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章鱼》 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章鱼》 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章鱼》 教案1
一、活动名称:
叠起来的章鱼
二、适宜对象
小、中班幼儿(3——5)岁
三、价值指向:
1、探究物体往高处稳稳地叠加方法。
2、幼儿大胆操作,不断尝试,体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四、材料设计:
(一)把纸芯对半切开,从下往上2·5厘米竖向均匀地画出八根线。
(二)沿着线用剪刀小心地剪开。
(三)在画纸上用黑笔画出眼睛,剪下来。
(四)把吸管剪成小段,贴在章鱼的脸上。
(五)涂上颜色,内侧也同样涂上颜色。
(六)等颜料干了以后,给章鱼安上眼睛,完成。
五、玩法提示:
(一)提供章鱼,让幼儿往高处叠加,看谁叠的又高又稳。
(二)提供章鱼,让幼儿往高处叠加,并说出自己叠加了几个。
六、指导要点:
活动中让孩子们去操作尝试探索,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的差异,逐步增加难度(让幼儿探索叠加的方法——让幼儿探索如何叠得又高又稳——让幼儿说出自己叠加的个数),让幼儿操作游戏。
在孩子们操作游戏时,教师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就会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各种能力。
《章鱼》 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鱿鱼和章鱼的特征及习性。
2、用撕贴的方式装饰出章鱼并学会运用墨汁作画。
活动准备 锡纸(铁砧),黑色的颜料,木工胶,杂志,胶水
活动过程
[导入]
1、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鱿鱼。
- 我戴着三角形的帽子。
- 我在大海里生活,我有十条腿,我是谁呢?
[展开]
1、谈谈鱿鱼和章鱼。
- 你见过鱿鱼和章鱼吗?
- 你在哪儿见过的鱿鱼和章鱼?
- 见过鱿鱼和章鱼后你有什么感想?
2、谈谈鱿鱼和章鱼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习性。
- 鱿鱼和章鱼属于鱼类还是贝类呢?
(鱿鱼和章鱼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鱼类动物,但是它们属于软体贝类动物。由于鱿鱼和章鱼没有骨头,也没有刺所以吃起来很方便。)
- 鱿鱼和章鱼长什么样子?
(章鱼和鱿鱼全身都软软的。腿和头连在一起,嘴长在腿的中间。)
- 鱿鱼喜欢什么?
(鱿鱼喜欢明亮的灯光,它们经常聚集在有光的地方。所以晚上捕捉鱿鱼的时候只要把水里照亮,鱿鱼就会向有光的地方聚集,然后就可以捕捉到鱿鱼了。)
- 为什么鱿鱼会吐墨汁呢?
(因为当它们面临敌人的时候,它们会通过吐墨汁挡着敌人的视线然后逃跑。)
3、研究制作出章鱼。
- 如果要制作出章鱼需要什么材料呢?
- 利用锡纸怎样才能装饰出章鱼来呢?
4、利用活动纸中的锡纸制作章鱼。
① 把报纸或是杂志撕碎,像用马赛克一样的方法粘在章鱼的身上。
② 粘好章鱼的身体之后,给章鱼粘上细细地保鲜膜的边儿,勾勒出章鱼的轮廓。
③ 稀释好黑色的颜料涂在章鱼的嘴前。
④ 把墨汁吹开表现出章鱼吐墨汁的样子。
⑤ 等图画晾干后保管起来。
[结尾]
1、让孩子们把画好的章鱼介绍给朋友们看。
2、总结活动
[活动图片]
大班刮画:家乡的夜景
大班刮画《家乡的夜景》活动设计
山西省临汾市幼儿园
大六班 李婷
活动名称:刮画《家乡的夜景》
活动目标:
1、学习刮画的技巧,了解刮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画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对比,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体验色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认识深色和浅色;
2、多媒体幻灯片夜景图;
3、幼儿作画工具(画纸、油画棒、无尖铅笔);
4、半成品几张(一张铺好浅色底色的'关成品、一张在浅色底色上涂好的深色的半成品);
5、歌曲《萤火虫》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引出课题。
幼儿欣赏歌曲《萤火虫》,小朋友你们知道歌曲里唱的是谁吗?萤火虫什么时候进来?(是晚上)。当夜幕降临,到处是一片漆黑的时候,小动物迷路的时候,萤火虫打着它的小灯笼把小动物们安全地送回了家。
2、欣赏图片,放映幻灯片,“家乡的夜景”。
天黑了小动物们有萤火虫,城市的夜晚没有萤火虫为、该怎么办呢?灯光把城市的夜晚装扮得十分美丽,我们来看看这是哪里吧?
