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与热水教案

时间:2024-06-28 12:49:0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冷水与热水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冷水与热水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冷水与热水教案

冷水与热水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触摸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水按照不同的温度程度进行分类,包括烫、热、温、凉、冷,并试图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法去研究冷水和热水的差异。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收集有关物体冷热性质的实际材料,然后整理和研究这些材料。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让他们明白科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一些与冷热相关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通过触摸的方式将水分为烫、热、温、凉、冷的不同温度等级。

  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和使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冷水和热水的差异。材料准备:每组准备4个烧杯(如果没有条件,可以使用剪成杯子的矿泉水瓶代替)、水槽、热水、冷水、小塑料袋(每组两个)、皮筋或绳子、天平或自制小秤。

  教学过程:

  一、不同温度的水的特点

  二、冷水和热水的其他差异

  三、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

  四.小结

  教学媒体:

  一壶热水,一壶冷水,几只杯子,小塑料袋,红墨水,冷水和热水教学媒体气球皮,试管,小秤,皮筋或线绳。

  教师行为:

  1. 引入:通过问教室外的温度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冷热感觉的思考。

  2. 准备:准备一壶热水和一壶冷水,为后续实验做好准备。

  3. 分类热水:通过给热水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温度的热水。

  4. 总结烫伤的场合以及如何避免烫伤。

  学生行为:

  1. 学生亲自外出感受外界的温度。

  2. 请一位同学上台摸一摸猜测的热水和冷水,通过亲身经历比较两种水的感觉差异。

  3. 倒出四杯不同温度的水并描述和触摸,联系课本中关于开水和冰水的插图进行水的分类。

  4. 学生互相交流感受并反馈。

  教师行为:

  1. 在冷水和热水中滴上一滴红墨水,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发现。然后将装有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装有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再次观察并解释这些现象,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

  2. 观察并讨论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并进行实验验证。

  3. 将装满冷水的.试管用气球皮蒙上,并用皮筋扎紧,放入热水中观察并记录发现。再将试管放到冷水中观察并记录发现。

  教学思路:

  1. 通过初步感受冷热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强调冷热是通过触觉感受得知的。

  3. 让学生具体感受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异。

  4. 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烫伤的危险性以及如何避免。

  5. 提供不同的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其他不同之处。

  6. 观察水的体积变化,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热水上浮的原因。

  教学反思:

  通过提供实际体验和观察现象的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更能意识到冷热感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受伤。

冷水与热水教案2

  一、研究目标

  1.科学知识

  引领学生经历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分辨冷水与热水的不同;让学生通过触摸几杯不同的水,根据温度的不同把水分为烫、热、温、凉、冷几类。

  2.科学技能

  通过学生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大胆设计实验的精神,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能运用身边的材料展开实验研究;以实验的形式,让学生变换角度,变换方法去研究,认识冷水与热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热水会烫伤皮肤的生活经验整理,提高学生积累生活经验的科学意识;经历生活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引领学生自主参与有关冷、热水的探究活动。

  二、研究重、难点

  研究重点:经历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并让学生经历根据冷热程度把水分为烫、热、温、凉、冷的过程。

  研究难点:经历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

  三、研究准备

  小瓷人、瘪的乒乓球1只、冷水、热水

  分组:一次性杯5只、烧杯1只、茶叶、盐、红墨水、滴管、药匙

  四、研究过程

  (一)激趣引入,直切重点

  老师出示一杯水。

  上学期我们研究过水,发现水有什么特点?今天老师也用水来做一个实验——

  1.小实验

  (1).小瓷猪身上倒1号杯水,观察有什么发现?再倒2号杯水,有什么发现?

  (2).什么原因呢?

  (3).师生交流。

  两杯都是水,就是冷热不一样就会产生不同的现象,看来冷水与热水也值得咱们去研究。出题。

  2.研讨冷水与热水的不同

  (1).从这个实验中你发现了冷水与热水有什么不一样?

  (2).再观察,你还发现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3).联系生活想一想,冷水与热水在生活运用中有什么不一样?生说师列(有热气、泡茶、泡药、溶糖、溶冰、滴红墨水等)如果用冷水会与用热水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可以怎样证明?

