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水教案模板汇总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水教案 篇1
一、导入
1.同学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我不敢写这个字,想到这里,我总是为哪些缺水的人们感到担心,感到难过。但是我又不得不写,没有水,他们靠什么生存下去,我们又去怎样体会他们那艰难的生活呢?
教师板书:水
2.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跟随作者去寻找水吧。
二、新授
1.请大家静静读读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哪些地方是你万万没有想到的?
同学悄悄地读书
2.师生交流
(1)他们挑水要到10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且要等上1个小时。
乡亲们吃水太困难了,请同学们一起读读文章的第一小节
(2)还有什么地方让大家感到很意外?下雨天都跑到街上洗澡
是的,水太少了,天不刮风,不下雨,就是不下雨。
(3)在我们日常生活都不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文章中人们都非常渴望得到水。(教师点评:并说还有其他地方吗?)
(4)他们那里的村民都说“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是的,水比酒还要珍贵。
(5)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地方的家家户户都有“水窖”?这是为什么呢?(同学回答)为什么水窖上还要上一把大锁呢?
同学说:
开锁的钥匙在什么地方呢?
因为水是家里最珍贵,不是谁都可以动的。
3.按理说,缺少水是乡亲们的苦难,但是在作者眼中这段记忆却是那样的快乐,刚才大家朗读的时候,我发现不少人的脸上都有了笑意,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朋友们特别快乐吗?(教师板书:苦 乐)
师生交流
在小朋友的眼中洗澡就是一种快乐享受,洗澡的水是老天爷的恩赐,还有母亲的“勺浴”,“勺”是个生字,这个字的外形象什么?里面为什么是一点呢?教师板书。
请同学自由读读这个段落(同学读)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
睁开眼睛,大家看到了什么?(师生交流)
大家还听到了什么?(师生交流)
待续……
小朋友们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读读这段文字吧。
同学读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描写真实吗?
师生交流
这是小朋友们,乡亲们期盼了多少个日子才盼来的呀,多么激动。这让我想到了杜甫的`“欣喜若狂”
教师改写古诗――板书“洗欲狂”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指名读
大人们终究是大人,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大家都象过节一样庆祝这美好的日子,但是……(老师引读)
小朋友们,什么叫“风干”?(师生交流)
人假如风干的话会导致什么结果?
4.因此贮藏在水窖里的水更加珍贵了,所以我们的母亲用一勺水给我们洗澡。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篇文章。
同学们,文章中的小朋友们又有什么感受啊?为什么不像雨中那样痛快呢?为什么舒服当中还相当的痛快呢?(教师板书:被晒干)
快被晒干的狗尾巴草是什么样呢?
(老师做母亲为小朋友“浇水”,同学啊啊大叫)
同学齐读这个局部的文字。
5.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作者用了“滑”这个字,为什么不用流、淌……自身把文字带入读读,感受一下。
(这里为什么不让同学自身说说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呢?)
师生交流
(老师说:是不是有一种仿佛被抚摸的感觉,这是不是好像是母亲的爱在抚摸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幸福、舒服的感觉。)
老师的指导同学读书的节奏感不是很好,总是给人一种很突兀的感觉。
6.同学们,我们在享受幸福和快乐的同时,大家还感受到什么呢?
同学:我们对水非常非常的珍惜。
这是全村最珍贵的东西,这是母亲精打细算留下的水啊,这是母亲有一把大锁锁住的水啊……
再读文章
7.母亲给我们水,她自身渴不渴?为什么从她的脸上看到的却是她的笑容呢?
请一位同学读。(这是母亲的第一笑),同学再读(这是母亲的第二笑)……
同学们,从母亲的笑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对小朋友的爱、舍己为人
这说明母亲对生活充溢了信心和希望,老师送你一个词语“乐观”,多好的母亲,多乐观的母亲,用自身特有的幽默感染这我们。请我喝酒如不请我喝水。母亲也说“你们真的饿坏了吗?”
母亲用自身的爱,用自身的幽默的话语给我们带来水,带来力量,带来生活的信息。
同学读
8.所以作者把文章的题目定为了《饿水》,编者却删了它,你们觉得删好还是不删好呢?
同座交流――师生交流
作者的题目是《饿水》,我们就想到了水的重要,一看到饿水,就让我们想到了乡亲们生活的苦,作者用一种特别的方法,表达了乐与苦之间的关系。
师生交流
生活如此辛苦,母亲有没有叫一声苦?作者呢?乡亲们呢?
