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儿歌教案

时间:2024-09-25 05:17:32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班儿歌教案模板汇总5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儿歌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小班儿歌教案模板汇总5篇

小班儿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儿歌,能借助动作与游戏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2、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对小金鱼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若干盆小金鱼。

  2、幼儿人手一份小金鱼头饰。

  3、快乐的游水音乐,《春天》伴奏曲。

  4、“小鱼虫”图片若干、布置“池塘”游戏区。

  5、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春天》,引起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兴趣。

  1、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春天多漂亮呀,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来,让我们一起听着春天的音乐跳个舞吧!

  2、集体一边表演一边进入活动室。

  二、在自由观察中对金鱼的特征有个初步的感观了解。

  1、师:春姑娘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呢,它呀会在水里游来游去,猜猜看,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2、(出示多个金鱼缸)看!是什么呀?(小金鱼)大家快去和小金鱼说说话吧。

  3、幼儿自由参观各个桌子上的小金鱼,引导幼儿相互说说自己看到的金鱼是什么样子的?

  三、观察实物投影仪中的小金鱼,尝试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金鱼的主要特征,学说儿歌的第一、二句“小金鱼,眼睛大,游来游去不说话。”

  1、师:说说看,你看到的小金鱼长得是什么样子呀?

  2、(打开实物投影仪)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金鱼的眼睛在哪里?你觉得金鱼的眼睛是大还是小呢?(引导幼儿做做“大眼睛”的动作,并跟老师说:“小金鱼,眼睛大。”)

  3、师:小金鱼听见小朋友夸它的眼睛大,心里可高兴了,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多快乐呀!(老师拍打金鱼缸,幼儿观察实物投影仪中的小金鱼在欢快的游水。老师用语言感染、刺激幼儿“游来游去”。)

  4、师:小金鱼游来游去多好玩,如果你是小金鱼,会怎样在水里游来游去呢?(鼓励幼儿一边说“游来游去”,一边表演不同的游水姿势,提高幼儿的动作创编能力。)

  5、师:小朋友表演的“游来游去”真好看,连小金鱼都在表扬我们呢!哎呀!小金鱼来了这么长的时间,小朋友还没有跟它说说话呢,来,你想跟它说什么呢?(幼儿轮流跟实物投影仪中的小金鱼说说话,鼓励幼儿随意说什么都可以,只要声音响亮一点就可以了。)游戏完后,教师提问:“小朋友都跟金鱼说过话了,那你听见小金鱼跟你说话了吗?(没有)原来,小金鱼是不会说话的`。(教师用儿歌语言进行小结“游来游去不说话。”鼓励幼儿跟说。)

  6、集体朗诵、表演儿歌中的第一、二句。

  四、讨论:小金鱼喜欢吃什么?

  1、师:小金鱼到我们幼儿园来玩,我们要用好吃的东西来招待他们呀,谁知道小金鱼喜欢吃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2、(出示小图片“小鱼虫”)师:看,这是什么?(告诉幼儿这是“小鱼虫”)是小金鱼最喜欢吃的。

  3、师:小金鱼看见了小鱼虫,会怎么样来吃呢?请你用动作来告诉我。

  4、幼儿想象、表现小金鱼吃小鱼虫的样子。

  5、老师表演、小结“看见了小鱼虫,啊呜一口吃掉它!”请你做做“啊呜一口”是什么样子的?

  6、跟老师一边表演一边朗诵:“看见了小鱼虫,啊呜一口吃掉它!”

  五、学习朗诵儿歌的最后一句“欢欢喜喜抿起了小嘴巴。”

  1、师:现在,小金鱼的肚子吃饱了,猜猜看,它感到怎么样呢?(高兴、快乐、笑了)

  2、理解“欢欢喜喜”的意思:还有一个好听的词语也是表示一个人很开心,叫“欢欢喜喜”。(幼儿跟说)

  3、师:小金鱼欢欢喜喜吃饱了肚子,会干什么呢?(幼儿自由猜测)

  4、老师表演动作,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老师表演的动作,老师小结:“欢欢喜喜抿起了小嘴巴。”幼儿在动作中跟老师朗诵这一句话。

  六、欣赏老师完整地、有表情、有动作的朗诵一遍儿歌。

  七、幼儿佩戴小金鱼的头饰,随着好听的音乐,采用不同的形式跟老师学习朗诵儿歌:

  1、集体跟老师边朗诵边做动作。

  2、分男女幼儿朗诵表演。

  3、幼儿分成“金鱼、小鱼虫”进行朗诵表演活动。

  4、把儿歌朗诵给小金鱼听,完后问问小金鱼:“小金鱼,我念得好听吗?”

