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10 07:35:0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精华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精华3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分享阅读活动中观察画面,寻找故事的线索,感受故事的趣味。

  2.学说故事中的形容词,尝试用一问一答的句式表述故事的内容。

  3.尝试创编故事第二部分,用合适的形容词完整说出创编的语句。

  活动准备:

  1.课件《沙滩寻宝》、图片

  2.故事《沙滩寻宝》CD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故事CD,回顾经验,畅谈感受。

  教师:小朋友们,你有没有去海边玩过啊?

  教师:哦!有些小朋友去玩过,有些小朋友没有去玩过?去海边玩过的小朋友你们说海边的沙滩上好玩吗?

  2.教师: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去海边的沙滩上玩玩。

  二、播放故事,完整欣赏。

  1.教师播放故事,幼儿欣赏。

  (1) 教师:看!这是在哪里啊?哦!沙滩上都有些什么?

  对!他叫贝贝——幼儿回答。听贝贝是怎么说的(播放声音)。

  (2)接着看,贝贝的表情是怎么样?他会说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声音)

  (3)唉?接下来贝贝又要玩什么呢?——哦!是这样吗?(播放声音)

  (4)观察图四,师:来!我们跟着贝贝继续去玩。他们可能在说什么话呢?——(播放声音)

  师:妈妈说沙滩上有宝贝,你们去沙滩上有没有找到过宝贝啊?唉?到底是什么宝贝呢?那我们跟着贝贝一起去找找吧!(点击下一张图片)

  2.教师边播放故事后半部分,幼儿边观察画面,猜测故事中的宝贝,体会其中趣味。

  教师:故事里贝贝都找到了哪些宝贝啊?(出示相应的图片)

  贝贝找到这么多的宝贝,这些都是什么样的宝贝啊?故事里用了哪些好听的词来形容宝贝?现在我们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仔细听听故事里用了哪些好听的词语来形容这些宝贝。

  三、师幼完整阅读,重点学习寻找宝贝的段落。

  1.教师再次播放【分享阅读】,幼儿欣赏。

  师:故事里用了哪些好听的词语来形容这些宝贝?——幼儿回答(贴相应的字卡)

  2.学说形容词,师幼用一问一答的句式表达故事。(重点学习形容词)

  3.现在我们来玩一个“你来问,我来答”的游戏。男孩和女孩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尽量用一问一答形式完整说出“咦!这是什么呀?”“哦!原来是XX的XX。”(游戏两编)

  四、尝试扩编故事。

  1.教师:唉?小朋友们动动小脑子,沙滩上除了贝贝寻找到的这些宝贝意外,还会有什么宝贝呢?——幼儿回答

  2.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想到沙滩上的宝贝画出来,只要用线描不用涂颜色,老师播放音乐,当音乐停止时小朋友们就拿着自己的画贴到黑板上,要加油哦!

  3.分别请小朋友们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宝贝,鼓励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小朋友们来问:“咦!这是什么呀?”一位幼儿回答:“哦!原来是XX的'XX。”

  4. 师:老师也找来了一些沙滩上的宝贝,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

  教师请幼儿观看画面,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画面,一问一答形式。幼儿完整回答:噢!原来是XX的XX。

  师小结:哇!原来沙滩上有这么多宝贝,沙滩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我们去沙滩上玩应该怎么样保护沙滩的环境呢?

  ——对的!小朋友们讲得都很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去沙滩玩时保护环境,不随意乱丢垃圾,那么大自然也会还给小朋友一个优美的环境并带给小朋友们一份好心情。

  教师播放课件【分享阅读】,师幼共同阅读,猜测故事中的宝贝。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

  2、创编小树生长和小精灵爱护小树的动作。

  3、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树和小精灵的胸饰若干、《挪威舞曲》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讲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春天来了,魔法森林里的小树开始生长了,听!”(音乐A)

  “听到刚才的音乐,你觉得小树它是一下子长大的?还是慢慢慢慢长得?”

  那一开始的小树苗是什么样子的呢(哦~是小小的)

  你能做一下小树苗的动作吗?