(1)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是哪里呀?(是晚上的天安门)天安六上有什么?(有彩灯和焰火)
(2)再依次欣赏几张代表性城市的夜景如:人民大会堂、北京西客站、立交桥、东方明珠等地方的夜景。
(3)观察我们家乡的夜景,看看这里是哪里?(是白天的广场)大家看看晚上的广场是什么样子?
(4)观察图片,看看这是哪里?(是马路)观察晚上的街道同白天的有什么不同,让幼儿说说晚上与白天有什么不同?
(5)观察图片看看图片上是什么?(是楼房)到了晚上房子里是什么样子?(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天上有星星和月亮,还有路灯)
3、欣赏范例,示范讲解
我这有只神奇的魔笔,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变成一幅美丽的画,(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画纸现场做画),我用魔笔刮破黑夜,一颗小星星钻了出来,又钻出一颗小星星然后是月亮……
小朋友,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样的魔笔吗?(出示无尖铅笔)啊!原来就是一支无尖的铅笔呀!一支没有尖的小铅笔怎么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呢?原来我的画纸也有点特别,画纸上用油画棒涂过了,这种画叫“刮画”。
4、认识刮画,熟悉作画步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画法“刮画”,刮画与其他画的区别在于画画上之前,要先把画纸处理一下。
(1)首先在画纸上均匀的涂上一层浅色;
(2)在浅色上涂两遍深色:第一遍横着涂,第二遍竖着涂。如果你有一尺会飞的魔笔,你想乘着去哪里呢?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中,有许多神奇美妙的地方,我们“家乡的夜景”这么美,下面就请小朋友拿我送你们的魔笔,画画咱们“家乡的夜景”,乘着魔笔出了吧!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先涂一遍浅色,涂满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时候,注意要涂得均匀,涂得满,动作要快;
(2)想好了主题再刮画,错了的话用同样的颜色的油画棒盖上重画。
6、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7、活动结束
让幼儿拍手唱歌《小蜡笔》。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喷画
活动目标:
1、学习喷画的技能,体验喷画方法再现物体形象的乐趣。
2、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利用光线做影子游戏。
2、1—4种调好的颜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块纱布;擦手布。
活动过程:
a) 出示喷画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儿的学画兴趣。
老师:画上是什么动物?画的前面没有光也没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会到纸上呢?
b)学习喷画的方法。
i.先将图画纸铺平,再把自己喜欢的物形卡片放在纸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纱窗上来回刷),将颜色喷在纸上,这样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为喷不到颜色而不变色,喷完后过一会将物形卡片轻轻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为了使画面更漂亮,可以喷2或3种颜色:喷完一种颜色后,必须等晾干才能喷另一种颜色。
c)提出要求,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d)请幼儿欣赏作品,说一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图案排列美观、色彩搭配好、喷色均匀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章鱼》 教案3
活动目的:
1.能和家人配合完成章鱼的制作。
2.在活动中体验亲子制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剪刀、饮料瓶、印泥、圆形印章、彩色纸、双面胶、塑料眼睛、嘴巴
活动过程:
1.课前准备活动
(1)跟听课的老师召唤
(2)感谢爸爸妈妈
2.引题章鱼城堡没有任何标志,有很多小鱼以为没人住,经常游来筑巢,弄坏了我们的家园,所以章鱼国王发布了一条消息,要求章鱼们每家每户都要在自家门前做一个章鱼标志提醒那些鱼儿们。今天章鱼们要跟着章鱼老师一起来制作章鱼标志,拿我们长什么样啊。(演示课件)
