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判断方法。
2、培养分析、比较及综合概括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掌握归纳的方法,获取一定的学习经验。
教学重点:
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3分钟)
(一)创设情景,反馈预习
1、师:课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特征,下面的数你能判断出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即是2的又是5的倍数呢?
P:16、24、85、102、138、170、
2 的倍数:16、24、102、138、170
5的倍数:85、170
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170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个位上是02468就是2的倍数。个位是上0或者5的数就是5的倍数。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它的个位上一定是0.
2、看来要想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者5的倍数,只需要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可是,为什么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呢?为什么其他位上的数就不用观察呢?
生:2的倍数的个位数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0、5。
师: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是不是还看个位数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3、教师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二)明确目标,引领方法
1、出示学习目标(见学案),生自读目标。
2、同伴说说自己的理解,谈谈如何实现目标。
设计意图交流预习内容,解决预习中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带着目标进行合作学习。
二、自主学习,同伴合作(15分钟)
(一)自主学习,自我感知
1、小棒游戏,探究规律
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怎么玩呢?(拿6根小棒)找一个同学在这张数位表上随意用小棒摆出一个数,我能马上猜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信不信?
师:你来!
师:为了验证我猜得对不对,再请一个同学到前面的展台上用计算器来算一算,跟我比比速度。
学生摆出:51
师:51是3的倍数。我算的比计算器快吧?
师:能摆一个三位数吗?
学生摆出:312
师:312是3的倍数。
师:再来一个难点的。
学生摆出:1123
师:1123不是3的倍数。
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判断的这么快吗?相信通过下面的操作你能发现其中的秘诀。
2、小组合作探究
(1)用3根小棒摆一个数,这些都是3的倍数吗?
师:我们一探究要求:用相应根数的小棒在数位表上各摆出3个数。
小组内合理分工,请大家看一下导学案的合作要求
①根据要求每人用3根小棒摆一个数,并思考是不是3的倍数,3人摆数,1人记录。
②用计算器算一算,将3的倍数圈出来。
③仔细观察表格,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用4根再摆出一些数,这些都是3的倍数吗?
(3)用6根再摆出一些数,这些都是3的倍数吗?
(4)摆出3的倍数与所需的小棒的根数有什么联系?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预设
第一组:用3根小棒摆:2、12、102,都分别是3的倍数。
第二组:用4根小棒摆:22、1111、1102,都不是3的倍数。
第三族,用6根小棒摆:都是3的倍数。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了3根、6根小棒摆出来的数都是3的倍数。
师:关键要看小棒的根数,了不起的发现。
生: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你们认为除了3根、6根,还有其它情况是吗?具体解释一下。
生: 9根、12根、15根……都行——
(5)真的是这么回事吗?以9为例摆摆看。
师:来,说说你们小组摆出了哪个数,它是不是3的倍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36,36是3的倍数。
师:哪个小组还想出三位数、四位数或是更大的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216,216是3的倍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3015,3015是3的倍数。
师: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大家用九根小棒摆出来的数都是3的倍数吗?那你认为他们小组的结论合理吗?
生:很合理。
师:大家说着,我把它记录下来(板书):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来的数就是3的倍数。
师:由摆数所用小棒的根数我们就能快速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提升
师:通过摆小棒,我们能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现在不摆了,也不拨了,通过上面的两次操作,能不能说说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活动。
师:谁来说说?
生1: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生2: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生3:只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无论是小棒的根数还是各个数位上珠子的颗数,实际上也就是各个数位上数的和。只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探究原因,区别理解
(1)要想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者5的倍数,只需要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可是,为什么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呢?为什么其他位上的数就不用观察呢?
研究16
师:上节课我们讲过,16是2的倍数,它是由一个十和六个一组成的,那么想想把一个十,两个两个的分,会出现什么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把16两个两个地分,正好可以分完,没有余数)
但既然十位上没有剩余,那十位上的数还需要观察吗?(我们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6根小棒就可以,把它两个两个地分能正好分完)
用刚才的方法判断5的倍数为什么也只观察个位?(因为一个百被5分完没有余数)
看来判断2、5不受百位和十位的影响,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就可以。
通过刚才地研究,我们更加熟练了判断2、5倍数的方法,还知道了为什么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就可以了。
(2)问:为什么3的倍数特征要看各个数位相加的和呢?
举例24是不是3的倍数,但是个位4是吗?这是为什么?自己分一分,画一画,看看24为什么是3的倍数?
一个十3个3个分余1根,第二个余1根,两个各余1根,在和个位继续分,
138分一分,试一试,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
一个百3个3个分最后剩1根,三个十3个3个分,每个余1根,所以剩三个一,个位傻上还剩一个8,合起来继续分,12个继续分。
(2):梳理一下:24、138,分一遍,你发现什么?(剩余就是3的倍数。数位是几,余数就是几)无论百位上是几,3个3个分完,就剩几。
P:剩余的小棒正好是每个数位加起来的数。(因为这些数位和剩下的数相同,所以可以直接把数位上的数相加,如果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果不是,就不是3的倍数。)
三、巩固拓展,形成能力(10分钟)
(一)巩固训练,夯实基础
1、口头练习:是不是3的倍数都有这个规律呢?随便写一个数:先用除法算算是不是3的倍数,再算一算各个数位上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把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是3的倍数……
2、圈出3的倍数的数:42、78、111、165、655、5988
3、□2,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被遮盖住了,如果它是3的倍数,猜一猜,这个数可能是几?为什么?