文章的题目是水,母亲的一勺水让我们太幸福了,课题应该怎样读;假如是水十分珍贵应该怎样读呢?
9.我们的家乡是缺水的,但是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守望和向往,让我们的心里充溢了“乐”。小朋友们让我们好好珍惜水吧。
此时的老师想到的《忘不了》这首歌,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你们忘不了了什么?
师生交流
三、安排作业
1.改歌词,唱唱
2.老师展示
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会读9个生字,会写“可 石 办”三个生字。
2、理解“到处、渐渐”两个词,会用“渐渐”说话。
3、能感情朗读课文。
4、初步体会课文的主题(遇到困难,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题。
1、出示一幅图画,问:请小朋友看这一幅图,图上画着谁,它在干什么?
2、板书课题,读课题,学习题中的三个生字“乌 鸦 喝”
这个题目中有三个生字,你能读吗?指名读,跟读。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3、再次齐读课题,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小朋友想不想知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并解决生字的读音,指导读通课文。
三、品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句(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板书:渴 读准音,与“口”连在一起怎么读?怎么记住“渴”?再读这句话,“乌鸦到处找水喝”,“到处”什么意思?看幻灯片,说说乌鸦飞过哪些地方?连起来说说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飞过 ,飞过 ,飞过 ,飞过 。怎么读出乌鸦找了很多地方?学生试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2、乌鸦找到水了吗?(找到了),可是……(学生接着读)想一想乌鸦当时的心情怎样?(很着急)假如你是此时的乌鸦,心里会怎么想?读第三、四句,读出乌鸦的着急。
3、过渡: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齐读第二段。
4、乌鸦想了个什么办法才喝到水的,自由读第三段。
指名学生回答。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为什么不几个几个或一把一把地放呢?齐读这句话。瓶子里的水渐渐地升高了,瓶子里的水真的能升高吗?播放课件。给“渐渐”找个意思相近的词,让学生用上“渐渐”说说刚才看到的景象。看幻灯片,用“渐渐”说话。齐读最后一句。喝到了水的乌鸦此时的`心情又怎样呢?(高兴)。你能读出乌鸦的高兴吗?指名读,指导读,齐读。此时,你想对乌鸦说什么话吗?
四、回归全文,巩固生字。
1、小朋友也像文中的乌鸦一样聪明、可爱,课文学得非常好,现在老师和大家合作,再次展示课文的朗读,好吗?(女孩子读第一段,老师读第二段,男孩子读第三段。)写小动物聪明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的同步阅读《春天的图画》75页有一篇《机智的小羊》,请小朋友课外去读一读。
2、出示幻灯片,读本课所有带生字的词语,去掉拼音再读。
3、指导抄写生字:可 石 办
板书: 乌鸦喝水
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着水
水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2、初步知道水的重要性和缺水造成的恶果。
3、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水,牛奶,醋,玩水的玩具及制作好幻灯片。
2、幼儿经验:了解水从哪里来及水的用途。
活动过程:
一、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1、动用多种感官感知水无味的特性
(1)给每组幼儿桌上提供一杯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师:知道杯子里面是什么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醋是什么味道?牛奶是什么味道?水是什么味道?
(2)教师小结:水是没有味的。
2、感知水无色的特性
(1)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东西的颜色
师:醋是什么颜色?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是什么颜色?
(2)小实验:透明的水
方法:将三颗纽扣分别放进三个杯子,让幼儿分别观察。
师:能看见醋和牛奶杯子里面的纽扣吗?为什么?
