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大班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平衡能力。
2.感受丰收的喜悦。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稻谷若干。
2.田野布置(四个收稻谷的筐)。
3.小篮子四只,椅子16张,呼啦圈16个。
活动过程:
一、探路
1、秋天里,稻谷熟了,让我们去田野帮农民伯伯收稻谷吧!让我们先去探探路。
2、看田野里的路是什么样的啊?教师介绍:在去田野的路上,有小桥,还有坑坑哇哇的泥地,我们要小办法过去。
3、幼儿自由的在平衡木上行走,要求相互不碰撞,并练习连续的跳过每一个呼啦圈。
二、稻谷丰收
1、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站在离“稻田”20米的场地一边,场地中间分别摆着四行障碍物。
2、活动开始:每队幼儿连贯的过小桥和洼地,到了田里,装一罐稻谷,快跑回来将稻谷放在自己队伍的篮子里。接着第二为幼儿出发。 如此往返直至把稻谷全部收完。注意跑的`过程中不能掉稻谷。
3、比一比哪队的稻谷最多,大家高兴的欢呼“稻谷丰收啦!”
三、放松运动:庆丰收
教师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大家一起跳舞,庆祝稻谷丰收。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让有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农民伯伯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虽然活动总的来说是一节体育活动,但是它的教育意义更多的在于通过幼儿体验,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作为体育课,在游戏环节设计上比较简单。
小百科:稻谷,是指没有去除稻壳的子实,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人类共确认出22类稻谷,但是唯一用于大宗贸易的是普通类稻谷。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要求:在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尝试把有些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学会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流程:复习二等分操作活动分享交流活动
材料与环境创设:幼儿人手一份:围兜、毛巾、台布;每组一份:盐金枣、华华丹、饮料、花生、青豆、糖、瓜子肉、一次性杯子、汤匙、果冻盒、刀等。
活动指导:
一、(结合实际)复习二等分
1.《两只笨狗熊》里的两只小熊为什么最后都只吃到一丁点儿干面包,狐狸是怎么分的?
幼儿讨论:两只笨狗熊应该怎么分?
2.通过分析比较,得出:
(1)把东西分成相等的两份,是二等分。
(2)迁移: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分成相等的两份。(幼儿讨论、争议)
二、操作活动(幼儿探索尝试把实物二等分)
1.这里有一碗米要把它分到二只杯子里该怎么分?(幼儿讨论)
2.探索实践:在你们桌上有好多吃的.东西,有青豆,有糖,有可乐……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们分成相等的二份。
三、交流分享活动
1.交流:你分的是什么?是用什么方法来分的?(用了什么工具)分得对吗?为什么?有不同的分法吗?哪个方法更好?为什么?
2.分享:请你把二等分后的食物自己吃一半,还有一半留给好朋友。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
2、培养幼儿机智的.反应能力。
3、发展幼儿倾听的习惯。
活动准备:
母鸡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幼儿做学走路的游戏:老爷爷走路弯着腰,老奶奶走路两边摇,解放军走路挺胸肺,小朋友走路蹦蹦跳。幼儿反复做几遍后结束。
2、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玩法,规则。教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站成一个圆圈。游戏开始,鸡妈妈说,孩子们,你们在家里好好睡觉,我去找东西吃,你们把眼睛闭上,听到妈妈叫你们才能眼开眼睛。说完,小鸡蹲下闭上眼睛,鸡妈妈走到场地的另一端说,小鸡乖乖,快快醒来,妈妈找到吃的了,快快跑来。小鸡听到妈妈的叫声,睁开眼睛,跑向鸡妈妈。
3、幼儿游戏。小鸡听到鸡妈妈说完快快跑来后,才能跑向鸡妈妈身边。幼儿熟悉玩法后,可请幼儿扮鸡妈妈,分组进行游戏。
4、放松活动。幼儿听音乐做《小鸽子飞》的动作:小鸽子咕咕,飞来飞去咕咕……。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和事例讨论,知道讲信用的含义。
2、懂得做一个守信用的人,答应别人的事要说到做到。
3、感受到守信用对交往的重要性,体验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录音、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不过老师讲完故事要和小朋友先做个约定,就等这个活动结束后,每个小朋友都给老师一个拥抱,老师就有小礼物送给他,你们能做到吗?
(二)体验故事,深入感受。
1、教师结合图片讲《我会遵守约定》的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大意。 教师提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利用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守信用的含义。
师引导语:那这个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看看听听。
(1)结合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巧虎不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不愉快。
提问:巧虎答应小伙伴的事情?他做到了吗? 小兔是怎么想的?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2)再结合图片,帮助幼儿感受巧虎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情绪。
提问:巧虎第二次回家,有没有遵守约定?他用什么办法遵守约定的?巧虎遵守约定,那小伙伴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小结: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就是遵守约定,遵守约定就是守信用。
(三)创设情境,明辨是非。
1、观看情境表演一,讨论: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2、观看情境表演二,讨论:小朋友做得好吗?为什么?
