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种子里面有什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针对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本中的《植物的一生》单元的第一课。通过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种子,加深他们对种子基本构造的了解。我们将使用放大镜来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且要求学生用语言或者图画来描述他们的观察结果。此外,我们还将引导学生猜想种子的哪部分会长出根、茎和叶,并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并初步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够使用简单器材进行简单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通过一些途径了解了有关植物的知识。他们知道植物的身体结构主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并且对种子的基本构造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本课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从植物生命周期的第一步——种子开始,仔细观察种子的特征,进一步探究种子的内部结构,并预测在种子发芽时,哪一部分会长出根系,哪一部分会长出茎和叶子。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交流和分享自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新认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本地种子进行实践:如大豆、蚕豆、花生和向日葵种子。通过对这些种子的观察比较,让学生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同时也能亲自动手参与其中,真实感受种子内部的构造。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希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全方位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为此,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辅助材料,例如镊子、放大镜、培养皿和烧杯等。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用解剖的方法,通过放大镜对种子进行观察比较;
●能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找出种子的相似之处;
●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种子的构造;
●知道种子里哪部分长出根、哪部分长出茎和叶;
●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爱生命;
●意识到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应该珍惜生命,不损伤一草一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和平时的积累,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现在,请大家在纸上整理一下自己所学到的这些植物知识,并准备参加一场名为“植物智慧大挑战”的竞赛。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看到你们对植物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作为我们的学习主题,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次竞赛,我们将共同进一步扩展自己对植物世界的认识。在竞赛开始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我们已经学到的植物知识。请将你们所知道的关于植物的信息写在纸上。可以包括植物的分类、特征、生长环境、生命周期等方面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将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这个竞赛,每组两人。我会随机抽取问题,请你们迅速按下手中的铃答题,然后我会逐一询问你们的答案。对于正确回答的问题,你们的组将获得相应的积分。让我们展示出你们所学到的植物知识,享受这个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竞赛!祝大家好运!
2、学生整理记录。
3、学生交流。
"植物知识"竞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导入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了解学生在植物方面的知识基础,以此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这样做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种子
1、讨论:许多植物的生命周期都从种子发芽开始,它们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途径。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究种子的奥秘。请同学们拿出自己采集的种子,并在小组中介绍一下。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教师提问:这些种子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4、小组讨论。
5、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评析】观察种子的不同和相同,不要局限在外形、颜色等有限的方面,这部分的教学应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围绕问题自己去观察、研究,就算有的同学把研究深入到了种子的内部,我们也要加以鼓励,给予帮助!这里和下面的不是截然分开的。
三、研究
1、谈话:同学们,呢?你们想知道吗?根据你们的经验,大家猜一猜:
2、学生猜想。
3、提问:①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里面呢?(把种子剥开来看一看)
②种子这么硬怎么把它剥开来呢?(放在水里泡一泡)
4、谈话: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事先浸泡过水的蚕豆种子,现在让我们一起剥开蚕豆种子,并细心观察。同时,将所看到的情况记录在纸上。
5、学生观察。
6、教师在巡视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并鼓励他们使用放大镜来更加清楚地观察。教师指导学生逐个观察蚕豆种子的每个部分,并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例如:这个部分是什么?它看起来像什么?
7、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8、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可将部分学生的画的图贴在黑板上。
9、请问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是否与其他种子相似?我们可以剖开其他一些种子(如花生、大豆、葵花子)来观察它们的内部构造,看看它们里面有什么成分。
10、学生观察。
11、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12、总结:花生、大豆、葵花子的种子和蚕豆种子内部具有相似之处。其他种子的内部结构也基本如此。
这里的研究是有明确目标的,通过运用科学工具进行实施,旨在培养学生对微小细节的观察能力。此研究强调了科学性地记录观察结果的重要性,方法的运用比纯知识更为关键。
四、种子是怎样长成植物的
1、谈话:为什么一颗种子能够生长成一棵植物呢?种子中是否含有"植物宝宝"呢?猜猜看,种子中的哪部分将来成为植物的根,哪部分又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子呢?请
2、学生猜想。
3、谈话:怎样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做实验)怎样设计实验呢
4、学生设计实验。
5、实验方法概述:本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旨在培育一颗健康的种子。每日放置一颗种子并记录相关观察结果,共进行七天。
五、课后延伸
在一个小容器的三个隔间里放置了三颗黄豆,分别是:一颗不放水,一颗放少量水,还有一颗放了大量水。接下来将对这三颗黄豆发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修改后】这是一个实验,旨在研究种子发芽条件。这个问题相对较新颖,通过让学生进行此类研究,可以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和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这样的研究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完全放任自由无疑是不可取的。
教学片断赏析
师:同学们,呢?你们想知道吗?
