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08 13:35:3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积累“勉强”等词语。

  (2)默读课文,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感受稻草人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等美好品质。

  (4)展开想象编写故事,写一写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初步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主感悟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句段,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稻草人的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等美好品质。

  (2)激发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稻草人美好品质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自主感悟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句段,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稻草人的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等美好品质。

  2.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3.关键: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句段,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稻草人的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等美好品质。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1、几年来由于我重视双基的落实,所以我所带的实验班里大部分学生从平时的作业、单元检测和期中阶段性检测中反映出双基知识掌握得较好。个别同学由于智商问除外。

  2、该班学生从低年级上来,阅读能力比较薄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教科书的课文作最好的示范阅读文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并用迁移方法阅读课外书。所以班里的优生在课堂上对课文的理解较深刻、透彻,对老师提的问题回答的很到位,并能灵活地将在课文中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日记或作文中去。中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但不能自觉地应用。中下的学生阅读、理解都比较困难,就谈不上主动积累了,甚至连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都成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2.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要求自读。

  三、集体反馈,掌握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进行强调。

  字音:“穗”是平舌音;“挽”“甸”是前鼻音,“耕”是后鼻音。读准本课多音字,“娘儿俩”的读音是“niáng‘r liǎ”,“一个挨一个”的“挨”的读音是“āi”。

  字形:注意“穗”的“惠”的区别;注意“橘”的右上部是“矛字,右下部是”门“里加上”八“和”口“。

  3.教师再次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集体读一读。

  4.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首先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其次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

  四、小组合作,简要复述。

  1.教师出示提示:简要的复述即按照课文的顺序,删去那些次要的解释性或描写性的部分,抓住文章中主要的东西来复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简要的复述”稻草人“的故事。

  (这个环节在于训练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特别是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连贯的说话技能和有选择的突出重点的说话能力)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课件):默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思考问题:

  第一个问题:叶圣陶是怎样一步一步将稻草人的样子和构造说清楚的?

  第二个问题: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稻草人,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找出相关语句。

  2.全班交流反馈。

  (1)叶圣陶按照骨架子、肌肉和皮肤、帽子、脸部、手的顺序将稻草人的样子和构造说清楚,同时也写出稻草人的特点。

  (2)从这两个自然段可以看出稻草人非常尽职,非常忠诚。从”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儿,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来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六、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叶圣陶按一定顺序将稻草人的样子构造说清楚了,特点鲜明,大家在习作时要自觉地运用它;我们还知道稻草人非常尽职和忠诚,为主人看着田地。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稻草人除了尽职和忠诚,还有哪些优秀品质。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和家人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3.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写一个片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体现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感受稻草人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

  2.展开想象编写故事,写一写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初步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或者写有问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

  肌肉 皮肤 稻穗勉强 耕种 橘子褐色祸事 费苦心 尽责任

  2.指名简要地复述”稻草人“的故事。

  3.教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稻草人非常尽职,对主人非常忠诚,为主人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稻草人除了尽职和忠诚,还有哪些优秀品质。

  二、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1.课件出示:

  默读第三至第九自然段,思考:

  (1)找出描写扇子动作的变化和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

  (2)除了尽职和忠诚之外,你还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稻草人?

  2.学生默读思考,动手标画,自主感悟。

  三、畅谈感受,品味朗读。

  1.教师:扇子动作的变化正反映了稻草人的情感变化。下面,我们就把描写扇子动作的变化和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找出来。

  描写扇子动作的变化和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

  扇子轻轻摇动 高兴

  扇子摇得更勤 惊恐

  使劲摇动扇子 着急

  斜着扇子 弯着腰 痛心

  (教师适时板书)

  2.指名学生感悟稻草人感情变化的原因。

  (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着急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

  3.教师:除了尽职和忠诚之外,你还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稻草人?(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4.有感情地朗读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

  课件出示:

  (1)可是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像是能丰收似的。所以,稻草人替她高兴……如果真有这一笑,在稻草人看来,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更可珍贵,因为他爱他的主人。

  (2)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着急……心里就像刀割一样。

  (3)稻草人仔细看那片稻叶,果然,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好些蛾下的子。这使稻草人感到无比惊恐……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