3、讨论:怎么样做是守信用的好孩子?为什么?
(四)联系生活,引导做人。
师引导语:你知道生活中谁是守信用的人?他们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与同伴自由讲述。
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守信用的.人,所以我们要做守信用的人,答应别人的事就要说到做到,如果不小心忘记了约定要及时向对方道歉争取别人的原谅,这样大家相处才能快乐。”
活动反思:
我们开展的社会活动《做歌守信用的孩子》,活动目标是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守信用的人。明白在生活中答应别人的事应该做到,体验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意图: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时代信息瞬间万变。给了孩子兴趣和知识,遐想和疑问。抓住大班幼儿对宇宙的好奇心、扩大幼儿知识面,培养幼儿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及热爱科学的学习习惯是极有用的,所以结合幼儿特点,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一:认识“长尾巴”的星星
活动目标:
1、观看拖着“长尾巴”的星星彗星。
2、认识彗星的形状、国际符号,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星象记录的国家,了解常见的哈雷彗星、恩克彗星。
3、在电脑中,运用各种几何图形,绘制出太空飞行物。
4、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及探索宇宙的兴趣,懂得做事持之以恒。
活动准备:
1、电脑,有关星星的教学软件,彩喷机,投影仪。
2、配班老师身套充气橡胶人做“机器人”。
3、用于绘制太空的星星、月亮、宇宙飞船、火箭的软件。
4、与有关大学联系参观天文台事宜。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机器人”邀请大三班幼儿到太空游玩,激起幼儿兴趣
(2)教师拉上窗帘,请幼儿闭上眼,两臂平伸做平衡游戏《宇航员》。
(3)“机器人”请幼儿睁眼参观太空的同时,老师启动有关软件,内容是关于太阳系内太阳、月亮、九大行星及小行星、塑录像。(深入浅出地讲解)
2、基本部分。
(1)“机器人”将录像锁定在彗星的`画面上,并将其最大化幼儿仔细看看这个奇怪的星星。听听录像里的介绍:彗星很特别,身体发亮,头部圆圆带头尖,尾部长长散开,像大姐姐拖着长辫子,又像扫地的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彗星可不是用肉眼就能看见的,它自己本身也不会发光,天空中的彗星很多,就像大海里的鱼儿那么多。
(2)告诉幼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彗星记录的国家,我们为此感到自豪,说明我们的祖先热爱科学,喜爱观察,我们也要学习祖先,介绍彗星国际通用符号。
(3)介绍哈雷彗星、恩克彗星,告诉幼儿科学家哈雷发现彗星的故事,使幼儿不仅知道哈雷彗星76年靠近地球一次,还要学习科学家哈雷,像他那样做事情爱动脑筋,持之以恒。
活动延伸:
(1)到大学天文观察台参观。
(2)欣赏关于uFo、外星人的故事。
活动二:制作“彗星”(手工活动)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彗星形状的认识。
2、培养幼儿利用旧物品制作玩具,废物利用,发扬勤俭节约的好传统。
3、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群的活动能力。
活动准备:
1、洗净晾干的破旧布头。
2、人手一只洗净的旧弹力袜,一块吸铁石,3~5根40 cm长的塑料包装绳。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彗星”,引起幼儿兴趣。
(1)请幼儿观察,这个圆脑袋,长尾巴的东西像什么?