生(齐声回答):想。
师:可是这些种子这么硬,怎样才能剥开来呢?
生:用手指剥。
生(抢着说):用刀切开来。
生:用榔头敲。
众生:哈哈哈……
生:用牙齿咬。
生:老师,我觉得他们的方法不行,用刀切、榔头敲、牙齿咬,万一把种子弄坏了怎么办?
生(议论纷纷):对呀,弄坏了怎么办!
生:老师,我有一个好办法:将种子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它们就会容易发芽了。我在家里做过一种叫做"回芽豆"的实验,方法是先将豆子浸泡在水中一整夜,这样就能更容易剥开它们的外壳了。
生(抢着说):对,我家也做过。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了学生进行争论式讨论的方式。教师通过简单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了热烈的争论氛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地找到最佳解决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学生在讨论中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从而意识到科学源于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修改后】这一环节通过采用学生“争论式”的讨论方式,教师仅做简单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引发了热烈的争论场面,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自行发现最佳的解决方法,充分展现出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讨论中,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深刻体会到“科学来自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方法,但我们认为用水浸泡是更合理的办法。看,老师已经在这里用水浸泡了一些种子,有蚕豆、大豆(黄豆)、花生和葵花子。现在让我们先研究一下蚕豆,请大家小心地剥开蚕豆种子,注意不要损坏种子,观察里面有什么东西,并随时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观察结果。开始吧!
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提醒个别小组在观察过程中尽量细心,并使用放大镜来更仔细地观察。并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这个物体是什么?它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让你想起了哪些东西……。
师:同学们,观察结束了。大家观察得非常细致,甚至还尝试使用放大镜来观察。有些小组还将剥开的蚕豆种子整齐地排列在桌面上,真是整齐划一啊!而且,你们将观察到的结果都记录在了记录纸上。现在轮到我们来分享一下各自的发现。请你开始,没错,就是你。
生:蚕豆外面有一层皮,是深绿色的;拨开以后有两个豆瓣、豆瓣的一角有小芽。
生:我观察到的与他的发现相似,蚕豆外面有一层皮,内部有两个豆瓣,同时还有一个小芽。然而,仔细用放大镜观察后发现,小芽的一端呈尖形,颜色为白色,另一端则像是一片小叶子,呈绿色。
师:观察得真仔细,其他小组有什么发现吗?
生(抢着说):里面有一条虫子!
众生:哈哈哈……
师:没问题,让我想一下。唉,真是有道理啊。可能是因为种子存放时间太久了吧。不过他这种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生:老师,我还发现蚕豆皮上有一道黑色的东西,就是不知道是什么?
师:它叫“种脐”,种子一般都有种脐。
这一活动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并未强调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特定知识;也没有刻意将子叶、胚根和胚芽的概念告诉学生。只要求学生通过活动得到收获,亲身经历一个有意义的探究过程。
在活动中,教师并非居高临下的存在,即使在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也应相当尊重学生;同时,教师也不应只是旁观者,而是融入学生群体中,与学生一同观察、研究,成为学生的伙伴和促进他们发展的推动力。
师:同学们对蚕豆的观察非常仔细,对于蚕豆的内部结构也有了全面的认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断其他种子的内部结构也与蚕豆种子相似呢?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请大家剥开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看看是否能发现新的特点呢?
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新发现,这些?
生:这些种子的外面都有一层皮,不过花生和大豆的皮比较软,葵花子的皮比较硬。
生:都可以分成两瓣,还都有芽。
生:我发现花生种子的芽一端有点尖,另一端是分叉的好象两片小叶子。
生:我发现豆瓣的里面都有点凹进去。
师:说得都很好,谁能完整地说一下吗?
生:花生、大豆、葵花子和蚕豆种子一样,都有一层皮,都有两瓣,里面都有芽。
这项活动一直以和谐、民主和轻松的氛围为特点进行,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缩小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学生得到了充分的个性展示机会,他们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对这样的课程充满喜爱。
【种子里面有什么】相关文章:
《种子的旅行》教案09-18
《神奇的种子》教案06-28
科学《种子发芽》教案01-08
《种子》科学教案09-30
《一粒种子》教案09-19
中班美术教案:种子贴画01-17
《种子的旅行》幼儿园教案 02-17
中班教案种子藏在哪里10-23
苹果种子的故事教案5篇02-25
案例:在 秋 天 里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