3.学习章鱼制作方法(演示课件)
(1)认识制作材料
(2)学习制作方法(看视频)那章鱼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首先请爸爸妈妈和宝贝们一起数出八张彩色纸条做章鱼的爪,请宝贝们给章鱼爪印上许多的吸盘,要求从纸条的一头开始印,吸盘要一个接一个,不能重叠,印完后要放在旁边晾干,记得八只爪子都要印上吸盘,同时爸爸妈妈们将爽歪歪的瓶子中间鼓鼓的'地方拦腰剪下,撕掉外围的图案塑料纸,做章鱼的头和身子;接着请爸爸妈妈给章鱼的每一条爪贴上双面胶,撕下胶布白纸部分,指导宝贝们将爪子粘在瓶子的内侧;第三步,请宝贝和爸爸妈妈一起卷卷章鱼的爪子;最后在瓶子的下端,靠近爪子的地方贴上眼睛,章鱼就做好了。如果喜欢卡通一点的章鱼,还可以用彩色卡纸剪个自己喜欢的嘴巴贴上去,记得这个时候要把眼睛贴在上半部分小结回顾步骤。
4.提出要求
(1)宝贝们在制作过程遇到困难可以找爸爸妈妈帮助;
(2)宝贝们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要跟随爸爸妈妈进行活动;
(3)活动中,爸爸妈妈不要当心孩子不会而一味包办,要多给宝贝们动手的机会;
(4)制作过程要保持环境卫生,纸屑要放进篮子里,不乱扔。
5.亲子制作,教师指导。
6.展示、欣赏亲子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7.结束。
《章鱼》 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章鱼的结构特点,学会用分泥、团圆、压坑的泥工技能制作章鱼。
2.在创作活动中,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小棒人手一份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位新朋友,大家快来猜猜它是谁啊?
接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吧。
二、播放视频,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观看完毕后教师提问:
这位新朋友是谁?(章鱼)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它长什么样子?(章鱼有圆圆的脑袋,脑袋上面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脑袋下面还有许多触手)
三、示范讲解:可爱的章鱼
1.魔术:圆形变变变
出示橡皮泥小球,师: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就要用圆来变小章鱼。
出示范例泥工《小章鱼》,看,老师用一个大大的圆变了章鱼的什么?下面这些小圆变成了章鱼的什么呀?(触手)
2.教师示范
1.分泥——先分成两块大小相同的泥,再将其中的一块分成珍珠奶茶大小的小泥
2.搓圆——大泥搓圆变成章鱼圆圆的脑袋,小泥搓成小圆在大圆下面围一圈变成章鱼的触手。
3.压坑——用将小圆套在小指上变帽子的方法压坑变出章鱼的嘴巴粘在脑袋上。
4.用小棒扎出两个小洞做眼睛
5.装扮章鱼——用压坑的方法制作帽子或蝴蝶结打扮章鱼。
四、幼儿操作。
幼儿按步骤图制作自己喜欢的章鱼。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提醒幼儿分泥。
四、作品展示,教师评价。
请完成绘画的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师并做相应评价。
幼儿庆祝,表演《可爱的章鱼》:章鱼在遇到坏人时会喷出墨汁保护自己,变形保护自己。
《章鱼》 教案5
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强对艺术的兴趣点。
教学重点:
1、思想观念的转变,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相互结合。
2、动手做捏,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揉出来的造型很美观。
教学方法:启发式、多媒体、示范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课件,超轻粘土,雪花泥,工具。
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3分钟)
同学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思佳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创意手工课程的学习,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进步。大家用掌声欢迎欢迎我呀!谢谢。
2:那我们今天会做什么好玩的呢?
海底世界里面会有很多小动物是不是呀?都有什么呢?
鲨鱼,螃蟹,各种鱼,章鱼
3:那你们见过章鱼么?
在哪里见过?
爸爸妈妈带我去海洋馆见过
4:它都长什么样子的呢?
有很多脚丫子,很可爱是不是?
5:那我们今天就来动手做一个可以捏的小章鱼好不好?
