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精品【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蚂蚁。
2、体验观察蚂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捉蚂蚁的工具:如小棒、树叶等,引诱蚂蚁的'食物:如碎饼干、米粒、糖果等。
2、、装蚂蚁的透明瓶,放大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蚂蚁,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幼儿关于蚂蚁的已有经验。
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
二、讨论邀请蚂蚁的方法。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蚂蚁的方法。
师:如果我们要去寻找蚂蚁,你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它们吗?你准备到哪里去找蚂蚁?假如蚂蚁躲在家里不出来怎么办?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引蚂蚁出洞?
2、说说外出找蚂蚁需要注意什么。
三、寻找蚂蚁
1、分小组进行,小组长带领组员寻找蚂蚁。
2、找到蚂蚁,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用什么工具捉蚂蚁。
四、交流寻找蚂蚁的经验。
五、观察蚂蚁。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这是大班上学期的一节科学活动。科学活动一直是幼儿很喜欢的课程,因为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验证猜测,得到答案。我班幼儿在之前的活动中已经累积了相关的沉浮知识,本次活动是在幼儿已有的经验上加强难度,通过操作,让幼儿进一步认识沉与浮,知道通过改变形状和重量可以改变沉浮的状态。
活动目标:
1.丰富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不同方法。
2.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3.初步尝试实验的一般过程。
重点: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难度: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不同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装水的瓶子、橡皮泥、塑料玩具、积木、石子、弹珠、盛满水的大水盆、活动记录表
2.幼儿学具:盛满水的大水盆、装水的瓶子、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感知材料,引出主题
1.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操作材料,说一说材料的名称和摸上去的感觉。
2.提问:这些材料放在水中会怎样?
3.进行猜测记录。
二.验证猜测
1.教师根据幼儿的大胆猜测与幼儿一同验证结果。
2.记录实验结果,与猜测的进行比较。
3.与幼儿一同观察记录表“沉下去”和“浮上来”,并得出结论:哪些物体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沉入水底。
三.幼儿探索,寻找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方法
1.选择两个典型的物体,尝试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2.幼儿探索:
①让浮在水底的瓶子沉下去。
(改变瓶子的重量,或者投放若干的.弹珠、石子,认识悬浮 )
②让沉入水底的橡皮泥浮上来。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从而改变浮力大小)
3.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小结:改变物体的形状和重量都可以让物体的沉浮发生变化。
四.活动延伸
教师:刚才我们对瓶子和橡皮泥的沉浮进行了改变,那剩下的其它材料我们可以用哪种方法成功改变它们的沉浮状态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同试试看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作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重点:
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尝试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图画纸、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有数字的物品,我们去参观一下,都有些什么物品?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参观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自然地感受数字和它们的`作用。
二、基本部分
1、提问:
(1)在观察时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
(2)小朋友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2、仔细观察,了解数字的更多作用。
(1)通过说明方式,幼儿交流、讨论。
(2)提问:观察中,哪些地方有数字?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3、利用游戏,升华主题。
游戏《数字排队》:让幼儿自由选择数字,自由进行组合,并充分讲述。
三、结束部分:
想象作画,尝试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反思:
在本课中,我主要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来进行教学,让幼儿能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幼儿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幼儿去发现数字中的奥秘,能巧妙的运用数字完成任务。
能通过在教学中的活动,让幼儿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数字是分不开,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我举行多种活动能让幼儿为主体,幼儿们能积极的参与活动,能学习生活中的经验与知识。让幼儿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时也能很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动手操作,体验探索发现事物规律的成就感。
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两个部分数的互补规律,并尝试运用规律进行7的分合。
3、通过动手操作,发现7有六种分法。
二、活动准备
花朵图片7个,花瓶两个。
三、活动过程
1、插花,引导幼儿感知7的组成与分解。
(1)幼儿将花分别插在花瓶里,探索7的分解、组成。
指导语: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看看我们花园里一共开了几朵花?让我们把花儿分给分别插在花瓶里,可以有几种分法。
(2)集体交流、讨论7的分合分法。
并请他们分别说说自己的.分法,并请幼儿比较、讨论,哪种分法最好,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最简便的方法中的实物递增、递减关系,找出分成的两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引导幼儿小结:一个总数分成的两个部分数,其中一个部分数逐次增加1,另一部分数则逐次减少1,但每次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都一样。用这个方法能将数分得又快又正确,也不会漏掉任何一组分法。
3、幼儿操作,巩固练习7的分解组成。
游戏“分花”
游戏规则:两人拿7朵雪花片,一人将7朵雪花片分放在两只手中,请对方看一只手里的雪花片,猜另外一只手的雪花片数,直到猜完6种分法。换一人拿7朵雪花片,用相同的方法请对方猜一猜。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1-07
大班科学教案10-20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10-05
大班科学教案12-04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10-16
大班科学教案07-23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2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0-21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30
大班《电》科学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