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范文锦集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走路》这首歌选自小班《小兔乖乖》这个主题。这首歌旋律轻快、歌词简单,非常适合小班的幼儿。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而且爱模仿,歌曲中唱到的小动物又是他们喜欢并常见的动物,他们乐意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各种动作。根据幼儿这一年龄特点,因此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
本次音乐活动是以“小动物走路”这个情境,引导幼儿学做小动物走路的模仿动作,满足小班幼儿爱模仿的愿望。活动中教师运用范唱、小动物手偶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活动的尾声引入了“狼来了”的`游戏,把幼儿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内容与要求】
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情境中,愿意唱唱跳跳,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感受音乐,模仿动物的肢体动作
【环境与材料准备】
手偶、“森林”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旋律
1、在音乐伴奏下,“开小汽车”进入活动室。(初步感受旋律)
“我们开着小汽车去玩咯!”
语言节奏:开上小汽车呀,嘟嘟嘟;我们快快开呀,嘟嘟嘟,我们快快开呀,嘟嘟嘟。
2、出示PPT/背景图(创设“花园”情境)
“瞧,我们来到了花园里。今天花园里里的小动物们要出来学走路了,听着音乐想一想谁会来呢?”
3、熟悉音乐旋律
(1)倾听音乐
重点提问:会有哪些小动物出来散散步/走路?
(2)尝试用动作表现小动物(集体)
语言节奏:如,大象走路,甩甩鼻子…
“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用你的身体学学你猜的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吧。”
(3)个别示范,集体模仿(能力较强的幼儿,以个体较好的经验带动整体)
“哪个宝宝愿意来学学小动物,让大家猜猜你学的是谁?”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
重点提问:到底会有哪些小动物出来走路了呢?(第二遍:还有呢?)
2、出示小动物手偶
重点关注:根据幼儿回答出示手偶
3、再次范唱
重点提问:(1)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呢?
重点关注:幼儿学动作 (小兔子:走出来;小鸭子,坐椅子上;小乌龟椅子上;小猫走出来)
(2)小动物是怎么排队出来走路的?……
4、初步学唱歌曲
(1)坐在椅子上唱“小动物想邀请小朋友唱唱他们走路的本领。”
(2)走出来唱“小动物还想请小朋友一边唱,一边学学他们走路呢。”
“小动物想邀请小朋友一起到森林里去学学它们走路。”
5、换情境练习(草地)
三、肢体表现,共同游戏
1、游戏《狼来了》:播放大灰狼的音乐
小结:原来听到这个音乐就是大灰狼来了,小动物就要找个地方躲起来了。”
2、再次游戏
“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2、 掌握儿歌《苹果树》,能根据水果的变换,进行表演。
3、 利用声势训练,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4、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 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儿歌《苹果树》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排坐好。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小猴爬上苹果树时”左上臂呈九十度上举,五指张开,右手食、中指做爬树的动作,“所有苹果吞下肚”时两手作抱状,并伴随一声响亮的饱嗝,“苹果布丁苹果派,什么水果你最爱”时,用手指逐个点幼儿,最后指到哪个幼儿,就让他说出他最喜欢的水果,然后继续念儿歌,只不过儿歌中的水果可以变成幼儿所说的水果。
二、让幼儿倾听儿歌,打出节奏。
1、老师念一句儿歌,幼儿用手拍一句节奏,儿歌共四句,每句的节奏都是
×× ×× | ×× ×|的节奏。
2、要求幼儿用手拍出八分音符的节奏,而在四分音符时用拍腿来表现,也就是每句儿歌的`最后一个音用拍腿来表现。
3、完整地把儿歌的节奏打出,要求教师可以用口型来表现儿歌的内容,而幼儿在心里念儿歌,把注意力集中在打节奏上。
三、二声部节奏训练。
1、教师打出× ×| × ×× |的节奏型,四分音符节奏用拍腿,八分音符节奏用拍手表现。
2、引导幼儿找出与教师所打节奏的不同,一般幼儿都能说出“老师的动作与小朋友是不同的,小朋友拍手时老师拍腿,而在最后,小朋友拍腿时老师拍了两下手”。
3、分成两组,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
四、表现儿歌。
要求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儿歌,第一遍随老师做动作,第二遍分组进行二声部节奏展示,第三遍二组互换节奏型。
