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教案七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商量是指交换意见、商讨。简而言之就是听听别人的意见,说说自己的想法,找到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人和人之间的想法出现分歧的时候,就要依靠商量来解决。在幼儿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商量,一件新玩具大家都想玩时需要商量,一本好看的图画书大家都想看时需要商量,一起合作完成一件作品也需要商量。学会商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技能。
中班的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也知道要和同伴友好相处的道理。但是在生活实践活动中,他们还是经常会和同伴发生矛盾,遇到问题还不能用商量的办法来进行解决。
本节活动的重点就是知道遇到问题要互相商量,难点是学会用商量的办法来解决生活中问题。
设计思路:
本活动按照“了解情境——帮想办法——理解意义——学习方法——感知体验——生活运用”展开活动,运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学习用商量的办法解决问题。通过亲自体验商量合作,感受商量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遇到问题要互相商量。
2、学习用商量的办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用商量解决问题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看新书》《买滑板车》《谁对谁错》;游戏用水果若干、小刺猬头饰4个。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了解故事情境
播放动画,幼儿观看。
师: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丽丽,就是她!我们和丽丽打个招呼吧!(丽丽你好)不过,昨天发生了两件让丽丽不高兴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课件《看新书》、《买滑板车》,幼儿观看。
师:什么事情让丽丽不高兴了?(丽丽没看到新书、妈妈没给丽丽买滑板车)
幼儿根据课件内容回答。
二、讨论交流,共同帮想办法
1、帮想办法
师:丽丽为什么没看到新书?丽丽很想看新书,她可以怎样做?如果你是丽丽,你应该怎样和看书的小朋友去说?
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商量。
2、尝试表演
师:妈妈怕丽丽发生危险没有给丽丽买滑板车,丽丽那样和妈妈说对吗?请你想一想,如果你是丽丽,你怎样和妈妈说,妈妈可能会给你买滑板车?
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说出商量。
师:现在我来扮演丽丽的妈妈,你来扮演丽丽,你来和我说说买滑板车这个事,说的有道理或许我会同意买给你哦!
幼儿尝试扮演丽丽,和妈妈大胆说出心里的想法。教师扮演丽丽妈妈,根据幼儿的表述同意和拒绝,鼓励幼儿多角度考虑问题。
三、归纳总结,理解商量意义
小结:如果丽丽按照我们刚刚想的办法去和看书的小朋友或妈妈说,那她一定会看到新书,妈妈也可能会把滑板车买给丽丽。当你有一个想法,但别人没有同意或者和你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你就需要用语言去和别人沟通,想到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商量。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商量着来解决。
四、行为对比,学习商量方法
师:你在幼儿园和家中和别人商量过吗?商量过什么事情?你们是怎样商量的?商量后结果怎么样?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师:应该怎样和别人进行商量,别人才有可能会同意呢?
幼儿共同讨论,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商量的方法。
师:咱们一起来玩个“说说对和错”的游戏吧!看一看丽丽和小伙伴的做法谁对谁错?为什么?
播放课件《谁对谁错》,幼儿观看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那我们来看看小明是怎么回答他们的?你有礼貌的和小伙伴商量,他就会答应你的要求。
教师依次出示课件,展示不同的行为带来的结果。
小结:我们和小伙伴商量时一定要注意:说话要有礼貌,轻声、友好地去说;能认真、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还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我们注意了这些,很多事情都能通过商量来轻松解决啦,商量真是妙处多多。
五、分组游戏,感知商量妙处
1、自由结组
师:下面我们一起商量来完成一件事情好不好?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我是大力士》,在游戏之前我们先来分一下组,你们看在地板上有五个圆点,等一下我说分组,你们就四个人一组围着一个圆点拉成一个圈。听明白了吗?现在分组。
幼儿四人一组围着圆点站好。
2、小组商量
师:接下来,请你们用商量的办法从四个人中选出一个人来做大力士,记住只能选一个人。
幼儿小组间商量选出大力士。
师:商量好了没,一组只能选一个人哟。每组选出的大力士请举手,请你站在圆点上。
做大力士的幼儿站在圆点上。
师:你们看在大屏幕底下放着堆软体积木,每堆的数量都是一样的共有七块。请你们小组成员再商量一下怎么样能把这七块积木全都放在你们组的大力士身上不掉下来。记住商量时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说我认为积木可以放在xx地方,也要听听其他人的想法。现在开始商量吧,商量好了就举手示意我一下。
幼儿小组间再次进行商量。
师:都商量好了,请每组除大力士外的`其他三个人,先把积木拿到大力士身边来。组织幼儿有序把积木拿到大力士身边。
3、进行游戏
师:我说开始之后,你们就用刚才商量的办法,把九块积木全都放在你们组的大力士身上,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为了让客人老师能看清楚你们商量的办法,请做大力士的宝贝面向客人老师站好。准备好了吗?开始!
