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浪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关心别人的孩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诗歌。全诗共五小节,以问答的形式回忆雷锋做好事及孩子们学习雷锋的表现。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领悟。
教学方法:
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听歌曲吗?(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生说说为什么把雷锋当成学习的榜样?
2、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能找到他吗?(出示课题)
3、认识生字:“雷”“锋”。
二、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教学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能准确认读
(2)、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词后向组员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3)、能顺利的朗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评选出本节课的“小博士”
(1)、闯关大比拼:课件逐个出示要掌握的字或词,让学生认读。
(2)、找朋友,
针对“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他们,并分别组词,替他们找朋友。优胜者被评为“识字小博士”。
(3)、有难大家帮
学生质疑,大家共同讨论、交流、解疑。
4、生字已掌握了,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课文读地怎样。自己再认真读读。
(1)、提出要求
声音宏亮
认字准确,能读准带生字的句子。
(2)、指名读
(3)、老师也来读读,大家帮老师提意见。
(4)、组内练习,试读课文。
(5)、以组评比,选出“朗读小博士”。
5、我们再来学写几个字
多媒体出示:冒、迹、滴、锋、泥泞
(1)、自愿当小老师
选小老师教大家写字。愿意选哪个字就教哪个字。
(2)、巩固练习:教师指导,选出“写字小博士”
三、鼓励
给评为“识字、朗读、写字”博士的小朋友戴上“博士帽”。
四、延伸
收集雷锋的故事和资料。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二、摆出难题
读完课文,有个小朋友问:“老师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帮他解答吗?
学生答。
三、细读课文,大胆解答。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在哪里找到雷锋叔叔。
小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课文检查
2、详读课文1、2小节
(1)、课件出示1、2节课文,男女对读并填空。
哪里需要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锋叔叔怎么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为什么这样做?
(3)、那我们就好好读读(自由读、对读、指名读)
3、小组内自学课文3、4小节
4、出示第5小节,说说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总结课文,得出结论。
五、朗读背诵
六、小记者行动
1、我们也去找一找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2、小记者报道活雷锋的事迹。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一则自己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
3. 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1抄写词语;2组词;3按课文内容填空;4听写词语。
课外:1排列句子;2阅读一段话,并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事
1、范写生字“蚁”,齐读。
2、看到这个字,你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把这个“蚁”字写得这么小?结合出示卡片:(弱小)的蚂蚁
3、继续板书:国英雄齐读题目
4、这是一个小故事的题目,初次看到这样的标题,你的脑海里出现过问号吗?把你的疑问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把弱小的蚂蚁称作是英雄?)板书:?
(二)了解大意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读《“蚁国英雄”》的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2、指名试述故事大意,并结合出示卡片:草丛起火蚁群被围抱团突围成功脱险。
3、学生根据卡片提示,同桌间相互讲述故事大意。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故事?(感人肺腑、扣人心弦、震憾人心、可歌可泣……)这样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还愿意再读一读吗?
(三)细读感悟
1、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这些内容能深深地打动你的心?把这些内容划下来,然后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好好读一读。
2、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1)结合交流课件出示图及文字: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①引导学生抓住“并没有束手待毙”、“迅速地扭成一团”、“突围”等处体会蚂蚁的团结勇敢,并练习朗读。
②引导学生抓住“万万没有想到”、“竟”、“突然”等处,体会作者的惊喜之情,并指导朗读。
③这里的“区区的弱者”指谁?(蚂蚁)弱是与强相对而言的,现在处于强势,对蚁群的生命构成威胁的是什么?(大火)从文中找出表现火势强盛的句子,并练习朗读。(相机板书:火神肆虐)
④火神如此肆虐,形势这样危急,可作为区区弱者的小蚂蚁并没有束手待毙,相反它们采取了结团逃生的方法。多机智的小蚂蚁呀!多勇敢的小生灵呀!让我们带着对它们的由衷赞叹,再次好好地读读这个感人的句子吧!(有感情地齐读出示的句子。)
(2)结合交流出示:“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烈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①引导学生抓住“火舌舐动”、“不断发出”、“爆烈的声响”等处体会火势的.凶猛、形势的危急;抓住“越来越迅速地滚动”、“不见缩小”等处体会蚂蚁的勇敢、坚定。(结合板书:火舌舐动)
②指导朗读。
(3)结合交流出示:“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①说说这段文字为什么令你感动?(相机板书:不松动分毫不放弃岗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②结合理解“肝胆俱裂”。
③从外层蚂蚁的壮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里又一次出现了蚁国英雄,现在你对作者称蚂蚁为英雄还有困惑吗?你从这样的称呼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蚂蚁的赞颂、敬佩之情。)相机板书: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④再读这句话,读出作者的赞颂、敬佩之情。
3、学习了这则故事之后,老师还想让大家用上些词语形容蚂蚁,现在你们会用哪些词呢?出示卡片:()的蚂蚁
4、带着对蚁国英雄由衷的敬意再来读一读这则感人的故事。
(四)激情揭题
1、师述:正是这些一向被我们视作区区弱者的蚂蚁,在肆虐的火海中却是这样的沉着、坚定、团结一致。它们不惜以个体的牺牲,求得种族的生存,是它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2、板书:生命的壮歌
这就是18课的课题,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读好它。
3、网上征文:故事结束了,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内心又有何感受呢?同学们,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曾有许许多多英雄楷模涌现,他们身上正是有着蚂蚁的这种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你想到了谁?