  5、进入“小池塘”进行表演、朗诵活动。

  七、幼儿相互之间拍拍肚子、比比谁的肚子吃得饱、吃得大?表现出可爱的模样。引导幼儿去喂食小金鱼,活动结束。(结束后,教师可以随意播放《小金鱼》的歌曲录音,激励幼儿参与下一个活动的兴趣。)

  附儿歌:

  小金鱼

  小金鱼,眼睛大,

  游来游去不说话。

  看见了小鱼虫,

  啊呜一口吃掉它,

  欢欢喜喜抿起了小嘴巴。

小班儿歌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在农村,家长不重视幼儿口腔卫生,没有养成从小刷牙的习惯,所以我发现班级里的幼儿有很多有龋齿和牙垢现象,这可能是经常不刷牙,不能正确保护牙齿导致的。为了让幼儿从小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养成常刷牙、勤漱口的习惯,我特设计了教儿歌《刷牙》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儿歌《刷牙》,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刷牙的内容。

  2。教育幼儿从小养成刷牙、漱口的习惯,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3。教会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重点难点

  让幼儿按儿歌的内容记住刷牙的方法,并每天坚持刷牙,养成常刷牙、勤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新牙刷、一面小镜子。

  2。教师搜集吃过巧克力、黑芝麻糖后的牙齿照片和有龋齿、牙垢的照片。

  3。儿歌《刷牙》的DVD光盘。

  4。牙齿大模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照镜子

  问题:看看自己的小牙齿长得什么样?有没有不同的、特殊的小牙齿呀?

  幼儿汇报后师指出班级幼儿龋齿、牙垢的实际情况

  2。看照片:

  (1)问题:看看平时我们吃过东西后的牙齿是怎样的?

  幼儿会发现:牙变黑了。

  (2)问题:再看看这些牙怎么了?(师出示龋齿、牙垢的照片)

  幼儿会发现:牙坏了、脏了。

  (3)根据两组照片,引发幼儿关于保护牙齿的讨论?

  引导幼儿说出刷牙、漱口等方法

  3。想办法:

  问题:平时你刷不刷牙呀?怎样刷牙呀?你会吗?

  请个别幼儿来示范。

  老师拿出牙齿大模型和大牙刷来进行实物演示。

  二、活动部分

  今天老师教大家一个儿歌《刷牙》,你们要认真听、用脑记,看看谁最先记住。

  1。教师播放儿歌《刷牙》

  问题:听一听儿歌中是怎样刷牙的?

  2。教师带领幼儿逐句学习。

  3。让幼儿跟着播放一起学习

  4。让幼儿边做刷牙的动作边说儿歌。

  问题:现在谁来说说儿歌里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刷牙才能刷的干干净净?

  引导幼儿汇报

  5。师幼再一起背背儿歌

  三、游戏部分

  将幼儿分成两组扮演上下两排牙齿,教师在当中用教具大牙刷帮助“两排牙齿"刷牙,让幼儿根据大牙刷的方向有节奏的扭动身体,说完最后一句儿歌再笑着露出自己的.小牙。

  四、巩固部分

  让幼儿用自己的小牙刷实地刷一遍牙。

  五、延伸部分

  除了刷牙,还有什么办法保护牙齿?引导幼儿汇报后师小结:不吃过硬、过甜、过冷、过热、过酸的食物,睡前不吃零食、不吃糖,定期检查牙齿等。

  教学反思

  1。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本节课由于有牙齿的实物模型和照片,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都能积极自主的参与活动过程,也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示刷牙的动作。在师幼互动交流中,孩子们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很有思想,这也在我意料之外,我总以为孩子小,放不开,没有想到孩子对儿歌很感兴趣,记得快、动作可爱,轻松的学会了如何刷牙。以后我要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让孩子们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2。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从教学效果看很好。孩子们都知道了刷牙的方法,也意识到刷牙能保护牙齿。在巩固练习时有龋齿和牙垢的孩子刷的更认真。而且课下孩子们都说以后要天天坚持刷牙、漱口保护好自己的小牙。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还不够科学合理,游戏的时间短了,以后要尽量多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小班儿歌“刷牙”教案与反思》摘要:巧克力、黑芝麻糖后的牙齿照片和有龋齿、牙垢的照片。

