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爱爸爸妈妈心理健康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爱爸爸妈妈心理健康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爱爸爸妈妈心理健康教案1
活动目标
1、区分爸爸妈妈的用品,乐意参加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
2、懂得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关心、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收集爸爸妈妈的生活用品。
2、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事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探索爸爸妈妈的物品。
1、小朋友,早上谁送你们来的?
哦,有的是爷爷爷爷奶奶,也有的是爸爸妈妈。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爸爸妈妈的用品,等会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样,看看是什么东西?再想一想是谁用的?
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把你拿到的东西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小朋友们,拿好你的东西回到座位上,谁来说说你拿的是什么?项链是谁用的?衬衫呢?
二、物品分类。
1、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这些东西有的是爸爸用的,有的是妈妈用的,下面请小朋友把妈妈用的东西送给妈妈,把爸爸用的东西送给爸爸,送的时候要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把围巾送给你!”
2、检查:我们来看看爸爸帅不帅?刚才哪些小朋友帮爸爸装扮的?起立!夸夸他们!
再看看妈妈漂亮吗?你们真能干,来,我们握握手!
三、观看录像,回忆爸爸妈妈的辛劳。
1、爸爸妈妈每天除了送你们上幼儿园,还要做哪些事?你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视里的爸爸妈妈做了哪些事呢?
2、爸爸妈妈在做什么?
3、爸爸妈妈每天要送小朋友上幼儿园,还要上班、做家务,真辛苦呀!我们来对爸爸妈妈说一句甜甜的话,你想到什么话来告诉大家!你的'话真好听,你们说得真好,你真爱你的爸爸妈妈!
我们就说最简单的三个字:我爱你,会吗?
四、谈话小结,提升情感。
我们一起去对爸爸妈妈说一说甜甜的话。
教学反思
“感恩”一个美丽的词眼,围绕感恩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个系列的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家人,体贴家人,激发爱家人的情感,知道向感恩家人!由关爱家人延伸到关爱身边的人、爱家乡、爱祖国等更高级的情感。本次活动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的生活用品很好地吸引了每个幼儿,让他们始终保持聆听、观看和积极参与的热情。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更加增进亲子关系。不足之处是在活动结束以后还可以通过商讨、研究,更加深入地发掘深层次的精神,使之与主题更加融合。
我爱爸爸妈妈心理健康教案2
教学意图
教育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并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每一位父母都是深爱自己的孩子的。我们班的每一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也是如此。我们在享受着他们对我们的爱,同时作为孩子,我们也要去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爸爸妈妈的爱。板书:爸爸妈妈,我爱你
二、 感受爸爸妈妈的爱
1、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能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你的爱吗?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
让学生自由发言,最好多找一些学生说一说。让他们能深刻体会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
学生说完后,教师总结。并讲故事让学生更加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那种无私的爱。
一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的时候,一位母亲为了保护她的孩子,用自己的身体支撑起一片空间,让自己的孩子得救了,而这位母亲却因此失去了胳膊。
另一个故事是,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在过马路时,突然迎面过来一辆汽车,眼看就要撞上孩子,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母亲冲了上去,儿子得救了,而母亲却失去了两条腿。
总结,这两位母亲在自己的孩子受到生命危险时,不惜牺牲自己而挽救自己孩子。我相信如果你遇到同样的情况,你的`父母也会做出同样的举动。
2、 说说自己是怎样去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的。
你们都得到了父母对你们的爱,那么你们又是怎样去爱他们的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
如果这些你还没有做到,或者做得不够好,那么你今后准备怎样去做呢?