(五)学法小结
1、细心的同学一定早就注意到了,我们的课文中还有另一则小故事。如果我们用上学习《“蚁国英雄”》的方法,就可以自学下一个故事了。
2、回忆小结学法,结合出示卡片:了解故事大意
细读感人之处
朗读表达情感
附板书设计:
18、生命的壮歌
火神肆虐 不松动分毫
火舌舐动 不放弃岗位
团结合作 勇于献身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思路】
1、课前通过学生欣赏4幅插图,初步了解了课文故事,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插图叙述故事。
2、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然后在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抓住了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让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4、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读通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学习生字,并且书写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随机表扬:
(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
(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我也称赞你!)
(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平时得到的称赞一定少不了。 请同学们用上“称赞”一词来说一句话。
师:(你表现得那么好,的确该得到称赞;发现了别人的优点,是该好好称赞一番啊!)真为你们高兴,得到了那么多的称赞!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随机出示:称赞(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让学生问)
4、同学们问的题目非常好,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图,思考课文讲了谁称赞谁?
出示:小刺猬──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
学习生字“猬”跟读正音(注意:词语连读时这个字念轻声)
看图片:我们对刺猬已经很熟悉了,浑身长满了刺,圆滚滚的,可爱极了!可对于獾我们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长相吧!看图片。
点击这两个生字:“猬”和“獾”都是四只脚的带皮毛的小兽类,所以都是反犬旁。
2、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读通每句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
三、认读感知(检查自读效果)
1、我能认: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刺猬 小獾 板凳 粗糙 但是 泄气 傍晚 椅子 瞧 留下
(学生读,教师及时正音。)
认读没带拼音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2、我能记:
出示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我能读: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名读。
四、书写指导
1、我发现:
出示本课的8个生字,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会写:
每个生字写三个。
五、小结
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少,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初步知道了课文讲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的事,那他们为什么事而称赞对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大森林,讲了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他们为什么而称赞对方呢?今天我们去大树林弄明白好不好?
(出示课件)你瞧,这是一座美丽的大树林,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小刺猬和小獾在欢迎我们呢,他们身上背着五个生字,原来他们也爱学习呀。我们来读读字,跟他们比比看。(点击身上的字)
二、学习课文
1、师:这篇课文老师自己也很喜欢,我在这读一读,请小朋友仔细听,边听边记:哪句是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哪句是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话?
出示句子,练习朗读有关互相称赞的句子。
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师:称赞别人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愉快)那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自己来练读是试试吧!(再请同学来读读)
(老师注意到了,他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地方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真好!)(谁愿意再来试试)
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话。(师生配合读)
2、那这样的称赞会起到怎样的神奇效果呢?请同学再细细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语句。(口头交流两句称赞作用的句子)
3、简短的几句称赞的话,为什么会起到如此神奇的作用呢?我们来看看小獾是怎样说的?(出示小獾的话)
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理解“泄气”,给“泄气”找一个近义词来说说它的意思。(灰心)
自由读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再齐读。
4、请同学快速读读1~7小节,找找小獾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泄气了?
出示课件和有关句子。
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理解生字“粗糙”(看图理解:粗糙的小板凳会是怎样的呢?)(出示三个板凳的粗糙程度要不一,打乱顺序给学生看,先让学生直观理解粗糙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排列一下,哪个是他做的第一个板凳,哪个是第二、第三个,引导学生从刺猬的话中“一个比一个好”体会)。小组自由读读,你读懂了什么?然后齐读。
5、看着这样一个个粗糙的小板凳,想想小獾当时会怎样想呢?
师:是啊!小獾虽然做得并不怎样,但当时的他却更需要别人的称赞啊!
这时,是谁发现了小獾的优点?