能看见水杯里的扣子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因为醋和牛奶有颜色,所以,杯子内的东西看不见,因为,水是没有颜色的、透明的,所以,能看见杯子里面的东西。
3、出示水盆和玩具,感知水能流动和具有浮力
师:水还有一些秘密藏在水盆里,只要小朋友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1)幼儿玩水,老师参与幼儿的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玩具浮在水上、用手指把玩具向下按,有什么感受?水能从这个杯子流进另一个杯子)。
(2)集体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感。
师:刚才,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3)教师边演示边小结:水可以流动,水有浮力。
二、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来源
1、谈话活动:水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已知经验)
2、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来源。
3、教师小结:天山下雨,雨水汇集到河里、水库里,就形成了很多的水。
三、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用途
1、谈话活动:水有什么用处?(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已知经验)
2、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广泛运用。
3、教师小结:(省略)
四、观看幻灯片,了解缺水给人类造成的恶果
1、谈话活动:没有水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已知经验)
2、观看幻灯片,了解缺水的严重后果。
3、教师小结:(省略)
五、延伸活动:环保小卫士
1、谈话活动:怎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宣传活动——环保小卫士
课后反思:
1、选材好。
(1)教材富有时代气息和一定的挑战性。“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已经成为全球性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又是水污染非常严重的一个国家之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对孩子进行“节约用电,保护水资源”这方面的教育责无旁贷,也非常有必要从幼儿时期抓起。
(2)教材生活化,能满足幼儿好玩的天性。水对于幼儿来说非常熟悉,他们对玩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选择这个活动,能有效唤起幼儿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形成玩中学、学中玩的课堂氛围。
2、对教材和幼儿的分析不到位,活动目标定位过高。第一,所制定的三个目标在一个课时完成,对于中班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学习内容容量过多(可以删除“水从哪里来”?和“缺水给人类造成的恶果”这两个环节),难以达成预定教育目标;第二,活动本身定位是科学活动,但由于后部分活动内容过多,采取的都是谈话活动、观看幻灯片和教师小结的方式,以至于科学活动的特点不够突出。
3、课前准备比较充分,但对于“什么是味道?”缺乏经验准备。
(1)人际关系准备。由于本次活动是移位教学,师生间难免会有陌生感,因此,我多次有意地与孩子们一起谈话、玩耍,尽量减少彼此之间的陌生感。
(2)相关知识经验的准备。给孩子交代任务,去收集“水的用处和水从哪里来?”的知识,为活动中开展的几次谈话交流活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收集了相关的图片,并制作成幻灯片。使幼儿在活动中能真实、直观形象地感受水的极大用处、缺水的恶果、水的污染情况,在情感上能引起幼儿的共鸣。
(4)课前忽视了“什么是味道”经验的准备。应在课前让幼儿闻、尝各种不同的食物,对活动中对比了解水有无味的特性有帮助。
4、活动设计体现了一定的现代教育观。
(1)遵循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活动中注重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给予幼儿表达、探索的机会,而教师的角色定位较好,重在观察和引导,使教学活动从传统的传授式向自主探究式转变。
(2)尊重幼儿,师幼关系平等、和谐。活动自始至终我都力图为幼儿营造一种自由自主、宽松和睦的活动氛围,鼓励幼儿大胆操作,表达自己的发现,组织语言和教态具有亲近感。
(3)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化。活动中运用了观察比较法、演示法、讲解法、谈话法和游戏法,将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有机结合,师幼互动与幼幼互动相结合,课堂气氛较活跃。
水教案 篇4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教师寄语: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能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对水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理解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的姿态;叶片才能有利于。
二、导入新课: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不仅有奔流不息的大海、江河,还有降水和地下水,那么水对地球上的生命意味着什么吗?
三、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本p107页三段,完成下列问题:
1、了解植物各器官的含水量。成果的果肉的含水量可超过 ,幼嫩的叶子
为 左右,树干平均为 。
2、请设计实验证明干燥的种子中含水。从而得出什么结论?
3、总结构成植物体的水有哪些作用?
(二)阅读课本p108—109页,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沙漠上有大面积的不毛之地?沙漠上什么样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
2、锡林郭勒和长白山气温相近,植被类型却不同,这是为什么?
3、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吗?
4、下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请分析。
发育期天数需水总量(米公顷)
返青期29635
拔节期23876
抽穗期20956
灌浆期311192
请分析:
(1)小麦的需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是怎样的?