(预设:生1:1。
师:可以吗?还有其他答案吗?
生2:1,4,7都可以。
师:理由呢?
生2:1+2=3,4+2=6,7+2=9,3,6,9都是3的倍数,所以填1、4、7都可以。
师:恭喜你,三种可能都被你们猜中了!
师:如果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呢?
生:24。
师:为什么只有24可以呢?
生:因为只有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二)拓展训练,灵活创新
以前我们用除法来检验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今天我们又学了3的倍数特征,我们只需要求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就可以,但是如果遇到这样的题怎么办?(PPT)
13689362754、123456789
老师:如果用各个数位之和是3的倍数,比较麻烦。
但是我们用划掉3的倍数的方法求,这样即便是很复杂的数也能特别轻易的解决。比如:13689362754,从左开始,1不够,看13,是3的4倍,余1,和6组成16余1,18算完……
后面的练习我们下课完成,好,这节课不仅发现3的特征,还根据特点发现简便地判断方法,更可贵的发现了背后的道理。学习数学就是这样,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希望同学们能在快乐的数学海洋里继续愉快地畅游。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二)同伴讨论,互助共进
完成学案中“同伴合作,互助共进”内容。
重点交流学生所举的例子。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由学生自学和同伴合作,完成因数倍数的知识的学习。
四、师生共学,交流分享(5分钟)
(一)小组展示,彰显风采
指名小组进行汇报。
(二)师生完善,共同提高
1、学生纠正、补充、质疑
2、教师精讲、点拨、
在学生讨论比较充分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来完善学生对比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点拨完善学生对比的认识。
五、巩固拓展,形成能力(10分钟)
(一)巩固训练,夯实基础
先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相应的内容,再同桌交流,完善答案。
1、是不是3的倍数都有这个规律呢?随便写一个数:先用除法算算是不是是不是3的倍数,再算一算各个数位上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把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是3的倍数……
2、看一看哪些是3的倍数:42、78、111、165、655、5988
原来判断是用除法,现在用加法。改革了
3、不用计算,能快速算出来那个式子有余数吗?
802、3;342、3
4、下面的数是3的倍数吗?888、555,那这样的三位数都是三的倍数吗?P:777、888,可以想成3个8相乘,像这样的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下面都是吗?789、345、654
都是,有什么特点?相邻、连续三个自然数。
是不是所有都是呢?举例:123.为什么呢?
654,把大的给小的,把6给4,三个都是5了,把较大数给叫小叔一个,数字和不变,所以一定是3的倍数。
6、是吗?363、669、993。是。有简便的方法吗?每个数学都是3的倍数,这个数字和一定是3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使学生体会探索数的特征的一些方法,能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或猜想、检验等方法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3、在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难点: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自主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已经掌握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你能用2、3、5这三张数字卡片,摆出一个2的倍数吗?
学生摆,摆好后交流。(有两种摆法:352、532)
教师追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你能用这三张数字卡片再摆出一个5的倍数吗?
学生摆,摆好后交流。(有两种摆法:235、325)
【设计意图:用数字卡片摆数,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的“设疑”环节作了铺垫。】
(二)设疑
1、这节课我们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用2、3、5这三张卡片能摆出一个3的倍数吗?
(学生受前面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可能会摆出253、523这两个数来)
2、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摆呢?你猜想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
(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3、这两个数是3的倍数吗?请你检验一下。
(学生通过检验发现这两个数不是3的倍数)
4、换一种摆法,看看能不能摆出3的倍数来。
学生操作,结果发现无论怎样摆都摆不出3的倍数来。教师追问:为什么呢?
5、老师把三张卡片换成3、4、5三个数字,让学生摆3的倍数。
学生操作,结果发现无论怎样排列,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教师追问:为什么呢?
6、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探究呢?
【设计意图:学生肯定会受2、5的倍数的特征的干扰,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因此设计了用2、3、5这三张卡片摆数,发现摆出的253、523不是3的倍数,让学生初步消除看个位的思维定势。经过再一次排列,发现2、5、3这三个数无论怎样摆,都摆不出3的倍数,然后把数字换成3、4、5再排列,发现无论怎样摆,摆出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由此产生疑问,引发探索的愿望。】
(三)探究
1、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
2、分小组实验。
实验要求:(1)同桌一组,共同在百数表中任意挑几个3的倍数,然后在计数器上摆出来,看看各用了几颗珠。
(2)填好实验记录表
3的倍数
所用珠子的颗数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1)观察实验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2)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3)交流、归纳:是3的倍数的数,用的算珠的颗数正好是3的倍数。
4、第二次实验:
(1)那么,猜想一下,不是3的倍数的数,所用算珠的颗数又会怎么样呢?