好
手工创作部分:
播放PPT,老师当场做示范。
家长时间:
通过今天的手工课让孩子了解了黏土,雪花泥,分别的颜色和用途,让孩子们更加的去喜欢做手工,由简到难,慢慢学习。
家庭作业:
回家看着老师做的视频,自己DIY小章鱼造型,赶快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吧。
《章鱼》 教案6
一、设计意图
在欣赏、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章鱼的基本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延伸了解大海的奇妙和秘密。
二、活动目标
1、能够较仔细的搓出圆、长条来表现章鱼的特征。
2、了解章鱼的特点和习性。
3、幼儿感受用轻粘土制作作品不一样的愉快感受。
三、活动准备
轻粘土、卡纸
四、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这是谁?它是什么样子的'?(章鱼有一个圆脑袋八条腿)那你们知道章鱼有什么本领吗?章鱼又是住在哪里的那?
(二)一起讨论章鱼的特征以及他们的习性。
1、章鱼是属于鱼类还是贝类那?章鱼很容易被认为是鱼类动物,但是它们是属于软体贝类动物。
2、章鱼全身都是软软的,腿和头连在一起,嘴长在腿的中间。
3、为什么章鱼会吐墨汁那?因为他们面临敌人的时候,他们就会吐墨汁挡着敌人的视线然后逃跑。
(三)一起动手制作章鱼。用轻黏土动手制作。先用轻黏土放在手心团好章鱼的头,在用手搓出章鱼的细细的身体,再来添上眼睛。最后装饰。
(四)作品赏析。幼儿全部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出,共同欣赏。
《章鱼》 教案7
活动目标:
1、了解章鱼的结构特点,并学习简单的绘画。
2、喜欢绘画活动。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画纸、彩笔、章鱼视频、幼儿已有绘画封闭圆的基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位新朋友,大家快来猜猜它是谁啊? 接下来请每个小朋友都安安静静的看一段有趣的视频吧。
二、播放视频,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观看完毕后教师提问:
1、这位新朋友是谁?(章鱼)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大海里还有什么?(水草、珊瑚、岩石等)它长什么样子?(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圆圆的身体下有8条长长的、弯弯的像椭圆一样的触手)
2、它在海里是怎样游动的?(幼儿可做动作模仿)在它的触手上有什么?(像圆点的吸盘)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喷出墨汁保护自己)
3、章鱼有几种不同的游动姿态?(向上、向下、向左、向右)
根据幼儿的回答,带着问题让幼儿再观看一次视频。重点观看章鱼不同的游动姿态。
小结:章鱼在遇到敌人、坏人时会喷出墨汁保护自己,小朋友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
三、幼儿作画。
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观察绘画不同姿态的、自己喜欢的章鱼。教师做巡回指导。重点提醒幼儿绘画完整的章鱼身体。
四、作品展示,教师评价。
请完成绘画的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师并做相应评价。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提问法,发现法,引导孩子积极动脑。多数孩子能积极参与,大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和同伴交流。由此孩子的活动兴趣很高,活动效果明显。但有个别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经过老师的暗示才能认真回答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着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章鱼》 教案8
活动目标:
1、了解章鱼的结构特点,学会用分泥、团圆、压坑的泥工技能制作章鱼。
2、在创作活动中,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泡泡泥、小棒人手一份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位新朋友,大家快来猜猜它是谁啊?