(2)哪个时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
四、拓展创新: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进行分析
2、菜农卖菜时,会不时的往青菜上洒水,这样做的好处是——————。
五、网络构建:
六、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在生物圈中,水分布最多的地方是()
A、沙漠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雨林生态系统
2、绿色植物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影响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分布 B、生活在沙漠中的绿色植物不需要水
C、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D、绿色植物缺少水,会萎蔫或死亡
3、下列对沙漠植物的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二)非选择题
1、(20xx,福州中考)某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这种现象说明 。
2、人们往往在河堤上造林,其主要目的是 。
七、学习感悟:
做错的题有 ,以后应该注意的有 。
答案:
三、合作探究
(一)1、90%、80%、50%2、见课本107页3、见课本107页
(二)1、沙漠降水少,植物无法正常生长;降雨量多或地下水多的地区
2、锡林郭勒降雨量少,长白山降雨量多3、不是
4、(1)小麦各个发育时期的需水总量按发育期的先后顺序递增,日平均需水量在前三个时期按发育期的先后顺序逐渐增加,但最后一个时期有所减少;不同发育时期的需水量与各发育时期的天数无关(2)抽穗期
四、拓展创新
1、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等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吸收,其余部分汇成江河2、防止青菜萎蔫软缩
六、达标测试
(一)1、D2、B3、C
(二)1、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2、利用植物的根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对河堤起保护作用
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知识,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索水的科学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水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卫生、合作,用图画、实验、表演、游戏等形式表现对水的认识和理解,以增强儿童学习的趣味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喜欢做水的实验,有探索水的浓厚兴趣和欲望。
活动重点在引导和的过程中要关注过程,不能仅仅注重结果。
活动准备教师:水姑娘面具(另一面是谜语)、冰块、录音机。教学图片。表演头饰。
学生:烧杯、热水、玻璃片(六人小组一套);课前先期实验:把果汁放进冰箱做冰棍,从冰箱里拿出苹果,看到什么?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教师持谜语面具出现:小朋友们你们好!大家猜猜我是谁?
双手抓不起;
有刀切不开;
煮饭和洗衣;
都要请它来。
2、(学生猜出后引出课题)学生说说猜出的理由
师:上节课,我们讲了水的重要性和保护水的方法。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水的特点。
(二)、探索水的特点
1、先请同学们说说水有哪些特点?
2、水姑娘来到了各个小组里,你能发现水姑娘的什么秘密?你们准备怎样去发现?
3、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方法。
4、探秘时需要注意什么?(要讲卫生)
5、探秘后要注意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
6、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7、交流探密结果,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对学生的探密结果(记录表)可以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如:
水的秘密
水是没有颜色的
水是没有味道的
水是可以倒来倒去的
(三)、变变变游戏
1、(教师戴面具扮演)上场:“我是水姑娘,现在你们看得见我,(教师在黑板上用板刷擦湿一块)但我会变,待会儿让你们看不见我!(黑板干后)谁知道我是怎样变的?”
2、“你在哪里也见过这种现象”。(学生列举水变水蒸汽的现象)
3、水姑娘:“你知道我跑哪儿去了吗?”(小组讨论后交流)
4、水姑娘:“我并不总是流来流去的,我也会变得硬起来的!瞧,我又变了!(出示冰块)你知道这时我叫什么名字吗?”
5、“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我。”学生列举水变冰的现象。
6、“为什么我会这样呢?”(小组讨论交流)
7、我还会是这个样子,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吗?
8、(出示雪和霜的图片)学生汇报
(四)、有趣的.水实验
1、我们来做一做小实验,你就更明白水的秘密了。准备好烧杯、热水、玻璃片。
2、往烧杯中倒上热水,你看到了什么?说说为什么?用手放在烧杯口,有什么感觉?
3、拿起玻璃片,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然后把玻璃盖在烧杯上。
4、拿起玻璃片,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你在什么时候也见过?
5、讨论后交流。
6、交流课前自己做的实验
(五)、小水滴的旅行
1、水姑娘:“你知道天上为什么要下雨吗?听了故事后你就会明白了。
2、听录音:小水滴的旅行
3、学生模拟表演水的三态变化。
(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水、水蒸汽冰、冷气、太阳等角色。)
4、把“小水滴的旅行”根据故事内容画成连环画。
(六)、教师。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2、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不能随便地去尝一尝、摸一摸可要注意安全呀!
(七)、拓展延伸。
水姑娘又一次上场:“如果你还想更多地了解我,可以去翻翻《少儿百科全书》等一系列课外书,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水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通课文。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再齐读。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一读词语。
问:有不懂的词语吗?简单的词语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其他词语放在课文里再讲。
5、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学习课文,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
2、指名读一、二、三自然段。
讨论:
(1)小洁看什么看得如了神?
(2)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小洁看到湖中映出的蓝天、白云,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她坐在船头上,游船在湖面上行驶,所以觉得自己又像在水里游。)
指导读一到三自然段。读后说一说两岸的`风景怎么美,湖里的景象怎么美。
3、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讨论
(1)小洁吃完面包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可后来为什么又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呢?
