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班教案模板集合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会咬人的电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3、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提问并出示电插线板)(3)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电插线板可以碰吗?
(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家哪里有电插线板?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喜羊羊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图片,我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谁对谁不对(1)师:这是喜羊羊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他要考考我们,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幼儿自由交流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2)出示哭脸和笑脸,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对的送到笑脸处,错的送到哭脸处。
4、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附故事:会咬人的电一只小老鼠趁喜羊羊出门去,溜进家里偷东西,发现了一个宝贝。这个宝贝是白色的,身上长着许多小嘴巴,后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细尾巴,小老鼠只要把电视机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电视机就会说话了,把台灯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台灯就亮了,把电风扇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电风扇就转了。小老鼠想:这可是个好宝贝,我要把它偷走。可是,宝贝比小老鼠还大,怎么搬走呢?小老鼠说:“我去请朋友来帮忙。”它刚出门正好碰到了灰太狼,小老鼠赶紧说:“灰太狼,喜羊羊家有个宝贝,你敢不敢去偷?”灰太狼马上说:“我什么都不怕,快带我去吧!”
来到喜羊羊家,灰太狼看着那个宝贝摇摇头说:“那是什么宝贝吗?又不能吃,也不好玩,我不偷了。”小老鼠很着急地说:“那个宝贝很神奇,它能让电视机说话,能让台灯亮起来,能让电风扇转起来。”灰太狼一听眼睛马上睁大了,一把抓住了那个宝贝,它的手指头伸进了宝贝的小嘴巴里,“啊!”灰太狼大叫一声,感到全身发麻,身上的毛都竖了起来。小老鼠吓得大叫:“灰太狼,危险!快扔掉!”可是灰太狼怎么甩也甩不掉,尾巴也着火了,冒起了黑烟。“好疼啊!”灰太狼大叫一声就昏过去了,小老鼠吓得赶紧逃走了。
喜羊羊回到家看到了昏倒在地的灰太狼,说:“灰太狼一定是到我家来偷东西的,我得赶紧报警。”包包大人把灰太狼抓走了并关了起来,等灰太狼醒过了,包包大人问:“灰太狼,你是怎么昏倒的?”灰太狼低着头说:“喜羊羊家有一个宝贝,我一摸就昏倒了。”包包大人听了哈哈大笑说:“那是电插线板,电插线板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你的手一定伸到电插线板的小嘴巴里去了,你被电到了,能醒过了就算不错了。”灰太狼吓得直吐舌头,以后再也不敢碰电插线板了。
小班教案 篇2
小班音乐教案:
找朋友
音乐游戏活动名称:
找朋友
预设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大方、主动的个性,体验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随着音乐找到朋友。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材料准备:
收集不同名片,各色卡纸,彩色水笔等。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找朋友》
指导要点:
1、全体幼儿坐成半圆形,跟老师律动、练声。
2、谈话活动:“你的好朋友是谁?在哪里”激发幼儿找朋友的兴趣。
3、请5个小朋友做邀请者,1-2小节边唱边拍手踏步走到所要邀请的幼儿前,3-4小节邀请者向被邀请者做邀请动作,左右各一次。被邀请的'幼儿则站起,5-6小节,相互敬礼、握手。7-8小节两人手拉手互换位置,邀请者坐在被邀请者的座位上,被邀请者成为邀请者,游戏继续。
4、幼儿一边学习歌曲,一边开始游戏,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找朋友。
5、游戏结束请中班的哥哥、姐姐与小班的弟弟妹妹进行,组织幼儿找朋友的游戏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搓、压的技能,乐意用彩豆装饰小饼干。
2、大胆想象各种造型,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面粉制成的面团,可在面粉中加入适当的油和糖。
2、分组材料
3、小手洗干净
活动过程:
一、好看的`饼干。
1提问:小朋友都吃过饼干,你吃过的饼干是什么样的呢?
