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06 07:54:2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三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字词,读懂诗意。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与朋友的深厚友谊。练习感情朗读古诗。

  3.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学会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的方法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描写送别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出示古诗: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

  3.请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

  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送别)

  2.再读古诗,想一想,谁送谁,谁别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有谁知道李白是谁、汪伦是谁吗?

  学生介绍有关背景。

  教师过渡,他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们之间是怎以联系起来的呢?(学生说故事)

  4.是啊,天下没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别,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句,看看

  分别时的情景怎能样?

  5.自读,说诗意。

  你认为哪一句还可以怎么说?(修正诗意、注意关键字词)

  6.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质疑情况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朗读。

  7.小结:这首诗是以歌声来送别朋友,其实古时候还有许多诗,我们看一下,古人还会以什么来送别朋友?

  三、带读古诗:

  1.出示以下三首诗,引导学生自读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来送别朋友的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高适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千里黄云白日曛, 渭城朝雨浥轻尘,

  烟花三月下扬州。 北风吹雁雪纷纷。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莫愁前路无知己, 劝君更尽一杯酒,

  惟见长江天际流。 天下谁人不识君! 西出阳关无故人。

  2.朗读、小结:无论以什么送别,都有可以概括为以“真心”送别。

  四、课外练习:

  收集送别诗,举行一次吟诗会。

  板书设计:

  主板书:

  赠汪伦

  李白 深情厚谊 汪伦

  踏歌声

  辅板书: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十三个生字,认识五个生字。

  2、能够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要做一个关爱弱小者、有同情心的孩子。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出现的生字及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词卡片、五星[奖品]

  教学方法: 赏识、谈话、质疑

  学习方法: 以读为主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

  1、范读。生标出自然段。

  2、生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错音。

  4、小组中选出读的'好的同学读给全班听。

  5、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三、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同学读并联想课文中的句子(以五星为鼓励)。

  2、出示小黑板,指名读生字。(注:其中用红色笔标出的笔顺让生说明。)

  四、读悟结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家里养过小鸡吗?你亲手喂过它吗?

  2、出示小黄鸡图。

  课文中的小朋友也养了一只小鸡,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3、齐读课题:8小黄鸡的故事(板书)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读课文,生标出自然段。(同学们都认真听着,看老师有没有错)

  2、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3、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错字音。后选出读的好的同学读给全班听(以小五星为奖励)。

  4、刚才,同学们读得都不错!(读的最好的同学奖励两颗小五星,其余同学奖一颗)现在,咱们不大声读了——默读。(一边读一边画生字)

  三、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并说明与课文相关的那一部分内容。

  2、咱们看小黑板上的生字:为什么有红色的笔顺呢?

  3、指名读生字(中等生、后进生。读不好的请同学帮助)

  四、读悟结合。

  1、指导朗读,认真体会人物心情,并说出不同的语气。

  2、谁能回答老师的问题: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鸡呢?(这是一只瞎了眼的小鸡,妈妈说它长不大)

  那它死了吗?(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黄鸡不仅没有死,还长成了大母鸡,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老师?”……“所以说这是谁的功劳?”(梅梅)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读第八段(分角色读、男女生互相读)。

  4、梅梅细心地照顾了小黄鸡,小黄鸡喜欢梅梅吗?(喜欢。小黄鸡还高兴地向梅梅报喜呢!)那你呢?

  喜欢她什么?……

  5、用自己的话夸夸梅梅。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课堂小结:

  学了这一课,我们是不是

  得向梅梅学习呀?那学习她什么呢?…………

  板书设计:

  8 小黄鸡的故事

  故事 伤心 下班 举着 做梦 怀里

  鸡蛋 心疼 吃饭 多亏 香甜 抢着吃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坑、考”等6个生字,会写“着、藏”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着名”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二段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段。

  4、了解童年李四光为什么对大石头产生疑问,并设置悬念,引发下几段内容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玩过捉迷藏?谁来说说,你都喜欢藏在什么样地方呢?为什么喜欢藏在那儿?

  2、介绍李四光:

  你们都是聪明活泼的好孩子,跟李四光一样。(板书:李四光)李四光是谁?你们知道吗?

  3、导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李四光和奇怪的大石头之间的故事。

  (板书:奇怪的大石头)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教师:同学们赶紧读读课文,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不懂的词句问问同桌!(学生读课文)大家都是认真的好孩子,把课文都预习好几遍了。卢老师特意找了一些难读的字词来考考大家:

  转来转去、考察、秦岭、遗迹、研究、

  严严实实、躲闪、突兀、流域、砸、

  孤零零、成果、震惊、大坑、陨石

  (个别读,开小火车检查)

  三、学习第二段

  1、给合课文上的图片来认识“孤零零”“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在文中所有的效果。

  2、再认读第二段,找一找其中精彩的字词,并说明原因。

  3、看着图画把第一段中,捉迷藏的内容复述下来。

  四、观察图片,设置悬念为下一课时做准备

  1、哪一位是李四光,并说明原因。

  2、他在想什么?此时此刻的李四光脸上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3、请带着这样的`表情读读“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4、“接下来的故事又会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会不会一直困扰着李四光?”请小朋友课后自己学习以下内容。

  五,书写指导

  1、认读生字。

  2、观察生字,说说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在写“纪”时,要注意右边是“己”不是“已”;“旅”要和“旋”易混,“藏”和“卧”笔顺易错,要注意区分,不要写错。)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10-02

小学语文教案11-1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29

小学语文《aoe》的教案11-01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8-03

小学语文教案11-28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30

小学语文习作的教案11-22

小学语文教案06-20

小学语文《柳树》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