接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吧。
二、播放视频,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观看完毕后教师提问:
这位新朋友是谁?(章鱼)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它长什么样子?(章鱼有圆圆的脑袋,脑袋上面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脑袋下面还有许多触手)
三、示范讲解:可爱的章鱼
1、魔术:圆形变变变
出示泡泡泥小球,师: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就要用圆来变小章鱼。
出示范例泥工《小章鱼》,看,老师用一个大大的圆变了章鱼的什么?下面这些小圆变成了章鱼的什么呀?(触手)
2、教师示范
——分泥——先分成两块大小相同的泥,再将其中的一块分成珍珠奶茶大小的小泥
——搓圆——大泥搓圆变成章鱼圆圆的脑袋,小泥搓成小圆在大圆下面围一圈变成章鱼的触手。
3、压坑——用将小圆套在小指上变帽子的方法压坑变出章鱼的嘴巴粘在脑袋上。
4、用小小圆来做张宇的眼睛。
5、装扮章鱼——用压坑的方法制作帽子或蝴蝶结打扮章鱼。
四、幼儿操作。
幼儿按步骤图制作自己喜欢的章鱼。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提醒幼儿分泥。
五、作品展示,教师评价。
请完成绘画的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师并做相应评价。
活动延伸:
幼儿庆祝,表演《可爱的章鱼》:章鱼在遇到坏人时会喷出墨汁保护自己,变形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
对于刚入园2个多月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在泥工方面会些什么技能呢?从上次的《彩红》活动中我发现,虽然他们对泥工制作很感兴趣,但是要想很熟练的掌握揉、团技能对于这些幼小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相当一部分幼儿并没有完全掌握这方面的技能。 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求,既要符合孩子的知识技能,又能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因此我设计本次活动《可爱的.章鱼》。原因有两个:其一,据了解章鱼对多数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熟悉的海洋动物,也是孩子们喜爱看的动画片《海绵宝宝》里有的卡通人物。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很乐意参与制作章鱼的活动。其二,制作章鱼的过程简单易学:先揉好泡泡泥,再团成泥团,整个过程中都用到了圆球。在制作过程中孩子既能巩固上一次活动中“团”的技能,又能学到新的技能“压”。
带着这些想法我组织了该活动。首先让孩子学习取一团自己需要的泥团,在双手中交替揉捏再至于泥工板上用手心团圆。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看似简单的揉泥动作及团圆动作,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小班孩子来说却显得比较困难。有些孩子急于求成,没等到泥团揉圆,结果做出来的章鱼不好看,但孩子制作章鱼的热情很干,每个孩子都十分认真投入,我想“章鱼”的质量和孩子的能力有关,和每个孩子所取的泥团大小有关,和泡泡泥的性质也有关……因此我觉得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开心快乐,积极参与就是最大的成功。
为了使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我给先制作好的幼儿拍照,并通过视频展示出来,同时鼓励孩子与身边的同伴比赛,看谁的章鱼做得又快又好。孩子们都在努力地揉泥、团圆、压扁,一个个做得不亦乐乎。
《章鱼》 教案9
幼儿园中班泥工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橡皮泥做出各种平面的房子图画,培养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2.发展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难点
幼儿通过团、搓、压等多种方法做出各种不同的房子平面图。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范画一幅(用橡皮泥在白板纸上做成的浮雕效果的平面房子图),红黄蓝等色的橡皮泥(较软),泥工板,白板纸若干小张,冰棒棍,吸管,火柴棒等制作材料,分组摆放在桌子上。电视机,国内外各式房子的录像带,录像机,玩具小猴一只
2.知识准备:幼儿会用橡皮泥通过团、搓、压的方法在白板纸上贴出一些简单的图画。画过房子的装饰想像画。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引出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突然有一天一场火灾把森林烧着了,房子也没有了。没有家的小动物心里多痛苦,怎么办?我们今天就来用橡皮泥做出漂亮的房子,送给小动物做他们的家吧! ”
2.引导幼儿讨论自己见过什么样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房顶怎么样?让幼儿初步了解房子的结构以及房子的多样性。
3.看录像:各式各样的房子。
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房子的多样性,并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房子的形状、色彩以及花纹等。
4.以教师为小兔子做了一座漂亮的房子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范例。
(1)这座房子是用什么做成的?怎样做成的?让幼儿了解将橡皮泥通过团、搓、压等方法,在贴在白板纸上做成的平面房子。
(2)这座房子漂亮吗?房子上有什么样的花纹?用了什么颜色?引导幼儿感受房子上的色彩和花纹的美。
5.介绍制作材料,提出制作要求。
(1)介绍制作材料:橡皮泥在泥工板上通过团、搓、压等方法做出你想要的形状,再轻轻贴在白板纸上。
当你的.房子需要花纹时,也可以用冰棒棍,火柴棒等材料为房子装饰花纹。
(2)提出制作要求:小动物们是不一样的,所以要住不一样的房子,看谁做的房子最漂亮,并且和别人的不一样。
6、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充分大胆想像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房子。
(2)指导幼儿注意色彩的变化和房屋形状的设计。
(3)引导幼儿用橡皮泥搓出点线等对房屋进行装饰,并指导幼儿用辅助材料吸管等压出花纹对房屋进行装饰。
(4)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团、搓、压的技能,在白板纸上粘贴出房子,并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7.展示、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玩具小猴,以小猴参观他们的新家园的形式进行评析,鼓励幼儿自己介绍作品,并评出好作品。小动物感谢小朋友,活动结束。
《章鱼》 教案10
二、纸粘土平面造型与绘画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镂空艺术在传统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技艺
和唯美地位了解纸黏土的基本性能,掌握其镂空的
基本制作规律和方法。
能力目标2、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雕刻和造型及绘画,并应用
于多种造型和创造。
德育目标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
力,养成做事预先规划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粘土平面造型制作吊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粘土平面中镂空的造型技法。
教学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图片,幻灯片和学生
作品若干幅,超轻粘土一块,手擀棍一个,干净的平
面板,牙签,彩色墨水。
教学活动过程:
一、欣赏激趣、诱发问题
1、欣赏不同的剪纸作品
剪纸作品为什么剪不断,怎样剪才不断?
