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班教案范文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1、知道冬天雨雪天时要注意的安全常识。2、在成人的鼓励下,愿意尝试解决雨天遇到的小困难。活动重点:知道冬天雨天的安全常识。活动难点:常识解决雨天遇到的小困难。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结合幼儿用书了解雨雪天在路上行走可能会出现的不安全事项。
1、教师:(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天气?路面上有什么?小鸭子在马路上出什么问题了?
教师小结:下雨天,小鸭子在出门的时候穿着雨鞋,打着雨伞走在路上,走着的时候摔跤了!
2、教师:这又是什么天气?路面上有什么?企鹅在马路上出现什么状况了?
教师小结:企鹅在雪地里玩,有的企鹅摔倒在地上,哭鼻子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鸭子和企鹅不会再雨天、雪地里摔跤呢?
二、结合自己,谈谈在下雨和下雪天会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
1、教师:你在下雨天遇到过哪些不方便?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呢?
2、教师:你在下雪天遇到过哪些不方便?你是用什么方法确保安全的呢?
教师小结:下雨天的时候,地面到处都是湿哒哒的,而且行走在上面很滑,所以我们要小心路滑,慢慢的行驶。
三、观看雨雪天气路上人们遇到的不安全因素。
1、教师:我们看看雨天路上的行人怎么样?会出现不安全情况吗?(观看图片让幼儿说一说)2、教师:雨天骑车带孩子的行人会怎么样呢?会出现不安全情况吗?
3、教师:雨天路上的汽车又是怎样行驶的.?会出现不安全情况吗?
教师小结:在雨雪天的时候,行驶在路上会更加的不方便,这时候我们要更注意交通安全。
四、师生共同总结雨雪天要注意安全的地方。
教师小结:下雨、下雪天,路滑,走路要慢,坐在妈妈的自行车或者电动车后面不能动来动去,否则会不安全;下雨、下雪天打伞过马路要左右看看,不能抢着过马路等等。
五、游戏“应该用什么”教师:这里有雨鞋、布鞋、雨伞、雨衣的图片,你们知道下雨、下雪天要选择哪些物品来用呢?(请幼儿说一说)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感知软和硬,大胆用语言讲述糖果的特征.
2.感受曲风不同的二段音乐,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软糖和硬糖的不同形象。
二、活动准备
1.糖果百货店(内装有各种软糖、硬糖)
2.软糖、硬糖的标记各一,标有标记的筐子各一
3.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实录
(一)感知软和硬。
师:糖果百货店马上就要开张了,里面有好多好多的糖果宝宝,你们想不想知道都有哪些好吃的糖果宝宝呢?
提要求:那就要请你仔细的看一看,还要用小手用力的捏一捏,告诉你的好朋友你捏上去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到糖果百货店。
轻声指导:你拿到的是什么糖,是什么样的,捏上去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大声提醒:你每颗糖都去捏一捏.
2.幼儿每人拿一颗糖回座位交流讨论
提问:(1)你拿的是什么糖(棒棒糖、QQ糖等)
(2)捏上去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软软的、硬硬的)
备问:你拿到的糖是什么样的?(大小,形状等)
3.小结:我们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糖果宝宝,有的糖果宝宝是软软的,我们叫他软糖宝宝,有的糖果宝宝是硬硬的,我们叫他硬糖宝宝。
4.游戏:谁的糖果举的高
谁拿到了软糖宝宝?(幼儿举糖)
谁拿到了硬糖宝宝?(幼儿举糖)
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糖果宝宝举的'高(教师快速说软糖宝宝和硬糖宝宝,幼儿反映)
(糖果宝宝想休息会了,我们小朋友轻轻的把糖果宝宝放在椅子下面的筐子里,好吗)
(二)感受曲风不同的二段音乐,区分软糖宝宝和硬糖宝宝的不同形象
1.师出示软糖宝宝和硬糖宝宝的标记。
以软糖和硬糖的口气分别和幼儿打招呼。
师:原来是我们小(2)班的软糖宝宝和硬糖宝宝也来做客了,软糖宝宝,硬糖宝宝可喜欢热闹了,我们用音乐来欢迎他们吧。
2.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不同。
(1)提倾听要求:老师准备了两段音乐,请你们仔细的听一听,这两段音乐一样吗?分别送给谁最合适?
(2)播放舒缓的音乐和进行曲音乐
(3)提问:这两段音乐一样吗?第一段音乐你听上去怎么样,应该送给软糖宝宝还是硬糖宝宝?第二段音乐送给谁更适合,为什么要送给他?
(4)分段欣赏音乐
师:我们来问问软糖宝宝和硬糖宝宝是不是喜欢小朋友送给他们的音乐,好吗?