  (4)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5.教师:现实生活中的稻草人是没有生命的,而叶圣陶却赋予他丰富的情感,一个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四、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1.课件出示:

  渐渐地,一大片浓绿的稻子全不见了,只剩下光秆儿。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2.指定一名学生朗读。

  3.教师:同学们,想一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续写故事,不能随便写,有一定的要求。

  (出示续写故事的要求:(1)确定好中心;(2)要恰当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3)内容真实合理,要说真话,吐真情)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写有趣的故事吧。

  4.指定几名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故事。

  (根据提供的事物指导学生编故事,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挥创造性,把见闻和想象写出来,说真话,吐真情)

  五、课堂小结。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

  2.学生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展开想象,续写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3、帮助学生认识“肤、怠、穗、瘪、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掌握“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祸事、挽救、沉甸甸”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在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抓对比→突出责任感情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是怎样介绍稻草人的样子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你觉得稻草人美吗?

  2、稻草人的责任是什么?你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写牛和狗有什么作用?

  二、抓飞蛾→突出善良

  感情朗读第3—5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

  1、稻草人看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着一个,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2、哪些事让老太太笑不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3、稻草人看到蛾子飞来,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从描写稻草人的内心和动作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抓祸事→突出忠诚默读课文第6—8自然段,自学并讨论

  1、老太太“看一切事情都很好”,“一切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想一想:老太太此时心情怎样?(指导观察插图)

  2、主人要走了,稻草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4、从稻草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抓肉虫→突出悲惨朗读第9自然段,思考

  1、稻草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么?

  2、想一想:稻草人为什么而“痛心”?为什么而“哭了”?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稻草人的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五、抓变化→突出中心再次默读全文,找出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1、结合课文,仔细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想一想:《稻草人》这篇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3、课堂练习。

  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

  模仿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上中心句。

  板书设计:

  稻草人

  稻长新穗高兴

  小蛾产子惊恐

  警告无效愁闷

  吃光稻叶痛心

  (尽职、忠诚、善良)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武松打虎》教案11-20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01-17

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教案11-2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20

二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教案01-13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2-02

七年级语文上册《竹影》教案鲁教版11-11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11-24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02-13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积累“勉强”等词语。

  (2)默读课文,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感受稻草人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等美好品质。

  (4)展开想象编写故事,写一写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初步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主感悟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句段,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稻草人的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等美好品质。

  (2)激发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稻草人美好品质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自主感悟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句段,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稻草人的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等美好品质。

  2.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3.关键: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句段,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稻草人的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等美好品质。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1、几年来由于我重视双基的落实,所以我所带的实验班里大部分学生从平时的作业、单元检测和期中阶段性检测中反映出双基知识掌握得较好。个别同学由于智商问除外。

  2、该班学生从低年级上来,阅读能力比较薄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教科书的课文作最好的示范阅读文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并用迁移方法阅读课外书。所以班里的优生在课堂上对课文的理解较深刻、透彻,对老师提的问题回答的很到位,并能灵活地将在课文中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日记或作文中去。中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但不能自觉地应用。中下的学生阅读、理解都比较困难,就谈不上主动积累了,甚至连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都成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2.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要求自读。

  三、集体反馈,掌握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进行强调。

  字音:“穗”是平舌音;“挽”“甸”是前鼻音,“耕”是后鼻音。读准本课多音字,“娘儿俩”的读音是“niáng‘r liǎ”,“一个挨一个”的“挨”的读音是“āi”。

  字形:注意“穗”的“惠”的区别;注意“橘”的右上部是“矛字,右下部是”门“里加上”八“和”口“。

  3.教师再次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集体读一读。

  4.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首先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其次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

  四、小组合作,简要复述。

  1.教师出示提示:简要的复述即按照课文的顺序,删去那些次要的解释性或描写性的部分,抓住文章中主要的东西来复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简要的复述”稻草人“的故事。

  (这个环节在于训练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特别是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连贯的说话技能和有选择的突出重点的说话能力)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课件):默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思考问题:

  第一个问题:叶圣陶是怎样一步一步将稻草人的样子和构造说清楚的?

