让学生在体验妈妈们语气的过程中体会妈妈们对孩子的爱。这里要特别关注学生对第三个妈妈的话的反应。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保留意见,随着课堂进程的深入,学生会有新的认识的。】

  学习后半部分。

  谈话:同学们,听了这些妈妈们的话,谁能说说自己最喜欢那个妈妈,为什么?

  (1)请学生动笔划出“孩子们在妈妈面前的表现”,并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讨论:你喜欢哪个孩子的表现,为什么?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此时,如果学生的汇报只注重结果,可引导学生注意一些句子,如“—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痛了,腰也累得直不起来……”“沉甸甸”等,使学生在有意与无意间去深入阅读课文。最终意识到:好孩子,不光是让妈妈高兴,更重要的是在妈妈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尽自己的力去帮助她。)

  四、总结课文,质疑。

  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好像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请学生谈一谈,读了这个故事,自己还有哪些问题?

  五、指导写字。

  1.请学生指着课后生字读一读,看一看,说说自己能把哪个字写得漂亮、美观?

  2.学生先练一练,然后指名个别学生到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田字格里写一写,提醒其余的学生注意观察,最后评一评。

  3.请学生在作业本上,将每个生字抄写三到四遍,会组词的还可以写一个词语。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通过重点字词体会本单元心理描写的句子。

  2.了解学习名著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中活学活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唤起对名家笔下的人物的敬仰、钦佩之情。

  重点、难点

  1.赏析名家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语言魅力。

  2.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形象写得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教具

  准备名家作品片段

  一 心理描写

  本次教材为大家出示了三个句子。句中的加点词语都和“想”有关,但表示的程度不一样。指导学生认真朗读这三个句子,结合语境理解这些加点的词语。

  二 拓展与交流

  丫丫和宁宁的对话为大家介绍了两种学习名著的基本方法。一个是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一个是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这两种方法我们都可以在实践中应用。

  三 阅读平台

  我们要欣赏的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卡罗纳》讲述的小男孩儿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鼓励他,默默地关爱他的故事。想要读懂短文内容,就要抓住描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通过品读、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要学会同情、体贴,给予关爱。生活中难免遭遇不幸,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对于我们周围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我们应该给予真诚的关爱,这也是这篇短文给我们的启示。

  1.了解作者。

  亚米契斯:意大利著名作家。二十岁时出版了第一本书《意大利军旅生活》。1886年,亚米契斯写了他的最畅销书——《爱的教育》。今天,《爱的教育》在各国均有译本,被誉为世界少年最优良的读物之一。

  2.理解词语。

  庄重:严肃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屏息:抑制住呼吸。

  关切:关心。

  千叮咛万嘱咐:再三地嘱咐。表示对嘱咐的事情极重视。

  嚎啕大哭: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表示非常伤心。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一处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端详:仔细地看。

  悲哀:伤心的意思。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

  四 积少成多

  文中给出的几句话都是名人关于读书的评论,都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或者应该怎么读书。要深刻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深入体会这几句话表明的道理。我们还可以收集一些与读书有关的名言名句,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认真读书。

  名著赏析会(一)名家笔下的人物

  一 交际内容

  我们都学过或者读过很多名家的,这些中的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和同学们一起召开一次名著赏析会,来交流名家笔下的人物给自己带来的深刻的印象,或者这些人物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影响。

  二 交际步骤

  1.与班内同学自愿组成小组。

  2.每个组员从学过或者读过的名家作品中选一两篇,给组员介绍作品中是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或动作、语言、心理的,把这些片段读给同学听,并发表自己的评论,说一下自己为什么认为这些片段精彩。

  3.还可以讲作品中某个人物的其他故事或者作者是怎样来刻画这个人物的。

  4.讨论时注意要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说清楚;讨论中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当对别人的看法有不同意见时,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诚恳、要有礼貌。

  写自己喜欢或佩服的人

  一 习作内容

  在你的周围肯定有不少让自己喜欢或者佩服的人。选一个自己喜欢或者佩服的人,写一篇作文。要把人物的形象写得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二 习作要求

  1.写一篇关于你喜欢或者佩服的人的作文。

  2.你喜欢或者佩服的人的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这些事情写下来,把打动自己的地方重点地写一写。

  3.写好后读给同学、老师听。注意语句通顺,写后认真检查,及时修改。

  三 习作构思

  1.想一想你最喜欢或者佩服谁?你为什么喜欢他(她)呢?把这个人确定下来。

  2.选取你最喜欢或者佩服的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两件事,把这些事写下来。

  3.最后,通过描写这个人物,你从他(她)身上学到了什么,他(她)的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例文赏析