A:播放舒缓的音乐
软糖宝宝:这音乐听上去很优美,很舒服,我最喜欢了,谢谢你们。
B:播放进行曲的音乐
硬糖宝宝:这音乐听上去硬硬的,很有力气,最适合我了,谢谢你们。
3.播放音乐并结合标记送糖果宝宝回家。
(1)师以软糖宝宝的口吻说:今天为了庆祝糖果百货店开张,要举行一个糖果舞会,我和硬糖宝宝是特地找糖果宝宝回家的。
提问:软糖宝宝找谁?硬糖宝宝呢?
(2)舒缓的音乐
师:听,这是谁喜欢的音乐啊(软糖宝宝)
软糖宝宝赶快回自己的家吧。
(3)这又是谁在请糖果宝宝回家啊(硬糖宝宝)
硬糖宝宝赶快回家吧。
(4)幼儿将软糖放入标有软糖宝宝标记的筐子、硬糖放入标有硬糖宝宝标记的筐子。
(边送边说,我送软糖宝宝回家,我送硬糖宝宝回家)
4.检查送糖果的情况
师:呀,谁在哭啊,原来有糖果宝宝回错了家,谁来帮帮忙啊?
分别请两个小朋友做小小检察员。
(三)糖果舞会
1.分段感受音乐,带领幼儿随音乐快乐舞蹈。
(1)舒缓的音乐
师:听,糖果舞会开始了,这是谁的音乐啊?
软糖宝宝是怎么跳舞的,我们一起来跳一跳(请个别跳的好的幼儿演示他的动作,带领幼儿一起学一学)
提问:你感觉软糖宝宝的动作怎么样(很优美,很柔软)
带领幼儿一起随音乐学一学软糖宝宝做柔软的动作。(身体扭一扭,屁股扭一扭)
(2)进行曲音乐
师:这又是谁的音乐啊?
提问:你觉得硬糖宝宝的动作应该怎么样?(硬硬的,有力度的)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吗?(带领幼儿一起随音乐学一学硬糖宝宝做硬硬的有力度的动作。)
(3)提问:软糖宝宝、硬糖宝宝跳的舞一样吗?(硬糖宝宝很有力、硬硬的,软糖宝宝的动作很轻、很软。)
2.完整欣赏,引导幼儿随着音乐的变换,及时变换软和硬的动作。
3.在自由律动中结束本次活动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一次,我在卫生间洗手绢,众多小朋友围了过来,特特说,“老师,好多泡泡呀!”我抓住这一科学教育契机,带领小朋友到户外吹泡泡。幼儿看着那一个个在阳光下闪耀着五颜六色光彩的泡泡总是特别的欢欣雀跃。根据小班幼儿好奇、爱玩游戏的特点,本次活动教师创设宽松的环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泡泡的特征,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哪里有泡泡,引起幼儿探究兴趣。
2、在操作活动中了解泡泡的特征。
3、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实验与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特征。
物质准备:自制泡泡水、吹泡泡工具(搅拌棒、吸管、小水杯)。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激发兴趣。
二、PPT课件引导观察泡泡形状、颜色、大小。
三、实验操作——出示泡泡水及吹泡泡工具
四、分组讨论——生活中哪里有泡泡。
活动反思
吹泡泡是孩子们很喜欢的游戏,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泡泡的基本特征(颜色、大小、形状、高低等),较好的完成了本次教学目标。孩子们生活中的小小发现,确蕴含大大的`科学教育价值。所以,在本次活动之余,又带领幼儿继续探索发现三角形的泡泡工具吹出的泡泡的形状。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巩固在轮廓线内涂色的技能。
2、初步学习用棉签刷颜色的方法。
3、感受色彩美,会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色。
活动准备:
1、森林澡堂(多媒体课件)
2、各种大小不同的水果轮廓纸若干、颜料、棉签、抹布以及与颜料色彩相配的塑料地毯
3、活动室前面分开铺上各色地毯,并摆上相应色彩的颜料以及大的水果轮廓纸若干,活动室后面摆上桌椅和油画棒、小水果娃娃
4、欢快的、舒缓的、活泼的音乐各一段
活动过程:
1、自编故事开始,吸引幼儿注意。
(打开多媒体课件)教师讲述故事:在密密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水果娃娃都没了颜色,它们好伤心呀。森林爷爷知道了,就在森林里开出了许多五颜六色的澡堂(教师解释“澡堂”),水果娃娃非常高兴,都跑来想洗一个漂亮的`颜色澡。看!香蕉娃娃扑通跳进了黄颜色的澡堂里,先洗脸再洗身体,洗呀洗呀,你们瞧!香蕉娃娃又变成黄颜色了。
可是,老师这里还有许多水果娃娃没洗澡,想请小朋友带它们去,你们愿意吗?那好,我们先带水果娃娃跳个舞,来做个热身运动吧。(教师带领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跳舞)
2、教师示范用棉签刷色,同时将操作要求渗透在讲解中。(播放舒缓的音乐)