  3。儿歌《刷牙》的DVD光盘。

  4。牙齿大模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照镜子 问题:看看自己的小牙齿长得什么样?有没有不同的、特殊的小牙齿呀? 幼儿汇报后师。

小班儿歌教案 篇3

  活动内容:小班语言活动《吹泡泡》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理解儿歌的基本内容,并尝试仿编儿歌。

  2、幼儿能够在儿歌中发准翘舌音“吹”、“串”、“飘”、“爆”。

  3、游戏中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活动难点:理解儿歌内容,并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小朋友图片、大小泡泡图片。

  2、吹泡泡用具。

  3、吹泡泡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谈话,看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吕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一串,一个挨着一个连起来的泡泡,看起来像一串糖葫芦)

  师:咦!你们认为这些泡泡是怎么来的呢?(理解动词“吹”,并发准音)

  师:请小朋友猜猜这些泡泡是谁吹出来的?(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熟悉儿歌的基本内容(边出示图片边说儿歌)

  师:让我们看看到底是谁在吹?

  师: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嘟嘟熊》

  师:嘟嘟熊吹泡泡,他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说出泡泡的样子,像什么?还像什么?)

  师:嘟嘟熊吹了一串小泡泡,那我们来看看,他还会吹出什么样的泡泡。(出示一张有一个大泡泡的图)

  师:这次他吹出了什么泡泡?(引导幼儿比较泡泡的大小)

  师:大泡泡漂亮吗?

  师:嘟嘟熊吹了一串小泡泡,又吹出了一个大泡泡,我们来看看,嘟嘟熊还会不会吹出不一样的泡泡。

  师:哇,大泡泡怎么啦。

  师:泡泡是怎么到嘟嘟熊的头顶上的?(还有一个好听的词飘呀飘)

  师:大泡泡飘呀飘,飘到嘟嘟熊的.头顶上。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师:谁出现了?(出示小兔子图片)

  师:小白兔看见嘟嘟熊的头顶上有一个大泡泡,她就急急忙忙跑过来,她会对嘟嘟熊说什么?(不能动不能动)。

  师:小白兔为什么要给嘟嘟熊说:不能动不能动。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白兔说的话:不能动不能动,一动泡泡就会爆掉的。

  二、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师:今天,嘟嘟熊和小白兔玩得很开心,他们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说儿歌)

  吹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个大泡泡。

  大泡泡,飘呀飘,飘到嘟嘟熊的头顶上。

  小兔子说:不能动!不能动!一动泡泡就会爆掉。

  师:这个儿歌真好听,那我们一起来给嘟嘟熊说说儿歌吧。

  师:小白兔也想听,我们一起再给小白兔说说儿歌吧。

  三、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创编儿歌

  1、游戏:吹泡泡

  师:嘟嘟熊和小白兔玩得很开心,我们也来玩玩吹泡泡吧。一会儿小朋友在音乐停止的时候,请你们把玩具送回家,好吗?

  师:我们在玩吹泡泡的时候,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他都飘到哪儿了?(引导幼儿自由说)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泡泡飘到身体的各个位置。

  师:谁来给小朋友们分享一下你吹出的泡泡像什么样的,你的泡泡飘到了哪里。

  师:小朋友刚才玩得非常开心,说得也很棒,刚才嘟嘟熊有一首好听的儿歌,那我们给自己也编一首吹泡泡的儿歌吧。(集体创编)

  吹泡泡

  小朋友,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个大泡泡。

  大泡泡,飘呀飘,飘到小朋友的鼻子上。

  小朋友说:不能动!不能动!一动泡泡就会爆掉。

  师:谁想要给自己也来编一首好听的儿歌。(个别幼儿)

  四、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说了这么多泡泡的儿歌,我们再去玩玩泡泡的游戏好吗?

小班儿歌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阅读儿歌中洞洞的特征。

  2、体验儿歌所带来的幽默感。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儿歌

  出示图片《下巴上的洞洞》引导幼儿观察。

  重点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孩子在做什么?

  (二)欣赏画面,感知儿歌内容

  (1)出示课件,请幼儿观察,并适当地进行提问。

  (2)重点提问:儿歌中下巴上的洞洞说的是什么意思?

