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推荐)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手套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手套,并能说出其名称,语文教案-手套。
2. 理解用途,并学会使用。
3. 能够联系学过的词语说一说手套的特征。
4. 小朋友们要爱惜它们,不要乱丢乱放,弄脏了。
三.教学准备:
1. 课件(小朋友在下雪天里戴者帽子、围巾和手套。)
2. 每位小朋友自备一付手套。
四. 教学过程:
(一) 儿歌练习:《下雨》、《12345》。
(二)新授:
1.导入:
⑴ 朋友们看一段动画片,完了以后啊,告诉陈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⑵ 学生自由发言:动画片上刮大风, 下大雪了,小朋友戴着帽子、围巾,在雪地上走。
⑶ 冬天刮的是什么风啊?大风,是北风,北风一吹天就冷了,小朋友,手上有没有戴手套啊?
⑷ 我们来学一首儿歌:
北风吹,冬天到,
小朋友们手冷了,
手冷了,戴手套,
高高兴兴上学校。
2.认识手套:
⑴简单理解儿歌内容。
师:儿歌里面讲北风吹,冬天到,手冷了,要保护好,戴上手套,不冷了,高高兴兴的上学校。
⑵ 朋友们认识手套吗?
出示图片:各种各样的手套
出示词语卡片:shou tao手套
发音方法:sh (先摆好口型---翘舌)送气音
t 舌前音,送气
shou 第三声注意头甩一下.
⑶ 出示实物:一副皮手套、一副布手套
练习说句:这是皮手套,幼儿教案《语文教案-手套》。
这是布手套。
这是 黑色的皮手套。
副红色的布手套。
游戏:猜猜跳。
小朋友们听一听、找一找老师说的东西在哪儿?然后跳进去
⑷认识手套的作用。
小朋友们有没有手套啊?手套戴上了,就会觉得—暖和了、不冷了。
⑸用句式练习说句:
a. 戴 手套。
(师出示大、小手套,问:谁戴大手套?谁戴小手套?)
b. 的手套是 。
(师:这副手套是什么颜色啊?)
c. 的手套 , 的手套 。
(这是谁的手套啊?这两只手套有什么不同啊?)
参考句:
① 妈妈戴大手套。
② 爷爷戴大手套。
③ 小朋友戴小手套。
④ 我戴小手套。
⑤ 阿姨的手套是红色的。
⑥ 奶奶的手套是兰色的。
⑦ 哥哥的手套大,弟弟的手套小。
⑧ 姐姐的手套大,妹妹的手套小。
(三)巩固练习:
读一读儿歌
北风吹,冬天到,
小朋友们手冷了,
手冷了,戴手套,
高高兴兴上学校。
读一读儿歌
北风吹,冬天到,
小朋友们手冷了,
手冷了,戴手套,
高高兴兴上学校。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我感觉对自己是一个提高,因为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要精心的去设计和准备。这也督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如此对待,作到精心、敬业。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个幼儿的情况是不同的,这还需多进行课后教学反思,针对不同的情况实施教学方法,让我的活动充满精彩。
不足:
准备的不充分,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时间的把握上稍差一些,前面用的时间有些长,以至于后面幼儿有些仓促,这其间教师有些话应再简练一些,重复话较多,这样不仅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而且耽误时间。通过反思这些不足,使我深刻领会到教师就是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不仅包括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包括语言表达、丰富的课外知识等,因此我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积累成语,感受祖国语言的多姿多彩。
2.读背名人名句,养成搜集、运用名人名句的习惯。
3.能自己或合作制作习作集,并能有所创造地进行设计、美化。增强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写作的自信心。
4.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注意分段表述;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5.自主阅读,旁批读中的感受,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感悟语言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彼鸭名联。
2彼鸭、整理自己喜欢或同学认为精彩的习作。
3彼鸭、阅读描写运动会的.习作。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读成语,不懂的借助工具书了解其意思。
2.这些成语中带点字的意思有什么特点?
3.试着运用这些成语。
二、语海拾贝
1.读名联,重在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名言名句,不必逐个讲解,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师生交流释疑。
2.熟读成诵,积累名言。
3.交流自己积累的名联。
三、互动平台
1.师:本单元的4篇课文充满着智慧,给我们的人生很多启迪,你学了之后都受到什么启发?四人小组交流。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读后受到的启发,同一篇课文让学生补充说一说受到的不同的启发。
4.师总结:是啊!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与时间赛跑,与人合作、资源共享,希望同学们把受到的启发落实到行动上,老师期待着你们的成果!