(出示第3自然段小刺猬称赞的话)引读:所以小刺猬──
6、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高兴极了,它接着会怎样做呢?出示课件,想想再说。
师:是啊!别人做得好我们需要称赞,当别人做得并不理想,有困难时,我们就更应该称赞,因为称赞就像神奇的魔棒,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终于做成了板凳。
7、那么,当小刺猬把苹果送给小獾,听了小獾的称赞后,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出示课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决不能吝啬对别人的称赞,因为称赞有着巨大的魔力:(出示)
因为_____称赞能______________
8、是啊!称赞多有魅力啊!综合刚才小朋友说的,我们一起来听记这样一句话:称赞带给我们勇气和自信,称赞带给我们进步,称赞带给我们成功和喜悦。(出示)
齐读这句话。
三、组内分角色读,在分角色表演读
四、总结
称赞给予我们那么多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给予周围人更多的称赞。
五、练习说话
1、举例:***最近写字写得很端正,我想对他说:“你进步可真大啊!”
学生说话训练、交流。
2、做心情卡:
( )月( )日,( )夸我( ),我心里觉得( )。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读懂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能就这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
2感受到工程师与工人身上高尚的情操。
3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能想出具体的操作方法付诸以行动。
教学重点:能从具体的词句中感受到工人与工程师的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能从具体的词句中感受到工人与工程师的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村庄的人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树木,结果毁灭了家园.下面这文章写的就是人与树的故事。读读课文,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再交流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
2、揭题:《路旁的橡树》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它的命运究竟是如何的?
2、反馈:
①出示句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A、请读读这句话,说说你的脑海中出现一棵怎样的树?
B、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想想,这棵橡树会有多大的年龄,究竟对于我们的生存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
②这棵橡树将要遭遇什么呢?请结合文中的内容简要交流一下。
③最终这棵橡树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而被砍掉了吗?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说一说。
三、品读具体语句体会人物心情。
1、本该为了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而要被砍掉的一棵橡树为什么最终被保存下来,而那条沟通两座城市之间的那条道路却因此而拐了一个弯呢?请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到底是谁救了这棵橡树?划出相关的句子。
2、反馈
①工程师救了橡树
a、出示句子: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请你想像一下,这里的“谁”会指哪些人?为什么?
b、是不是工程师一开始就决定把这棵橡树保留下来呢?
出示句子:他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试着想像:如果你就是当时的那位工程师,你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②工人救了像树
理由:a、突然,工人们停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b、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c、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d、“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试着想像:工人们为什么沉默不语?叹气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这棵橡树就因为工程师与工人他们有着一颗高尚的心,被成功地保护下来了,那么,此时此刻你真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你就这件事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三、感情升华,环保教育
1、交流课外资料:我们地球的环境受取了哪些污染?我们人类为了改善环境都做了哪些工作。
2.讨论: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读好书,写好字。
教学难点:
感悟学习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1.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些名人,有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安培,还有举世闻名的美国的电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这两位都是外国鼎鼎大名的科学家。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来认识一个中国人, 请看,他是谁?(出示徐虎的图片)徐虎。看看图上的徐虎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徐虎!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水电维修工。他在管辖的居民区挂起了“特约服务箱”,日夜为人民服务,从此居民不再为发生水电事故发愁。 (出示徐虎的资料)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徐虎的课文,题目就很特别,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4.谁来读好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课题!
5.你发现文中的课题和老师写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二、范读引路 创设学境
徐虎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人们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请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徐虎,看看在他的.身上发生了怎样感人的故事。(师范读)
三、初读感悟,学词读句。
1. 听了老师的朗读,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被徐虎的事迹感动了呢,你们想不想读呢?那就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的去读课文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平凡 按时 地段故障 提供 凌晨 附近 咕嘟 服务 徐虎 工具 取出 千家万户 挨家挨户
(1)指名读,同学们仔细看看他们的拼音,你发现什么了吗?
(2)指导理解词语。 你能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吗?
A. 平凡:找一个近义词。 (普通)
B.千家万户和挨家挨户这两个四字词语中都有家和户,那他们的意思一样吗?你怎么理解的呢? 这里的千和万是不是指正好一千和一万呢?(是表示多)
(3)理解了这两个词语,那老师这有个填空,能把这两个词语准确地送回家吗? (出示填空)
(4)小朋友们不但把词语读得很正确,而且能理解词义,真不简单!现在去掉拼音,一起来读,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各种形式的读)火车火车哪里开?