什么是阴刻和阳刻,阴阳的造型特点区分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剪纸中镂刻出线条构成的画面,不管是阳刻阴刻,都体现出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艺术特点。
C、我们可以镂空出那些图案和花纹?
师生共同欣赏传统镂空的装饰花纹的造型与特征。
D、欣赏精美的镂空立体实物,师生共同体会镂空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探究设计、感受新知
1、把纸粘土从包装中取出,感受材料的特性,学生可以边动手捏边体会材料的特性。
取形方法:用手擀棍擀平,并用牙签刻取所需基本图形。
2、用镂空的方法完成画面如:
等干后揭起,作品两端拴个草绳,粘土吊坠就完成了。
着色吊坠就是用彩色墨水直接滴上颜色就可以了。
三、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
四、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创意
一.趣味的纸粘土制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彩泥和纸粘土的特性。
2. 初步掌握纸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德育目标:
进行个人与集体的设计以及欣赏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团体协作品德,共享创作成果与经验。
能力目标:
通过陶艺和雕塑精品欣赏与跨科学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粘土造型设计的学习中掌握雕塑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雕塑艺术的欣赏与技法掌握与其他科学相互参透融合。
创意设计构思与交流活动
难点:造型个性化的表达。
过程设计(教学或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纸粘土作品,提问: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灰姑娘的高跟鞋)
这高更鞋用什么做的吗?(纸粘土)
谈一谈高跟鞋的造型特点。
对比书本的古代雕塑人物(兵马俑、三国演义雕像)与现代的雕塑作品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 介绍彩泥
1、彩泥的优缺点。
优点:有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易于塑造等特点。
缺点:由于橡皮泥的特性,它是一种粘稠的泥质感觉,有油,使用时间长会刺激手指,影响触感。天气热时橡皮泥造型会软化,甚至坍塌变形。并且不可以用于翻模制作多个同样的模型。
2、欣赏彩泥作品。
3.、示范彩泥的颜色搭配和制作方法。
三、 介绍纸粘土
1纸粘土的介绍
超轻纸黏土成分包括发泡粉、水、纸浆、糊剂,由于膨胀体积教大,比重很小,一般为0.25~0.28,做出来的作品干燥后的重量是干燥。
传统纸粘土由纯木浆或纸浆,天然或加工后的细粉,最后加入粘合剂用来改善它的柔软性韧性,是一种健康、安全的环保型手工艺材料。 作品的修饰可以运用刻刀,修饰完成后的作品可以使用水基颜料(丙烯或广告颜料)彩绘,干后可以用喷漆或醇酸漆进行喷涂表面保护层。2纸粘土的特点
3、纸粘土的保存方法
密封、干燥的地方保存。如果稍微有点干的话可以喷少
许水使其变软,完全干燥了的话是无法变软的`,因为含有纸浆的成分,完全干燥后加水的话只会化掉。
4、欣赏纸粘土的作品
5、介绍纸粘土的使用
你可以运用超轻纸粘土自由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也可以包覆在其他物体外面。感谢它的适用性,光滑的表面和极轻的质量,它是制作娃娃玩偶的理想材料。当制作高的物体或有突出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属线插入用来增大稳定性。举例说明:做玩偶的头部,可以用聚苯乙烯或其他塑料制品作为基座,在外表用纸粘土包覆成型,当作品未干燥前你可以用食指把作品表面抹光滑,作品干燥后你可以用600目水砂纸把作品表面打磨光滑。作品的干燥时间和作品的厚度及温度干湿度都有关系,厚度较厚的作品需要两天或更长的时间干燥。
6、纸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 (示范教学)
《章鱼》 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章鱼的特征。
2、能仔细观察和完整、连贯地表达,感受故事的有趣。