  3.选择问题,研讨实验

  我给大家准备了许多材料,有茶叶、红墨水、糖、盐、热红水等。小组讨论,选择问题去研究、实验,讨论一下需要什么材料,工具。做好分工,科学记录。

  (二)引领学生观察、实验、操作

  给大家十分钟左右进行实验,注意做实验的时,一定要将研究材料同时放进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里才能比较。

  (三)组织学生表达与交流

  请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实验情况,其它小组注意你们组与他们研究发现有什么不同,等会补充。

  (四)联系生活,了解冷热不同的四杯水

  其实,生活中冷水与热水还有很多的不同。看,一个瘪了的`乒乓球,想还原它,怎么办?试试。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1.出计策

  生活中并不是就只能到冷水或热水,有时冷水太冷,热水太热,怎么办?如果只给你一杯冷水,一杯热水你能调出四杯温度不同的水吗?

  2.实验 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操作。

  3.交流

  你是怎样做的?调出了四杯怎样的水?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遇到比这还冷的水吗?比这还热的水呢?

  碰了很烫的水我们的皮肤会怎样?生活中,在怎么样的情况下会烫伤?所以我们要注意安全。

  好,冷水、热水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只要留心注意,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会时刻被你发现。

冷水与热水教案3

  教 材 :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

  1、科学知识: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冷水和热水“相遇”之后,热是怎样传递的。

  2、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曲线图,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及对实验的结果分析结论。

  教学重难点:实验条件的控制

  分组实验材料:

  铁架台、烧杯、锥形瓶、温度计、冷水、热水、保温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冷水和热水。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当我们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时,两个容器中水的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为下面实验做好铺垫。




三、明确思路,进行实验。




1、指导学生认识实验材料。




2、讲解实验方法。(播放课件)




(1)测量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




(2)把盛有冷水的.锥形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3)把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调整温度计的位置。




(4)用保温板盖住杯口。




(5)观测冷水和热水每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学生认识实验材料,明确实验方法。





小组讨论分工情况。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分组组装实验仪器,进行实验。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以小组形式组装实验模型,做实验,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找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





实验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能力。




四、整理数据,归纳结论。




1、教师讲解曲线图的绘制。




2、从曲线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3、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学生绘制曲线图。




观察、分析曲线图,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根据对实验现象及数据的分析,通过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学习用曲线图整理实验信息,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巩固运用。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




培养学生善于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服务于生活”。




冷水与热水教案4

  教材说明:

  教材共3页,由3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冷热不同的水

  这个活动是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入手进行本单元学习的。活动分3层:

  1、用一壶热水和一瓶冷水倒出四杯不同温度的水,用触摸等方法感受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并结合生活经验,想出怎样倒更为合理。例如:使用玻璃杯应先倒冷水再倒热水,先倒热水杯子容易炸裂;使用软塑料杯时也要先倒冷水再倒热水,否则杯子容易变形。这里还需要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四杯不同温度的水:烫水、热水、温水和凉水,交流平时触摸更冷或更热的水时的感觉。

  2、按手触摸的感觉给热水分类:温水;不烫手的热水;烫手的热水;不能触摸、一碰就烫伤皮肤的热水。

  3、记录、整理发生烫伤的场合。这个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经验整理,不必强求和教材一致。

  活动二: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

  教材是以提出一个新话题的方式转入这个活动的,试图以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变换角度、变换方法去研究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这个活动分两层:

  1、从观察往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开始,让学生发现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而在冷水中扩散得慢,这里只找不同而不需解决为什么。

  2、观察装有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沉,装有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浮的事实,并尝试着做出解释。

  活动三: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

  这个活动仍以观察实验的形式进行。首先提出观察目标: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然后以实验展开,用气球皮蒙住装满冷水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学生们会收集到在热水中气球皮鼓,冷水中气球皮凹的事实。教材中天平称试管的插图,是解决实验中水的重量是否变化的提示。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没有变化而是体积发生了变化。水的'体积变大是热水上浮的原因。这一活动还指向了下一个活动目标:对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本课时活动内容较多,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适当增加教学时间。

  教学准备

  每组4只塑料杯、水槽、开水壶、冷水、小塑料袋、扎好的有水的冷热试管、天平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今天比较热,而冬天比较冷,我们这单元开始学习冷与热,大家很熟悉水,就来研究冷水与热水吧!