(2)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景象不见了。美丽的景象指什么?为什么不见了?(讨论后读有关句子)
(3)小洁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她企盼什么?
(4)小洁跨上岸后在寻找什么?她找到了吗?
指导读第四、五自然段。
四、读全文
小结:我们从小应该懂得保护环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
2、读读下面的词语,再读读带点的字。
清澈
卷起
波纹
跃起
丢进
镜子
变幻
表演
香蕉
企盼跨
二、识字、写字。
1、重点教:澈、卷、演。
2、读读下面的字:皮、文、斤、去、分。
想一想上面的字加上什么偏旁是本课的哪个生字?
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3、出示卡片,独立分析下面的字形。镜、幻、表、蕉
4、书写生字。
三、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卡片,认真记忆字形。
2、听写本课生字。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波()坡()披()
盼()粉()纷()
赏()堂()
境()镜()
2、学写句子。
1)、()的树上有()在()。
2)、()的草地上有()在()。
3)、()有()在()。
水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与行为美的和谐。
3.有保护环境卫生,保护江湖河水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4.促进阅读和想像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2.轻音乐和课文录音。
3.收集保护环境的标语或广告。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感知美。
在美妙的音乐中,师激情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欣赏一湾清澈的湖水。(出示课件)这一湾清澈的湖水你喜欢吗?好,我们就一同来学习27课《清澈的湖水》,带着你的喜爱之情,齐读课题吧!
二、初读课文,感受美。
1.播放课件,听配乐朗读课文。
师:你能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吗?
2.这么美的课文你一定想读吧,请大家翻开书129页,放声读一读课 哪个生字难读的打上记号多读几遍。
3.读带有拼音的词语。
3.去拼音读词语。
4.认读生字。
5.大家都读得很认真。在学习中,你发现哪个字比较难读呢?你想提醒同们注意什么?
6.生字游戏。
7.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读准了这些生字的字音。现在我们就随着小洁划舟湖上去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吧!(出示课文插图和课文录音)
子画出来,同桌讨论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板书:景美)
三、品读句段,欣赏美。
1.我们随着小洁乘坐的船看到了非常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1)画出描写风景美丽的句子,并美美地读几遍。
(2)跟同桌说说这些句子美在哪儿。
2.读后反馈:课文里写了哪些美丽的风景?(板书:景美)
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1)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说说这个句子美在哪里?
这里把山石写成了一只只的小动物,是多么可爱逼真呀!你能像他那样说说“什么像什么吗”? (课件出示: 像 。)
你能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吗?
(2)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读了这句话,出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课件:变换的山峦) 小洁看着湖水,为什么觉得自己想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你喜欢用什么方式把湖水的美表达出来?(板书:湖水)
(3)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读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理解:跃、消失、表演)板书:小鱼 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3.讨论:这样的景色给了小洁怎样的感受?
4.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四、写生字
写“失、觉、扔、掉”四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27课,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继续学习,齐读课题(第一遍)
师:清澈的湖水是什么样的?咱们一边读题一边想象它的样子。(贴卡片)再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生字交了朋友,看,它们来了!每个词语读三遍,注意读准红色生字的读音。(出示生词:两侧、卷起、欣赏、石龟、镜子、倒映、变幻、表演、香蕉皮、扔去、跨步)谁能从这些词语中选出一个或多个词来说说课文内容?先听老师说:游船两侧卷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学生说句)
二、抓住行为,感悟美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小洁一起荡舟湖面上,看到了清澈的湖水、美丽的湖面以及湖两岸活灵活现的山石,我们跟小洁一样都看得入神了,可是后来我们却看到了不愿看到的一幕——
出示句子:
突然,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小洁回过头来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1)从这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2)你认为该怎样来读好这段话?请试着读一读。
2.看到小孩的行为,我们跟小洁一样心里很生气,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么做?又会对小孩说些什么?学生交流。
3.小洁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
(1)请你读3——5自然段,并画出小洁怎么做的句子。
(2)反馈
出示句子:
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 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
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
自由读这三句话,并说说:
A.小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你从他的行为中体会到了什么?
B.你能读出小洁的心情吗?
C.如果小洁就在你身边,你会怎么夸她?
