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

时间:2024-02-28 12:50:0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

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1

  活动目标:

  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玩具卡:《独角仙大赛》

  挂图:《昆虫大集合》。

  独角仙相关参考资料。

  观察记录表。

  有关描述昆虫的图画书。

  活动过程:

  请幼儿观察挂图,说一说:

  –哪些昆虫是曾经见过的?

  –它们叫什么名字?

  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昆虫的外形特征,并将幼儿所说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表格上。

  和幼儿一起讨论刚才记录的.内容。

  –我们来比较这些昆虫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如都有6只角、大部分有翅膀、身体分成头、胸、触角、有壳等。)

  猜谜游戏:

  –把幼儿分组。

  –教师根据昆虫的外形和特征出谜面,请幼儿说出谜底。

  –进行抢答,大队一次得一颗星,得星最多得小组获胜。

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

  2。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玩具卡:《独角仙大赛》

  2。挂图:《昆虫大集合》。

  3。独角仙相关参考资料。

  4。观察记录表。

  5。有关描述昆虫的图画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挂图,说一说:

  ——哪些昆虫是曾经见过的?

  ——它们叫什么名字?

  2。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昆虫的外形特征,并将幼儿所说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表格上。

  3。和幼儿一起讨论刚才记录的内容。

  ——我们来比较这些昆虫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如都有6只角、大部分有翅膀、身体分成头、胸、触角、有壳等。)猜谜游戏:

  ——把幼儿分组。

  ——教师根据昆虫的外形和特征出谜面,请幼儿说出谜底。

  ——进行抢答,大队一次得一颗星,得星最多得小组获胜。

  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特点,了解昆虫的基本形、色彩、结构,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的想象并进行创作,在课堂中我的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3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蟋蟀、蚂蚁等小昆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蚂蚁、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2、幼儿学习资源③第28—29页。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打一动物)

  谜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图片,提问: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总结: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让幼儿观察各种昆虫图片,引导说出昆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结合图片描述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提问: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他们有什么本领?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总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时候大螳螂会吃掉小螳螂,螳螂妈妈还会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欣赏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5、欣赏歌曲《虫儿飞》。

  活动延伸:

  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观察他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蟋蟀、蚂蚁等小昆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蚂蚁、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三、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打一动物)谜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图片,提问: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总结: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让幼儿观察各种昆虫图片,引导说出昆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结合图片描述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提问: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他们有什么本领?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总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时候大螳螂会吃掉小螳螂,螳螂妈妈还会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欣赏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5。欣赏歌曲《虫儿飞》。

  四、活动延伸:

  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观察他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通过猜谜、观察以及倾听活动,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要爱护益虫。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昆虫挂图一张。

  3、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出示昆虫,或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启发幼儿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讲述。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教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一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教师:今天有许多小昆虫来和我们捉迷藏游戏,他们就藏在这幅画里面,请大家找一找,有哪些昆虫?他们藏在哪里?

  ——教师: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你是一下子就发现昆虫的?还是仔细看才发现的?为什么仔细看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颜色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1、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

  2、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

  3、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有毒,不要伤害自己,如:瓢虫。

  ——教师扩展幼儿思路: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白虎自己的?

  六、初步感知益虫和害虫。

  ——教师:在昆虫的大家庭里,对我们人类来说,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教师:你知道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蝴蝶在幼虫时有爱吃嫩菜等危害,但在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和观赏的益处。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昆虫?

  使幼儿知道: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聚集是害虫无法无法生存,同时,我们也要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杀和杀死益虫。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

  2.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玩具卡:《独角仙大赛》

  2.挂图:《昆虫大集合》。

  3.独角仙相关参考资料。

  4.观察记录表。

  5.有关描述昆虫的图画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挂图,说一说:

  --哪些昆虫是曾经见过的?

  --它们叫什么名字?

  2.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昆虫的外形特征,并将幼儿所说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表格上。

  3.和幼儿一起讨论刚才记录的内容。

  --我们来比较这些昆虫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如都有6只角、大部分有翅膀、身体分成头、胸、触角、有壳等。)

  猜谜游戏:

  --把幼儿分组。

  --教师根据昆虫的外形和特征出谜面,请幼儿说出谜底。

  --进行抢答,大队一次得一颗星,得星最多得小组获胜。

  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特点,了解昆虫的基本形、色彩、结构,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的想象并进行创作,在课堂中我的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7

  活动目标:

  1。亲近自然,培养发现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找昆虫、放昆虫,培养爱心。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分成5—8人一组。

  (2)每人一个动物头饰,一只小纸盒或胶卷盒。

  特别提醒:

  1、事先和农民联系好,以免活动时受到阻碍。

  2、田野的周围没有大河和深水塘,尽量离居住区近一些,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活动过程:

  1、幼儿每人戴一个动物头饰,拿一只小纸盒。教师提出要求:今天,我们这些小动物要自己去寻找食物,我们的食物就是草地上的小昆虫,老师要看看哪些小动物本领最大,能找到食物。