2教师出示做好的饼干,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尝试欲望。
二、制作饼干。
1、小面团变变变
(1)小面团变变变,引导幼儿学习搓圆的技能。
(2)尝试让小面团编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
2、有趣的彩豆装饰。
(1)认识各种豆子,如花生、青豆、豌豆等。
(2)尝试彩豆装饰。鼓励幼儿进行有规律的色彩间隔装饰;引导幼儿用豆豆拼出有趣的图案。
(3)豆豆组、彩色组分组操作。
三、烘烤饼干。
教师小心操作,避免烫伤幼儿。
四、品尝饼干。
1、引导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饼干是怎样的,评选出幼儿喜欢的饼干。
2、幼儿品尝饼干,体验分享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
2、让幼儿知道米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装有米的无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组1个;每组1张16开或8开纸。
活动组织:
1、让幼儿摇动桌上的瓶子,以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你们轮流摇桌子上的瓶子,听听有没有声音,猜猜里面是什么。一个摇过了要给另一个,不要争。”
2、引发幼儿猜想瓶中的东西是什么。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每个小朋友都摇过了,那你们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
3、引导幼观察米,说出米的特征。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瓶子里是米,好,现在我们把瓶子盖开开,把瓶子里的东西倒在纸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一边看一边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谁愿意告诉大家米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好,刚才许多小朋友都说了,米是白色的,小小的,一粒粒的,有的长,有点圆,捏在手里硬硬的像个睡着的小娃娃。”
4、引导幼儿说出米的好处。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知道米有什么用吗?”“对了,米可以做成饭,可以让小朋友吃饱,长身体,米是粮食。”“好,大家把米捡到瓶子里去,我们一起把它送到厨房的阿姨把它们做成饭。要小心点,千万别弄到地上,这是农民叔叔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一会吃饭时也要小心,不要洒到地上,要爱惜粮食。”
活动一:白米饭
活动目标:
1、知道儿歌的名称,学会念儿歌,并乐意朗诵。
2、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懂得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农民种粮劳动的幻灯片,幻灯机。
活动组织:
1、放映幻灯片,让幼儿了解农民种粮的辛苦过程。
教师用语参考:“我们每天吃的喷喷香的米饭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民伯伯要插秧、浇水、施肥、除虫、除草、收割、脱粒,然后食堂里的炊事员叔叔、阿姨做成白米饭。白米饭来的真不容易。我们要爱惜白米饭,一粒都不能浪费。
老师来念首《白米饭》儿歌。
2、教师诵儿歌一遍,并提问。
教师用语参考:“儿歌的名称?儿歌讲了什么?”
教师朗诵儿歌第二遍,并根据儿歌内容依次提问。
教师用语参考:“白米饭怎么样?谁种的'粮?我们要怎样做?”
3、幼儿朗诵儿歌。
教师用语参考:“我们来朗诵儿歌《白米饭》。”
附儿歌:白米饭
白米饭,喷喷香,农民伯伯种的粮。我们爱惜白米饭,浪费一粒不应当。
活动二:小厨师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幼儿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2、幼儿与他人分享食品及良好的用餐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米粉若干,面盆1只,干净的小碟子若干个,牙签一人1根。各式糕点模子。
活动组织:
1、观察糕点,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自制糕点的欲望。
教师用语参考:“尝尝这些糕点,好不好吃?我们会不会用自己的小手做糕点给大家?老师带来了米粉和工具,请小朋友都来做小厨师好吗?”
2、老师把米粉加开水和成团,分给每组小朋友,小朋友动手操作,老师参与活动,对幼儿提出行为要求和卫生要求。鼓励胆小、动作慢的幼儿积极参与简单的活动。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从米团中分出一点放在手心,先把米粉搓成圆形的,然后把它放进模子里压平,再倒出来,做好了把它放在碟子里。”“做糕点时不讲话,不用手摸头擦汗,不碰脏东西,注意卫生。”“小朋友制作的糕点品种多样,很能干。”
3、蒸糕点:教师用语参考:“我们把糕点送到厨房,请阿姨蒸熟。”
4、品尝,与人分享,让幼儿体验愉快的情绪,启发幼儿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用语参考:“糕点熟了,请小朋友来品尝。想一想,我们应该把糕点分给谁吃?你们觉得糕点味道怎么样?好吃吗?”