(2)实验验证,填好实验记录表:
不是3的倍数
所用珠子的颗数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用实验的方法来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改变了以往由教师采用列举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从而归纳特征的教法。这样做,培养了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学会一些研究方法,开发智力。】
(四)、概括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3的倍数所用算珠的颗数正好是3的倍数。下面,老师报数,你们在计数器上拨数,看看这个数要用几颗珠,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
29、45、351、67、284、96、132、256……
(多拨了几个数后,可能有的学生不用计数器拨,直接会判断了)
2、教师故意追问:你怎么不拨计数器也知道用了几颗珠子?(引导学生发现,所用珠子的颗数,就是各位上数字之和。)
3、不用计数器,你能判断下面这些数是否是3的倍数。
54、49、114、163、20xx
4、现在,你们能说一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了吗?
学生归纳出:3的倍数,它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通过用计数器拨数的实验,学生初步发现凡是3的倍数所用珠子的颗数正好是3的倍数,这只是初步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因此,采用教师报一个数,学生再用计数器拨数的方法,每拨一个数就建立一个表象,当这些表象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的外部感知就逐步内化。当教师报到后来,学生不用计数器,也知道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了。于是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不动手拨,而在脑子里想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通过大量的表象积累,思维产生了飞跃,自然就慨括出结论。】
(五)巩固
1、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道题的结果有余数吗?
48÷3 57÷3 342÷3 567÷3 802÷3
2、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7□ 20□ □12 3□5
3、想想做做4。
4、从下面选出三张数字卡片,组成一个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你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三位数?
(六)拓展什么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5的倍数?(30)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3
【教学设计】
一、活动激趣,引发思考
活动:我是小小“设计师”。
1.用5、6、7,设计一个三位数。
(1)使这个三位数一定是2的倍数。
(2)使这个三位数一定是5的倍数。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刚学完2、5的倍数特征这个契机,让学生用5、6、7组数,这样既复习了前两节课所学的知识,也与后续要学习的3的倍数特征相互呼应。】
2.设计一个三位数,使它一定是3的倍数。看谁的设计有创意?
预设:学生除了用计算的方法外,还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如果不出现,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自己的设计来展示,并让学生猜猜老师是怎么想的):
(1)利用各位上都是3的倍数来设计数。(2)利用数字和是3的倍数来设计数。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第一种方法结合竖式很容易想明白,而第二种方法需要实际验证。接着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并不一定各个数位都是3的倍数。最后围绕第二种关于利用数字和来设计3的倍数的情况,开始追根溯源,使学生明理。
【设计意图:一般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教师都会让学生进行猜想。如此,孩子们很容易受刚学过的2、5的倍数特征的影响进行负迁移。而这种第一印象的错误烙印,往往不会收到我们想要的“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再者,这个猜想已经在课前调研的时候做过了,如果这里再重复出现,会让学生感觉老生常谈、枯燥乏味。第三,班里已有一半多的孩子知道了3的倍数特征,这个特征已不再是秘密了,此时也就没有什么猜想的必要了。这时,还不如选择用事实来说话,而且会应用比仅仅知道结论重要得多。】
二、借助直观,探究明理
1.出示百数表:观察圈出的3的倍数的分布情况,感受与2、5的倍数特征的差异。
2.观察下面这些数,你发现了什么?变中有没有不变的?(每一斜行的数的数字和都不变,而且都是3的倍数。
3.分组检验:出示不是3的倍数的数,观察数字和是否一定不是3的倍数。
4. 100以内3的倍数的数字和有规律,那么100以上的3的倍数是否依然有这样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逐一研究太麻烦,数也举不尽,可以借用研究2、5的倍数时所用的小方格来研究。
5.揭示“数字和”的秘密。
(1)选取三个数:“12、48、123”,引导学生利用小方格探究明理。
①出示“12”,初步明理,让学生说说想法或自己的发现。
②围绕“48”,深入明理,有层次地展示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筛选优化、分析归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用弃3法弃尽,也可能不弃尽,但最终都会把剩余的个数加起来除以3,也就是直至弃到不能弃为止。
③对于“123”,可先让学生闭眼想象各位所余,然后再实际验证。
(2)引导学生逐步发现。
①在方格图上不一定要3个3个地圈,十位上可以9个一圈,百位上可以99个一圈……
②可以把每位剩余的方格合起来再弃3,直到不能弃为止,看最后余下几个。
③各位数字恰好是各位上弃9、弃99后所余下的格数(如下图),数字和也就是此时余下小方块的总和,之所以把数字和去除以3,就是要看看余下的这些小方格再3个3个地分,最终是否会有余。
6.小结3的倍数特征。
【设计意图:揭示3的倍数特征是看数字和并不难,难的是数字和的真正含义,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正在于此。】
三、实际应用,拓展提高
1.观察刚上课时,用5、6、7所组的.2的倍数:576、756,以及5的倍数:765。这几个数是3的倍数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一个数是3的倍数,那么交换各位数字的顺序,所组成的数依然是3的倍数,因为数字和不变(5+6+7=18)。
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连续的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因为5+6+7=18,即6×3=18。
2. 369为什么一定是3的倍数,能否联系小方格来说明?