  2、每组幼儿在组长带领下去寻找小昆虫。

  特别提醒幼儿:

  1、为了保证安全,各组应共同商量,集体活动,千万不可一人单独行动。

  2、要爱护小昆虫,捕捉时小心,不可把小昆虫弄死。

  3、幼儿以教师为中心围成圈,每一组先互相交流,观看各自找到的食物。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站到圈中间,以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我们找到的食物是××”。教师对找得多、说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奖励。

  4、教师带头把小昆虫全部放归大自然,同时鼓励幼儿也效仿,并注意不踩死一只昆虫。

  活动延伸:

  1、幼儿利用双休日继续寻找各种昆虫,然后带到幼儿园给大家看。

  2、编一些有关昆虫的儿歌、故事,互相讲述。

  3、画“我最喜欢的昆虫”。

  注意事项:

  1、天气要求:在雨后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泥土稍稍有点湿润,适宜昆虫生活,幼儿容易捕捉到。

  2、捕捉螳螂、蚱蜢等昆虫时,注意相互合作,必要时教师可以帮忙,以免幼儿因捕捉不到而失去信心;

  3、把昆虫放归大自然时,可能有些幼儿会舍不得,提出要带回家养着。应尽量引导幼儿放归,如果他实在不愿意,可以让他带回家或放到幼儿园自然角饲养,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爱心。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8

  【教材分析】

  秋意渐浓,草从里呢喃的秋虫常常会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户外活动时也常常会看到幼儿三五成群地在草丛、墙角凝神观察、讨论。活动选取了蟋蜂、螳螂这些幼儿能接触到的常见小昆虫,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幼儿了解这些昆虫的外形和习性,萌发对昆虫的探究兴趣。

  【活动目标】

  1。认识并观察蟋蟀、螳螂,观察、比较蟋蟀、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重点)

  2。能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难点)

  3。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知道爱护益虫。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家长带幼儿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别放于5—6个透明玻璃瓶内,用纱布封住瓶口。

  2。画有蟋蟀和螳螂的记录纸、记录笔7套。

  3。幼儿学习材料《走进秋天》。有关螳螂和蟋蟀的视频材料。

  【活动过程】

  一、猜迷语,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1。请幼儿猜有关蟋蟀和螳螂的谜语。

  蟋蟀的谜语:头长两根毛,身穿咖啡袍,平生爱打架,赢了唧唧叫。螳螂的谜语:头戴绿帽,身穿绿袍,腰细肚大,手拿双刀。

  2。出示昆虫蟋蟀、螳螂,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二、幼儿分组观察记录,比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相同与不同。

  1。幼儿分组观察,记录发现结果。幼儿自由分组观察蟋蟀和螳螂。

  组内选一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蟋蟀和螳螂的外形特征的在记录纸上表征出来。并将两者的相同点用笔圈记出来。

  2。幼儿展示观察记录,分享交流。

  提问:蟋蟀和螳螂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蟋蟀和螳螂都属于昆虫。它们都有一对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都有三对足,成虫有翅膀。它们不同点是螳螂是蟋蟀的天敌,蟋蟀是害虫,螳螂是益虫。蟋蟀会鸣叫,螳螂则不会。

  3。游戏:我学螳螂和蟋蟀。

  播放音乐幼儿自由学习蟋蟀和螳螂的动作特点。重点引导幼儿模仿螳螂挥舞前肢捕捉猎物。

  三、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蟋蟀和螳螂的生活习性。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见过的昆虫。

  提问: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它们有什么本领?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

  2。观看有关蟋蟀和螳螂的视频,进一步了解螳螂和蟋蟀的生活习性。

  2。小结: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里或砖块下面,喜欢在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是害虫。螳螂生活在田地里、草丛里的植物上,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许多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

  四、活动延伸:幼儿交流自己知道的昆虫,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相关的绘本,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9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

  2、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玩具卡:《独角仙大赛》

  2、挂图:《昆虫大集合》。

  3、独角仙相关参考资料。

  4、观察记录表。

  5、有关描述昆虫的图画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挂图,说一说:

  –哪些昆虫是曾经见过的?

  –它们叫什么名字?

  2、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昆虫的外形特征,并将幼儿所说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表格上。

  3、和幼儿一起讨论刚才记录的内容。

  –我们来比较这些昆虫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如都有6只角、大部分有翅膀、身体分成头、胸、触角、有壳等。)猜谜游戏:

  –把幼儿分组。

  –教师根据昆虫的外形和特征出谜面,请幼儿说出谜底。

  –进行抢答,大队一次得一颗星,得星最多得小组获胜。

  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特点,了解昆虫的基本形、色彩、结构,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的想象并进行创作,在课堂中我的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中班科学《昆虫王国》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昆虫运动会教案06-21

昆虫科学教案12-15

大班科学教案:昆虫找家07-06

中班科学教案08-25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15

中班科学教案08-26

中班科学溶解教案04-0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5-15

中班语言昆虫运动会教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