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复习1》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04 08:50:5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1》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1》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1》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40页复习1~7。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排列的一些规律。

  2、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且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教学重点:

  让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发现并提出身边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1~6的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要求小朋友能熟练地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还要能用这些口诀很快地进行乘法口算。

  二、复习。

  1、复习第1题

  出示题图,学生独立观察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复习第2题。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这是我们学过的1~6的乘法口诀,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口诀吗?(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2)学生对照口诀放大表,横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横着看,口诀的排列与我们学习时的顺序一样,第1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2行是2的乘法口诀,第3行是3的乘法口诀,……一行一行排到6的乘法口诀。

  请小朋友一行一行背一遍。

  (3)竖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竖着看,每一行中口诀的第一个数相同,第二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也就1个几1行、2个几1行……这样排列的。例如第一行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第二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

  请小朋友竖着一行一行背一遍。

  (4)拐弯看(要说明先横后竖地读),每一组口诀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拐弯看,先横后竖,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都是与2有关的口诀,也就是2和1、2和2、2和3……相乘的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都是与3有关的口诀,也就是3和1、3和2、3和3、3和4……相乘的口诀。

  请小朋友齐着拐弯试背一遍

  (5)师生共同对口令。

  3、复习第3题。

  竞赛的形式同桌同学两人一组,比比谁先过河;比两次,使每个同学都能练习到两组题。

  4、复习第5题。

  在写出得数的算式里填写运算符号,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之后组织交流,讲讲是怎样想的?

  5、复习第6题。

  填方框里的乘数,由于只学到6的乘法口诀,所以方框里暂时填1~6个数,要求学生说出所填乘数,所得的积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第一题可按横着背的6的口诀的顺序想,后面两小题可以按拐弯背的顺序想。)

  6、复习7。

  引导学生弄清图意,交流后独立解答,集体汇报订正。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与同学一起分享一下吧。

  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1×2=2 一二得二 2×2=4 二二得四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3×4=12 三四十二

  4×4=16 四四十六 5×1=5 一五得五

  5×2=10 二五得十 3×5=15 三五十五

  4×5=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1×6=6 一六得六 2×6=12 二六十二

  3×6=18 三六十八 4×6=24 四六二十四

  5×6=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

  教学反思:

  学习完本单元,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节课进行回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注意检查学生对乘法的含义是否都清楚,乘法口诀是否记熟,有效督促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巩固。

【二年级上册《复习1》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复习1》教案06-27

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02-18

数学教案《“1”和“许多”》01-0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1》数学教案06-0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09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1》数学教案06-0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3-1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2-28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编15篇03-15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