四、全课总结
为了检验这次教学效果,我对学生进行了后测:
(1)圈出下列各数中3的倍数:53、69、72、95、108、264。
(2) 417是3的倍数吗?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从中可见,学生不仅能应用3的倍数特征进行判断,而且能借助小方格说明道理,真正明白了数字和的含义。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3~34页例5、“练一练”和“你知道吗”,第36页练习五第8~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点,能判断或写出3的倍数,并能说明判断理由。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规律的活动,获得探索数学结论的成功感受;体验数学充满规律,体会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研究并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
准备计数器教具和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
1.复习回顾。
提问:2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板书:找出倍数——观察比较——发现特征)
2.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上节课通过找2和5的倍数,对找出的倍数进行观察、比较,分别发现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过程,探索、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提出猜想,引导质疑。
引导:我们知道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O.那你能猜想一下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吗?为什么这样想?说说你的想法。(按思维惯性,可能许多学生会猜测个位上是3的倍数)
许多同学认为,3的倍数可能是个位上是3.6.9的数。(板书: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
质疑:利用以前的经验学习新内容,是不错的学习方法。今天大家联系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这样猜想,想法是很好的,数学学习经常可以这样类推。那这一次的猜想还对不对呢?大家来看几个数:13是3的倍数吗?26和49呢?(根据回答擦去板书内容后半部分)
2.利用经验,组织探究。
(1)找3的`倍数。
(2)探索特征。
3.学生归纳,强化认识。
追问:现在你能告诉大家,经过找出倍数、观察比较,我们发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让学生读一读板书的结论。
强调: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发现了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反之,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不是3的倍数。
4.阅读“你知道吗”。
启发:当你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时,你对数学有什么感觉?
谈话:是的,数学很神奇、神秘,3的倍数居然和它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数学有许多神奇、有趣的规律,只要我们具有一定基础,认真探究,这一条条神奇的秘密和规律就会被发现和应用。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34页的“你知道吗”,看看会有什么神奇的规律告诉你。
交流:你知道了什么?什么样的数叫完全数?举例说一说。(结合举例6和28,先板书因数,再板书表示完全数的等式) 现在发现的完全数都有什么特征?
三、练习巩固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五第8题。
4.做练习五第9题。
5.做练习五第10题。
四、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和判断2、5的倍数不同在哪里?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5
一、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4.让学生获得探索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三、课前准备
计数器、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复习旧知
出示:
(1)如果将这些钱平均分给2所学校,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是整元数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判断?哪种方法比较好?
(2)如果将这些钱平均分给5所学校,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是整元数吗?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判断?哪种方法比较好?
2.引出新知
如果将这些钱平均分给3所学校,每个学校分到的钱是整元数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能不用计算3860÷3的方法判断吗?
⒊导入新课
同学们,3的倍数有特征吗?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意图:一方面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忆2、5倍数的特点,巩固前一节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3的倍数的特征,自然过渡到新知教学。
(二)猜想验证,制造悬念
1.请同学们猜一猜3的倍数的特征可能是什么? 各种不同的数,都是3的倍数。
2.用4颗珠子摆数研究
(1)用4颗珠子可以摆出哪些数?
学生先摆,并做搞好记录,最后汇报:4、40、31、22、13、400、310、301、220、202、211、130、103、121、112。
(2)这些数是3的倍数吗?
(3)你又有什么发现?
教学意图:通过让学生摆数、计算等活动,发现规律:用4颗珠子摆成的不同的数,都不是3的倍数。
3.观察比较,寻找简便方法
(1)把3颗珠子和4颗珠子摆的数联系起来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2)从这里可以看出,只要看摆出的几个数就知道摆出的其他数是不是3的倍数了?
教学意图:通过对3颗、4颗珠子摆数、判断的比较,发现规律:摆出的数要么全是3的倍数,要么全不是3的倍数,从而寻找到简便的判断方法:只要判断摆成的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就知道其他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了,为下面快速地判断奠定基础。
4.用n颗珠子摆数研究
(1)用5颗珠子摆成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如:104不是3的倍数,所以摆成的其他数都不是3的倍数)
(2)用6颗珠子摆成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3)用7颗珠子摆成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4)用8颗珠子摆成的数是3的倍数的数吗?为什么?
(5)用9颗珠子摆成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教学意图:通过快速地判断5、6、7、8、9颗珠子摆成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研究,为下面的研究规律提供丰富的素材,为发现和概括规律奠定基础。
5.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研究,有什么发现?
(2)猜想一下还可以用几颗珠子摆成的数都是3的倍数?为什么?验证一下猜想对不对?
(3)为什么不猜10颗、11颗珠子摆的数?验证一下对不对?
(4)请同学们想一想:摆成的3的倍数与珠子的颗数有什么关系?
(5)再请同学们思考:珠子的颗数就是摆成的数的什么?
(6)把珠子颗数换成“各位上数的和”说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教学意图:先帮助学生寻找到摆成的3的倍数的数与珠子的颗数之间的关系,初步发现规律,再引导学生思考:珠子的颗数就是摆成的数的各位上数的和,最终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6.举例判断,验证规律
师:这个规律对不对呢?怎样去验证?学生举几个例验证(略)。
教学意图:因为这个规律是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正确与否还需要进行验证,学生随机举例验证,从而证明规律的正确性。
(四)巩固练习,消化理解
1.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你是怎么想的?
45 546 7 7610 81 8180
2.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你是怎么想的?
4□ 3□5 12□ □12
可以填哪些数?有什么规律?