四、综合性学习
1.设计习作集封面。
(1)根据搜集的习作,给习作集确定一个主题,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小组交流如何设计一个美观、大方、有创意的习作集封面,组长记录设计方案。
(3)全班交流设计方案,根据小组交流的方案自选喜欢的动手制作习作集封面。
(4)小组合作,讨论互助。
2.展示习作集封面。
3.评选最佳习作集。
4.全班展示最佳习作集,观摩学习。
五、习作百花园
1.激发兴趣,明确要求。
(1)激发学生习作的愿望:播放近期学校举行的运动会的画面,教师配上热情洋溢的旁白,用活动的气氛感染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
(2)让学生自己阅读习作要求,教师相机点拨,帮助理清习作要点。
2.引导学生选择习作素材:选择运动会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场景在小组里说一说。
3.全班交流:各小组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班上讲一讲,以启发思路。
4.教师提供描写运动会比赛场面的精彩片段大家欣赏,集体评议,进一步明确写作要求。
5.自主习作,鼓励创新。
6.同学之间相互修改习作。
7.自我修改完善。
8.赏析写得好的文章,激励表扬。习作批阅完后,选出在选材、语言等方面较好的习作,供大家评议,再点评、总结、表扬。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2.抽学生说一说阅读要求,教师总结强化、明确要求。
3.自读文章,旁批读中的感悟,特别关注文章的语言描写突出了人物哪些特点。
4.同桌交流。
5.全班交流。
6.说说故事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7.选择你喜欢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可以背诵、摘抄等。
8.拓展:课外阅读《三国演义》,进一步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随文学习生字、词,帮助学生养成自主积累词语的良好习惯;
2、阅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河、小岛、椰子树的方位;
3、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精神。
4、在朗读中感悟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随文学习生字、词,帮助学生养成自主积累词语的良好习惯;
2、阅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河、小岛、椰子树的方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精神。
教法学法:1、谈话法;2、讨论法;3、演示法;4、游戏激趣法。
教学准备:图片、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明确方位。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是皮皮(出示图片),另一个是汪汪(出示图片)。下面请大家听听它们的故事。一天,它俩来到小河边,看到河中心的小岛上,长着一棵高大的椰子树,树上结满了又大又圆的椰子。同学们,这时,他们会怎样想呢?下面我们一起到河边去看看。(老师在黑板上贴一条小河,然后出示椰子树、大椰子了、小岛,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按一定的方位把它们摆好)。
2、出示词语,学生针对图片对号入座,随文学词。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面对这么多又大又圆的椰子,皮皮和汪汪心情如何?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试试体会它们的心情。
2、用?标出读不懂的地方,简单的疑问当时解决。
3、提问:小狗汪汪遇到哪些困难?(指名读文)
老师出示灯片(第二自然段)
问:小狗汪汪爬不上椰子树,心情会怎样呢?
学生自由读文,感受汪汪的心情。
指名读,小组间赛读。
老师适当引导:抓住重点词语领会,如,几次、望着、直流口水、转来转去
4、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我们再来看看小猴皮皮遇到了什么困难?
学生自由读文,找出小猴遇到的'困难,并指名回答。
问:小猴的心情又会怎样?(出示灯片)
小组合作学习,用小圆点标出重点词语领会,试着读一读,看看哪一小组读得最有感情?不要强调学生的读法一致,注意学生的个性朗读给予充分的肯定。
过渡:小猴皮皮望着椰子树,急得抓耳挠腮,怎么办呢?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呢?同桌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商量。
师:你们认为它俩怎样?引导学生领悟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才能成功的道理。
三、拓展感悟,合作表演。
过渡:皮皮和汪汪商量,一起去小岛上摘椰子吃,那它们会怎样做呢?请同学们发挥充分的想象,学学皮皮和汪汪,小组同学相互合作,取长补短,表演表演它们是怎样做的。
小组同学相互合作表演。
小组汇报表演。
四、自主识字,讲究方法。
1、教师灯片出示:岛、椰、围、转、商、量、摘。(带拼音)
2、学生自主记字,用自己的方法记字,如,生活环境识字、编顺口溜识字、编故事识字(可以在识字过程中体现与人合作,才会成功的道理)
3、教师在灯片上去掉拼音,学生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4、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的词语中,引导学生读词语。
五、作业设计。
与家长合作表演课本剧。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巩固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做快速认读的练习,比一比哪组记得快?
2、分组朗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二、结合课文,品读感悟。
1、通过学生学习皮皮和汪汪商量出的好办法,指导读四、五自然段,了解合作的优点。-
2、教师利用多煤体课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编排表演自己的童话剧,以趣促思。
3、随文学习其他8个字。
出示灯片,练习巩固。
填一填
又()又()转()转()
抓()挠腮
小岛围巾它俩味道烟火花灯
4、学生再次品读课文。
三、书写指导。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认真观察发现规律。
2、指导书写,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味字的口应写在未的中间靠上的位置;岛字中的山不超出竖折折钩。
3、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大家通过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一定会战胜困难。
五、板书设计。
25皮皮和汪汪
椰子又大又圆
汪汪上不去树
皮皮上不去岛上
合作成功
六、续编《皮皮和汪汪》一年后的故事。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
2.弄清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3.会认“菌、枢、疫、疯、魂、魄、酷、寂”等8个生字,会写“助、畜、菌、枢、疫、疯、魂、魄、酷、寂”等10个字,掌握“助手、细菌、病魔、疯狗、无所谓惧、惊心动魄、残酷、惊魂不定、寂静”等词语。
教学重点
弄清楚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搜集巴斯德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①启发:通过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学习链接”。启发:通过读学习链接,你对巴斯德获得哪些信息?
