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教案

时间:2025-01-03 09:37:3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五年级教案4篇[优秀]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教案4篇[优秀]

小学五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生字词,会读会写,能在句中理解包括注解的意思,能在课外迁移运用。记住散文文体特点,会辨认。背诵全文。理解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分析和欣赏:能借助想象,读懂春天图画,品味春天之美,美在哪里。把握作者的情感思路,理清课文脉络。顺利发表自己的欣赏结果。

  3、情感和价值观:热爱自然,感受自然,效法自然,正确处理“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字词、修辞、文体和课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展开想象,感受春天之美、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欣赏评价春天之美,顺畅表达阅读的体会。

  【教学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布置预习:查字典正音,搜集春诗,诵读课文两遍,理清课文思路。

  2、导入:交流春诗,口头说说春天印象,说说《春》这一课写了一个怎样的春天。

  3、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读,边用线段在句中画出课后的生字词,画出运用比喻的句子。等学生读完,教师纠错读音,朗读过程不打扰。

  4、理清课文脉络,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课文写了三个部分,即盼春——绘春——赞春

  5、反复诵读课文多遍,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要求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句子中具体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教师要起示范作用。

  6、布置作业:(1)抄写课后生字词和课下注释各两遍,边抄边记。(2)抄写运用比喻的句子各一遍,边抄边理解作用。(3)背诵课文1—4段。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作业,明确要求。不符要求的',老师课后找他们谈话。

  二、教读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进行。

  (一)初步感知课文:

  1、思考完成课后练习一:本文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了那几幅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说说你的理由。

  2、思考完成课后练习二:说说自己朗读和默读后的体会,有什么韵味?是什么感觉?请举例说明。

  3、课文的思路:暗示春天的脚步近了,——描绘五幅春景图,——三个比喻点明春天的特点。

  (二)深入解读课文:

  1、课文的开头:作者怎样盼春?运用反复和拟人,写出迫切渴望春天的心情。(解答完成练习四的第一题)

  2、课文的主体:作者如何写小草、野花和春雨的?运用什么词语、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完成课后练习)

  3、理解文末赞春的句子(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三),鼓励学生实现有创意的说出赞春的句子。

  4、难点突破:课文的所有比喻句分别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具体语句分别谈一谈。文中的比喻句有这些……

  5、小测1—4段默写。

  (三)课堂背诵6—结束的语段,下节课默写。

  三、课外作业:1、老师发给学生春天的诗和散文,要求学生记诵,做摘抄。2、完成本课的校本作业。

小学五年级教案2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读准下列加点的词语

  酝酿(yùnniàng)黄晕(yùn)应和(hè)嘹亮(liáo)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báo)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静默(mò)抖擞(sǒu)

  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晕(yùn)巢(cháo)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一)如果将文章分为“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层次应怎样划分?第一部分(1)(盼春)第二部分(2~7)(绘春)第三部分(8~10)(颂春)style=text-indent:15.4000pt;>style=text-indent:15.4000pt;>(二)文中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

  1.请你找出,文章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草、花、风、雨、人。

  2.请你分别给每个画面拟一个小标题。(如“春草图”,再请学生依次归纳)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人迎春

  二、品析景物之美、语言之美(重点赏析1、2、3、4自然段)

  要理解一句话,就要真正去品味语言,触摸语言的温度和力度,才能明了句子的情韵。

  (一)迎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反复手法,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拟人修辞手法,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2017重庆中考A卷的“反复”)

  2.轻声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头脑中联想)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问题探究][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春天是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五、课堂总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在朗读声中,我听得出大家既爱春天,也爱这篇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

小学五年级教案3

  设计思想:

  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先试后导这是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我在讲授《春》一课时,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从学生的口头训练入手,分层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学习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个学习环节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主动的想、主动的说、主动的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不断尝试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把重点放在了整体感知课文、语感的培养和读写结合上,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训练,突出重点,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并把它们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写作中去,做到学为所用。

  教材分析:

  它是传统名篇,这是朱自清在解放前写的,各套课本都会选的;它在情调、布局谋篇、修辞方法、遣词造句方面都堪称典范,学生尽可模仿学习。

  提示几个主要问题:

  (1)写出了春天哪些景象?

