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草原教案模板锦集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原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草原教案 篇1
音乐教案:《草原上》教学设计
一、设情激趣。感受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吗?草原是什么样的呢?
生:草原上有蓝天。
生:有马,有牛,有羊。
生:草原上有绿草。
师:同学们,说的真美,草原上有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和清清的水。还有壮壮的奶牛,肥肥的羊儿和奔驰的骏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了解一下蒙古草原的风情。感受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性。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草原,请同学们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吧。请坐。
1.听辨节奏。
××︱×—︱××︱×—︱
师:现在,我来打一条蒙古族歌曲节奏,你们能试着模仿吗?由强—弱。由弱—强。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现在来静静地听一首蒙古族歌曲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同学们,听着这首音乐,你们是否已经感受到我们前面练习的节奏呢?
生:(感受到了。)
师:好,这些节奏型就是这首乐曲中的基本节奏,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歌曲的重点节奏。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来打这条节奏。《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同学们做的不错,现在我们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音乐好吗?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来做。
(草原就是我的家律动)。
二、学习歌曲,走进音乐。
师:;同学们做的真棒,有点蒙古族感觉,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蒙古族歌曲。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到底唱的是什么?(播放歌曲草原上)
师: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生:蓝天
生:羊儿叫
生:草原好热闹。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抒情,激动。
生:甜美的。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草原上》。
师:首先,来认认我们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谁知道这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势3。
生:3.
师:这个又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势5。
生:5.
师:两个都说对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音,大家一起说好吗?做出手势6。
生:6.
师:今天我们主要来学学这三个音的音高位置。同过这三个音的学习来学唱《草原上》这首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边唱边用手势体会音高。
师:356,216,51653.
356,216,12516.用手势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学习乐谱,乐句学会后连起来唱。
师:我们现在用身体来感受一下音高的位置。老师带领学生根据音高的位置来用身体感受。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歌词,大声有感情的来朗读。
生:朗读歌词。
师:请同学再有感情,声音洪亮的来读读歌词。
生:朗读歌词。
师:老师领你们读一遍好吗?
生:和老师一起很有感情的读歌词。
师:很好。现在我们小声的'跟着钢琴来试一试唱歌词。
生:和着音乐小声唱歌词,一段。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不错,我们现再勇敢点再来唱一唱歌词吧。
生:1遍。
师:请同学们再唱的跳跃活泼一点,注意声音位置。
师:弹琴伴奏。
生:唱。
师:注意长音的位置,发音要准。
生:唱。
师:让我们怀着对草原的热爱,激情饱满的再来做一回小牧民。还记得我们的节奏么?请你们在歌曲前奏部分打着节奏加进来好吗?(试一下老师带学生边哼着前奏曲边打节奏。)
生:听着音乐唱。
师:同学们,你们想想,草原上的天气会不会总是风和日丽,阳光普照呢?如果遇到狂风,遇到暴雨小牧民会怎样呢?下面,我们来即兴表演一下,老师来弹一段旋律,你们听到了什么,尽情来表现?《暴风雨》
师:亲爱的同学们,暴风雨来的这么猛烈,你们能勇敢的来面对,并用热情来战胜它,你们真是草原上的小英雄!让我们用激情饱满的歌声来赞美他好吗?大家穿上皮靴,带好头巾,骑上骏马,奔驰在草原,做一个勇敢的小牧民!
生:骑在小凳子上表演唱。打节奏为自己伴奏。
师:我的小勇士们,你们可真棒!看!这是什么?蒙古包,我们来了解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性和民俗风情吧。
三、了解蒙古。
师:在我国的北部地区,居住着勤劳,勇敢,善良的蒙古族人民。那里有蓝蓝的天空。青青的绿草。静静的湖水和肥壮的牛羊。人们说着蒙古话,喝着马奶酒,吃着烤全羊,住着蒙古包,骑着骏马,挥舞着长鞭。潇洒的再草原上飞奔,所以也称蒙古族为马背上的民族。正如诗中所写: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垄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播放PPT配音乐天堂)
师:谚语
说的蒙古话,穹庐做居家,男人会三艺,妇孺能飞马,
喝酒用大碗,吃肉用手抓,烧柴用牛粪,渴了喝奶茶,
无歌不成礼,进门就是客,奶食不分家,户户养牛马!