三 、总结
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表示你对爸爸妈妈的爱吧,让他们永远露出灿烂的笑脸。然后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只要妈妈露笑脸》。
四 、课外作业
回家给爸爸妈妈说一句表示你对他们爱的话,并做一件能表示你对他们的`爱的一件事。
课后反思
我最近刚看过一本书《感悟母爱》,可能是受这本书的影响,也可能母亲的爱更直接,更让人感觉到,所以这节课的内容虽然是爸爸妈妈的爱,倒不如说是妈妈的爱。因为学生不管是说对自己的爱,还是去爱他们,好象都在说妈妈,很少说到爸爸。不过,从学生的发言中,我感觉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我让学生谈谈父母对自己的爱时,刚开始他们好象不知从何说起,直到有几个学生从平时的生活中说到这就是父母对自己的爱时,有更多的学生好象才开始体会到一点小事就能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爱。我想只有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才能更珍惜这份爱。然后我让他们说说怎样去爱自己的父母,他们说的都很好,最起码我认为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而且能做到的,如,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时,主动给他们倒杯水;还可以给他们捶捶背。还有的说,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还有一个女孩子的想法也很不错,可以把对爸爸妈妈的祝福之类的话做成一张卡片送给他们。下课的时候,我看到不少孩子迫不及待的拿出纸在认真的写着什么。我想他们的父母看到一定很开心,很幸福,我有一点担心的是,他们能否把这种爱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
我爱爸爸妈妈心理健康教案3
设计理念
1.现在的小孩子常常受到父母的呵护而不知温暖,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感受不到家的亲情与温暖,不太会感受爱、表达爱。某心理老师上本课前在班级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发现:曾直接对父母表达爱的学生有两个;能偶尔表达对父母感激之情的大概有三分之一。大部分的孩子不会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与爱表达出来,感恩父母的行动也较少。
2.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有较强的追求自主的欲望,反抗情绪也有所增强,总希望能独立处理一些事情。而在父母眼里,孩子始终是不懂事的,感觉需要给他们掌舵,因此时常爱对孩子唠叨。
3.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跟父母亲之间的沟通交流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本课旨在帮助学生感受亲情、表达亲情、增强亲子理解。理解,是改善亲子关系的第一步。通过本次辅导活动,让学生用心感受家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无微不至的爱,理解父母的辛劳,激发学生将对父母的感激与爱,并把对父母的爱大声说出来,进而将对父母的爱变成感恩的行动。
教学目标
1.用心感受家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无微不至的爱,我们的家充满爱,我们在爱中长大。
2.理解父母的辛劳,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与爱,并把这种爱大声说出来。
3.懂得爱自己的父母不仅在于语言的表达,还在于平时的行动。
教学重点:
1.感受父母之爱,激励学生将对父母的爱与感激大声说出来。
2.能够将对亲人的爱实施到行动中。
教学准备:
1.课件;沙画歌曲视频《爸妈,谢谢您》
2.彩色A4纸每组一张,黑色记号笔每小组一支,每个同学一张爱心卡。
教学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雨后春笋
1.指导语: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雨后春笋。雨后,一阵春风吹过来,笋妈妈在呼唤她的孩子们快快钻出地面呢!现在我来做笋妈妈,同学们就是“笋芽儿”了,我说几个“笋芽儿”钻出来,每个小组就要有几个同学站起来。准备好了吗?
(开始游戏)一阵春风吹过来,一个“笋芽儿”钻出来!一阵春风吹过来,三个“笋芽儿”钻出来!……(以此类推)……又一阵春风吹过来,所有“笋芽儿”钻出来!
笋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一个个钻出地面,心里是多么高兴啊!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一种开放、安全、温暖、热烈的氛围。
二、团体转换阶段:爱的回忆
播放一段凯丽金的萨克斯独奏《回家》,在音乐声中,教师深情讲述: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这样一个地方,是你永远、永远都向往着的——那个地方就是我们的“家”。或许,它不一定豪华,但是一定让人觉得温暖,那是一个充满爱的港湾。
2.多媒体出示学生对亲情的真情感悟:
暖暖的红姜汤
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雪花漫天飞舞,我浑身发冷,躺进了被窝还瑟瑟发抖。妈妈焦急万分,让我吃完药,她转身进了厨房开始忙碌起来。过了一会儿,妈妈端来了一碗热汤,亲切地对我说:“宝贝儿,喝口红姜汤,马上就会暖和起来的。”
喝着这热气腾腾的红姜汤,我的心头也觉得暖暖的。妈妈的爱,就在那暖暖的红姜汤里。
香甜的玉米
今天我和妈妈要出门旅游啦,兴奋的我早上五点多就醒了。这时,从厨房飘来一股清香,哦,是我最喜欢的玉米的香味!