三、扩展活动,延伸美
师:同学们,世界因为有像小洁和你们这样热爱环保的人,天空更蓝了,青山更绿了,湖水更清澈了!(点击作业)为了让更多的人保护环境,管理处决定在湖边立一些环保标语牌,请你设计一下。
四、书写生字
写“眼、睛、纸、船”四个字。
水教案 篇8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将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
2、初步了解水在自然界是以多种形态存在的特点及水的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词语的合理搭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词语搭配游戏卡,根据水的不同状态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观察云、雾、露珠、冰等,从课外书籍中了解它们的形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孩子们读书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知道了自然界的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河水和海水。
3、过渡、激趣:据说水妈妈的孩子不少呢?今天,老师与你们一道同风伯伯的孩子们一起去找一找、认一认。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谈话引入新课,提出本节课的学生任务。
2、上节课,我们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了。这节课老师要考考大家,看你们能否把课文的'意思读懂。
学习提示:
(1)风伯伯要求我们找水妈妈的孩子时,什么不能找?
(2)除此之外你们找到了水妈妈的孩子吗?
(3)它们各叫什么名字?用○标出。
3、经过刚才的自学讨论,谁愿说说自己的收获。
三、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孩子们已经把课文读懂了,现在,让我们美美地朗读课文,好吗?
2、我们把课文读得非常流利了,但是要读出感情,读出我们的理解,大家还得加把劲儿。
老师建议:同学们再好好读读课文中找水妈妈的孩子的内容(2~8段),你喜欢水妈妈的哪个孩子就读那部分。读完后请你把自己喜欢的水娃娃是怎么找到的,讲给大家听,还要把你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读给大家听,让伙伴们评一评你的吐字清楚不清楚,有没有读出感情。
3、老师这里有七个神奇的娃娃玩具,只要得到了它,就是水妈妈乖孩子中的一名。谁想得到玩具,请把课文的情境表演给大家看。
4、孩子们刚才的表演真是棒极了!我相信,如果大家也能很快找出水妈妈的孩子的话,你们的表演会更出色。我们来试试(出示课件,看图连线)。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在读演练的过程中内化语言、积累语言。
四、拓展延伸
1、课文中水妈妈的孩子们太可爱了,它们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快乐,它们带来了美丽的世界。
2、你们再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水妈妈的孩子,讲给大家听。(如冰棒、冰雹)
五、作业设计
你们喜欢水娃娃吗?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眼中的水娃娃吗?课后你们可以画一画这些水娃娃。也可采用写的方式来夸一夸这些水娃娃
水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读懂全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破折号、问号、叹号所表达的语气,读出诗的节奏美、音乐美、意蕴美。
3、体会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破折号、问号、叹号所表达的语气,读出诗的节奏美、音乐美、意蕴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这是一首英雄的赞诗!这位英雄曾说:“我的名字叫“解放军”,我的家在“中国!”当代诗人魏钢焰在1963年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这位英雄的怀念与敬仰。诗文反复咏叹这位英雄,咏叹他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
这位英雄的名字就是——雷锋!同学们,让我们满怀激情来学习这首诗!
二、朗读诗歌
1、课件出示全诗。
2、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整首诗。
3、学生自由朗读。
4、指名逐节读诗。读后评价,并作朗读指导。
三、品读诗歌
1、指名朗读第一节。(提示:读得深情一些)
2、全班齐读第二节。我要唱的`这个人是一个怎样的人?(重点品味“他是如此的平凡,如此的年轻”)
3、接下来诗人设置了一个悬念:“为什么呵为什么......?”
4、作者分别从三方面作了回答:(1)、光辉的足迹:(学生交流收集的雷锋的故事,联系故事谈理解,课件出示几个片段):
一滴水——
刚展翅的鸟——
才点亮的灯——
刚敲响的鼓——
(2)、崇高的精神:
四个“不为”——公而忘私
(3)、名字的分量:
一个音符
一根纤维 平凡而伟大
红花一瓣
最清的一滴
5、最后一节反复的咏叹,雷锋精神永远放光芒!
四、课程资源利用
1、雷锋的牺牲经过;
2、雷锋语录(雷锋精神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3、毛主席的题词;
4、欣赏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推荐阅读:《雷锋故事》、《雷锋日记》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的教案08-04
水教案范文12-24
水的秘密教案09-29
《水的秘密》教案09-27
水的净化教案08-28
《认识水》教案08-21
关于水的教案11-03
水小学教案01-10
关于水教案10-17
《水的用途》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