3.词语读准了,那就请同学们来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认真听,一个同学读完了,要请小评委们提出自己的评价,好不好? (分别请学生读每一段。出示长句子,指导朗读。)
A .凡附近居民水电出现故障,急需当天夜晚修理的,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本人将及时提供热情服务。(“ 故障”就是毛病的意思,从“急需”这个词我们看出事情不能等,很急)
B.可徐虎看到抽水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着急,便说:“这是总管道堵塞了,不能再耽搁。”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5.刚刚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现在徐虎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啊:(出示填空)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徐虎是 。许多年来, 徐虎利用 , 走遍了 ,给大家 。人们都说他的像 。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很会读书,边读边思考,真是好样的!课文的哪一小节告诉我们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 出示,谁来读一读,
2.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普通”就是“平凡”的意思,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水电修理工,而人们却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这六个生字吧! (出示六个生字): 徐 修 供 取 务 凡
2.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行,他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啊?
3.你是怎么来记住这些字的呢?
徐:老师送给你们一个儿歌,双人加余读作徐。记住儿歌你就记住这个字了,那这个字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修:记住了“徐”,我们来看看“修”字,你怎么来记,或者你想来提醒大家什么? 这个字的笔顺比较多,老师也送给大家一个儿歌,“修”字单人靠一竖,右边折文三撇住。 跟在老师后面说一遍,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师范写)
供:记住了“修”,我们来看看“供”,你是怎么来记住他的呢? 他是一个多音字,除了第一声,还有第四声。你会给他分别组词吗?
取:一起来看看“取”,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他? 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耳朵的“耳”这儿上面一横要长些。
务:学习“务”你怎么记住它呢?折文在上力在下,这字读“务“整五画。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上面的折文要写得舒展一些。
凡:学习“凡”。几个人的几,在里面加一点,就是凡。
4.我们讲了注意点,又讲了记住的方法,那写起来就更加的简单了,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习写一遍。
a.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纠错。每个生字写一遍
b.拿到投影上展示,找出不足点!(重点评讲“修”)
c.生再次练写!
d.再次投影进行讲评。
课后作业:
1. 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做到响亮、正确、流利。
2. 将六个生字写两遍,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及文章作者茨威格的成就及著作。
2、感受文章“平淡其外、激情其中”的散文语言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根据文章核心内容提出问题,并利用问题探究、分析课文的能力。
2、示范并练习:利用与文章协调的音乐来控制语速和情绪的朗读技巧。
(针对中专幼教专业)
(三)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多形式地接触名家名著,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追求。
2、理解并领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以及托尔斯泰的人格美
教学重点、难点:
启发引导学生探求托尔斯泰的坟墓美在何处,真正理解并领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以及托尔斯泰的人格美。
教学方法:
情境法、诵读法、启发引导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询问学生对“坟墓”的感受。
教师归纳:恐怖、阴冷、哀伤……,总之很难和“美”产生联系。虽与坟墓有关,但我们要展开的却是一段寻“美”的历程,希望大家用心感受,你们会有一份美的收获。(多媒体出示课题)
2、根据课题提出问题(板书)
谁的坟墓?
什么样的坟墓?
为什么是最美的坟墓?
(要求学生将对问题的思考贯穿于接下来的学习中,借此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文章核心内容分析理解课文)
二、课文讲析
(一)谁的坟墓?
播放课件,了解托尔斯泰的成就及著作,感受其显赫的声名。
(二)什么样的坟墓?
1、看图片
并对比世界著名陵寝图片谈感受
2、读课文
(1)关于作者:斯蒂芬·茨威格(课件)
(2)(配乐朗读))教师朗读课文第一段做示范,学生朗读第二段,注意感受朗读语速与音乐节奏的配合,体会文章的.内在情韵。(引导学生学习:利用与文章协调的音乐来控制语速和情绪的技巧)
3、体会词句
(1)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描写托尔斯泰坟墓的句子,体会并归纳托尔斯泰坟墓的特点:朴素逼人
(2)思考:朴素=最美?(用问题引导学生作进一步探求,不是简单回答问题)
(三)为什么是最美的坟墓?
1、人们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到托尔斯泰的坟墓?
敬仰,这种情绪甚至感染了周围景物(情景交融)
2、这种发自心底的敬仰来自什么?
对比其它声名显赫的伟人墓地(课件显示)
3、出示直接评价托尔斯泰墓的句子:
理解作者的“宏伟感人、打动人心、剧烈震撼”都指向了墓主人的人格美
4、对前面的思路进行归纳(板书)
震撼
无名墓冢 伟大声名
朴素逼人 对比 反差 无比敬意
托尔斯泰墓的朴素 其他伟人墓的奢华
人格美
三、拓展与小结
(播放课件)跟随著名主持人王利芬老师再次造访“世间最美的坟墓”,在情境中感悟托尔斯泰人格的高尚之美。
四、布置下节课活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08
[精选]语文教案09-09
语文教案[经典]08-31
语文教案(经典)08-21
语文教案【经典】09-23
语文教案(精选)04-19
【经典】语文教案11-20
(精选)语文教案12-09
语文教案【精选】09-27
语文下册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