活动三:米制品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几种常见的米制品名称及来源,进一步认识米的用处。
2、培养幼儿与人分享的习惯。
活动准备:故事录音,几种常见的米制品(米花,汤圆等)
活动组织:
1、阿姨送食品给小朋友,并向幼儿一 一介绍食品的名称,启发幼儿,让幼儿知道这些食物都是阿姨辛苦做出来的,不要偏食,不要浪费。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阿姨送来了许多好吃的食物,看看都是些什么?你们喜欢吃吗?平时爸爸妈妈还有阿姨都想给你做这些食物,他们很辛苦,吃的时候可不能浪费,你们知道这些食品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吗?
2、听故事,知道这些食物的来源,并知道它们是米制品,知道米的用处及其与人的关系。
教师用语参考:你们听过故事后,知道米有哪些朋友吗?你还知道有哪些米制品呢?人要生活,离不开食品,离不开米,米的用处可大了。小朋友爱惜粮食,要从爱惜一粒米做起。
3、品尝分享食物——要求幼儿按自己吃的分量取用食物不浪费。
附故事:小米粒,找朋友
“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米粒一边唱歌一边跳进米缸去找朋友,他碰到了爆米花问:“咦,你是谁?和我长得很像,个了却比我大得多?”“我就是你的好朋友爆米花呀!”小米粒一听,高兴地说:“好,好,好,你和我一起找朋友吧。”他们唱着歌,拉着手,一起去找朋友。
附诗歌:悯 农
锄禾中当午,汗滴禾下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前的思考:
1、本次活动应该发展孩子什么?(关键经验和认知的判断)
2、孩子的现状是什么?(对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判断)
3、孩子欠缺什么?(包括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思考)
4、本次活动到底需要些什么准备?
5、围绕目标到底设计什么环节?提什么问题?活动目标:
1、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感知6以内的数量关系。
2、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数量的游戏。情境创设:
1、课件“好玩的数字”
2、幼儿每人一套1~6数字卡片、每组一套6以内数字卡片重点: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难点:感知6以内的数量关系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找数字
t:数字妈妈要带数字宝宝们去旅行,可是火车马上要开了,数字宝宝们去哪里了呢?(播放ppt)
t:原来数字宝宝们躲在了房间里,小朋友们你们找到了吗?你找到数字几?藏在哪里?(引导小朋友逐一找出藏在房间里的数字。)
小结:原来房间里有很多数字,有1、2、……6,你们可真棒!把躲在房间里的数字都找到了,谢谢你们!
二、坐火车----数点对应
t:火车马上要开了,请数字宝宝们赶紧上车。
出示ppt,观察图片
t:看看谁已经在车厢里了?(数字1和4),那剩下的数字坐哪里呢?
(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根据车厢上的数点提示进行对号入座)
小结:数字宝宝都找到自己的车厢了,那我们可以出发喽!
三、数字游戏城
t:出发去旅行喽!
呜呜----我们到站了,来到了一座游戏城堡,播放ppt
1、数字排排队
a、请小朋友观察出示的数字方格图,找出缺掉的数字?
b、每条队伍里的数字是按照什么办法来排队的。
小结:原来数字宝宝们排成了各种有规律的队伍。
2、扮演数字宝宝排队
a、请你们把数字卡片挂在胸前,看看自己拿的`是数字几。
b、根据出示的数列顺序图,请小朋友按顺序分组排队。
c、检查小朋友站立顺序与出示的数列顺序图是否一致。
3、数字朋友和图形做游戏
t:天黑了,该回家了,数字宝宝又不见了,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找。
a、出示图形及数字图,请小朋友找出在长方形里的数字。
b、以同样的方式找出在三角形里和在长方形又在三角形的数字。
t(小结):这些数字宝宝好玩吗?下次我们再来和他们一起玩游戏!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班教案12-11
(经典)小班教案05-03
(精选)小班教案08-12
小班教案07-21
小班教案(精选)08-01
小班教案(经典)08-08
小班教案【经典】10-10
【精选】小班教案09-30
(精选)小班教案12-13
小班的教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