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教案集锦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彩色气球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画圆的技能和圈涂、平涂的技能,能用圆形和短线组合画气球。
2、鼓励幼儿选用多种颜色作画,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气球若干。
2、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气球,激发兴趣。
(出示气球):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你们什么时候见过气球?在什么地
方见过的?你们玩过气球吗?
二、引导幼儿了解气球的特性。
问:气球肚子里圆鼓鼓的,装着什么呢?你见过什么样子的气球?你们
都看过什么颜色的气球呢?气球好玩吗?
三、教师示范讲解气球的画法。
1、气球就像个大泡泡,用我们学过的画泡泡的方法画一个圆,然后在泡
泡的下面画一根弯弯曲曲的跳舞的线,拴住气球。
2、五颜六色的气球最漂亮,所以我们要用许多不同的颜色来画气球,也可以画好气球后用不同的颜色把它涂满,还可以像绕毛线一样把气球慢慢变大。画完一两个就可以换一种颜色,不用的'小蜡笔要放回盒子里。在纸张有空白的地方都可以画气球,有的气球大有的气球小,这样搭配起来就会很漂亮。
四、幼儿数空练习。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励幼儿大胆作画。(记住画气球的时候一定要封口、平涂要左右来回涂)
2、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胆作画。
3、鼓励幼儿大胆选用多种颜色进行作画。
六、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1、挑选一些颜色漂亮、画面整洁的作品让幼儿欣赏。
2、向幼儿指出不足之处。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器具吹泡泡,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能参与讨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3.喜欢科学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记录纸一张,苹果贴纸若干。
2.实验材料:每人一个圆形的吹泡泡器具。用铁丝围成的三角形,各种形状的工具。
3.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吹过泡泡吗?你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想吹泡泡吗?”
二、介绍材料及吹泡泡方法。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吹泡泡的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呢?”出示吹泡泡的工具、泡泡水。幼儿说说、认认。
2.示范吹泡泡的方法:先蘸一蘸,再靠一靠,看一看上面有层薄膜,轻轻的吹。
3.幼儿吹泡泡。要求:吹的时候注意轻轻的,当心不要把水泼掉。
4.教师总结:刚才吹出来的泡泡都是什么形状的?(圆的)圆圆的泡泡是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圆形的工具)
三、利用三角形工具吹泡泡。
1.“刚才我们用圆形的吹泡泡工具吹出了许多圆泡泡,现在我们换一种形状的工具来吹。
出示三角形工具,引导幼儿猜猜三角形的工具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师:“看这是什么形状的工具?那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2.出示记录纸,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猜想用红苹果贴在下面的空格内。
“老师准备了一张大大的记录纸,你们觉得三角形的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就把红苹果贴在哪个家里?”
“有的小朋友认为是圆形的,有的小朋友认为是三角形的,那到底会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小朋友自己来吹一吹。”
3.幼儿用三角形的泡泡工具吹一吹,看看吹出来的泡泡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4.展示结果并总结。“原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的。
四、利用各种形状的工具吹泡泡。
1.我们刚才用了圆形、三角形的工具吹泡泡,你们还想用什么形状的工具来吹泡泡呢?
出示各种形状的工具,引导幼儿猜猜这些工具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2.请幼儿利用各种形状的工具探索尝试。
3.展示结果并总结。“原来不管工具是什么形状的,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五、游戏“吹泡泡”。
活动延伸:
继续玩吹泡泡的游戏,探索泡泡的其它秘密。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挡住光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子。
2、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多种方法,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交流,学习。
教学重点:是了解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被物体挡住了。
教学难点:影子会随光线的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
活动准备:大白布一张,电灯,手电筒等光源,玩具手偶若干,选择有阳光的地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设置情景,对话导入(教师出示一个动物手偶放在白布后边,用手偶对话,并制造出影子)教师出示一个手偶,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对话,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嗨!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我们是谁吗?(引导幼儿发现影子)
幼:......
二、基本部分
(1)捉迷藏游戏,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是怎么知道是小白兔的呀?刚刚他明明躲起来的呀?"(引导幼儿发现并能说出影子)。
2、教师拿出动物手偶,师:“小白兔呀还想和大家玩一个游戏,小朋友们想不想和我们小白兔玩游戏呀?”“小白兔呀!想喝大家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起来。”
3、(教师在幼儿把眼睛闭好的时候,把小兔手偶放在白布后边,并把白布后边的电灯关掉。)师:"小朋友们现在可以开始寻找小白兔了,小朋友们知道小白兔在那里吗?"(教师在幼儿寻找的时候把白布后边的灯打开又关上,反复两次玩游戏,幼儿自由发言,引导幼儿说出有光的时候能看到小兔的影子,没有光的时候,影子也消失。)
4、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幕布上才能有影子?