幼儿分组游戏,教师观察评价。
师:你们通过小组成员的商量全都完成了任务,给自己鼓鼓掌吧。请你们把积木再放回大屏幕下,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好。
幼儿整理积木放回原位。
六、经验迁移,说说生活运用
师:今天我们用商量帮丽丽解决了看新书和买滑板的问题,还用商量一起完成了游戏。你觉得在幼儿园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商量解决?在家里有什么事情是需要商量的呢?
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商量的,一件新玩具大家都想玩时需要商量、一本好看的图画书大家都想看时需要商量,一起合作完成一件作品也需要商量。商量会让人和人之间更加友好、会体验更多的快乐。希望你们今后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中,遇到事情和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多和别人商量。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继续训练幼儿变速度,变方向走、跑以及训练幼儿左右跳、单脚跳。
2、通过游戏训练幼儿灵敏性,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集体活动意识和互相谦让的.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彩瓶、小鼓一个,几何图形一套,音乐伴奏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队形训练切断分队,最后成四路纵队
2、准备运动
二、活动进行
1、穿树林游戏
教师讲解方法,规则,并示范要求跳时双脚尖落地屈膝跳。
规则:分组进行,一个跟一个游戏:不推不挤不碰倒彩瓶,完成游戏后又跑回自己的队伍。
2、幼儿自由游戏
教师先启发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玩彩瓶的方法并演示。然后幼儿自己玩彩瓶
教师巡回指导。
规则:在指定范围内玩,玩时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不推不挤,不碰撞别人。
3、看信号拼图形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教师逐一出示图形,让幼儿说出其名称再交待游戏方法、规则。
规则:幼儿看到信号后自由组合拼图、拼完举手表示,当教师发出“停”的信号时即停止拼摆,以拼得又快又好的幼儿为胜。
4、听信号变速度,变方向跑、走。
幼儿园围绕几何图形站好,听鼓声按要求快跑、慢走。
规则:鼓声快就快跑、鼓声慢就慢走。鼓声重就停。
三、游戏结束
1、小结游戏内容,并讲评重点在遵守游戏规则,听指挥方面。
2、放松操。
3、整队听音乐,退场。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眼睛的构造、用途。知道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
2、教育幼儿爱护眼睛,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3、引导幼儿学习缓解眼睛疲劳的保健操。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眼睛的构造图,故事眼镜和鼻梁,幼儿不良行为的情景图(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师的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眼睛》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二、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
2、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
三、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必要性和保护眼睛的`办法。
1、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
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2、欣赏情景表演或看图片
(1)小朋友在用脏手揉眼睛。
提问:这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小结:小朋友的脏手上有很多的细菌,如果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生红眼病,我们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手绢或者卫生纸擦。
(2)小朋友头趴在桌子上画画。
提问:这个小朋友哪个地方做的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平时还要注意什么事情?
小结:看书,画画时眼睛不能距离纸太近,也不要躺着看书,否则容易得近视眼。我们要在看书画画时抬起头,眼睛离开约1尺的距离。平时还要注意不要看电视的时间太长,看书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锐的东西,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动物肝脏等食物。
四、引导幼儿做简单的锻炼眼睛的保健操。
1、教师示范眼睛保健操--眼睛向上和向下向左向右看,然后向上、左、下、右转动,用手指轻轻按摩眼睛周围的肌肉,按摩眼睛上面的肌肉,按摩下面的肌肉,按摩太阳穴等
2、幼儿在轻音乐的伴随下和老师一起做眼睛保健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孩子们对声音特别是小动物的叫声和大自然的声音非常感兴趣。在平日活动中发现小朋友们喜欢学各种小动物不同节奏的叫声,在摆弄各种打击乐器的同时,能将其声音的简单节奏表现出来。幼儿音乐活动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艺和技能,所以我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制作打击乐器,培养积极动脑、动手的好习惯,通过做一做、练一练,激发幼儿制作兴趣,使他们敢于尝试乐于尝试,学习为乐曲伴奏,培养创作精神,体验演奏活动的快乐,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律动《小青蛙》。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
2、 幼儿尝试制作打击乐器并为乐曲伴奏;
3、 再熟悉儿歌的基础上通过肢体动作及情境表演感受音乐的'生动有趣;
4、 在集体演奏中保持与音乐以及他人的协调一致,体验团结协作参与演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制作蛙鸣筒(铝棒、竹签、珠子、吸管、胶布、椰奶罐);