五、活动结束。
老师用×× ×× | × × | 和 ×× × | ×× × | 的节奏型与幼儿告别,而幼儿用相应的节奏型与教师告别。
小百科:苹果是落叶乔木,通常树木可高至15米,但栽培树木一般只高3-5米左右。树干呈灰褐色,树皮有一定程度的脱落。苹果树开花期是基于各地气候而定,但一般集中在4-5月份。苹果是异花授粉植物,大部分品种自花不能结成果实。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能按歌曲节奏边唱边拍手。
2、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重点:
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难点:
让幼儿能按歌曲节奏边唱边拍手。
活动准备:
钢琴,歌曲节奏图
蜜蜂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练习:
《日生活模仿动作》
《小手爬》、《我们大家做得好》。
2、发声练习:
《我爱我的小动物》
《这是小兵》
《春天》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唱的真好听,“春天来了,歌曲里都唱了什么呢?蝴蝶,还有谁?蜜蜂怎么叫的?(嗡嗡)春天来了,蜜蜂都在做什么呢?(采蜜)我们可以说它们在做工。
“你们看花园的花多美啊,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节奏图谱)
2、你们看看这些花有什么不一样?(有的`是一朵,有的两朵连在一起的)
3、(出示图片)这是谁啊?(小蜜蜂)“小蜜蜂看到了这么多漂亮的花,都来采蜜啦!。我们一看小蜜蜂是怎么采蜜的?(教师进行完整地示范一 遍 嗡嗡 嗡 嗡嗡 嗡 ……)
提问:
“刚才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呢?”(引导幼儿说一朵就采一下,两朵就采两下)
我们也来学学小蜜蜂采蜜吧! 引导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一遍,引导幼儿掌握节奏。
4、小蜜蜂不但会采蜜,还会唱好听的歌曲呢?歌曲的名字叫蜜蜂做工,
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5、老师范唱。
提问: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幼儿说一句,引导幼儿学一句歌词。
6、引导幼儿理解匆匆,兴味浓,春暖花开等词的含意。
7、这首歌曲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我们先来学学歌词。
在歌曲旋律伴奏下,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念歌词。
8、歌曲真好听,我们把歌曲唱出来吧。
9、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享受唱歌的乐趣,初步掌握歌曲的节奏。
2.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 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手工制作材料。
2. 歌曲《故事书》(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3. 幼儿自备喜欢的故事书。
活动过程
1. 播放歌曲《故事书》,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
2. 教师和幼儿到图书区参观,让幼儿自由选读故事书。
3. 提议幼儿一起合作把图书区布置成故事屋,请幼儿说一说,用什么材料来布置、怎样布置,并引导幼儿共同制定出使用规则。
4. 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故事屋,尽量体现幼儿的想法,并充分考虑到阅读的方便。
5. 布置完成后,请幼儿从家里带一本自己喜欢的故事书来幼儿园,放在故事屋内,给小朋友介绍故事书的内容。
活动评价
1.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伴合作布置故事屋。
2. 乐于与小朋友分享、交流故事书。
3. 能演唱歌曲《故事书》。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感知歌曲活泼、有趣的情绪,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尝试按照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 的节奏创编简单动作及歌词。
3、能够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体验与同伴游戏及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适宜全体幼儿站立活动的圆圈,圈上设置一“小老师”的标记。(能够全体幼儿站立活动的圆圈)
2、幼儿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及“小老师”的游戏玩法;幼儿边拍手唱歌边绕圈走,当歌曲结束,走到指定位置的幼儿为“小老师”,“小老师”做两个动作,幼儿创编歌词并演唱;或“小老师”创编歌词,其他幼儿按歌词做动作。
活动过程:
1、律动:随《摸摸鼻子拍拍手》的旋律,幼儿自由律动。