3、懂得与同伴相处时要有礼貌,知错就改。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章鱼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
2、材料准备:章鱼图片,幼儿用书第24页《乱挠痒痒的章鱼》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想法。
2、指导要点:运用边看图边讲述的方法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四、活动过程
1、出示章鱼图片,导入教学。
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以为生活在海洋里的朋友,你们看看它是谁?它有几只触手?它会用这八只触手做些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关于这只章鱼的故事就知道了。
2、结合图片,教师以边讲述边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的前半段内(从开始到“又去挠那些扭来扭去咯咯笑的小鱼了”)。
提问:在海洋世界里都住着哪些小动物?
提问:这只爱挠痒痒的章鱼去挠了谁?他们喜欢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角色的.表情动作,大胆讲述)
3、教师结合图片完整地讲述故事的后半段。
提问:章鱼又去挠谁的痒痒?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章鱼决定怎么做?
提问:当章鱼在水中追赶珍珠时发现自己有什么本领?(游的速度快。)
提问:当章鱼追着珍珠沉到海底时发现自己有什么本领?(潜水)
提问:当珍珠掉进石缝里章鱼也跟着挤了进去时,章鱼发现自己有什么本领?(喷出浓浓的墨汁)
4、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进一步理解故事主题。
提问:章鱼以后还会不会去乱挠痒痒呢?为什么?
提问:你们喜欢这只章鱼吗?为什么?
小结:要像章鱼一样知错就改,与同伴礼貌相处。
5、幼儿边看幼儿用书第24页边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章鱼》 教案12
制作目的:
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规律。
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制作对象:
章鱼
制作准备:
蓝色的'彩纸、深蓝色彩纸、剪刀、纸杯、胶棒。
制作过程:
1.将纸杯整理干净,然后,将准备好的蓝色纸从纸杯的最下部粘合到杯壁上;
2.用剪刀将蓝色的彩纸,剪成条状,并且,将这些长条向外侧翻转;
3.用剪刀将深蓝色的纸片,剪出圆形的小纸片;
4.将这些小纸片粘贴到向外翻折的纸片上;
5.再画一对章鱼的眼睛吧;
6.将眼睛粘到杯壁的位置,整理之后,章鱼就完成了。
结束语:
以上就是带给大家的趣味章鱼手工制作,根据上面的提示,各个小朋友开始最精彩的手工制作吧。
小百科:章鱼科的种类共有26属252余种海洋软体动物,它们的大小相差极大。章鱼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
《章鱼》 教案13
教学目标:
1. 在拓印的基础上进行水墨添画表现章鱼的形象。
2. 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水墨画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准备:
1.红色颜料盆
2.黑色墨汁
3.有背景的长卷画纸、范画、示范用背景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会唱小手爬吗?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小手真调皮,还想爬,爬到了
二、演示拓印的过程
小手真调皮,还想爬,爬到了颜料盘里,和颜料宝宝亲一亲,每个地方都要亲到,然后用力在漂亮的背景纸上印一印,留下一个长圆形的手印。真有趣,再来印一个,先跟颜料宝宝亲一亲,然后到纸上去印一印,这回换个方向印,再换个地方印。用力按一按,让小手在纸上留下一个深深的印子。
三、幼儿拓印
1.师:真好玩,你们也去玩一玩,印一印,好吗?(注意哦,印的时候要用力一点,每个地方都要用力地按一按,让它在纸上留下一个深深的手印)
2.幼儿拓印,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操作。
四、示范画刺猬
1.想象:这些手印像什么?