2、 木鱼、马蹄板、铃鼓、串铃、响板;
3、 节奏卡两张、律动磁带;
4、 青蛙头饰与师幼人数相同;
5、 情景创设、池塘、荷叶、一只小青蛙。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 师幼问好:
(二) 以节奏型 × ××|×××|; ××|××|。
师: 小 朋友 你们 好。 幼:老师 你好。
(三) 复习节奏:
A出示木鱼,幼儿拍手打节拍。
1、× 2、××| 3、×××|××× 4、×××| ×××
5、×××| ×××。
B小朋友学小动物叫,老师来打节奏。
C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学小动物叫,并以相应的节奏表现出小动物叫声。
基本部分
1、 出示蛙鸣筒,请幼儿初步掌握使用蛙鸣筒的方法和儿歌中使用蛙鸣筒的位置;
2、 滑动蛙鸣棒,根据它发出的声音告诉幼儿蛙鸣筒的名称;
3、 请幼儿诵读儿歌《小青蛙》,教师用蛙鸣筒伴奏;
4、 认识节奏型 ××|×××|,出示节奏图;
5、 制作部分
简单介绍材料,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制作打击乐器并体验;
6、 欣赏(情景表演,小青蛙出场,播放乐曲);
7、 表演活动(互换角色)。
结束部分
1、 创编根据小朋友大胆创编并鼓励小朋友用叫声或蛙鸣筒打出相应节奏。
2、 游戏播放音乐,请小朋友继续活动。
延伸
1、 投放蛙鸣筒制作材料,满足幼儿制作欲望;
2、 投放乐曲磁带及已做好的蛙鸣筒丰富幼儿区角活动。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有一天孩子们从户外做完可间操回到教室,刘权把从花盆里摘下的一串红撒在地上到处都是,孩子们争着要抢,有的说:"这是花,我喜欢!"有的说:"这这是给我们看的不是玩的呢!"花儿就在孩子的身边,他们爱花可还有不少象刘权这样的'孩子虽然喜欢花却不懂得怎样保护花草,美化我们的环境,由此我设计了这次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爱护花草,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2培养幼儿欣赏和感受花的美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了解花的主要结构,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名及主要特征,并能动手表现出来。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将幼儿园内各种鲜花集中在一个操坪里并标上花名;
2各种花的图片;
3识字卡:花,花瓣,花托;
4剪纸用的剪刀,正方形的彩纸,小蓝子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花
1赏花
教师扮"花仙子"带幼儿到户外赏花,要求幼儿回答问题:你看见了什么颜色的花?它叫什么名字?
2说花
1、幼儿见到过的花:请幼儿个别发言讲讲自己见到过的花.
2、许许多多的花:幼儿说到的这些花大都是现在这个季节的花,还有不是这个季节开的花,老师带来了一些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花的图片).
3、认识花
重点认识花的主要结构:以玫瑰花为例,教师引导幼儿由外到里认识:花托,花瓣,花蕊.
4、爱护花
讨论:我们怎样保护花?
活动二:我喜欢的花
1复习认识花的结构
2说花:启发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花:主要说出花的名称以及花的颜色特征等.
3介绍活动场地,交代活动要求:室内分为几个大组:水墨画组,粘贴组,剪纸组,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但要注意把自己喜欢的花表现出来等
4幼儿操作
教师分别到各组进行个别指导
5舞蹈:花仙子
活动反思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引导幼儿尝试不用手两人合作将球运到终点,使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若干个球
【活动与指导】
1.讲述:许多事情我们都需要合作。要玩好夹球游戏也需要我们合作,共同想办法。
2.游戏:请两位幼儿为一组,自由尝试不用手合作将球运到终点。幼儿可以用背部、腹部、肩部,体侧面夹住球前行。当幼儿尝试过多种方法后,请幼儿分成两队进行合作运球比赛(幼儿可以运用认为最好的合作运球方式)。各队幼儿为自己队的.小朋友们加油。
3.讨论:合作游戏结束后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幼儿讨论出合作着进行游戏是件快乐的事。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活动,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2、能正常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相邻数之间“少1”和“多1”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幼儿尝试打开密码箱
1、请个别幼儿尝试打开密码箱,发现箱子的秘密
2、提问:
(1)能打开吗?为什么?
(2)箱子的锁在哪里?和以前认识的锁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密码箱的锁是用数字控制的密码锁,不是一般的钥匙就能打开的。只有知道密码,对好相应的数字才能打开它。
二、观察思考破译密码
1、认识相邻数
(1)师:要想破译密码,我们要按照提示卡来完成,
使用相邻数打开密码锁
(2)提问:什么是相邻数?(按照提示卡来了解相邻数)
这个数字有两个相邻数
前一个数字比它“少1”,后一个数字比它“多1”
试着完成下面的提卡,你就知道相邻数了
(3)小结:每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它们必须是邻居、前一个数字比它“少1”后一个数字比它“多1”
2、破译密码箱上的.密码
(1)请幼儿动手操作小密码卡,找出“4”,“5”的相邻数
(2)用密码打开密码箱
三、拓展经验,了解密码箱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课件)
1、提问:你还知道哪里使用密码锁吗?使用密码锁应该注意什么呢?
2、小结:不能忘记密码,注意保密
四、结束
不只是各种锁上使用密码,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使用密码。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一查,还有哪些地方时用密码,好吗?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9-09
中班的教案10-11
中班教案11-07
中班教案(经典)10-14
(精选)中班教案10-25
[精选]中班教案11-07
中班教案【精选】10-17
(经典)中班教案11-29
中班的教案07-24
中班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