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高了》多媒体教案

时间:2024-06-07 07:12:3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长高了》多媒体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长高了》多媒体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我长高了》多媒体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

  2、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在活动中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

  三、教学难点

  体会"米"的实际意义,会恰当选择长度单位。

  四、教学设想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米"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但对于"米"这个抽象单位,体会到它的实际意义,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仍有一些困难,教材提供了一些测量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米,鼓励学生理解米的实际意义,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并通过学生对米尺的观察,使学生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还安排了许多体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义和技能。

  五、学生活动形式

  以小组形式进行,6—7人一组,课桌呈U字型摆放。

  六、学具准备

  每组1把米尺,1根长绳,2张练习纸。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在教室里举行一次测量大比拼,决出一个冠军小组。(老师出示课题和奖杯)你们有信心吗?既然是测量大比拼,那谁来说一说,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二)展开活动

  1、小组合作分别量出1米、2米长的绳子。

  (1)量出1米长的绳子

  请大家量出1米长的绳子,做出记号,比比看,哪个小组量得又准又快。你们组量得既准又快,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分工的吗?(两个同学拿尺子,两个同学拉绳,一个同学检查,一个做记号。)他们不仅分工明确,而且还能互相配合,所以量得又准又快,希望其他组能向他们学习,学会分工、合作,在第二轮比赛中争当第一。

  (2)量出2米长的绳子

  第二轮比赛,请合作量出2米长的绳子,做好记号,开始。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检查测量结果。

  能说说你们组这次又是怎样测量的吗?学生可能会出现:1、1米后面再量出1米;2、把上次量的1米对折;3、重新量出2米

  你们认为哪种测量方法最好?总结:看来,测量时,我们要选择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

  2、量出课桌的长、宽、高。

  (1)大家先讨论一下,要想准确、快速地量出这3个数据,你们打算怎样分工合作呢?

  (2)学生活动,老师指导。

  (3)集体讲评

  请说一下,你们组的测量结果。如果碰到不完全一样,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测量实物时,都会出现一些误差,这是正常现象。

  3、联系生活,综合运用。

  (1)出示小小体检表

  大家观察一下,这个表格需要测哪几项?

  回想一下,医生是怎么给你测身高的?学生可能会出现:

  1、头要挺直,不低头,不仰头。

  2、不把尺子拉的太松,也不太紧。

  3、手臂要抬平,不往前,也不往后。

  (2)小组分工合作测量。

  (3)小组汇报

  (4)进行健康教育

  出示制作好的身高统计表,这是同学们在活动中做出的咱们班的身高统计表,观察一下,你可以看出什么?

  引导学生看对照表,我们量出了身高、头围、胸围,那怎样才能看出我们的生长发育情况呢?老师这里有一张6———8岁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课件出示)同学们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怎样?

  (三)课外延伸

  1、大家还想测什么?学习步长。

  那什么叫"步长"呢?步长就是我们平时走路一步的距离,从脚尖到脚尖的长度,或者是从脚跟到脚跟的长度。(课件演示步长)知道了步长有什么用呢?放学后,试着量出从家到学校有多远?

  2、趣味延伸

  大家来看一幅图,观察一下,这讲了什么故事呀!(课件出示蚂蚁与蜗牛的赛跑图),现在它们分别跑了多少?你猜一猜,它们谁会赢?为什么?

【《我长高了》多媒体教案】相关文章:

圆弧长的教案08-25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案07-21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09-12

《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09-02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02-02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优秀教案10-13

多媒体教学反思04-20

多媒体课件制作07-26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案07-14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范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