(2)请幼儿看一看,捏一捏,搓一搓,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做成的。
(3)将“彗星”慢慢拆开,一边拆一边讲解做法。
2、组织幼儿分组操作,边做边交流自己做彗星的方法。
方法一:把破布头塞进长袜,搓圆后用包装绳在一头系上,再把长袜卷成布团,把袜口翻出,把露出的包装绳撕成一缕缕的。
方法二:把破布先团成团,然后用卷的方法,用袜子卷成布团,用包装绳系好,再翻袜口,把露出的包装绳撕成一缕缕的。
3、幼儿做好后与教师的“彗星”比较,少一样什么?(吸铁石)教幼儿掀开袜口,把吸铁石放进“彗星”里,这样才能做出个顶部有尖的圆头“彗星”。
4、教师总结:让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彗星”是怎样做的。教育幼儿只有肯动脑,用废旧东西也能做出有用、好玩的东西,要爱惜能用的旧东西,发扬艰苦朴素的传统。
活动延伸:
带上自制“彗星”到户外,启发幼儿想想,“彗星”可以怎样玩?总结“彗星”可以抛、接、踢、夹、掷等多种玩法。
活动三:飞向太阳(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在做“彗星”的基础上通过动脑筋,玩“彗星”练习,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
2、练习在5米以内,肩上挥臂投远。
活动准备:
人手一只自制“彗星”,两块红色磁性板做“太阳”。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幼儿做《机器人模仿操》。
(2)幼儿带自制“彗星”进入活动场地,围成圆圈,练习向上抛高和向前掷远的动作数次。
2、基本部分。
玩游戏《飞向太阳》。
(1)教师介绍活动方法,幼儿排成四路纵队,手持“彗星”向距离5米远的“太阳”——红色磁性板掷去,以粘上“太阳”为成功。
(2)幼儿练习,比比看,哪组小朋友的“彗星”飞向太阳的最多。
3、结束部分。
幼儿自由玩“彗星”。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探究“彗星”吸上“太阳”的秘密,了解磁性板的构成材料。
活动四:创编做“彗星”儿歌(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在做、玩“彗星”的基础上,学编儿歌。
2、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鼓励幼儿长大探索宇宙的奥秘。
活动过程:
1、教师启发:我们把“彗星”做出来了,想一想我们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怎么做的?做成什么样子?我们是怎么玩“彗星”的?官发幼儿积极动脑筋,踊跃发言。
2、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把做“彗星”、怎么做、怎样玩的事编成儿歌,儿歌的句子要短,语言要美,念起来很顺口。
3、教师逐句启发,选择编得较好的诗句组成一首儿歌。
附幼儿编的儿歌:
我的小彗星
我是大班小朋友,
找来手绢旧布头,
团一团,搓成球,
做成“彗星”投一投,
爱动脑,勤动手。
塞进袜头别打皱,
加条尾巴像扫帚。
嗖嗖嗖,嗖嗖嗖,
飞向左,飞向右, 飞向宇宙游一游。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将自编儿歌口述给家长听,并请家长指导,记录后交给老师。
活动反思:
宇宙太空是神秘浩瀚的,外星人、飞碟、地球超人,星球大战成为20世纪90年代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抓住幼儿的兴趣所在,向幼儿传授关于“彗星”的科学知识,使之进一步了解太空,是活动的初衷。从彗星奇特的形状人手,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先让幼儿认识带尾巴的星星——彗星,利用手工技能做“彗星”,接着又把自制的“彗星”作为体育器具。练习肩上投掷;最后,请幼儿回忆、制作、玩耍“彗星”的全过程,并创编儿歌。整个活动内容充实,集科学、手工、体育、语言教学于一体。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车道的分布,知道行走时应走人行横道。
2、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图片基本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在过马路时是怎样行走的?"2、关键步骤:
(1)幼儿分辨出马路上哪条是车道,哪条是人行道。
(2)幼儿同家长一道在马路上行走时应走人行道。
(3)幼儿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3、与幼儿讨论(1)有时我们在过马路时,却遇到了马路上没有人行横道,想想看,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2)过马路时,怎样做才能保证交通安全?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
在户外场地画上行车线、斑马线,请小朋友扮演司机或行人进行"行走"游戏。
2、幼儿操作练习:
翻看《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五册第45页,请小朋友从书后找到"行人"和"骑车"的'贴纸,贴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通过图谱,学唱歌曲《颠倒歌》
2.能唱准歌曲《颠倒歌》中的附点节奏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难点:
1.让幼儿正确掌握《颠倒歌》的节奏和旋律
2.唱出《颠倒歌》的情绪
三、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 动物图片 图谱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歌词内容。
①提问:鱼儿会生活在哪里? 小鸟会生活在哪里?
②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是怎么唱的?(放录音磁带,让幼儿仔细倾听歌曲)
③教师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颠倒”的含义
(二)、练声 ——以学习动物的叫声的游戏来练声。
2∕4:例 X X X X ∣X X X X ∣X X ∣ X - ∣
老鼠: 吱吱 吱吱 吱吱 吱吱 吱吱 吱
小鸡: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
(三)、学唱歌曲
1. 教师放录音,幼儿听
提问:“歌词里唱到了谁?”(幼儿回答)
教师一一出示已经准备好的动物图片。“我们一起来听听对吗?”
2. 出示歌曲歌词图片,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3.看图谱,有节奏的念歌词
4.幼儿学唱歌曲
5.分组练习
(四)、尝试创编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3-14
大班教案[精选]12-06
大班教案(精选)01-05
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经典)03-30
大班教案07-22
[精选]大班教案04-07
大班的教案11-12
大班教案【经典】03-14
(精选)大班教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