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案

时间:2024-12-14 11:24:3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穷人教案模板汇编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穷人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穷人教案模板汇编五篇

穷人教案 篇1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

  摇篮 围裙 烤鹅 冻僵 火焰 薄纱 橱窗

  灌进来 暖烘烘 圣诞树 明晃晃 眨眼睛

  2.同座互相批改。

  二、检查预习

  1.《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读过他写的什么文章?读过他写的'《跳水)

  2.《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两三个同学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行。)

  3.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开火车朗读课文(按座位顺序每人朗读一段)。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局部。

  2.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讲渔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从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小朋友。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小朋友抱回来抚养。)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读课文

  1.同座互相练习朗读。

  2.指名分段朗读。

穷人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点。

  3、认识本课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理解本课生字词: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范读课文,学习课文,弄清人物关系,理清文章段落层次,试读课文,讲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讲读二、三两段,总结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伏尔加河上纤夫》等。)

  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以及穷人的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你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谈话

  听了一遍,哪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同情谁?你爱谁?

  四、自学课文

  五、理清人物关系

  有哪些人物?

  板书:

  桑娜

  五个孩子

  渔夫(桑娜的丈夫)

  西蒙寡妇一个孩子

  谁是主要人物?

  六、分段

  1、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归来。

  2、西蒙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里。

  3、渔夫归来,知道西蒙的情况后,主动提把孩子抱回家。

  七、试读课文

  结合解释“心惊肉跳、”“忐忑不安”。

  正音:张罗、勉强、自作自受。

  八、读讲第一段

  (通过语言描述,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小说描写的情境中。)

  1、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庭。

  3、从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一边补着破帆,一边在做什么?

  (对,她分明在等着自己的'丈夫。)

  朗读时,这些一一交待清楚。

  4、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肉跳)

  释:“心惊肉跳”。

  介绍这个小屋的摆设,读时基本上是平静的,读到哪儿语调开始转换?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天气的恶劣使桑娜恐惧极了,所以课文上的“寒风呼啸”、“海浪拍击”、“又黑又冷”更加重语气。

  全班齐读。

  指导:“心惊肉跳”一字一拍,却尾语调放低,好像不敢想。

  男生读第一节最后两句。

  5、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们看,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三层)

  第一层:深夜不见丈夫归来。

  第二层:沉思:插叙从丈夫想到生活的贫穷。

  第三层:倾听风声,祈求上帝保佑。

  6、指导朗读:

  第一层:焦急。“十下,十一下”,重音,第一下都打在桑娜的心上。第二层:沉思,是插叙,读得平静些。第三层:焦急地祈求。

  7、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

穷人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查阅并介绍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穷人》一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2、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课文可以分为几段呢?

  3、学生讨论,汇报。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的归来。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三、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自学:(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生字音形义)

  (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2、教师教学。检查自学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搁板、魁梧、蜷缩、黧黑

  记住字形:“怨”上下结构,形近字有:苑、碗、腕;“熬”上下结构,形近字有:傲、嗷;“揍”左右结构,形近字有:奏、凑。

  理解词义: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汹涌澎湃:形容水势浩大,不可阻挡,也用来形容人的感情十分激动。

  心惊肉跳:形容恐惧不安。

  蜷缩:身体弯曲的缩着。

  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穷人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三、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

  摇篮 围裙 烤鹅 冻僵 火焰 薄纱 橱窗

  灌进来 暖烘烘 圣诞树 明晃晃 眨眼睛

  2.同座互相批改。

  二、检查预习

  1.《穷人》这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读过他写的什么文章?读过他写的《跳水)

  2.《穷人》这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两三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行。)

  3.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开火车朗读课文(按座位顺序每人朗读一段)。大家边听边想,这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2.这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讲渔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从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读课文

  1.同座互相练习朗读。

  2.指名分段朗读。

  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每个字写两遍,能组成词的组成词写。

  六、布置作业

  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第一、二题,进一步自学课文。

穷人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结合阅读理解有关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揭示课题。

  1、作者为什么将课题定为穷人,课文仅仅写了穷人的穷吗?

  2、板书课题:穷人。

  (二)阅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渲染故事发生的环境。

  2、学生思考: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桑娜是穷人不是富人?从这段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恶劣的环境、桑娜焦急的心情、桑娜的勤劳等)

  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引导。

  (三)阅读第二段。

  1、学生默读,思考分层。

  2、浏览阅读,分组讨论。

  3、指名朗读第一层。思考:这一层,你读懂了什么?从桑娜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桑娜的关心和同情)

  4、轻声读第二层。思考:西蒙是个怎么样的人?哪段文字最使你动情?(指导朗读,从读中感悟对比描写的魅力)

  5、自由读第三层,感悟桑娜的矛盾心理。(分组自由读,小组推荐读,从中体会桑娜的激动紧张担忧后悔坚定矛盾心理过程,启发学生找到桑娜矛盾心理的客观原因)

  6、教师小结。

  (四)阅读第三段。

  1、轻声速读,准备角色。

  2、分角色朗读。思考:通过渔夫的言行,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3、教师小结。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设问:这篇课文叙述了穷人之间的什么事?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思考练习第三题,体会句子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桑娜夫妇的美好品质。

  (七)板书设计。

  穷人

  勤劳

  桑娜

  西蒙

  善良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淳朴

  渔夫

  忧虑

  熬过去

  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

【穷人教案】相关文章:

《穷人》教案 穷人教案课件08-13

《穷人》教案09-01

《穷人》教案07-09

穷人的教案12-04

《穷人》优秀教案09-05

《穷人》教学教案08-03

穷人教案范文12-14

穷人教案优秀10-13

(实用)《穷人》教案08-07

关于穷人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