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必备8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红棉布黄丝绸蓝聚脂面料绿人造丝紫羊毛
预测实验结果 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帮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种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强的'呢?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所示
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处理或者再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
2、能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活动准备:
1、请父母帮助幼儿一起收集回收垃圾、处理垃圾的照片或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垃圾回收的.知识。
2、垃圾分类回收箱实物和各种垃圾的图片。
3、《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请幼儿互相交流平时见过哪些垃圾,说说这些垃圾分别是从哪里来的。
2、组织幼儿讨论:垃圾扔到垃圾箱后怎么办?到那里去了?
结合图片请幼儿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处理垃圾的知识,再结合幼儿的介绍给幼儿补充。、纠正关于垃圾回收、处理的有关知识。
3、请幼儿看垃圾分类回收箱的实物或照片,忍一忍垃圾箱上的标记,说说这种垃圾箱使用方法以及这种垃圾箱的好处。
出示各种垃圾的图片,请幼儿判断所出示的垃圾分别应放入哪里,还有哪种来及也可以放入那种垃圾箱内。
4、鼓励幼儿日常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分类处理垃圾。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东西,洗脸、刷牙、漱口我们都必须用到它。虽然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是我们的孩子对于水的浮力并没有太多的认识。
有一天,在洗手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一个塑料袋掉在水里,于是孩子马上跑来问我:“老师,为什么那个塑料袋漂在水上面呢?”我发现孩子对这个现象很感兴趣,于是便抓住契机设计了科学“浮与沉”这一活动。本活动通过实验来探索、丰富孩子们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并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大胆探索科学实验现象,发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水、小盆、毛巾、水彩笔、记录卡、塑料吸管、树叶、铅笔、泡沫板、钥匙、小石子、橡皮泥、回形针。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课题。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百宝箱,这个百宝箱里装了好多宝贝,小朋友你们想看看吗?(教师播放PPT)
2、师: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我们把他们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呢? 请幼儿先猜测一下,哪些会沉,哪些会浮,然后教师动手操作实验,幼儿观察。
3、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幼儿理解“浮”“沉”并认识浮沉符号。
钥匙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树叶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师引导幼儿看上下两个箭头,上表示上浮,下的表示沉下去。
4、教师继续播放PPT,展示记录卡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告诉幼儿做记录的方法。
(一)分组实验,自主探究。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试一试啊?
1、讲解操作方法与规则:要求幼儿操作完后,马上用水彩笔在记录卡上做好物体沉浮现象的记录。
2、幼儿操作:师,小朋友在把物体放进水里时要看仔细了,看一下物体到底是沉下去还是浮起来的',认真观察水中的现象。
温馨提示:
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实验,每次只放一种材料。
②实验室要注意安全,物体放入水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水溅出。
③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把物体进行分类放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放在水盆的左边,沉下去的物体放在水盆的右边,并及时记录结果完成表格。
3.教师来回巡视,适时指导,帮助幼儿在观察沉浮现象时,如何做好表示“沉”和“浮”的记录,同时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三)分一分。
教师继续播放PPT,引导幼儿将百宝箱中所有物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类。
(四)延伸拓展。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问题:
1、塑料吸管在水中上浮,用什么办法让它沉下去?
2、回形针在水中下沉,用什么办法让它浮上来?
(1)让塑料吸管沉下去的方法:捆上重物,如将其和钥匙或石头等捆在一起。
(2)让回形针浮上来的方法:放在浮的物体上,如将其放在泡沫板上或捆在铅笔、吸管上等。
(五)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沉浮现象,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放在水中会发生很有趣的现象,小朋友在家里也可以动手去做做实验,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噢!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蜡烛的作用及用途。
2.观察蜡烛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蜡烛、打火机、纸、理石板
1.谜语导入——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让小朋友们猜出谜底是蜡烛。
2.出示蜡烛并且观察蜡烛,发现蜡烛遇冷水凝固的现象,观察蜡烛油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讨论举出蜡的3种不同用途。
4.会制作两种不同的蜡烛花,点燃蜡烛,让蜡烛油滴在水、纸、布、理石板上,发现它的变化。
5.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并独立创作一幅蜡染画。
幼儿园教案活动延伸:
1.在家里与妈妈一起创作小蜡烛,找一个灌装的饮料桶,把蜡和蜡笔削入桶中;
2.加热并搅拌里面的蜡和蜡笔,使之熔化;
3.把熔化的蜡液倒入好看的.容器中,放入棉线做烛芯;
4.冷却后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科学乐园:
生活中蜡的妙用可真不少,如:小蜡笔、制作蜡像、防水密封,还能去除房间里的异味等作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存在的原因。
2、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及求知欲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判断及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
活动准备:
选择阳光的日子、在教室布置成黑黑的,并放一盏灯在教室。
活动过程:
一、玩踩影子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带领小朋友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看到的影子影子的特征,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影子?
