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第2课时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3 — 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让学生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难点: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45 + 28 + 16 92 — 44 — 23
2、9 + 4 — 6 16 — 7 + 8
二、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
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来编一道题吗?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2、探索新知
男生一共折了38只,女生一共折了42只,送给幼儿园33只,还剩多少只?
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学生交流。
请学生试算,并请学生上台板演,可能会有出现书写格式的错误,由其他学生对其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
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
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60—38+40=
把你的算法和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的什么,又算的什么,结果是多少。
一般方法是:先算38加42,再减33,结果等于47。如果出现先算42—33,再加38,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并谈谈看法。同时说明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谁愿意把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一个竖式的,就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主动介绍。
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3、教学试一试。
同学们看这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题,请你自己算一算,检查一下加减混合运算知识学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试一试”。
教师巡视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完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指名说一说想想做做第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
集体评议。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运算
38+42—33=47(只)
60—38+40=62
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教师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重新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不必做过多的铺垫,不用多余的提问引导。
【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01-12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4-0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09-1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设计08-26
《混合运算》说课稿07-12
混合运算说课稿07-09
《加减混合》说课稿05-20
加减混合说课稿01-11
《混合运算》优秀教案08-26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