师:同学们,男人会三艺说的是哪三艺?
生:(骑马,射箭,摔跤)
师:妇孺能飞马是什么意思呢?
生:妇女和小孩也很会骑马。
师:这些谚语充分的体现了蒙古族人生活习性和热情好客和民俗风情的画面。
四、拓展
师:我们唱了蒙古族的歌曲,又了解了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性和民俗风情。蒙古族人能歌善舞,我们也学学跳蒙古族舞好吗?谁上来做做动作(3)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和我们刚才做的律动很像噢。
师:请同学们到前面来,带好头巾一起来跳舞好吗?
五、大家一起跳起来。(播放音乐)(圆圈位置)
同学们,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音乐总是那么美好,请同学们记住我们今天的蒙古之行。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心情天天都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草原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观察及表现百灵鸟的外部形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表现物象的造型能力。
2.过程、方法:通过观察想象表现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通过色彩艳丽的百灵鸟的形象,让学生体验色彩搭配的美感。
3.情感、态度: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保护鸟的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概括、夸张百灵鸟的外形特征。了解运用不同媒材表现百灵鸟的方法。认识色彩对表现画面的作用。 难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百灵鸟。 三、课时安排、教具准备 本课为1课时
课前准备(含座位排列):范画、教材、课件、鸟类图片、学生课下搜集鸟类资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1).出示图片,看,他是谁?(刘千)师:他是做什么的?(变魔术)老师跟他学了变魔术,你们信吗?现在开始变,变出一只鸟。 (2).听听优美动听的声音猜是什么鸟?(百灵鸟)今天我们一起学
习百灵灵鸟。
2.了解分析的百灵鸟特点及认识更多百灵鸟
(1).师:你们见过百灵鸟吗?那老师考考你,那只是百灵鸟?(课件) (2).现在让我们认识更多的百灵鸟(课件)
A沙百灵:是国内观赏笼鸟之一,草原名贵鸟,生活在河北省北部,青海东。
B云雀:全世界大约75种,羽毛颜色像泥土。
C角百灵:颊部白色并有黑色宽阔胸带,尾暗褐色,后爪长而弯曲。 D斑百灵:一般腿粗壮而尾短,嘴厚。
E歌百灵:体步的红褐色百灵,顶冠棕色而多具黑色斑纹。 F蒙古百灵:头顶周围粟色成环,有长而显著白色眉纹。 3.分析百灵鸟的形态
(1)我们对百灵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们猜猜百灵鸟会在做什么呢?
(2)让我们一起玩一个“对号入座”游戏(从形态上分析这分别是那只百灵鸟的影子) 4.分析百灵鸟的花纹图案线条
师:百灵鸟不仅有特点的外形和优美的歌声,再看看百灵鸟身上有哪些图案、花纹、线条?
5.师:根据百灵鸟的'特点,老师现在也想用多种图案和线条画一只漂亮的百灵鸟,你们想看吗?(师范画)
6.今天的森林舞会要开始了,现在小朋友们送来一些参加舞会的百灵鸟,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学生作品) 7.学生作业
你们能运用多种线条、图案、色彩为今天的森林舞会送上漂亮的百灵鸟吗?(出示作业要求)
8.展评:请评出今天你认为最漂亮的百灵鸟去参加今天的森林舞会。 9.拓展:老师刚收到森林舞会为今天的小朋友送来的一封信,你们想看吗?
草原教案 篇3
活动领域
音乐、艺术、社会、常识
活动前评析
幼儿对各民族的服装特别的感兴趣,特别是蒙古族的服装更是喜欢,在适穿蒙古族衣服的同时,我请幼儿欣赏蒙古族的歌曲,观看蒙古的大草原,孩子的兴趣非常的高,产生喜爱之情,有的孩子,跟着欢快的乐曲学起了小马在草原奔跑的样子……于是我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设计了《草原上的歌》这节音乐领域的.综合活动,让孩子们对蒙古风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掌握节奏并会创编节奏。
2、幼儿欣赏歌曲让幼儿感受草原的美丽,及对少数民族的热爱。
3、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课件、歌曲、头饰、小鼓、手玲、沙锤、蒙古服饰、节奏图、圈、幻灯片
活动过程实录
一、律动:《草原小骑手》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一起骑着小马去好吗?