③引导:通过同学们的预习,联系生活实际,你对狂犬病有哪些了解?
④鼓励学生对课题质疑。
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1.多媒体课件出示初读要求:初读小贴士
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组织学生自己读课文
2.检查初读情况。
①大屏幕出示生字、词语。
②大屏幕出示本课四字词语。启发: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与同学交流。
③大屏幕出示句子,指导学生读句子。
三、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1.启发: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艰辛过程。
2.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第二题。
3.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顺序。
四、引导学生学习第二部分。
1.启发:自由读课文,说一说,巴斯德为什么向狂犬病发起了进攻?
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3.启发:巴斯德经过五年孜孜不倦的研究,终于在狗身上,取得了成功。这种狂犬疫苗能否用在人身上,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梅斯泰尔迫使巴斯德必须继续实验,实验的过程怎样?我们小节课学习。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抄写在词语花篮中。
2.读熟课文。
齐读课题。
自由交流知道的内容。
读“学习链接”,自由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
交流对狂犬病的了解。
质疑课题。
学生依据初读方法和要求,自己学习课文。
读生字、词语,交流生字识记方法。
读词语,解释词语的意思。
读句子,读正确、流利。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动手,在书上完成第二题。
交流顺序。
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在书上画一画,交流。
读课文,自由交流。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征服艰辛在狗身上成功五年
孜孜不倦
作业设计
1.积累词语,抄写在词语花篮中。
2.读熟课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
2.了解汉字“换一换”的汉字方法,学会巧妙识记汉字、理解汉字所表达的意思。
3.会用生字口头扩词语,丰富学生的词汇。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了解汉字“换一换”的汉字方法,学会巧妙识记汉字、理解汉字所表达的意思。
3.会用生字口头扩词语,丰富学生的词汇。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10)
1.出示加一加的几组汉字,开火车认读。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咱们读的这些汉字间有什么关系,吗?
3.今天咱们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认识汉字,什么方法呢?(教师板书课题:换一换)
4.指题,并教学生认读“换”。
二、找出规律,认读生字(15)
1.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认读生字,一边认读生字,一边观察,今天要认识的生字和以前认过的生字有什么关系?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反馈: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它们间的关系了吗?
4.教师:对了,这些新的生字,都是通过把原来我们会认的字的部首换部首得来的。
5.激发学生的.兴趣,认读、识记生字:这样,这些生字不是长的很像了吗?怎样才能不把它们认错、记错、用错了呢?小朋友,你们快快动动脑筋,和你的小伙伴商量商量。
6.小组讨论后,集体反馈:说说应该怎么记。
7.教师出示生字词卡,集体认读。
8.指名认读,其他评议。
9.互相读一读,互相考一考。
三、游戏巩固,加深印象(10)
1.指名用生字口头扩词。
2.组织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游戏。
四、布置作业(5)
1.认读生字。
2.写本课学的生字。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学习、积累汉字,鼓励他们课后探究,提高识字及识字量。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10)
1.以摘苹果的方式,认读生字,巩固复习。
2.读一读课文中的几组词语。
3.指名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进行生字扩词练习。
二、语文实践,拓展延伸(15)
1.小朋友们,其实咱们这学期已经学习了不少这样能够互相换一换得来的生字,你们快行动,把它们找出来,越快越好。
2.引导学生在课本后面的生字表里头去找。
3.学生反馈,教师按组写在黑板上。
4.集体复习这些生字的认读。
5.指名说一说如何识记、区别这些生字,并用它们组词。
6.动手练习。
跑→袍 进→( ) 限→( )
7.集体讲评。教师激励学生课后自行对本学期学过的生字进行归纳、。
三、指导写字(15)
1.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要写好每个生字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3.学生反馈后,教师。
(1)看清字形,不能写错。
(2)看清楚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尽量写漂亮。
(3)坐姿端正,态度要认真。
(4)尽可能做到每个笔画运笔鲜明。
4.学生自行观察生字,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互相评议,互相学习。
6.教师表扬、激励学生认真写字,争取人人写一手漂亮的字。
四、布置作业(5)
抄写本课生字。
教后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经典】语文教案11-20
(精选)语文教案12-09
语文《台阶》教案12-19
语文教案(精选)04-19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树教案12-06
语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