原来,爸爸为了我能吃上营养的早餐再出门旅游,早上五点钟就起床给我们烧早饭了。金黄的玉米端上饭桌,那香甜的玉米味,早已飘到我的心上。爸爸的爱,真令我感动哦!
3.寻找父母为自己做事的那些细小的事情,四人小组分享记忆中珍藏的“温馨一刻”。
4.听了大家这些感人的事,让老师想起一首特别喜欢的小诗它的名字叫《爱是什么》谁来读一读?
爱是什么
清冷的春天,我常常感冒,
妈妈就炖冰糖枇杷给我吃。
哦!妈妈的爱是酸酸甜甜的枇杷。
寒冷的冬天,我躺在床上感到很冷,
爸爸给我盖上棉被。
哦!爸爸的爱是暖暖的棉被。
干燥的秋天,我的嘴唇裂开了,
妈妈 就给我涂上防裂膏。
哦!妈妈的爱是香香的防裂膏。
炎热的夏天,我感到非常郁闷,
爸爸带我去水上乐园学游泳。
哦!爸爸的爱是勇敢的精神。
5.师生合作朗读:
妈妈的爱是酸酸甜甜的枇杷。
妈妈的爱是香香的防裂膏。
爸爸的爱是暖暖的棉被。
爸爸的爱是勇敢的精神。
6.爱心小贴士:
爸爸妈妈的'爱,是那么简单,却又常常令人感动。
爸爸妈妈的爱,是那么细微,却常常温暖我的心。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同学的真情感悟引起共鸣,感悟那份暖在心头的爱,引领着同学们在《回家》的音乐声营造的氛围里,回忆生活中一件件感人的小事,重温那份感动,让同学再次用心感受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无微不至的爱。
三、团体工作阶段:爱要大声说
1.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让我们来欣赏沙画歌曲视频《爸妈,谢谢你》
2.闭上眼想像着爸妈来到跟前,让我们深情地跟父母说“谢谢您,爸爸(妈妈)!我爱您!”
3.同学们真情地向父母表达感激与爱。
预设:妈妈每天早晨为我精心准备早餐,我要说声:“谢谢您,妈妈!我爱您!”
爸爸生病了还来为我送伞,我要说声:“谢谢您,爸爸!我爱您!”
妈妈每天都要送我上学,傍晚要来接我回家,我要说声:“谢谢您,妈妈!我爱您!”
4.动手写一写爱心卡,把心中想说的话写下来,并且把爱心卡送给父母。
5.爱心小贴士:父母给我们无微不至照顾的时候,我们应常把内心的感激说出口;平时要多问候父母,也要多鼓励父母,不要吝啬你对他们的赞美;我们做错事讲错话的时候,要诚恳地向父母道歉。
【设计意图】在感受父母之爱的同时,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辛劳,激发学生将对父母的感激与爱大声说出来,向父母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与爱。
四、团体结束阶段:爱要有行动
1.小组合作、头脑风暴:除了大声表达爱与感激,你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对父母的爱?以组为单位,大家各想各的主意,请一位同学快速地记录在一张白纸上,然后在那么多的主意中自己选择最好的两条,用记号笔记录在彩纸上。
2.把各组“头脑风暴”碰撞出来的好点子贴在黑板上,根据大家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在思维的碰撞中,搜求多种表达对父母之爱的方法,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
同时也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不断接受到新的信息和他人的反馈,掌握表达对父母之爱的最佳方法。
3.“感恩存折”
多媒体展示“感恩存折”,每天回家帮助父母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记在“感恩存折”上。“感恩存折”记满之后孩子可以拿到学校换取一张“嘉奖令”,孩子集满五张嘉奖令就可以获得“爱家小标兵”的荣誉称号和荣誉证书。
4.爱心小贴士:对父母要有爱的行动,有很多事可以证实你在爱他们,不能让爱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如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的事自己管好;在适当的机会(如父母生日)给父母一份爱的礼物等。
5.最后,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歌曲视频创设的充满浓浓爱意、振奋人心的情境中结束本次活动。
我爱爸爸妈妈心理健康教案4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并尝试用语言、行为等方法大胆表现。
2、体验爱和被爱的快乐情感。
3、懂得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关心父母、尊敬长辈。
活动准备:
1、故事《快乐地家》,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册,说给孩子的话(录音),感恩的心(歌曲)课件。
2、爱心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导入活动。
(一)欣赏故事《快乐的家》。
提问:
1、小兔乐乐有一个快乐而温馨的家,听乐乐在说什么?怎么说的?他们的心情会怎样?