  (3)将幼儿说到画面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出示图片贴在黑板上。

  (4)重点提问:小朋友在生活中会不会出现儿歌中小朋友的那种行为呢?你喜欢那样的小朋友吗?引导幼儿发现小朋友的不良习惯,并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三)念一念儿歌

  第一遍,教师念儿歌,幼儿学做小朋友的动作。

  第二遍,放慢速度,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边念边一旁贴图片。

  第三遍,玩儿歌接龙游戏。

  (四)有些活动,大家快来学本领

  游戏规则:老师带着小朋友学怎样吃饭的`本领,看看谁做得好,为做的好给予奖励。

  (五)活动延伸:请父母鼓励孩子寻找正确的吃饭方法,让孩子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小班儿歌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在各个方面都纯在依赖心理,幼儿小的时候吃饭是需要大人喂的,随着幼儿慢慢地长大,会自己吃饭了,但是幼儿自己吃饭也会出现很多相应的问题,如不会拿勺子、把饭弄得到处都是。

  目标预设:

  1、教育幼儿在园会自己吃饭,在家也会自己吃饭。

  2、培养幼儿乐意自己吃饭的习惯。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吃饭方法。

  难点:让幼儿用正确的吃饭方法,喂动物宝宝。

  设计理念:

  小班幼儿入园一个多月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饭,不用别人喂。可在家中,幼儿的表现怎么样呢?经调查发现:全班只有一名幼 儿在家中是自己动手吃饭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从转变家长的观念入手,举办了有关的讲座;另一方面从孩子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让幼儿 在看、听、说、练等实践活动中得到熏陶。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有的幼儿让人头疼。于是我就设计的一课《我会自己吃饭》.主要教育幼儿不仅在幼儿园会自己吃饭,在家也会自己吃饭。还要培养幼儿乐意自己吃饭的习惯。从孩子身边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所以我设计了健康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幼儿集体朗诵儿歌《自己吃饭味道好》。

  2、小朋友真能干,都学会了自己吃饭。小黄狗和小黑狗会不会自己吃饭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放火车的音乐,幼儿自由律动。)

  二、看情景表演:《小黄狗和小黑狗》

  1、狗妈妈家有哪两个宝宝?

  2、你喜欢哪只小狗,为什么喜欢它?

  3、你们喜欢小黑狗吗?告诉小黑狗,怎么做你们就喜欢它了?

  教师小结;小黄狗真能干,在家里吃饭不要妈妈喂,会自己吃饭,我们送它一朵小红花。

  三、看实况录像(1)

  1、小朋友看到自己了吗?你是怎样吃饭的呢?

  2、你还看到了谁?他是怎么吃饭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和小黄狗一样能干,在幼儿园不要老师喂,会自己吃饭。

  你们在家里是自己吃饭还是别人喂呢?请在家里自己吃饭的小朋友举手。

  四、看实况录像(2)

  1、她是谁呀?

  2、这位小朋友在家里吃饭时是怎样做的呢?

  3、请这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在家里自己动手吃饭心里感到怎么样?

  教师小结:这位小朋友真棒!在幼儿园、在家里都是自己吃饭,老师要奖给她一朵大红花。老师这里还有许多神奇的红花,如果你们也像一样,在家里也能自己吃饭,红花就会与你交朋友。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红花朋友最多。

  活动延伸:

  1、共进午餐。

  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一起就餐,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就餐的'情况。使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很能干,在家中要放手让孩子多锻炼。

  2、比一比给家长发放记录卡,教师每周收发一次进行评价。对孩子来说起到了很好的鼓励和督促作用。

  附儿歌:《自己吃饭味道好》

  吃饭啦,坐坐好,手拿匙,碗扶牢。

  自己吃饭味道好,一口一口全吃掉。

  活动反思通过这个活动,幼儿的吃饭情况有明显的好转。像文文小朋友,刚开始他总是不愿自己动手的,后来,我让吃得快的小朋友去帮助她,喂他吃 饭,这样一来,他会觉得让别人喂很难为情。第二天,在就餐前他对我说:"老师,今天我不要别人喂,我会自己吃。"听到他说这话,我真为他的懂事而高兴,我 赶紧对他 说:"路夏真乖,等你吃完了老师给你一个五角星。"果然,这一次他吃得很好。为了兑现我对他的承诺,把五角星贴在了他的额头上。从此,文文改变了吃饭的坏 习惯,每次自己动手,再也不要老师和阿姨喂她了。并教育幼儿珍惜粮食,使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小班儿歌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儿歌教案06-12

小班儿歌教案《小手拍拍》优秀06-23

[合集]小班儿歌教案15篇07-12

关于小班儿歌教案集锦八篇12-25

关于小班儿歌教案模板七篇04-11

关于小班儿歌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4-12

关于小班儿歌教案锦集9篇04-09

有关小班儿歌教案范文锦集9篇04-14

有关小班儿歌教案范文汇总7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