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时间:2024-06-07 13:41:0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乘两位数的乘法。课文第52页(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八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72=600×300=30×23=53×30=20×700=40×22=608×5=

  40×72=40×72=40×72=20×20=40×90=502×7=908×4=

  2、笔算708×6=790×8=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30=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30

  -----

  4800

  2)106×30=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3、4、7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四年级数学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相关文章: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04-12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02-10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07-13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04-20

六年级数学教案:商末尾有零的除法06-02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数学教案06-07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笔算除法06-03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04-22

四年级数学教案:《较复杂的小数乘法》06-01

四年级数学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乘两位数的乘法。课文第52页(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八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72=600×300=30×23=53×30=20×700=40×22=608×5=

  40×72=40×72=40×72=20×20=40×90=502×7=908×4=

  2、笔算708×6=790×8=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30=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30

  -----

  4800

  2)106×30=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3、4、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