  油 爸 爸

  我爸爸是个踏遍荒漠戈壁,为祖国寻找石油的人。他在野外石油勘探队工作,是司机又是技师,经常不在家。从我记事那天起, 爸爸每次归来,我都能从他身上闻到一股刺鼻的柴油味、汽油味,因此,我亲昵地称他——油爸爸。

  记得有一次,天已经很晚了,爸爸突然回到了家里。只见他满脸灰尘,头发乱蓬蓬的,穿着一身油腻腻、皱巴巴的工作服,手里提着个很大的包。我高兴地喊了一声:“爸爸!”就扑进了他的怀抱中。妈妈也快步迎了出来,笑着问:“吃饭了没有?”我连忙接过包翻了起来,可是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看到给我买的礼物,于是生气地撅着嘴对爸爸说:“这么大个包,也没给我……”爸爸听完,高兴的脸上一下子涌上了惭愧的神情。见到爸爸尴尬的样子,妈妈忙过来哄着我说:“文文别闹了,你看爸爸多辛苦哇!先让你爸爸洗脸吃饭好吗?”可爸爸并没有急于去洗脸,而是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坐下来对我慢慢地说:“爸爸在突击完成油田探勘最紧张的测线任务,可忙了,已经苦干了好几天了。今天是专程回来领取急需的配件的,明天一早就得返回油田基地,没有顾上给你买礼物。再说,我们那里只有隆隆的钻机声和一座座帐篷,没有市场和商店,所以……文文,原谅爸爸好吗?”当时,看着爸爸的神情我似懂非懂,想说些什么,可又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点着头听着。从那以后,爸爸每次归来都要送给我一件小小的礼物。后来,我渐渐懂事了,妈妈才告诉我这都是爸爸怕我失望,在临开工之前抽空为我准备好的礼物。

  记得还有一次,听爸爸说,他的汽车在半路出了毛病,当时正下着大雨,爸爸为了修车,就趴在车底下检修起来,机油一滴滴地淌在爸爸的脸上,他也不知道。回到家中,爸爸简直成了“落汤鸡”,雨水、机油抹成个大花脸儿,逗得我们全家笑得前仰后合。一会儿,一盆清清的洗脸水变成了“黑墨汁”,妈妈的白毛巾也变成了黑抹布,连白色的香皂也裹上了一层“黑油衣”。

  爸爸喜欢我,也热爱自己的工作。当我每次看到队上的领导匆匆忙忙将休假中的爸爸唤走时,我就习惯性地撅起小嘴送他,爸爸总是笑呵呵地说:“文文,要好好学习,听妈妈的话。”并指着自己的脸,逗我说:“来,亲一下,再见!”看着汽车远去,想着爸爸黑红的脸庞,我的心总是沉甸甸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但回到屋里后,一看到爸爸得到的各种奖状、奖杯时,我好像又明白了许多。噢!我需要爸爸时刻在我身边,但找油更需要爸爸,我为有这样的好爸爸而感到骄傲,我也要像爸爸一样爱油田,长大当个油姑娘。

  我爱你,在荒漠上找油的可亲可爱可敬的好爸爸。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ie üe er》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复韵母ie üe ,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过程与方法: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ie üe的拼音,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ie üe和ye yue,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教学准备:

  拼音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一)复习检查。

  1.听老师读音节,说说韵母是什么,是第几声。

  写xiě 谢xiè 雪xuě 学xué 耳ěr

  2.找整体认读音节。

  把拼音卡片ie ye üe yue er放在黑板上,指名学生找整体认读音节,并领读一遍。

  3.拼读音节。

  (二)拼读üe构成的音节,使学生掌握ü上去点的规则。

  n──üe──nüe j──üe──jue

  l──üe──lüe q──üe──que

  x──üe──xue (复习j q x碰上ü,两点省略规则。)

  2.练习lüe nüe jue que xue的四声,并组词。

  lüè(掠起)lüè(简略)nüè(虐待)

  juē(撅起)jué(感觉)qué(瘸子)juè(倔强)

  二、运用比较的方法拼读n、l与üe,j、q、x与üe相拼的音节

  1.出示音节

  2.对比两组音节,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强调j、q、x与üe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规则。

  4.引导学生自己练习拼读。

  5.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

  6.指名读,开火车读,达到熟练拼读。

  三、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中的音节,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3.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四、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月儿弯弯》,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知道还有什么是弯弯的?你也能来编一句儿歌吗?(什么弯弯怎么样。)

  6.背诵儿歌。

  五、认知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家、飞、机、有、儿、河、入、校。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六、巩固练习

  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

  七、总结激励

  今天我们与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交上了好朋友。同学们拼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非常好!要继续努力呀!