  2、用触摸方法感受冷水与热水的基本差异

  (1)请几位同学摸摸冷热两杯水,说说触摸的感觉。

  (2)加点冷水后,热水温度会怎样?

  (3)用一瓶冷水和一壶热水倒出四杯冷热不同的水。并把四杯水排成从冷到热一对整齐的队伍。

  (4)描述触摸四杯水的感受,联系教材开水和冰水的插图给水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

  (5)P60页,看看我们平时你什么时候烫到过。

  3、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

  (1)冷水和热水除了冷热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能换一种方法来研究吗?

  (2)在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说明要求

  (3)把装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把装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又发现了什么?

  (4)怎样解释以上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设。

  4、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

  (1)观察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2)把装满冷水的试管用气球皮蒙上,并用皮筋扎紧,放入热水中。发现了什么?放到冷水中,又发现什么?

  (3)交流观察结果并进行解释。

  5、延伸活动

  玩一个有趣的玩具,会撒尿的小陶俑,课外想想是什么原理呢?

冷水与热水教案5

  《科学课》三下《冷与热》单元

  杭州市西湖区周浦中心小学 郑维庆在市科学新课程调研活动中执教

  教材说明

  教材共3页,由3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冷热不同的水。

  这个活动是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入手进行本单元学习的。活动分3层:1.用一壶热水和一瓶冷水倒出四杯不同温度的水,用触摸等方法感受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并结合生活经验,想出怎样倒更为合理。例如:使用玻璃杯应先倒冷水再倒热水,先倒热水杯子容易炸裂;使用软塑料杯时也要先倒冷水再倒热水,否则杯子容易变形。这里还需要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四杯不同温度的水:烫水、热水、温水和凉水,交流平时触摸更冷或更热的水时的感觉。2.按手触摸的感觉给热水分类:温水;不烫手的热水;烫手的热水;不能触摸、一碰就烫伤皮肤的热水。3.记录、整理发生烫伤的场合。这个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经验整理,不必强求和教材一致。

  活动二: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

  教材是以提出一个新话题的方式转入这个活动的,试图以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变换角度、变换方法去研究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这个活动分两层:1.从观察往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开始,让学生发现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而在冷水中扩散得慢,这里只找不同而不需解决为什么。2.观察装有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沉,装有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浮的'事实,并尝试着做出解释。

  活动三: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

  这个活动仍以观察实验的形式进行。首先提出观察目标: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然后以实验展开,用气球皮蒙住装满冷水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学生们会收集到在热水中气球皮鼓,冷水中气球皮凹的事实。教材中天平称试管的插图,是解决实验中水的重量是否变化的提示。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没有变化而是体积发生了变化。水的体积变大是热水上浮的原因。这一活动还指向了下一个活动目标:对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本课时活动内容较多,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适当增加教学时间。

  教学准备

  每组4只塑料杯、水槽、开水壶、冷水、小塑料袋、扎好的有水的冷热试管、天平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今天比较热,而冬天比较冷,我们这单元开始学习冷与热,大家很熟悉水,就来研究冷水与热水吧!

  2.用触摸方法感受冷水与热水的基本差异。

  ·请几位同学摸摸冷热两杯水,说说触摸的感觉。

  。加点冷水后,热水温度会怎样?

  ·用一瓶冷水和一壶热水倒出四杯冷热不同的水。并把四杯水排成从冷到热一对整齐的队伍。

  ·描述触摸四杯水的感受,联系教材开水和冰水的插图给水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

  P60页,看看我们平时你什么时候烫到过。

  3.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

  ·冷水和热水除了冷热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能换一种方法来研究吗?

  ·在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说明要求

  ·把装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把装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又发现了什么?

  ·怎样解释以上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设。

  4.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

  ·观察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把装满冷水的试管用气球皮蒙上,并用皮筋扎紧,放入热水中。发现了什么?放到冷水中,又发现什么?

  ·交流观察结果并进行解释。

  5、延伸活动,

  玩一个有趣的玩具,会撒尿的小陶俑,课外想想是什么原理呢?

【冷水与热水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让热水快点变冷教案12-03

《给冷水加热》教学反思04-16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热水快点变冷07-1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杯中的热水》含反思04-05

《起始课教案》教案08-26

教案06-18

《穷人》教案 穷人教案课件11-18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生物》教案09-23

幼儿园教案美术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