⒊熊爸爸在狐狸办的工厂干了3个月的活,月工资856元,这一天,熊爸爸带着小熊到狐狸家里领工资。他们通过计算,得出以下的结果:狐狸:856×3=2468(元),小熊:856×3=2558(元),熊爸爸:856×3=2568(元),你知道谁算对了吗?为什么?
⒋有个很大的数,如:46091362930,它是3的倍数吗?你是把所有的数字都加来的吗?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五)回顾总结,结束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特征相对于2和5来说相对不易发现,在讨论3的倍数特征时,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有学生得出结论:1、个位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2、个位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时,我让学生用计数器上的3颗珠子和4颗珠子拨数,计算出是否是3的倍数,再次找3的倍数特征,学生交流后发现光看个位是不是3的倍数可不行。课件出示114,圈一圈,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明确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所得的和是3的倍数,这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
整个教学过程,我重点放在了教学方法上,着重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在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反思、归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充分发展个性才能。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新人教版第十册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倍数与因数”的知识。学生在已经学习“2,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继续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我紧紧抓住猜想→观察→举证→归纳这条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有效探究的学习过程。
基于以上想法,本课设计以下两个大环节:
探究 深化
四、教学过程
一.探究
这个部分,我为学生提供了四个探究平台:
(1)猜想
复习:2和5的倍数特征。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
(2)观察
在百数表中找出所有3的倍数,通过观察否定猜想。
借助计数器,在百数表中任意选一个3的倍数,用计数器将它拨出来,并记录下拨这个数用了几颗数珠。再观察记录表,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很快能发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
当学生的认知出现困难时,借助计数器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直观地降低了学生观察发现特征的难度,使得所学新知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果给你3颗数珠,那你猜一猜在计数器上拨出100以内的数会是3的倍数吗?给出4颗、5颗…….,自己拨一拨,发现了什么?
经过研究,学生发现100以内是3的倍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而不是3的倍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不是3的倍数。也就是说:100以内的数,如果在计数器上拨它,所用数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举证
我们之前的研究结论对所有的数都适用吗?学生马上会提出研究比100更大的数。
小组合作:随意想出多个大于100的数,先用计算器算一下,然后记录下来。最后用计数器拨一拨看有什么发现?
经过合作探讨,交流汇报,学生发现在这些较大的数当中,之前的研究结论依然适用。
所研究的对象范围越广,代表性越强,研究结论就越可靠。本环节通过“更大的数”和“随意想”两方面,让研究对象范围更广,培养了学生缜密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4)归纳
现在如果给你一个数,不做除法,你怎样快速地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呢?咦!我发现有的同学没有用计数器也判断对了,还很快呢!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学生会说所用数珠的颗数其实就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这种稍复杂的表述方式,由学生在操作中自然归纳得出,突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深化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从0到9的十张卡片,在游戏中解决以下问题:
(1)你能任意选3张卡片,摆出一个3的倍数吗?用你选的这3张卡片,还能摆出不同的3的倍数吗?一共能摆出几个?
(2)随意抽取3张卡片,在它的基础上加卡片,使摆出的数还是3的倍数。如果加一张怎样加?加两张呢?三张?……你最多能用到几张?
(3)当十张卡片全部用上时,我们就得到了比较大的3的倍数,你能快速去掉一些卡片,让这个数依然是3的倍数吗?
如果要去掉一张卡片,你怎么做?如果要去掉两张?三张?……
刚才的练习有没有给你什么启发?
用你们的方法判断下面的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
36996969336, 1827457874。
判断数位多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运用常规方法比较麻烦。如何突破这一难点?通过这一系列的卡片游戏,学生在操作中自然而然地摸索出解题的捷径,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拓展。
各位老师,刚才我描述的这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过程中不但为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而且也积淀了基本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逐步领悟到猜想、观察、举证、归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谢谢!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分析、比较、归纳或猜想、检验等方法,并进一步学会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课前准备
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组数:5、6、14、18、25、27、36、41、90,问学生:谁能判断出哪些数是3的倍数?(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数,估计学生通过口算很快就能判断出来)
教师再写出几个数:1540、2856、3075,再问: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些数是3的倍数?当学生出现畏难情绪时,教师说:我能很快地说出这几个数当中,2856和3075都是3的倍数。
谈话:你们会想这是老师预先算好的。你们可以考考老师,不管你报一个什么数,我都能很快地判断出来,你们愿意来试一试吗?
学生报数,教师很快地回答,并把是3的倍数的数板书在黑板上,再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谈话:你们一定在想:老师你有什么窍门吗?有啊!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先让学生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举例说明。
2.根据学生猜测的结果,讨论: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吗?
3.当学生得出3的倍数与个位上的数没有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里用计数器拨几个3的倍数,看每次用了几颗算珠?
如:84、51、27、90、123、2856、3075,它们用的算珠颗数分别是:8+4—12;5+1—6;2+7—9;9+0—9;1+2+3—6;2+8+5+6—21;3+O+7+5—15。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用的算珠的颗数有什么共同点?