通过幼儿自由玩自由发言,体现幼儿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
二、寻找影子、了解影子的特征 。
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影子是怎么来的呢?通过让幼儿幼儿观察了解:天气是什么样的,并提问如果阴天没有太阳会不会有影子。教师小结:太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体上,身体挡住了太阳光就产生了影子。
三、学生操作,在实验中感受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
教师带领小朋友回教室做实验:发现没有光,影子就不存在了,有了光才会有影子。教室不开灯,一片漆黑,学生们发现看不到影子;教师江灯开启,请学生看,有了影子。教师提问小朋友:看一看,光和影子在一起吗?影子在光的哪一面?得到:影子总在光的另一边。
请学生玩手影游戏,体会影子和光带给我们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电话种类的丰富,体验游戏的快乐有趣。
2、认识并能讲出各种不同电话的名称、外形,知道电话的使用方法。
3、能用分类的.方法重新创设自己的游戏场景。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固定电话,翻盖的及不能翻盖的移动电话超过幼儿人数以上,货架若干。
2、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场景,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这儿新开设了一个电话超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超市里有什么电话。
2、幼儿逐一认识各种电话。介绍电话的名称、形状。
3、教师:你会使用这些电话吗?
让幼儿自由尝试使用各种电话。教师引导幼儿不管使用哪种电话,都先要找到键盘,按下电话号码,固定电话直接可以通话,移动电话号码则还要按下通话键才能通话。
二、利用已有知识,重新创设游戏场景。
1、教师:这儿的各种电话都放在了一起,顾客来买是很不方便。我们想个办法把这些电话摆放好,方便顾客选购好吗?
2、启发幼儿商量摆放的标准,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移动电话又可分为翻盖电话和不翻盖电话等。
3、幼儿根据标准重新创设游戏场景。
三、游戏“电话超市”
幼儿根据创设好的商场,开展买卖电话的游戏。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线并能寻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
2.观察生活环境中各种线的特性,了解各种线的不同用途。
3.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点:
认识线并能寻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
活动难点:
观察生活环境中各种线的特性,了解各种线的不同用途。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线:毛线、棉线、电线、电话线、风筝线、缝纫线、尼龙线、中国结线等。
2.网上下载有关线的图片:商店悬挂物的绳子、吊饰(风铃、风筝),工地、菜圃、花园等的围栏,晒衣绳、手提袋、背包、毛衣、手工艺品、渔网、鱼竿上的绳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
1.每组放置一盆各种各样的线,请幼儿挑选一种认识的线给同伴介绍并进行交流。
师:小朋友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线,请你们每人挑选一根你认识的线,把它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2.每人挑选一种线进行集体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线?说说它的名字?有什么作用?(教师把几种有代表性的线展示在黑板上。)
师:除了这些线外,你还看到过哪些线呢?
二、探索线的不同特征。
1.师:现在请你们一组上的.小朋友合作,根据线的长短来帮它们按顺序排一排队!(幼儿操作)
2.比一比,说一说:
——哪一种线最粗?
——哪一种线最细?
——哪一种线颜色最多?
——拉一拉,哪一种线最容易断?哪一种线不容易断?
——每一种线都有哪些作用?
三、寻找图片中的线并了解其作用。
请幼儿观察图片中各种线的使用方式。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线,请你们从这些图片里来找一找,说一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出示图片)
——文具礼品店里的线:包装礼物、摇动悬挂饰品。
——手工艺品店的线:编制毛衣。
——服装店的线:缝衣服。
——运动用品店里的线:跳绳,可以用来运动。
——鱼竿上的线:钓鱼。
(根据图片内容师幼讨论各种线的用途)
四、分类整理材料,将各种各样的线摆在展示区供大家欣赏
活动延伸:
美工区可以提供一些毛线制作毛线贴画或者绕相框,暂短游戏继续练习挑花线。
家园共育:利用双休日时间收集各种各样的线,为开展活动做准备。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名称:成长的烦恼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体会成长过程中的烦恼,能积极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烦恼。
2、尝试着让幼儿关注自己的情感,形成快乐、积极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了解烦恼的含义;
(2)幼儿绘画:我的烦恼;
(3)PPT课件。
关键点:愿意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烦恼。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讨论
1、观看PPT《你是我的朋友吗?》
2、提问:(1)珊迪的烦恼是什么?为什么有了朋友还不高兴呢?如果一直这样烦恼下去会怎样呢?
(2)你有什么办法帮助珊迪解决烦恼?
3、: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烦恼,遇到烦恼我们要想办法使自己开心点,还要动脑筋解决烦恼。
二、交流烦恼,分享讨论
1、(1)你有烦恼吗?(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的绘画)(2)你是怎么解决自己的烦恼的。
2、:有的小朋友遇到的是学习上的烦恼,有的`是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遇到的烦恼,有的是爸爸妈妈吵架了而烦恼。其实,解决烦恼的办法有很多,如:不怕烦恼和困难,对自己有信心,多想想办法,自己独立解决,或向同伴老师父母求助一起解决等。
三、提出问题,经验迁移
1、是不是所有的烦恼都能一下子解决的?如果一时解决不了该怎么办?(转移注意,忘记烦恼,快乐地面对现在的生活。)
2、:不是所有的烦恼都可以消除,但总有很多方法能帮助我们排除烦恼、忘记烦恼,这样我们也能快乐起来。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2-04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0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26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10-16
大班《电》科学教案08-19
大班科学教案07-23
大班科学教案11-07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2-18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10-05
大班科学教案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