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有听辩各种铃声提示音的能力。
2.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有一定的敏感度。
活动准备:
各种声音的铃声。
活动过程:
1.听辩各种铃声让幼儿分别听各种铃声(自行车、电话、闹钟、门铃、小铃等),猜一猜,这是什么铃儿在响叮当。说一说铃儿响了,告诉我们要干什么了。比如:车铃叮铃铃,就是告诉别人"快让开,快让开!";门铃叮铃铃,就是告诉我们"有人来了,快开门吧。"等等。
2. 学念儿歌"铃儿响叮当"学念儿歌"铃儿响叮当",做模仿动作。
3. 听听学学家里的门铃声,按按听听不同音乐的门铃,跟着音乐进行模仿。
4. 做音乐游戏"叮咚小门铃":
一半幼儿扮演主人,一半幼儿扮演客人。
小椅子当作门,扮演主人者作骑马状坐在椅子上,随着音乐按门铃或拍手。扮演客人者随音乐拍手走步……,唱到"请你按按小门铃"时,迅速跑到一个椅子前,表示来到了可人家。在椅子背上,边按门铃边唱"叮咚"。唱到"来了小客人",扮演主人的小朋友连忙起身,转动一下椅子,表示开门,把凳子面朝客人,做"请"的`动作。
最后一句"叮咚"两人互相按一下对方的鼻子。
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5. 家里的声音看看说说这些是家里的什么东西,它在发出什么声音,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洗衣机"隆隆"的转,它把衣服洗的干干净净;压力锅"呜呜"的叫,告诉我们:"粥煮好了!";吸尘器呼呼的开动了,它把灰尘都吃进肚子里;电话"铃铃"的响起来,也许是妈妈打来的;收音机在"啦啦"的唱歌,我们一面听音乐一面跳舞;音乐铃"叮叮"的响着,嘘!娃娃在睡觉呢!
附儿歌:
铃儿响叮当闹钟叮铃铃,我要起床啦。 电话叮铃铃,喂喂是谁呀?
车铃叮铃铃,快快让开吧。 门铃叮铃铃,请问找谁呀?
小铃叮铃铃,唱歌跳舞啦。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人类肚脐眼的特征和作用。
2.探索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肚脐眼的秘密。
3.养成积极地看待问题的态度。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白板课件《肚脐眼的秘密》、记录卡、字卡:胎生、卵生。
2.学具准备:操作卡片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类肚脐眼的特征和作用。
1.了解人类肚脐眼的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是什么样的?
教师:还有谁也有肚脐眼?
2.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肚脐眼的作用。
教师:肚脐眼是哪里来的?有什么用?
3.如何保护肚脐眼。
二、猜测动物是否有肚脐眼。
1.出示四种小动物,请幼儿猜测是否有肚脐眼。
教师:小动物有肚脐眼吗?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情况。
三、操作验证,探索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肚脐眼的秘密。
1.动物们是如何出生的,请幼儿操作排序。
2.集中展示交流,验证幼儿的猜测。
教师:你发现小动物是怎样出生的?
3.教师根据动物不同的出生方式归纳为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
4.看多媒体课件,了解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肚脐眼的秘密。
教师:胎生和卵生的`小动物到底谁有肚脐眼?
四、游戏"快乐大转盘",巩固拓展动物肚脐眼的知识经验。
1.介绍游戏规则,判断还有一些动物是否有肚脐眼。
师:这是谁?它有肚脐眼吗?为什么?