:每个数所用算珠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
5.提问:这些数所用算珠的颗数跟什么有关系?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6.进一步验证。(1)同桌之间互相报数,验证刚才的结论是否正确。(2)用1、2、6可以写成126,还可以组成哪些三位数?这些三位数是3的倍数吗?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3的倍数,跟数字的位置没有关系,只跟各位数上的数的和有关系。
7.试一试:如果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吗?
在小组里举例验证、讨论交流。得出: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不是3的倍数。归纳: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运用结论。巩固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口答。提问:你是怎么判断出67不是3的倍数,84是3的倍数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每一题有没有余数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谈话:在没有余数的算式下边画横线,看谁做得快。指名报结果,共同评议。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填写,再在小组里交流:你能找到几种不同的填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涂完后,指名回答: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吗?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各自组数,并把组成的数记下来。
指名报答案,全班学生评议。
6.补充题。
提问:你今年几岁?再过几年你的岁数是3的倍数?
四、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19页内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学具: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基本练习
1、能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2、能同时被2 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本节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19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举例验证。
2、能被2、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3、能被2、3、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检查自探效果。
按照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进行提问,遇到中等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组织学生合探解决。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主要内容。
2、着重强调;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三、质疑再探(4分钟)
1、学生质疑。
教师:对于本节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说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1、判断下列各数能不能被3整除,为什么?
72 5679 518 90 1111 20373
2、58 115 207 210 45 1008
有因数3的数:( )
有因数2和3的数:( )
有因数3和5的数:( )
有因数2、3和5的数:( )
让学生说说怎么找的。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8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身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微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想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如l 3、l 6、19都不是3的倍数。
生3:另外,像60、12、24、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揭示课题)
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同学人手一张。在同学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同学进行交流,并出现同学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特征师:
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同学利用p18的表。在同学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同学进行交流,并出现同学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同学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
生2:我发现不论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测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
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
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
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
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他斜线呢?
生1:我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
生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
生3:我发现另外几列,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
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6、9、12、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假如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
同学先自身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9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9
设计说明
本课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利用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培养应用意识。本课教学在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1、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只需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就可以了,而3的倍数的特征则不然,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不能只看个位上的数,要把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如果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认知,又培养了学生动脑、动口的能力。
2、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新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反思、归纳的数学活动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数学经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百数表
学生准备
百数表、数位表
教学过程
⊙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要求:师随机说“2的倍数”或“5的倍数”,生根据老师的指令举起自己的学号卡片)。
提问:什么样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
2、设问质疑。
师:请学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同学们猜测一下: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呢?
生猜测结果:(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的数是3的倍数。
……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
通过猜想,产生疑问,把学生求知的欲望推向高潮,为新知的探究做好铺垫,为有效地教学创设时机。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圈数探究。
(1)课件出示书上的百数表,请学生观察。
师:百数表中圈出的是什么数?
引导学生发现:是3的倍数。
(2)请学生在书上的百数表中接着圈出3的倍数。
快速浏览一遍所圈出的数,说一说3的倍数的个位上是哪些数。
(3)观察圈出的数,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预设生:3的倍数都排列在几条斜线上。
师:像判断2和5的倍数那样,只看个位上的数来判断3的倍数可以吗?单独看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能发现规律吗?
引导学生发现:单独看3的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没有什么规律。
2、换位探究。
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与该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顺序无关。
(1)引导学生看两组3的倍数:3,12;6,15,24,33,42,51。
师:请大家看看这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有什么特征。
(2)请学生依次说出这些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教师板书。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10
自学预设:
自学内容P19做一做,P20的T4-11
指导方法
复习:1、判断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18,25,46,85,100,325,180,90
2、2的倍数和5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
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思考:
1、1×3=
2×3=
3×3=
4×3=
5×3=……..
你发现上面的式子有什么特点?
2、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3、哪些数既是2、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小组讨论
尝试练习
1、试着完成P19的做一做练习
2、判断下列数哪些是3的倍数?
333427180
69390405300
教学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P19及P20题4~5)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通过操作自己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②能应用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
④让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探究新知
我们已经知道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1.反馈3的倍数的特征。
(1)思考并回答:①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②要想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应该怎样做?
(2)学生反馈:(根据学生说的逐一板书,先找出一些3的倍数)
1×3=35×3=15
2×3=66×3=18
3×3=97×3=21
4×3=128×3=24
……
(3)观察: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又什么特征?它是不是3的倍数?其它位数又什么特征?
(4)提问:如果老师讲这些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学生自己动手验证)
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分组讨论,汇报)可以提示:将各个数字加起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他们的和是3的倍数。
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是3的倍数呢?210,54,216,129,9231,9876543204
(5):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练习:完成P19做一做
三、课堂: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
四、巩固练习:完成P20题4~5
五、能力拓展: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是3的倍数
3□5□1646□400□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成为偶数,并且是3的倍数。
□7□3□□06□0□81□□
(3)有一个数有因数3,又是5的倍数,在两位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在三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六、课后:
七、作业:
八、课后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熟记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培养理解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探究的条理性,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3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竞赛导入
1、请说出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5 158 200 87 65 164 4122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3、你能说出几个3的倍数吗?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你能迅速判断出来吗?
4、比一比。请学生任意报数,学生用计算器算,老师用口算,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看谁的数度快!