师:先看老师给苹果娃娃洗个澡。握着苹果娃娃的手,先给它洗个脸,从上往下洗,把它的全身都洗个遍。棉签上的颜色少蘸点,别把水果娃娃洗成大花脸。如果手上弄到了颜料就用抹布擦一擦。现在请你带一个水果娃娃找一个你喜欢的澡堂去洗澡吧。
3、幼儿自由选色练习用棉签刷色,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并提醒幼儿记住操作要求。启发幼儿象老师一样一边洗一边和水果娃娃说说话,帮助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播放活泼的能启人心智的音乐)
4、复习油画棒涂色,巩固棉签刷色。(继续播放活泼的音乐)
师:让先洗好澡的水果娃娃在澡盆边休息,等它们吹干了再送它们回家。我们再来给后面的水果娃娃洗澡,这一次我们可以用棉签,也可以用油画棒来给它们洗一个你喜欢的颜色澡。
5、把水果装盆,师生共同评价作品。对能够大胆选用与水果原色不同的颜色的幼儿,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懂得故事中有趣的情节,能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2、知道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能帮助动物找到合适的家。
活动准备:
课件、小动物的图片,天空、森林、水的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 欣赏小鸡出壳的图片,教师:“这是什么?”(一个鸡蛋)
2、 “咦?它怎么了?”(哭了)
3、 “猜一猜,小蛋壳是发生什么事了呢?”(碎了……)
4、原来是小鸡到鸡妈妈的身边去了,鸡妈妈的翅膀就是小鸡的家!小蛋壳觉得很孤单,要去找一个小宝宝做它的家。那他会碰到哪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二、欣赏课件《小蛋壳》。
1.听故事第一部分(演示PPT)、
2.分段学习故事,并提问
(1)小蛋壳首先遇到了谁,它是怎么说的?小蜜蜂是怎么回答的?小蜜蜂的家在什么地方?
(2)先出示PPT图片提问:(提示举手回答)你们看小蛋壳又遇到了谁?谁知道小蚂蚁的家在哪里?小朋友们想一想小蛋壳会怎么问小蚂蚁?
(3)他会怎么问青蛙?它又会怎么回答?他的家在哪里?
(4)他会怎么问蜗牛呢?他又会怎么回答?他的家又在哪里?小蛋壳遇到了小蜜蜂、小蚂蚁、小青蛙、小蜗牛,他们都不要小蛋壳,小蛋壳更加的伤心了,你愿意帮助小蛋壳吗?(愿意)好吧!我们一起来帮小蛋壳吧!
(5)你们看谁来了?瓢虫对小蛋壳说了什么呢?瓢虫把小蛋壳做了什么?
(6)最后小蛋壳怎么样了?(笑了)(7它为什么笑了?(因为它又可以做别人的'家了,不孤单了)
4、小结:小蛋壳、小蜜蜂、小蚂蚁、小青蛙、小蜗牛、瓢虫都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家一样吗?(不一样)是的,不同的小动物的家是不一样的。
三、帮动物找家。
出示动物的家,教师:“小动物迷路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呢?你能帮它们找到它们的家吗?”,“这里有天空、森林和水里,我们看看自己手里的动物卡片,看看它回哪个家最合适!就请你把小动物送回家吧!”
四、延伸活动现在小动物都回到自己的家了,你们回到自己的家了吗?快点找到自己的家哦。不过杨老师这里还有一只小动物迷路了,看看是谁?(蝴蝶)我们一起来帮助它找到它的家好吗?(好)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吧,去找蝴蝶的家喽。(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我自己认为整节活动是有条不紊的上出来了,孩子在活动中很积极,被漂亮的课件深深的吸引,本次活动中的的重点环节之一,但是从幼儿的表现来看,似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基于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由表达、大胆表现”的考虑,我只是不时地用语言进行了启发、引导,虽然有启发作用,但是由于幼儿生活经验和自身能力的局限,只能是“启而不发”。所以,我们教师心中要有游戏教学目标,思路要清晰,对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加以点拨引导,帮助幼儿提升学习策略与经验。因为只有教师自身投入地表现,才能使幼儿获得启发、受到熏陶,在热闹中也仍有所获。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7-15
(精选)小班教案08-12
小班教案(经典)08-08
【精选】小班教案09-30
(精选)小班教案12-13
小班的教案11-12
小班教案(精选)08-01
小班教案【经典】10-10
小班教案[精选]09-28
(经典)小班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