  第二个问题: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稻草人,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找出相关语句。

  2.全班交流反馈。

  (1)叶圣陶按照骨架子、肌肉和皮肤、帽子、脸部、手的顺序将稻草人的样子和构造说清楚,同时也写出稻草人的特点。

  (2)从这两个自然段可以看出稻草人非常尽职,非常忠诚。从”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儿,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来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六、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叶圣陶按一定顺序将稻草人的样子构造说清楚了,特点鲜明,大家在习作时要自觉地运用它;我们还知道稻草人非常尽职和忠诚,为主人看着田地。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稻草人除了尽职和忠诚,还有哪些优秀品质。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和家人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3.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写一个片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体现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感受稻草人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

  2.展开想象编写故事,写一写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初步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或者写有问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

  肌肉 皮肤 稻穗勉强 耕种 橘子褐色祸事 费苦心 尽责任

  2.指名简要地复述”稻草人“的故事。

  3.教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稻草人非常尽职,对主人非常忠诚,为主人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稻草人除了尽职和忠诚,还有哪些优秀品质。

  二、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1.课件出示:

  默读第三至第九自然段,思考:

  (1)找出描写扇子动作的变化和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

  (2)除了尽职和忠诚之外,你还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稻草人?

  2.学生默读思考,动手标画,自主感悟。

  三、畅谈感受,品味朗读。

  1.教师:扇子动作的变化正反映了稻草人的情感变化。下面,我们就把描写扇子动作的变化和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找出来。

  描写扇子动作的变化和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

  扇子轻轻摇动 高兴

  扇子摇得更勤 惊恐

  使劲摇动扇子 着急

  斜着扇子 弯着腰 痛心

  (教师适时板书)

  2.指名学生感悟稻草人感情变化的原因。

  (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着急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

  3.教师:除了尽职和忠诚之外,你还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稻草人?(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4.有感情地朗读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

  课件出示:

  (1)可是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像是能丰收似的。所以,稻草人替她高兴……如果真有这一笑,在稻草人看来,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更可珍贵,因为他爱他的主人。

  (2)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着急……心里就像刀割一样。

  (3)稻草人仔细看那片稻叶,果然,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好些蛾下的子。这使稻草人感到无比惊恐……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

  (4)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5.教师:现实生活中的稻草人是没有生命的,而叶圣陶却赋予他丰富的情感,一个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四、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1.课件出示:

  渐渐地,一大片浓绿的稻子全不见了,只剩下光秆儿。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2.指定一名学生朗读。

  3.教师:同学们,想一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续写故事,不能随便写,有一定的要求。

  (出示续写故事的要求:(1)确定好中心;(2)要恰当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3)内容真实合理,要说真话,吐真情)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写有趣的故事吧。

  4.指定几名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故事。

  (根据提供的事物指导学生编故事,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挥创造性,把见闻和想象写出来,说真话,吐真情)

  五、课堂小结。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

  2.学生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展开想象,续写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3、帮助学生认识“肤、怠、穗、瘪、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掌握“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祸事、挽救、沉甸甸”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在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抓对比→突出责任感情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是怎样介绍稻草人的样子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你觉得稻草人美吗?

  2、稻草人的责任是什么?你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写牛和狗有什么作用?

  二、抓飞蛾→突出善良

  感情朗读第3—5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

  1、稻草人看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着一个,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2、哪些事让老太太笑不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3、稻草人看到蛾子飞来,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从描写稻草人的内心和动作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抓祸事→突出忠诚默读课文第6—8自然段,自学并讨论

  1、老太太“看一切事情都很好”,“一切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想一想:老太太此时心情怎样?(指导观察插图)

  2、主人要走了,稻草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4、从稻草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抓肉虫→突出悲惨朗读第9自然段,思考

  1、稻草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么?

  2、想一想:稻草人为什么而“痛心”?为什么而“哭了”?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稻草人的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五、抓变化→突出中心再次默读全文,找出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1、结合课文,仔细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想一想:《稻草人》这篇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3、课堂练习。

  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

  模仿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上中心句。

  板书设计:

  稻草人

  稻长新穗高兴

  小蛾产子惊恐

  警告无效愁闷

  吃光稻叶痛心

  (尽职、忠诚、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