  那小树要开始长喽!“慢慢长,慢慢长,慢慢慢慢往上长,慢慢长出小枝桠,慢慢开出树杈来,慢慢长成大树啦,迎着风儿摇摇摇!(背景乐轻A,歌谣按音乐节奏来)”

  魔法森林里的小树长得都不一样,想一想你的小树会往那边长?(···)

  那现在我们听音乐做一做(音乐A)小朋友们找空位蹲好~

  魔法森林里还住着一群喜欢小树的小精灵,他们经常会来照顾在生长的小树,听!他们来了~(音乐B)

  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小精灵和小树是好朋友,他会怎样照顾小树,和它玩呢?(···)

  你们觉得小精灵是怎么出现的?再听一遍音乐(B)(····)

  我们再来听一次,做一做小精灵出现和爱护小树的动作吧!(音乐B)

  故事还没结束呢···天黑了,小精灵回家了,小树又开始生长了···(音乐A,教师动作)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做吧!

  故事结束了,你们知道一开始小树要怎么样吗?小精灵是什么时候才出来的`吗?

  (出示精灵图示),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听音乐,按照音乐贴顺序,到什么时候小树出现,什么时候小精灵出现。(音乐ABA)

  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小朋友当小树,一个小朋友当小精灵,上来表演(精灵小树的胸饰)

  他们演的真棒,我们也一起来试一试吧!(椅子下面已分好精灵小树的胸饰)音乐ABA(小树找好空的位置,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喽!!)

  A时教师跟小树做B时跟小精灵做

  再来一遍音乐,小朋友自己做!然后再交换角色玩一次!结束!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正确点数9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知道数量间的递进关系。

  活动重点:

  正确点数9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难点:

  知道数量间的递进关系。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绘制“海底世界:背景图;海底生物特征(如:形态、大小、颜色)各异的图片(如水母、贝壳、虾、螃蟹、鱼等)数量分别为5、6、7、8、9,并贴在“海底世界”背景图上。

  3、5~9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进行分类。

  今天老师带来一张美丽的:海底世界”图片,看看上面都有哪些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请把它们分类并摆放在一起。

  二、学习接数,感知数量间的递增关系。

  1、学习接数。

  任意选择一个种类、教师先点数,然后请幼儿继续接着数,如教师先数大水母1、2、3、4,请幼儿接着数完小水母5、6、7,然后说出总数。

  教师数张开的.贝壳1、2、3,幼儿接着数闭合的贝壳4、5、6、7、8,说出一共有几只贝壳。……

  2、感知数量的递进关系。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数好的每一种海洋生物,一行行按从少到多的顺序一一对应地整齐排列,并在后面摆放5~9的数字卡片,感知数量的递增关系。

  三、儿童独立计数。

  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12页“海底世界”上,也有各种不同的海洋生物。这么多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在一起,我们怎么数,才不会漏数和多数呢?(引导幼儿发现并借助标记法正确点数混合摆放的物体,如每次点数一个种类时,可点完一个画个圈、打“∨”、或涂上颜色)

  活动反思:

  本次的数学活动,因为是一张美丽的:海底世界”图片,图片里有许多的海洋生物,所以幼儿比较感兴趣,在让幼儿数数时,幼儿都参与进来,积极地举手回答数数后的数量,有老师示范写在规定的地方,在涂色的环节中,因为考虑到幼儿可能记不住涂哪种指定的颜色,所以事先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的纸头上,图上相应的颜色,在幼儿涂色的过程中可以做个小提示。老师示范结束后,再拿出没有写涂色过的作业,比较哪个海底世界更美,激发幼儿的兴趣。大部分幼儿能顺利的在规定的时间中完成任务,还有部分幼儿,因为某几个数字不会写如:5、8,有些难度的数字,所以无法按时完成,我想在平时还需要加以练习。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3-02

中班教案[经典]02-26

中班的教案07-24

(精选)中班教案10-25

[精选]中班教案11-07

中班教案03-01

(经典)中班教案11-29

(经典)中班教案05-08

中班教案(经典)10-14

中班教案【精选】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