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12-08 00:01:5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教案集锦四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小班教案集锦四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动画片的情节,乐于倾听同伴的讲述。

  2。、尝试看动画与同伴合作为角色动态创编语言。

  3、大胆想象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述。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制作后的《大家一起看》动画碟片。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角色道具。

  活动过程:

  一、认识动画片中的角色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小客人,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呢?引入活动主题。

  出示角色图:红袋鼠、火帽子、跳跳蛙。

  让幼儿和这三个角色打招呼。它们三个是好朋友。

  二、讲述动画片的内容。

  1、师:今天红袋鼠拿着什么要到谁家去呢?(看动画片一)(幼儿讲述)师:请小朋友再看一遍,这次要看仔细了,听清楚了,红袋鼠准备去谁家玩,红袋鼠想去和朋友们一起做什么的?

  (幼儿第二次看有声音的动画片一)师:谁会来说一说动画片里的故事。(请幼儿讲述)请幼儿自由讲一讲这段动画片的内容。

  2、师:红袋鼠到了朋友家会说什么呢?我们接着看动画片。(看第二段无声音动画片。)

  (1)刚才火帽子、跳跳蛙它们怎样做的?

  (2)它会对红袋鼠说些什么?

  (3)火帽子听了红袋鼠的话怎么样了?它会说些什么?

  (4)跳跳蛙听了以后是怎么做的,它会怎么说?

  幼儿讲述。

  师:请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幼儿看第三段动画)请幼儿分角色说一说。请幼儿上来表演。

  3、师:小朋友,它们这样做对吗?

  师:小朋友帮它们想个好办法来?(请幼儿来讲述)

  4、它们听了小朋友的话,是怎样做的呢?(看第四段动画片。)

  三、师: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谁?为什么?

  四、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一讲。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新颖,动画片一直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而给无声的动画配音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充分利用了电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这种声形并茂的教育辅助手段,它形象生动的特点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在组织活动时,对孩子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考虑不周的现象。活动中,关注孩子需要少,在教育机智方面还需加强、提高。教学语言还要再精确。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2.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透明玻璃瓶两个,小碗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温水的大盆三个,盘子三个;木耳、大枣,干蘑菇,茶叶,核桃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无这里有一些宝贝,你们想不想看?

  幼:想。

  师:那你们可要睁大眼睛喽。

  出示已经泡好的和没泡的木耳、蘑菇、茶叶。

  师:“这三组物品有什么特点?”

  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变得不一样的`?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二、过程

  1.出示两块大小基本一样的木耳,教师动手实验。

  师:“知道老师手里拿的什么?”

  幼:“木耳。”

  师:“这两块木耳一样大吗?”

  幼:“一样。”

  师:“待会儿老师要把它放在这两个瓶子里,在一个瓶子里倒上水,另一个瓶子里不放水,一会儿它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小朋友猜猜木耳会变成什么样?”

  幼儿进行猜想,并说说为什么?幼儿在等待验证结果时,启发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联想:你还知道哪些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

  2.幼儿观察比较干湿木耳的区别。

  3.组织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泡发。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了很多材料过来,你想不想亲自探索一下?”

  4.幼儿动手泡发教师提供的材料,进一步感知验证。

  教师提供的材料中有的能被泡发,有的不能,让幼儿自己探索,其中哪些可以被泡发,哪些不能。(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总结哪些材料能被泡发,哪些不能被泡发。

  活动延伸:

  泡木耳。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厨房阿姨一个忙吗?厨房阿姨明天想给小朋友们做木耳炒鸡蛋吃,可木耳还没有泡,你能帮厨房阿姨泡些木耳吗?”