5、设疑导入: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节课就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大家也一定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揭示课题)
二、猜想探索,归纳验证
1、大胆猜想: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1)交流猜想。(有的说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有的'同学举出反例加以否定)
(2)整理认识。只观察个位上的数不能确定它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2、观察探索:出示第10页表格。
(1)圈一圈。上表中哪些是3的倍数,把它们圈起来。
(2)议一议。观察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
(3)全班交流。横着看圈起的前10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十位上的数字呢?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4)问题启发:
大家再仔细看一看,3的倍数在表中排列有什么规律?
从上往下看,每条斜线上的数有什么规律?(个位数字依次减1,十位数字依次加1)
个位数字减1,十位数字加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相等)
每条斜线的数,各位上数字之和分别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各位上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
3、归纳概括:现在你能自己的话概括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验证结论
大家真了不起!自主探索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但如果是三位数或更大的数,你们的发现还成立吗?请大家写几个更大的数试试看。
(1)尝试验证。(生写数,然后判断、交流、得出结论。)
(2)集体交流。
教师说一个数。如342,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
一个更大的数。4870599,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
5、巩固提高。下面用数字卡片摆出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在每个数后增加一张卡片,使新的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
三、梯度练习,内化新知
我们已经理解了3的倍数的特征,下面请运用特征来检验我们的实践能力吧!
1、圈出3的倍数。
92 75 36 206 65 3051 779 99999
111 49 165 5988 655 131 2222 7203
2、在下面各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各有几种填法?
□7、4□2、□44、65□、12□1
3、用数字1、3、5、能组成几个三位数?哪些三位数是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4、将下面这些数进行分类。
548、15、2707、820、118、452、507、210、462、450
2的倍数:()3的倍数:()
5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
同时是2、3、5的倍数:
5、从下面四张数字卡片中取出三张,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奇数_________偶数__________
2的倍数______ 5的倍数______
3的倍数______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数___
6、现在有学生22人,每3个人分成一组,至少再来几个人才能正好分完?
7、(1)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四、梳理归纳,回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通过什么方法获得了这些知识?
我们运用了数学上很重要的研究方法“猜想、探索、归纳、验证”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五、知识应用,课外延伸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是3的倍数,找一找。
课下大家运用“猜想、探索、归纳、验证”的方法,继续研究9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12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探究、发现、验证的过程,发现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体会归纳思想。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学习准备:
课件等。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2的倍数?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并出示习题。
二、新知探究
1.引导观察,调整思路。
(1)下面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
21 42 63 84 15 36 57 78 99 11 32 53 74 95 26 47 68 89
(2)你能从个位上找出一个数是3的倍数的特征吗?从十位上呢?
(3)学生讨论发现:这两组数个位上分别为1—9,但第一组的数均是3的倍数,第二组的数都不是3的倍数,因此,无法从个位或十位找出是3的倍数的特征。
(4)通过观察发现是不是3的倍数,已不再取决于个位或十位上的数字了,必须探索新的解决办法。
2.组织活动,探索规律。
(1)请你从1、2、3、4、5、6六张数字卡片中挑出其中三张,排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你能排出多少个?
(2)讨论:从上面这些三位数中,你能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
(3)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只同所选的数字有关,而与数字的排列位置无关。选三张卡片组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除选(1,2,3)外,还可选(1,3,5),(2,3,4),(2,4,6),(3,4,5),(4,5,6)。
(4)小结。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揭示特征,加深理解。
(1)利用这一题还可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如果用这六张卡片组成一个六位数,这个六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吗?
(2)谁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把每一个数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划去,全部划完,说明这个数是3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13
1、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概括和归纳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难点,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是学生在找数——观察——讨论——验证——归纳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经历探索并掌握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学习难点:发现概括出3的倍数特征。
4、教学过程
4.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游戏复习、激发兴趣
游戏复习、设疑导入
(一)游戏复习、激发兴趣
同学们,请举起你们的学号给老师看一看,每个人的学号里都隐藏着数学奥秘!(课件)孔子有句话“温故而知新”,根据老师的指令请中奖学号起立,高高举起你的学号,看谁反应快。小组同学判断,准备好了吗?
(课件2的倍数)第一次中奖学号:是2的倍数起立。采访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课件2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课件5的倍数)第二次学号中奖:是5的倍数起立。再采访一下: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课件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
小结:看来,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的秘诀是,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就行了。(课件圈出个位)
【设计意图:学生在中奖学号游戏中复习旧知,为新知做好准备。】
第三次学号中奖:是3的倍数起立。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来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如何快速地判断出是不是3的倍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活动2【活动】二、自主探究,感悟规律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百数表,请在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圈起来。
2、学生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投影学生圈的百数表,并不断完善。
3、观察3的倍数,猜想一(横着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4、仔细观察这个百数表。猜想二(斜着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看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行吗?
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活动3【讲授】学生摸索,教师讲解归纳
(三)举例验证规律
师:咱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只适合100以内的数吗?能推广到更大的数吗?
小组合作学习二:验证、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
举例
各位上的数的和
是不是3的倍数
验证摆出的数
是不是3的倍数
两位数:
48
4+8=12
√
48÷3=16
√
37
3+7=10
×
37÷3 有余数
×
三位数:
四位数:
2、小组再次讨论总结。
3的倍数特征:
(四)、总结规律
下面小组的验证是否正确?
