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教案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在游戏中学会地方戏《双推磨》中前八句戏词和推磨的动作。
2、初步培养幼儿对戏曲的兴趣。
3、在游戏中逐步培养同伴间相互协作的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已有知识经验:熟悉《双推磨》剧情。
2、图片4张、磨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来欣赏锡剧《双推磨》选段,引起兴趣
1、上次老师给小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你们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吗?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分别叫什么?(一男:何宜度,一女:苏小娥)
2、有人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段戏曲,你们想听吗?(幼儿欣赏双推磨1)
提问:刚才他们表演的是什么?戏曲与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脸、服装、唱腔等方面去找)
师总结:刚才这段戏曲是无锡人最喜欢唱的',它是用无锡方言来唱的,所以我们叫它锡剧。
二、学习戏词前四句
1、小朋友都知道何宜度和苏小鹅生活都很贫穷,那你们知道苏小鹅她靠什么来生活呢?(师做推磨动作)
提问:这是什么动作?那磨豆浆用什么工具?(出示磨)磨是什么形状的?它是用什么材料作成的?一共有几块?(解释上片和下片,并用方言说一说)上片上有什么?(解释龙吞珠和百浪卷)再用方言说。师总结:以前做豆腐就是用这个磨磨成豆浆再做成豆腐,你们想不想来学一学。
2、请2~3个幼儿用磨来体会一下磨豆浆的过程。让幼儿了解戏词:推呀拉呀转又转,磨儿转得圆又圆。
3、把这一段完整来念,并用方言来说一说。(累了,坐下休息一下)
三、图片配合教学学习后四句戏词
1、我们知道自从苏小鹅丈夫死后,她只有一个人推磨了,用方言学一学:一人推磨和两人推磨。
可是她家的磨要比我们这个磨大好几十倍呢,所以苏小鹅一人推,推也推不动就像(出示图牛车水)这只老黄牛,它在干什么?水车很大,推也推不动哼育哼育累死了,我们给这张图取名叫牛车水。完整说,用方言学一学(一人推磨像牛车水)
2、今天苏小鹅刚巧碰上何宜度,两人推磨比一人推磨感觉怎么样?(出示图片扯蓬船)这是什么?没有风的时候怎么开?突然刮大风了,它又是怎么开?取名《扯蓬船》
3、完整念一遍,并用方言来学一学。
四、复习巩固,学唱锡剧《双推磨》
1、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学唱戏,你可以跟老师一起来唱。(2遍)
2、分角色来表演,要求能互相帮助,友好协商。
3、何宜度和苏小鹅现在是什么心情?我们开心地再来一遍。
4、把快乐分享给后边的老师,邀请她们一起来磨豆浆。
五、延伸、结束
今天,我们欣赏了锡剧《双推磨》选段,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我们下次再来学完它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的特点是变“教师为主”为“幼儿为主”,变“个别参与”与“整体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尝试”。
活动过程中幼儿自编、自演,教师引导、帮助、支持。虽然大家都很紧张而又忙碌,大家共同享受着活动所带来的快乐与成功,享受着活动中师生、同伴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所带来的愉悦之情。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新年了,家里来客人了,刚好爸爸妈妈不在家,只有自己在家看电视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礼貌用语,知道简单的待人接物。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礼貌用语以及简单的待人接物礼仪
2、难点:如何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怎样待人接物
活动过程
1.由教师向幼儿描述活动的情景以及活动要求,准备好道具:桌椅,茶杯;
2.选出两名小朋友,一个扮演在家的小朋友,一个扮演客人;
3.客人来了,敲门,小朋友开门询问来者(注意礼貌),把客人迎进来,请客人坐下,倒茶,然后打电话给父母,说明情况,请父母尽快回来。(老师在旁边进行引导)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进行简单的礼仪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活动的设计参与面较小,在引导中国语急躁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活动过程中,师幼互动环节太少了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通过活动,基本上幼儿都能掌握简单的礼仪
4.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小朋友当主人,我来当客人,这样既增加了师幼互动,又使得活动的开展有序。
小百科:客人,汉语词汇,前来拜访或作客的人。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感知和探索现代生活中常见的通讯工具,感受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学习在常见的几种电话机上给亲人或同伴那拨打电话。了解110、119、120等紧急求助电话的号码和使用要求。
学习自制小电话。
活动准备: 让幼儿回家问问家长最近是否受到过信,是谁寄来的,看看信是什么样的。
教师准备一些自己最近收到的信。
指导要点:
谈话导入:
爸爸妈妈最近是否收到过信,信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信能从遥远的地方送到我们手上?
出示信封,引导幼儿观察信封的结构和书写规范。
老师最近也收到几封信,咱们一起看看能寄到我们手上的信封上都有什么?
教师给每组分发两个信封,让幼儿观察信封。
提问:能寄到我们手上的信封上有什么?—(如写好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贴有邮票、盖有邮戳,还要写上寄信人的`地址,邮政编码等)讨论:
这些信是怎样从其他人那儿寄到我们这儿的?
为什么信封上除了要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还要写上寄信人的地址、邮政编码等?
讨论和引发幼儿的寄新活动。
最近小朋友们做了许多好看的卡片,你们想把卡片寄给谁?如果要寄给他们,我们需要做什么?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精选]12-06
大班的教案11-12
大班教案(经典)03-30
大班教案[经典]10-08
(精选)大班教案10-03
大班的教案03-14
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精选】11-07
[精选]大班教案04-07
大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