二、看课件,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
小朋友看这个美丽的地方到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草原)
我们一起听一听草原上的歌吧!这首歌叫《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会把你听到的看到的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提问:你们知道这个美丽的大草原是谁的家吗?(是蒙古族蒙古人的家)小朋友在听这首歌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
实录:此环节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温馨、宽松的环境“草原我的家”,大大的背景图,当幼儿坐在地毯上时,就好像自己做在草地上一样,孩子们听着优美的歌曲,感受着草原的辽阔与美丽。
三、幼儿随音乐学习蒙古族的基本舞步。
1、教师介绍蒙古族的特点。
广阔的草原可真美,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们勤劳、善良,蒙古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喜欢吃乳制品、羊肉,喜欢骑马,被人们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能歌善舞,今天我们来到了大草原上,那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蒙古族的舞蹈好吗?(1)、骑马、2摔交(小骑手)3、哄羊(蒙古族)4、雄鹰(蒙古人)
幼儿学习的舞蹈动作:硬肩、笑肩、小跑马步、踏点马步、勒马、扬鞭、甩鞭、哄羊、奶挤……
2、幼儿听歌曲,创编动作。
现在我们是草原上的舞蹈家,我们一起把舞蹈动作编到歌曲里好吗?
我们一起跳起来吧!
实录:由于我班幼儿非常好模仿与表现,因此这个环节我就设置了全体幼儿表演的机会。孩子们认真的学着老师的样子学习各个舞蹈动作,认真的做好一个小骑手,在听音乐创编的时候,孩子们有的蹲着做笑肩、有的做踏点马步、有的干脆趴在地毯上做一只小羊羔,看着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我真为他们高兴。
四、出示节奏图,和幼儿一起学习打节奏。
小马跑起来也是有节奏的,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节奏图,
《大班综合活动教案:“草原上的歌”》摘要:适穿蒙古族衣服的同时,我请幼儿欣赏蒙古族的歌曲,观看蒙古的大草原,孩子的兴趣非常的高,产生喜爱之情,有的孩子,跟着欢快的乐曲学起了小马在草原奔跑的样子……于是我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设计了《...
草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
为歌曲创编不同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师:小朋友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瞧!(出示小红马画面)它来自辽阔的大草原,今天特意来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呢!想不想去?(想)那好,全体起立,我们拉好缰绳,摆好姿势,跟着小红马出发吧!
2、律动:随《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做骑马动作
二、走进大草原
1、欣赏草原风光
2、学跳筷子舞
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人民的眼里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似乎有些怀疑,那让老师给你们跳一段吧!
(1) 师示范动作
手位:简单的筷子交叉敲击动作 脚位:前蹲、后仰
(2)师:怎么样?信了吧!谁学会了?
(3)指名学生上台示范动作——师指导——台上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跳——全体学生跟音乐齐跳
3、变化筷子舞节奏
(1) 师:简单的筷子舞小朋友一学就会了,现在老师要给筷子舞变个魔术,你们仔细找一找,它变在哪?
(2) 师示范
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加入XX X
(3)学生说——练习XX X
4、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啊!(出示节奏谱)变变变,你们瞧!这个新节奏变到这儿来了,老师用红色的符号表示,还变了一个动作在这儿呢!(师示范)
5、师生合作表演节奏:我邀请你们跟老师合作一下,我来念前面的节奏,你们来念后面红色的节奏,可以吗?
(1) 师念前面节奏,生念后面
(2) 念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3) 师:敲的这么好,我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来敲前面的节奏吧,你们还是敲后面的部分(师敲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4) 师:用你们的节奏告诉老师它的节奏,让筷子发出声音吧!(学生完整敲击歌曲节奏)
(5) 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生随音乐齐跳
(6) 师:这么厉害,看来难不倒你们,如果让你们加入脚步来跳,会吗?