2.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有肚脐眼。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语言区投放绘本《是谁的肚脐眼》;科学区:继续寻找植物"肚脐眼"的秘密。
活动建议:
继续探索胎生动物与卵生动物有哪些?并寻找植物的肚脐眼。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身体的一些洞洞(器官)名称和功能,知道它们需要保护。
2、 大胆尝试用身体创造洞洞,体验洞洞的有趣。
活动准备:图片、课件
活动流程与问题设计:
一、联系经验看图讲述
●意图:联系生活经验,讲述梳理洞洞的已有经验。
1、我们的身体都有许多有趣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找找身体上有没有有趣的洞洞。(出示图片)看看,这两位小朋友身上哪里有洞洞? 2、牙齿很坚固,怎么会有洞洞?这个洞洞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 3、心上有洞洞,会有什么感觉?什么事会让你感到心痛、难过?、
小结:这些洞洞给我们带来了麻烦、疼痛、难过,我们都不喜欢它们。
二、关注自我观察寻找
● 意图:知道身体上洞洞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作用。
1、 我们身体上还长着许多有用的洞洞,它们在哪里呢?我们互相找一找。 2、这些洞洞都有什么用?(关注鼻孔、耳洞、嘴巴、肚脐眼)
小结:这些洞洞都有自己的本领,给我们带来了健康,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
三、游戏体验 拓展经验
● 意图:拓展“洞洞”的.概念,体验洞洞的有趣。
1、我们的身体还能变出各种洞洞,谁来试一试。 2、有什么好办法能变出更大的洞洞吗?(观看视频) 3、原来我们合在一起就会把洞洞变得更有趣、更好玩,找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幼儿自由游戏)
小结:身体的本领真大,能变出这么多有趣的洞洞,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一)探索让影子有眼睛的方法,初步感知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乐于参与活动,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一)光线较暗的教室。
(二)白色背景板两块,兔子头饰若干。
(三)四个小筐,里面放有记号笔、固体胶、彩纸、手电筒、剪刀、牙签。
(四)自制PPT。
(五)幼儿用书第5册第8页。
(六)教师自备活动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帮助小兔找影子。
1、回忆关于影子的已有经验。
——这些天,我们]都在玩关于影子的游戏,你们发现影子有哪些有趣的现象?
2、用手电筒找找兔子的影子,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大家好,我是小兔,你们能用手电筒帮我找找影子吗?
3、幼儿尝试用手电筒找小兔的影子。
4、师幼小结交流。
——你找到小兔的影子了吗?你是怎么找到的?手电筒可以怎么用?(请个别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法,感知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有眼睛的影子。
1、观看PPT或阅读幼儿用书第5册第8页,比较、发现影子的不同之处。
——这两只小兔的影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你的小兔影子有眼睛吗?怎样让小兔的影子有眼睛?
自由猜想,教师以简笔画的方式记录。(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各种方法,如画、粘、剪、戳洞等,并及时记录,拓宽幼儿的思路。)
(三)小兔影子的眼睛
1、认识材料。
——这里有些材料,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它们可以帮助你找到小兔的影子,一会儿请你们用刚才想到的办法去试一试,看看哪种方法能让小兔影子有眼睛。
2、自由探索,尝试用各种办法寻找小兔影子的眼睛。
3、交流分享。
——你的小兔影子有眼睛了吗?你用了哪些方法?都能成功吗?
——为什么用画和粘的方法不能看到小兔的眼睛,而剪或戳的'方法能看到呢?(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感知有“洞”才能透光的现象。)
——刚才我们想出了很多的办法,你们觉得什么方法好呢?你是怎么做的?(讨寸论、比较,寻找制作小兔眼睛最好的方法,请个别幼儿演示“镂空”找眼睛的方法,教师提炼活动难点:将画好的眼睛的中心处小折一下,用剪刀剪一个小口子,将剪刀头放入小口子中,从眼睛中间剪向边缘,并按画好的眼睛轮廓线剪下。
(四)小兔的影子舞会。
1、可爱的小兔影子。
——小兔影子有了眼睛,除了眼睛外它还少什么?
2、幼儿再次操作,可以让小兔影子有嘴巴或者鼻子等。
3、跟随音乐,让小兔影子跳起舞来。
——小兔影子有了眼睛和嘴巴,可开心了,让我们带着它们跟随音乐跳跳舞吧!
4、分享快乐,延伸经验。
——刚才有的小朋友发现小兔的眼睛一个大、一个小,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再去科学区寻找答案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5-27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5-15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及反思07-23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10-27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旋转的纸片》11-23
奇妙的磁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1-20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管子01-08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08-19
【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4-1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推荐】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