  八、作业

  课后练习读拼音,练习书写拼音。

  板书设计:

  n──üe──nüe j──üe──jue

  l──üe──lüe q──üe──que

  x──üe──xue (复习j q x碰上ü,两点省略规则。)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习本文,了解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积累描写五彩池形状和颜色的词语。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

  (1)说说五彩池有些什么特点。

  (2)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教学难点 :

  理解五彩池水的“奇异”之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11、五彩池

  2、齐读课题。本文是一篇游记。

  3、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一定觉得很新鲜吧?

  这个五彩池在四川省的藏龙山上,那里的景色既奇异又美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五彩池的美景。

  二、熟读课文

  (一)读通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给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请个别同学分节读课文,注意“一亩”和“漫山遍野”两词的读音。

  3、谈初读感受。

  (1)五彩池给去游览的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呢?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奇异、美)

  (2)这儿的“异”什么意思?(特别)

  (二)熟读课文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两方面来反映五彩池的奇异和美的呢?如何给课文分段呢?分小组讨论

  2、指名1人读第1节,1人读2、3节,1人读第4节,交流问题。

  理清结构:

  课文从“池”和“水”两方面介绍五彩池的奇异和美,这两方面分别对应课文的第2、3小节。按总分总结构可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第l节;第二段:第2、3节;第三段:第4节。

  板书:池

  水

  三、精读课文

  (一)提出突破口,重点分析第二节,自读,分小组讨论。

  1、这节共有几句,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作者是怎样吧“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写具体的?讨论,归纳。

  板书:大大小小 形状各异

  (先总后分,列举具体数字,对比,比喻)

  3、默读课文,摘录描写五彩池形状的词语。

  板书:像葫芦 像镰刀

  像脸盆 犹如盛开的莲花

  4、自读第二节,指名读,体会五彩池景象的奇异。

  (二)自学第三节

  1、第二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形状,第三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什么呢?

  2、默读,找出五彩池的颜色有些什么特点?

  板书:鲜艳多彩 变幻神奇

  3、分小组讨论这节怎么把五彩池的特点写具体的?指名说。

  造成五彩池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的原因是什么?读句。

  (比喻,颜色丰富,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板书:红、黄、绿、白、紫、蓝

  咖啡色、淡黄色

  湖蓝色、翠绿色

  (摘录描写五彩池颜色的词语)

  4、读课文第二段,归纳段意(摘词连句法)

  板书:2、五彩池大大小小、形状各异,池水鲜艳多彩,变幻神奇。

  (三)略读一三段

  1、自读第1、3段,归纳段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板书:1、“我”被五彩池奇异的景象迷住了。

  3、“我”深深赞叹五彩池的美。

  2、齐读1、3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我们学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后,你有什么感想?

  (培养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3、师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四川藏龙山上的五彩池不仅池美,而且水也美,怪不得游客们一到那儿,就被那奇异的景象——(生)迷住了。同时,不禁从心底里深深地赞叹——(生)美啊!藏龙山上的五彩池。

  齐读最后一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

  11、五彩池(游记)

  (池)

  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像葫芦 像镰刀

  像脸盆 犹如盛开的莲花

  (水)

  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红、黄、绿、白、紫、蓝

  咖啡色、淡黄色

  湖蓝色、翠绿色

语文教案 篇7

  一、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生在此畅所欲言)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冬冬和大家一样,他们也喜欢夏天,他们为什么喜欢夏天呢?学习了《多彩的夏天》这篇课文,大家就清楚了。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自主识字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标出小节。

  3.学生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

  4.同位之间互指互认。

  5.教师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检查认记情况。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学生默读全文。

  2.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5.自由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想一想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

  6.全班交流:夏天是炎热的;夏天是多彩的;夏天是有趣的;夏天是悠闲的。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合作探究,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书空交流每个字的笔画、笔顺等。

  2.全班交流、讨论这些字怎样写才能美观。

  3.学生练习书写。

  4.小组互评,自我修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经典]语文教案08-17

语文教案[经典]08-31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荷花》教案11-26

(精选)语文教案12-09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教案07-22

语文教案(精选)04-19

【经典】语文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