  【活动反思】

  自从参与了省级实验课题《操作材料对幼儿探究式科学学习的支持》的研究以来,面对进行的科学活动,我更加注重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实施教学活动。"变了变了"主题活动,如果按教材上进行也会上得很顺利,对幼儿来说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我认为,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可参考的活动内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适用的。什么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儿呢?除了考虑到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外,还要通过游戏、图片、音乐、肢体语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的奥秘。这次活动总的来说效果比较好,幼儿对活动内容非常感兴趣,发言积极踊跃,当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变大了后,他们都兴奋地拍起手来,活动结束时好多幼儿还意犹未尽。我觉得活动效果比较好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是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从幼儿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

  二是幼儿亲手验证,感受变化,满足了参与活动的愿望;

  三是活动是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排队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排队方法:不插队、不拥挤、保持一定距离。

  2。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友好相处,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活动准备:

  1。小熊玩偶,小动物的图片:小熊、小猪、小狗、小猫、小羊。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小四班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小熊玩偶)

  小熊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讲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1。讲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

  2。根据故事进行提问。

  (1)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2)小熊去买冰淇淋,它排队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小熊买到冰淇淋没有?为什么?

  (4)买冰淇淋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3。教师出示小动物图卡,请幼儿给小动物排队。

  三、师幼共同讨论,说一说应该怎样排队。

  1。师:小动物都学会排队了,那么小朋友会排队吗?

  2。师: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引导幼儿讨论、回答)

  3。播放PPT,结合图片讲述。

  4。小结:排队要一个跟好一个排整齐,排队时不能插队、不拥挤、前面和后面的小朋友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大家一起来排队。

  师: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都会排队吗?接下来我们就排队喝水来比一比,看看谁是会排队、讲秩序的好宝宝。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刚入园的小朋友,游戏的规则意识不强,如果要让他们按规则一板一眼的游戏会比较难,而且玩起来也不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所以我觉得四散跑的游戏比较适合孩子,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投入的游戏,能玩得更开心,因此,我选择了孩子们最熟悉最喜爱的民间游戏《老鹰捉小鸡》。

  活动目标:

  1、学会传统的民间游戏《老鹰捉小鸡》,能与同伴共同游戏。

  2、发展幼儿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学会躲闪。

  3、能遵守游戏的规则,培养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游戏准备:

  老鹰、母鸡头饰各一个,小鸡头饰若干,三个“纸箱子房间”,若干条“长绳子栅栏”,面包机和碟片。

  1、情景导入:老师出示母鸡小鸡头饰,让幼儿熟识小鸡,并且让幼儿一起学一学小鸡的叫声和动作。

  2、老师说:“鸡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很好,妈妈带你们出去做游戏好不好?”

  3、老师布置好场地,让鸡宝宝以开火车的方式跟在鸡妈妈的后面,每个鸡宝宝拉着前面一位鸡宝宝的衣服,让“鸡宝宝小火车”连起来,最前面一位鸡宝宝拉着鸡妈妈的衣服。

  4、另一位老师带着老鹰的头饰扮演老鹰,去捉小鸡,鸡妈妈双手抬起来,拦着老鹰,保护鸡宝宝们不受到伤害,后面的鸡宝宝要跟着鸡妈妈左右躲闪,以防被老鹰捉到。

  四、活动延伸

  1、让幼儿适度玩游戏,最后让鸡妈妈带着鸡宝宝们一起回到安全的地方,做一做小鸡操。

  2、为了平复幼儿运动后的`呼吸和情绪,请幼儿做完操后坐在原地,静静的聆听一段舒缓的音乐。

  五、评析

  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鹰捉小鸡》是一个让孩子易学、易懂并十分感兴趣的民间体育游戏,它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所以,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给孩子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 老鹰捉小鸡》摘要:开火车的方式跟在鸡妈妈的后面,每个鸡宝宝拉着前面一位鸡宝宝的衣服,让鸡宝宝小火车连起来,最前面一位鸡宝宝拉着鸡妈妈的衣服。 4、另一位老师带着老鹰的头饰扮演老鹰,去捉小鸡,鸡妈妈双手抬起来,拦着老鹰,保...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班教案12-11

(经典)小班教案05-03

(精选)小班教案08-12

小班教案07-21

小班教案(精选)08-01

小班教案(经典)08-08

小班教案【经典】10-10

【精选】小班教案09-30

(精选)小班教案12-13

小班的教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