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3 09:36:4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5篇(精品)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5篇(精品)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的教学,使学生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前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2、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我会填”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规律认识8个字,能准确地运用词语。

  3、教学“我会读”,使学生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题开展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5、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课前准备

  1、课件

  2、词语卡片。

  3、制作材料、奖章。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一)是“读读认认”;

  1、投影出示字词。

  2、组内交流说发现。(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3、游戏识字。

  *卡片认读生字提示

  “姓、警”的正确读法;

  *任意抽卡片认读

  *送信游戏

  *同桌互读,全读对的给同桌画颗星。

  4、自由练习读词语,扩词练习。

  (二)是“我会填”;(“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

  1、说说每组的两个词是什么关系。(近义词)

  2、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说说差别。

  4、填空。

  (三)是“我会读”。

  “我会读”是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

  1、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

  2、朗读感悟:鲁班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3、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想法。

  4、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按要求积累词语,有选择的写一写。

  3、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以展销会的形式把自己知道的新型玻璃情况跟同学们进行交流。

  4、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对新型玻璃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对新型玻璃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以展销会的形式把自己知道的新型玻璃情况跟同学们进行交流。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读5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玻璃是最常见的,请同学们想一想,玻璃有哪些作用?(生回答:玻璃的作用有:防风挡雨、还可以做成各种工艺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30课《新型玻璃》,看一看新型玻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玻璃有什么不同。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学生的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评议。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1)读一读,指名读。

  2)重点指点读音:创

  3)重点指点字形:恙 藕 璃 博 剩

  2、指名再读,读正确。

  3、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作业:必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把握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学生概括的能力。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新型玻璃有多种用途。

  教学重点:学习把握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五种新型玻璃,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五种新型玻璃。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能够读出自己的语气。

  2、默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哪

  种玻璃?为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相应的词句。)

  3、汇报。

  4、教师指导,并相机板书,突出玻璃的名称、特点和作用。

  5、那么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带着你的语气再读一读。

  7、现在你能说一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吗?(培养学生的概括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刚才大家说的都很认真,下面你和你的小组同学合作,一起把这张表格填完整,然后我们一起交流,看看哪个组写的既简单又明了。(每组发一张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1)要求:注意在交流时要有秩序,一位同学在讲话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需要补充的时候,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2、汇报展示。(通过实物展台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并派代表进行讲解。)

  3、教师针对每组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对学生进行说完整话的训练。

  三、课堂小结: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这五种玻璃,好似一朵朵鲜艳的花儿一样,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带来了芬芳。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也为科技事业的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作业:

  1、把上课时交流的课文中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独立填写在书上。

  2、搜集有关玻璃的资料,设计一种自己想象的新型玻璃。

  说课:

  《新型玻璃》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整个单元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一些科学普及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科学教育,了解新型玻璃有多种用途,并能够发挥想象设计一种自己想象中的新型玻璃。而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初步把握自然段和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些要求在课标中也都明确指出。

  所以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把握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学生概括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重点是学习把握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本节课难点。

  课后反思:

  通过整堂课的学习,教学重点突出,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对其余四种新型玻璃特点与作用的整理与概括。不足就是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上有些欠缺,以及抓住自然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写作手法方面应该贯穿于整篇课文的自然段教学之中,使学生掌握一些关联词的使用。在以后的教学与备课中要注意抓住课文中的一个重要的点,然后认真思考研究,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学到更丰富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字,了解文意。

  2、理解文中的“物外之趣”,学习、发挥创造性想象。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教学难点:

 对“物外之趣”的体味。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导入《闲情记趣》。

  二、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生欣赏带有音乐背景的朗读带,思考:

  1、文章围绕哪一个字来写?

  ——趣

  2、作者写了哪些“趣”事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小标题。

  ——夏夜戏蚊、神游土墙、草间观虫斗

  三、认真分析到底怎样有趣:

  (一)“夏夜戏蚊”学生思考:

  1、蚊子怎样有趣呢?

  ——作者把“夏蚊成雷”想象成“群鹤舞空”,还把“(蚊子)冲烟飞鸣”想象成“鹤唳云端”。

  2、这都是作者“夏夜戏蚊”的故事。“夏夜戏蚊”给他带来了什么趣味?

  ——怡然称快

  (二)“神游土墙”学生思考:

  1、土墙、丛杂处有什么乐趣?(提示:作者把什么想象成什么?)

  ——作者把丛草想象成森林,把虫蚁想象成野兽,把土砾想象成丘壑。

  2、这时作者的心态又是怎样的呢?

  ——怡然自得

  (三)土墙、丛草不仅有神游之趣,那还有什么乐趣呢?

  1、“草间观虫斗”学生回答:

  ——观虫斗。先是看到二只虫子相斗,接着来了一只癞虾蟆,把二只虫子给吃了。

  2、思考:一只癞虾蟆出现了,你会怎样?请大家注意作者的'动作。

  学生回答:

  ——驱虾蟆。动词有捉、鞭、驱。

  小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身影。

  (四)回忆作者所写的童年趣事,说说作者的特点。

  ——作者不仅视力好,而且还想象丰富。

  四、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出示图片,配以背景音乐,让学生看图片,充分发挥想象力,说一说图片中是什么(可以添画,也可以灵活转动纸张),话语要详细。分小组讨论,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说的最多、最详细。

  五、小结:

  回顾全篇,让学生谈谈学习了这篇文章的体会。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语文教案-游褒禅山记。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 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 “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游褒禅山记》。“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 学会生字词,理解藕断丝连等词的意思。

  2.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 通过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课前准备:

  课件、挂图

  设计理念:

  1. 探究阅读,自主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

  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组织者的功能,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2. 读中感悟,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体验基础之上的,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本

  课力求以读为本,每遍都有每遍的目的,形式多样,,让学生乐意读书,让课堂气氛宽松活跃起来。

  3. 迁移扩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主要不是让学生去讨论语言是什么,而是要让他们学会运用语言。以言语学

  习为主旨,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语言,到领悟语言的精妙,步步深入,吸收、积累。

  教学过程 :

  情境导入

  1、 情境故事;

  2、 板书课题:新型玻璃;

  3、 全班齐读课题。

  学生质疑

  初读感知

  1、 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

  2、 检查读书情况,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探究合作

  1、 师: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讨论。

  2、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问题。

  3、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创设情境,延伸扩展

  1、 情境设置,指导学生介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 师:如果你是发明家,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

  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课文,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相信大家只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一定能发明更多更好更能为人类服务的新型玻璃。

  实践活动

  把这几种新型玻璃介绍给你的家人听。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02-24

语文教案07-22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树教案12-06

语文《荷花》教案11-2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影子》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