2、乐乐说出了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那你们爱爸爸、妈妈吗?
(二)小结:
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出来,是怎样爱的?
二、倾听书信,爸爸妈妈对小朋友的爱。
(一)读爸爸妈妈的来信《宝贝,你长大了》
1、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2、用信可以传递我们的'爱。
(二)欣赏"爱的相册"1、请每位幼儿说一句最想向爸爸、妈妈说的话。
2、相册可以留下我们的爱。
(三)听录音《亲爱的孩子,我爱你》
总结: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他们天天为我们忙碌着,的确很辛苦,我们也要好好的回报父母。
三、你对爸爸妈妈的爱(一)欣赏课件并提问:
1、你看到的小朋友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二)"悄悄话"爱心卡。
我们爱爸爸妈妈的方式很多很多,为了表达对他们的爱,把我们的心愿说在爱心卡上,送给爸爸妈妈。
(三)表演歌曲《感恩的心》,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把自己的爱心卡献给爸爸妈妈。
2、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今天的父母已经倾尽所有来爱孩子、照顾孩子。但孩子们由于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养成了对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不健康心理。为了培养幼儿从小感恩父母的情感,我设计了本活动《爸爸妈妈,我爱你》。
我爱爸爸妈妈心理健康教案5
一、活动主题:
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二、活动设计思想:
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或者与父母沟通不畅导致很多学生整天忧心重重,或者脾气暴躁,心神不宁,更严重的,患抑郁症、自闭症,甚而有自杀倾向。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意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要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三、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请珍惜生命、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父母。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不要忽视了解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四、具体过程设计:
(一)活动热身:
播放短片《珍贵的绿》
(二)活动开始:主持人请大家猜谜:
“她像一支离弦的箭,像一只越燃越亮的蜡烛,是一笔留给后代的遗产,是一份来自上帝的礼物,她是最宝贵的。
”下面的同学回答“生命”,主持人通过提出“人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的生命是谁给予的?”揭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引出本次班会主题“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宣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三)活动过程:
诗歌朗诵:《生命》
图片展示
由主持人结合图片和背景音乐阐述那些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中失去生命的人和故事。突出一个人失去生命以后,他们身边的亲人是多么地痛心和无奈,引发学生对生命的爱惜,并结合班会主题提出观点:生命不是一个人的,而是父母赋予的,我们应该爱自己,爱身边所有关心着我们的人。
数据展示
由主持人展示近年来学生自杀的数据以及自杀的原因,结合图片和背景音乐举出一些例子。
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自己在遇到最令自己痛苦并难以忍受的事情时是如何处理的。
游戏:“情景续说”
将同学们平常遇到的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做一次再现,以PPT的形式播放几种情景,请同学们讨论并发言,例如:
(1)有一天晚上,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将手中的东西放下,立刻走进厨房准备做饭,此时的你会怎样——