5、教师小结影子的形成:当物体挡住光线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子。(引导幼儿认识影子,并初步了解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被物体挡住了。)
(2)魔术变变,有趣的影子
1、师:“小朋友们知道怎样才能变出影子吗? 小朋友们会变了吗?小朋友们都会变什么呀?现在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好朋友一起,我们一起来玩魔术,变影子。” 幼儿自由操作实验(每两个幼儿一组拿一把小电筒,鼓励幼儿自由交谈,分组请幼儿自由玩找影子的游戏,引导幼儿寻找不同物体的影子,引导幼儿观察电筒位置不同时候,影子的位置是否相同,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3)想一想,说一说,寻找有趣的影子
1、说一说,刚刚小朋友都寻找到了那些东西的影子呀?
2、想一想,小朋友们都在那些时候看到过影子,在那些时候没有影子?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一些什么影子?
3、看一看,当光线的方向不同的时候,物体的影子有没有变化,都有一些什么变化?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达出来。
4、教师小结:影子会随光线的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
结束部分:
1、教师提问,加深幼儿对影子形成的了解,并能大胆的说出,当光被物体挡住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子,影子会随光线的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
2、与幼儿一起到活动室外玩踩影子的游戏和藏影子的游戏(引导幼儿用什么方法可以吧自己的影子藏起来)。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识别红、黄、蓝、绿、黑等几种颜色。
2、能将颜色标记与周围的物品相匹配。
活动重点:
识别几种颜色。
活动难点:
将颜色标记与周围的物品相匹配。
活动准备:
1、有颜色的娃娃若干,若小干的颜色娃娃不干胶。
2、颜色统计表。
活动过程:
1、观察红、黄、蓝、绿、黑等颜色娃娃。
(1)在黑板上依次出示颜色娃娃,提问:"它们是谁?"
(2)讲故事引出"颜色娃娃找朋友"的游戏。
2、实践活动:将颜色标记与实物相匹配。
(1)教师提供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颜色标记。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标记。
(3)在活动室寻找与颜色标记相匹配的物品,并将标记贴在物品上。
3、师幼共同统计找到颜色娃娃的朋友。
(1)出示颜色统计表。
(2)蓝色朋友:请拿蓝色标记的孩子说一说找到的蓝色物品。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在表中。
(3)同样的`方法依次记录绿、黄、红、黑。
4、发散思维,小结。
教师幼儿共同小结:颜色娃娃的朋友真多,有了这些朋友,我们可以让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变的更漂亮。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每样物品都包含着各行各业的劳动。
2、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述物品的由来。
3、懂得珍惜物品,并学会感激付出辛勤汗水的劳动者。
关键点:了解每一样物品都包含着各行各业的劳动并尝试用绘画的的方式表述物品的由来。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家中选择一种自己觉得重要的物品,如:笔、纸、食物、玩具等均可,并与爸爸妈妈谈谈这样东西是如何来的,需要哪些人的辛勤劳动,并带到幼儿园来。
2、人受一份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说说“它的故事”。
1、教师出示一支铅笔,引导幼儿说说有哪些劳动者与这支铅笔有关,鼓励幼儿乡的越仔细越好。
2、幼儿展示带来的物品,讲讲这样物品是怎么样来的。包含了哪些人的辛弃劳动。
3、幼儿与同伴交流讲述有关“它”的故事。
二、操作绘画,绘制“搜索地图”。
1、在画纸上画下这个物品的由来过程,想想怎样才能表示每一步步骤的前后顺序。
2、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物品是怎样一步步的被制作出来的,并用数字或箭头表示步骤。
三、作品展出,互相交流。
1、将幼儿的作品展出,并将相对应的物品摆放在一起。
2、幼儿结合记录作品,互相介绍物品的由来。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班教案12-11
(经典)小班教案05-03
(精选)小班教案08-12
小班教案07-21
小班教案(精选)08-01
小班教案(经典)08-08
小班教案【经典】10-10
【精选】小班教案09-30
(精选)小班教案12-13
小班的教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