2、学习歌曲《摸摸鼻子拍拍手》
(1)教师做动作,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指导重点:鼓励幼儿看老师动作按节奏说出歌词:
(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
摸 摸 鼻子 摸 摸 鼻子 拍~ 拍~ 手
(2) 在教师提示下,幼儿尝试唱出歌曲。
(3) 学习歌曲名称。
(4)学唱歌曲2---3次,解决高音的难点部分。
3、创编活动:尝试按歌曲节奏创编简单动作及歌词。
(1)鼓励幼儿想出新动作,大胆创编歌词。
(2)游戏:小老师。
指导重点:
①提示幼儿按照节奏做动作。
②鼓励“小老师”大胆创编与别人不同的'动作,带领全体演唱。
(3) 尝试按歌曲节奏创编与同伴合作的动作及歌词。
此活动的准备主要是幼儿的知识经验,在日常活动和游戏中,可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动作和相关动词如:跳、摸、捏、转、蹲、抱、扭、、、等。在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机智也非常重要,如在“小老师”的游戏中:当“小老师”无法马上做出动作时,教师可灵活选取孩子无意识的动作提升、创编:摸摸小手、扭一扭等。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奥尔夫音乐节奏活动:一只音乐魔盒
活动过程:
一、根据歌曲
《识谱歌》跳五线谱舞。
T: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客人老师们跳个五线谱舞吧。
(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跳舞)
二、复习节奏,
学习创新节奏。
1、播放录音,请幼儿说出乐器名称并做相应的身势。
T:今天,钟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只音乐魔盒,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音乐魔盒里藏着哪些声音?
(钹:X―X― 手鼓:X X X X 圆舞板:X XX X XX 棒铃:XX X XX X双响桶:XX XX XX XX)
T: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T:你会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示一样的节奏吗?
T:你们除了会用手来拍,还会用哪些呢?
(引导幼儿使用不一样的身势来表示节奏)
2、以小动物的形象导入,学习创编节奏型。
A、复习休止节奏
T:小朋友,快看,小兔排着队来找你们做游戏了。
T:你会用节奏来拍出它们吗?(X X X X)
T:真棒!今天小兔想跟大家来玩捉迷藏,请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do、mi、so、do睁开小眼睛吧。咦,有只小兔藏起来了,只要你再次用好听的节奏拍出现在的小兔,它就会出来,一起来试一试。
T:看,小兔出来了。谁也想来帮小兔捉迷藏的?(幼儿创编)
B、学习创编。(出示贴有火车头的工作毯)
T:今天天气真好,兔妈妈想带宝宝去郊游了。瞧,小火车开来了,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找座位吧。(教师请个别幼儿一起来帮小兔找座位)
T: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坐好了。能干的你们还会用身体动作来拍出他们的座位号吗?
T:对了,他们可以这样坐,还可以怎么坐?
(引导幼儿交换位置)
T:请你们用身势再试一试。
3、听音乐传乐器,并有节奏的作介绍,找火车头标记。
T:瞧、乐器宝宝们也来玩游戏了。
(播放音乐,直接传乐器)
T:现在请开火车介绍一下手中的`乐器吧。
(以教师开始有节奏的、以开火车的形式自我介绍乐器)
T:带上我们的乐器宝宝来开火车吧。
(开火车带着幼儿有秩序的介绍火车头标记)
T:咦,你们看,这里的火车头上有个标记,你们能大声地告诉客人老师们这在我们乐器中是什么标记吗?(鼓膜类、散响类、金属类、木质类)
T:恩,说得真棒!就请你给手中的乐器宝宝找列小火车吧。
4、分组创编节奏并用打击乐器进行练习。
T:小朋友,在你们的小火车上还有小兔们没坐好呢,请你们来帮他们排一排座位,并用好听的乐器声把他们的座位号敲一敲,行动吧。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有意识地加入空拍提高难度)
三、结束活动:打击乐《郊游》
T:小朋友,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去郊游了,我们也带着乐器宝宝开着小火车去郊游吧。
(播放《郊游》音乐,边瞧打击乐边开火车走出教室)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11-05
小班音乐教案06-24
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0-03
小班音乐教案[精品]07-08
【精】小班音乐教案06-15
小班音乐教案【热】06-17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06-18
【热】小班音乐教案06-18
小班音乐教案【热门】06-18
小班音乐教案【推荐】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