(2)星期六的晚上,外面下着大雨,我浑身湿漉漉的刚跑进家,妈妈就对着我发火,“说好6点回家的,现在都8点了,你这个人真是毫无诚信可言。”此时的你会怎样——
(3)班上有个同学穿了一双我心仪已久的运动鞋,我心里痒痒的,回家便向父母请求赞助,可是父母不同意——
本游戏有两类情景,一类是父母辛苦,自己如何体谅父母的,一类是和父母产生矛盾如何沟通的。游戏的目的让学生学会不要盲目抱怨,积极与父母沟通,学会感恩父母。
游戏:“谁是最了解父母的人”
PPT列出十个问题:
(1)爸爸的生日
(2)妈妈的生日
(3)爸爸最喜欢吃的菜
(4)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5)爸爸最喜欢听的歌
(6)妈妈最喜欢的颜色
(7)爸爸穿的鞋的尺码
(8)妈妈的身高
(9)爸爸最喜欢的运动
(10)妈妈每天做家务的时间
由主持人带领大家伸出双手,握成拳头,从第一项到最后一项,知道的就伸出一根手指头。最后主持人要求十项都知道的学生高高举起双手。
学生总是抱怨父母不了解自己,而没有意识到自己也不了解父母,沟通的困难就在于彼此的不了解。
其实上面的十项内容父母知道的要比孩子多,学生往往认为这些都是父母应该了解的,却忽视了从同样的方面去了解父母。
当然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了解的远远多于这十项,本游戏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了解父母做起,积极与父母沟通。
回想幸福
闭目放松,仔细回想:
(1)父母养育、关爱自己的一些难忘的事。
(2)父母工作、做家务的辛苦与劳累。
(3)和父母在一起的难忘的快乐时光。
(同学们展示准备好的与爸爸或妈妈在一起的照片。)
从内心深处表达对他们的感激:
(1)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2)表达努力学习的决心,尽力让他们放心。
(3)决定做一件令他们开心满意的事情。
手语表演:“感恩的心”(全班起立齐唱。)
在背景音乐“感恩的.心”中,同学们在“感恩父母、珍爱生命”的横幅上郑重签名,以表自己的决心。
(四)活动小结:
主持人作小结,倡导同学们为了自己,为了身边爱自己的人珍惜生命,主动去了解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主持人宣布活动圆满结束。
(五)实施成效
在这次“感恩父母,珍爱生命”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积极参与,这种积极参与的热情恰恰诠释了对父母的感恩、对生命的珍爱。
在主题班会之后,班委会讨论后倡议班上每个同学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为爸爸妈妈准备一顿早餐、给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帮妈妈打扫卫生、给爸爸捶捶背等等,并将每个人为爸爸妈妈做的事以及爸爸妈妈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整理成班级档案。
同时班委会决定定期在同学中开展“谁是最了解父母的人”评选活动,每次更换不同内容,以促进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父母,与父母沟通。
(六)案例反思
主题班会之后,有一些家长都与我联系了,谈到最近小孩的一些变化,提到在连自己都忘记了的生日那天收到了孩子的祝福;孩子主动要求买一些菜和水果,而这些东西孩子平常不是特别爱吃的,是自己偏好的,等等。尤其是小东的爸爸,谈到以前经常为小东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打骂小东,禁止小东的假日外出,而小东是每次必反抗,假日还偷偷的出去玩并且很晚才回家,这让小东爸爸特别苦恼,也没有办法可想。
但是最近一次他因为学习态度问题骂小东时,小东一言不发,等他骂完后,小东回到自己的房间去写作业,写完后让他检查(作业做的很认真),此时的小东先向他道歉,然后提出爸爸能不能将每次的打骂改为提醒,这让爸爸很意外也很惭愧,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应该试着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总用家长的身份去压孩子,这样的效果应该要好得多。
重视互相交流,才能提高沟通质量。
【我爱爸爸妈妈心理健康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爱爸爸妈妈11-07
我的爸爸妈妈教案五篇08-20
《我爱运动》教案12-12
我爱妈妈教案08-18
我爱妈妈故事教案11-30
《妈妈,我爱您!》教案10-31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12-15
我爱妈妈大班教案11-22
小班我爱爸爸教案11-14
中班我爱运动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