2.示范:看看老师将它变成什么?
添上黑黑的眼睛、画上嘴巴,再添上一条一条的腕。
看看是谁?对,是小章鱼来啦,章鱼在水里游啊游,真开心!
3. 了解添画步骤:谁还记得小章鱼是怎样变出来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4.等会也请你们来画一画,画的时候想想,你的章鱼在哪里,在干什么。
五、幼儿创作
六、欣赏评价
展示作品:哇这么多的小章鱼都来游泳啦,这只小刺猬在干吗?看,还有的小章鱼脸对脸在说悄悄话,他们肯定是一对好朋友哦!
多可爱的小章鱼啊,你们喜欢它们吗?他们也很喜欢你们,你等会我们跟他们一起去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因为幼儿对新奇事物都是感兴趣的',所以我选择运用了巧妙的作画手法,我觉得本次活动的选材很符合幼儿的心理,它能激起幼儿尝试和创造的欲望。我在活动中看到,孩子们发现用一个小小的手掌竟然会印画添画成一条美丽又可爱的章鱼这一既感到比较陌生、新奇的绘画手法以及作画活动区中摆放着的颜料、墨汁和漂亮的背景画等不同的操作材料时,都大开眼界,个个跃跃欲试,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兴趣。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我漏掉了对作品画面的布局的提示和引导,导致出现个别幼儿在印画的过程中,完全只顾享受印画的快乐,画面中的掌印显得杂而散。当发现这个问题时,我并没有责令孩子重新画过,而是及时因势利导,配上自己的肢体语言提醒幼儿动脑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既保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又增强了他继续创作的自信心。而且这次及时地点拨,不但弥补了我在教学中的失误,也引导了孩子们用手掌一个接着一个往左、右伸展、重叠地印画的方法,使画面布局变得饱满了。
《章鱼》 教案14
超轻黏土————章鱼制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超轻黏土,了解软陶的特点与制作方法。
2、巩固黏土活动的各种制作技能及使用工具的技能技巧。
3、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制作,体验轻黏土作品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轻黏土材料的`特性与章鱼的制作过程。
2、教学难点:如何把章鱼八个脚分均匀,排成圆。
三、教学准备:
1、幼儿已经掌握橡皮泥团圆,搓条,按压的技巧。
2、背景音乐、教师示范作品若干,黏土若干。
四、教学过程
1、欣赏小学生的轻土作品,适时介绍课外知识,开扩孩子们的眼界。
2、小游戏:变魔术。让孩子们了解三原色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
3、让孩子们欣赏章鱼的轻土作品,观察它的外形及组成部分,请孩子们发言。
4、告诉孩子们:今天要用的材料是:超轻黏土。介绍一些它的特性。
5、老师详细讲解制作方法与步骤,特别要讲如何做好章鱼的八个脚。
6、指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老师给予指导。
三、作品展示
1、老师对幼儿全面评价、积极评价,鼓励孩子创新求异。
《章鱼》 教案15
教学目标:
让小朋友们认识圆形,圆形的形成,简单了解球体介绍小章鱼的习性,特点图片教会小朋友们做小章鱼
教学准备:
四分之一袋超轻粘土
教学内容:
一、圆形
展示圆形图片问小朋友想到了什么,圆形是如何形成的,每个圆都有一个圆心,一个点绕圆心以相同的距离旋转,就得到了圆形。
二、球体
先用球形法捏出一个直径三厘米的球体,展示。告诉小朋友们其实每个球体里都有很多的圆形,切开球体展示圆形。
三、章鱼
告诉小朋友们捏出其直径三分之一的7个小球体。让他们在大球体偏下方围上这一圈的小球体,做成爪子做好眼睛和嘴巴,可以加上帽子或者蝴蝶结来装饰。
四、讲述章鱼的.生存环境习性等
展示小朋友们的作品
回收多余的粘土。
【《章鱼》 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9-09
《起始课教案》教案11-25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案09-13
小学教案体育教案07-15
教案06-18
中班教案相邻数教案12-18
《穷人》教案 穷人教案课件08-13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2-18
电功率教案 《电功率》教案11-09
小班健康教案小熊过桥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