6、加入脚步师生齐跳
7、师生随音乐齐跳筷子舞
三、歌唱大草原
1、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们勤劳、勇敢、放牧、欢歌,你们听
2、聆听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2、 随琴哼唱:你觉得小牧民在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跟着老师的琴声高兴的'唱起来吧!
4、指导缺点:
“草儿青青羊儿肥”————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休止符、前倚音)
5、随老师琴声再唱
6、师生用欢快的歌声对唱:听到小牧民唱的这么自豪,老师也想来当一回神气的小牧民,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唱得更神气?(师生随琴接龙唱)
7、师:唱得比老师还神气,我可有点不服气,我要拿出筷子,边唱边跳跟你们比一比。————师生接龙加入筷子舞表演唱
8、师:小朋友的表演就像草原上一个个神气的小牧民,现在就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做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
9、拓展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在草原上度过了快乐的一节音乐课,我们一起骑马、唱歌,最高兴的是一起学习了筷子舞。其实呀,筷子舞只是蒙古舞蹈中的一种,聪明的蒙古人民还能用许多生活中的东西跳出一段一段好看的舞蹈呢。你瞧(出示蒙古族各种舞蹈画面)
四、告别大草原
1、师:蒙古的舞蹈多姿多彩,蒙古的人民热情好客。瞧!小红马又来了,让我们骑上小红马跟大草原告别吧!
2、播放歌曲,生随音乐唱起歌,边跳边出教室。
草原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草原放牧》
2、歌表演《草原放牧》
3、即兴创编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草原放牧》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3 、5 、6”三音进行练习)
4:柯尔文手势复习唱 “3 、5 、6”三个音。
二、编创与活动ABA
1、复习《草原上》(要求:边唱边表演)
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边唱边表演)
3、分组活动(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4、分组排练。(分组按ABA的顺序表演)
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三、聆听《草原放牧》
1、导入:
师: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乐……(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
1) 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2) 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
3) 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
4) 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
四、编自己的歌
1、出示“3 5 6 ” 三个音符
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 5 6 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 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竖笛吹一吹。
草原教案 篇6
一、播放关于草原的课件,教师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美)
2、你认为《草原》中什么美?引导学生归纳出“景色美,人情美”
三、教学“景色美”
1、自由
朗读课文,你最喜欢哪些景色?为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当安排朗读指导与训练。
四、教学“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还有什么也让我们不愿离去的吗?(人)
1、小组讨论:从什么地方可以体会到“人情美”
2、汇报交流,随机朗读
3、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你还知道关于蒙古这个民族的风俗吗?
五、小导游
如果你是一名导游,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蒙古草原呢?
草原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草原的特点,并品味作者笔下草原的独特魅力,静默草原教案设计。
2、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及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情感,及人生哲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用语言描绘自己的家乡,并谈谈自己对家乡所具有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体会一位蒙古作家对草原的情感是怎样的。(板书:静默草原)
二、 作者介绍: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1958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中国作协会员。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多次获奖,近年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掌心化雪》、《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灯》等散文集13部,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教案《静默草原教案设计》。他和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草原三剑客”。
三、分析课文。
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认识,走进原野的《静默草原》
1、教师范读
范读过程中,学生找出文章描写草原特点和人(包括牧人、城里人)对草原感受的句子。 2、自读课文,分析草原特点及文章所表达的对草原的感受。
文中描写草原特点以及人们对草原感受的句子有哪些?(学生回答)
特点:辽远而苍茫
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看不到与看不尽
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
可以接触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感受: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因而困惑。
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人的处境感最强烈。
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耻。
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草原特点以及作者对草原的情感。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了草原的`“静”,领略了作者笔下独特的草原风景,感受了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和深沉的爱,以及草原给予作者的对人生的感悟。
《静默草原》格调细腻柔情,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文章时而描写时而抒情……运笔自如,其对生活的感受信手拈来,似散而不散,“形散而神不散”,文本始终贯穿“静默”,这一题旨。
五、布置作业
写一段文字,表达对自己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板书设计:
草原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能用固定的节奏型拍手跺脚
2、能够用形体动作表现歌曲,再现草原生活,突出民族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较好的表现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特点—热情、粗犷、豪放。
教学难点:(1)啊哈嗬伊(衬词的表现)(连贯、自豪)
教具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
同学们,你们听了歌曲后,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
谁能为同学们介绍你最熟悉的一个民族?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音乐文化,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辽阔的地方,内蒙古的人们勤劳、勇敢、热爱生活。
二、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听录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蒙古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下面,我们先来听听这首歌。
要求:①请大家听蒙古族小朋友在干什么?(骑马、射箭、摔跤等)。
②感受歌曲的风格及小朋友的心情。(愉快的、自豪的、快乐的)
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小男孩的演唱,他的歌声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蒙古族小骑手的自豪感。
①你们谁能说说歌曲中哪里体现出小骑手的自豪感吗?