看来,通过我们的发现,进一步验证,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是(板书: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注意】:与2、5的倍数的特征不同,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任何数字。
【设计意图:汇报验证结果形成共识,得出结论。让孩子们验证此规律在100以外的数是否适用,体会“特殊—一般”的研究方法,培养孩子们研究数学的科学性和思维的严谨性。体会发现—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活动4【练习】三、闯关比赛:
闯关比赛:
3的倍数的特征相信你们已经掌握,闯关开始了,准备好了吗?
第一关:下面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手势判断。
92 654 7203
71 164 20xx
老师质疑:7203为什么是3的倍数?如果打乱一下顺序,这个四位数还是3的倍数?你们有什么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设计意图:换位探索——引导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第二关: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一个数,组成三位数并且是3的倍数。想想共有几种填法?
老师质疑:一共几种填法?有什么规律?(只要相差3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到多角度思考问题,答案不唯一,纠正自己的认识,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活动5【测试】师生闯关
第三关:师生闯关:
同学们,老师也想和你们合作一下。请学号1-9的同学上讲台,赵老师没有学号,用0代替。和你们一起组成10位数,看看这么大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请看,老师取走一个数,(9)这个9位数还是3的倍数吗?
再看,老师再取走一个数,(6)这个8位数还是3的倍数吗?
猜猜看,这次取走哪数,(3)这个七位数还是3的倍数?
你们有什么发现?(划去单个数字是3的倍数,剩下的数还是3的倍数)
你能快速发现下面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想好就起立。98763963
【设计意图:发散练习:学生体会划去的数字是3的倍数,剩下的数还是3的倍数。】
第四关:猜猜中奖学号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2、3、5的数的倍数特征,看见今天最后一次中奖学号是谁呢?同时是2、3、5的倍数的学号。(30)老师期待下一个中奖学号就是你。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所学2、3、5的倍数的特征的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己的学号里藏着的数学奥秘】
活动6【作业】延伸和总结
四、全课小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在课结束前适时总结,重在使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到一些研究的方法,使孩子们掌握一些“学法”。】
五、作业(课后延伸)
课后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探索研究9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把这种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2、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猜测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加强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教学准备:课前让每个学生写好一张百数表。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数学王国中的5联盟和2联盟要召集散落在外的人马了,召集条件是:5联盟要召集的必须是5的倍数(板书:5的倍数),2联盟要召集的必须是2的倍数(板书:2的倍数)。
2.同学们看,黑板上就有一些2部落和5部落的人马:黑板出示一些数(49 10 17 18 22 25 34 36 40 43 55 82 75 60),谁想和老师比试一下,以最快的速度把它们送回到5联盟和2联盟?
3.通过刚才的比赛,你有什么感想?
4.那是因为老师运用了2、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2和5的倍数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
1.引入百数表
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
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 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交流)引导总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板书)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小组合作验证,写几个多位数)
过渡问题:学习了5的特征有什么好处?
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练一练:(出示课件)
过渡:那172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的特征。
(二)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
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数)。
3.汇报后,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 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三)奇数、偶数的再认识
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就是奇数。
通过奇数和偶数的学习,你们还能想到哪些数学知识呢?(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如: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偶数和奇数等。)
(四)探究2和5的倍数的共同特征
比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都是看什么? 1.练一练,在5的倍数中找出2的倍数;在2的倍数中找到5的倍数。
引导总结: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试一试:一本30页的画册,任意翻开后看到的页码数,有一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翻开的可能是哪两页?
三、自学检测,巩固深化 1.轻松演练 快速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52、77、124、501、3170、4286、6003 2.轻松演练
按要求将下面的数分类 47、75、96、100、135、246、369、718、900 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3.生活中的数学
①体育课上,五年二班的55位同学在操场上做游戏,如果每两位同学一个组,能正好分完吗?如果每5位同学一个组,能正好分完吗?为什么?
②看商品猜价格
童车:(价钱在130——135之间,是2的倍数)脚踏自行车:(价钱在350——360之间,是5的倍数)电动自行车:(价钱在1950——20xx之间,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四、知识拓展 思考:一个三位偶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12,若这个偶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三位偶数可能是多少?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布置作业 课本第一、二题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通过呈现 “百数表”和“列举法”让学生从表中(或列举的数据)找出2和5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再观察其特征。在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揭示偶数和奇数的含义。对于2、5的倍数的共同特征,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对于数的奇偶性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讨、交流,使学生经历猜想、观察、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出现疑难问题或意见不一时,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决,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消除学生的疑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15
教学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够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类推出其他相关倍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巩固。
1、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么?指名说
2、请你举例说明。(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3、说说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活动二: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1、在书上第6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
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先独立思考,想己的想法,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生一: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没什么规律。
生二:十位上的数也没有什么规律。
生三: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
3、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
活动三:试一试
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4553873665
活动四:练一练
1、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自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361754714548
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窍门和方法。
(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活动五:实践活动
在下表中找出9的倍数,并涂上颜色。可以在自主实践以后再交流。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相关文章: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06-27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07-16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11-09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04-11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04-11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11-09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5篇12-17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08-25
2和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03-13
2倍数特征教学设计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