②谁能上台来做一做你最感兴趣的那种活动的动作吗?
鼓励学生大胆上台表现,并称赞他们是神气的“小骑手、小射手、小摔跤手”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满足了学生爱动、爱模仿的心理,又为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在内蒙古草原上小姑娘也会骑马、射箭,下面刘老师也来当一回蒙古族人唱一唱这首歌曲。
2、听范唱
要求:①认真听一听、看一看歌曲中有没有相似的乐句?
②哪一句最能抒发小骑手愉快的心情?
下面让我们也来当一回神气的小骑手、小射手、小摔跤手。请随着老师的鼓声有节奏地念一念这些词。(师将电子琴调到鼓声)
(1)学生在老师鼓声的指挥下,模仿老师有节奏地念词。
(2)学生一边有节奏地念词,一边跟着歌词内容做自己想做的动作。
(3)边念词边进行四二拍节拍练习。
(4)一、二组念词,三、四组律动配合
设计意图:通过念一念、以及律动的方式,既让学生熟悉了歌词,感受了其中的文学形象,又掌握了歌曲节奏。这一切都为后面的创作、表现环节作了铺垫。同时,在活动中,歌曲热烈欢乐的氛围与学生对歌曲情感的表达也逐渐出来了。
3、学生随教师的琴声轻声模唱歌曲。
歌曲的第三大乐句的歌词以衬词为主,突出抒发了小朋友愉快、自豪的'心情。草原上的小朋友骑着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奔跑,心情非常舒畅。这样的衬词在蒙古族歌曲中经常见到,让我们也共同体会一下吧!
(1)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感受(听旋律)
(2)轻唱歌曲
教师指导学生感受节奏“啊哈嗬伊”
要求:注意咬字,把每个字都唱清楚。
在唱前教师强调“嗬伊”圆滑线的唱法。
教师纠正并指导个别学生演唱。
(3)完整演唱
要求:两小节换气,唱出愉快的心情
生学律动歌唱(晃动身体)
4、完整学习歌曲
(1)视唱曲谱
刚才同学们听歌曲时就发现了歌曲旋律有相似的乐句,现在大家跟着老师来仔细的看一看并且视唱旋律,感受歌曲的不同之处。边唱边体会自己哪里唱不好,需要老师、同学的帮助?
(2)完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蒙古族是一个能骑善射的民族,那么蒙古族的小朋友还有其他的本领呢。进一步体会歌曲情感,“小射手”、“小摔跤手”唱出草原小朋友的愉快心情。
三、表现歌曲
这首歌曲也富有舞蹈性,具有感染力,真想与歌曲中的小朋友一道去骑马、射箭、摔跤。下面我们共同来模仿蒙古族的舞蹈,共同体会他们愉快的心情吧!
四、教师
今天,同学们和刘老师一起学习了内蒙古歌曲,与那里的小朋友共同感受了骑马、射箭、摔跤时的心情,真是无比高兴啊!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用音乐架起一座座桥梁,用歌声沟通各民族的小朋友,共创美好的明天。
【草原教案】相关文章:
《草原》教案05-17
《草原》的优秀教案07-26
《草原》教案模板04-27
关于草原教案10-17
《草原上》优秀教案01-22
《草原》教案14篇03-02
《草原》教案3篇02-28
《草原》教案(优秀15篇)10-20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案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