  (2)写出了春的什么特点?

  (3)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4)熟读、背诵。

  本课遇到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的学习任务,这里作两点提示:一、学习这课,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是一重点,课本里的知识嫌少,仅在练习里附了一点,教师应该找参考书,作一点补充;二、应该多结合课文语句消化知识,将修辞学习与揣摩语言结合起来,而不要单纯地讲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⑴掌握字词,了解作者。⑵了解散文的特点,体会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为写作对象抒发情感。⑶理解把握文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写法。

  2.能力目标: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清晰的脉络结构。⑵学习通过运用感官细致描写景物的写法。⑶体会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来抒发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学习作者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优美语言和写景物技巧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读出春天的特点,表达美好的感受,体会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美。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顺口,读流畅,读出感情。为了使学生朗读的有兴趣、有效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先展示“春天”的画面,再伴随音乐进行范读,为学生创造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在“自主”朗读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本文的写景方法和优美的语言,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巩固并理解课堂内容又设置了练笔这一环节,还留下了积累美句和推荐美文的课后作业。

  2.学法:本文着眼于感受、欣赏、品味朱自清优美的语言和出色的写作技巧,用听读、美读、赛读,画面再现文字、圈点勾画、旁批等多种形式,体味本文的语言美,学习本文描写技巧,运用“朗读——质疑——探究——解疑——练笔”这五个环节,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以读为主,通过读来理解内容结构,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㈠导语设计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古人对春天的吟咏和称赞的诗句很多,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是剪刀”。你还能说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吗?(多媒体展示诗句)

  古人对春天的描绘可谓是细致入微、形象生动,那么我们来欣赏“春天”的几幅画面,在畅游春景之后,我们来欣赏一下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写的散文《春》

  ㈡检查字词、作者简介的预习情况。(多媒体展示字词、作者简介)

  ㈢朗读训练

  1.听读:跟随多媒体播放的音乐《春江花月夜》,听老师范读来感受春天之美。

  2.美读:伴随音乐的响起,学生用情品读,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语言美。

  3.赛读:分四组,每组选出一人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㈣听着大家优美的朗读,老师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画面,那么本文分为那三部分?每一部分用两个字概括出来。再概括出文中的五幅画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板书)

  说明:以读促析,感受文章之美,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是学习本文的写景技法和语言特点。

  ㈤学生自读逐图分析,用圈点勾画、旁批注释形式理解本分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感官技巧写景的方法。(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1.春草图

  ⑴本文写小草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⑵“钻”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⑶此图运用了哪种感官技巧写景?

  2.春花图

  ⑴作者从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

  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花争春的特点?

  3.春风图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⑵找出运用感官描写春风的句子,并说明写出了春风的哪些特点?

  4.春雨图

  ⑴作者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由近及远,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春雨哪些特点?

  ⑵“斜织”“薄雾”这两个词好在哪里?

  5.迎春图

  ⑴由什么景物引出人迎春?

  ⑵颂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教师归纳总结:词语的准确生动和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本文增添了语言色彩。如:“偷偷”、“钻”把小草人格化了的同时,又写出了小草顽强生命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富有诗意和美感,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含蓄美”。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五种感官技巧,写出了春风的温柔、沉醉、和谐、动听,把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所以本文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写作方法上看,都是一篇美文佳作。

  ㈥教师归纳总结:学习了写景散文《春》,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首先了解到写景要善于观察,然后将零散的景物集中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以一定事物为描写对象,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优美的语言、准确的词语和恰当的描写技巧来抒发感情,达到托物言志目的。

  ㈦用多媒体展示朱自清的散文《绿》和《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找两个朗读比较好的学生伴随着音乐朗读,在优美的意境中结束本课节的教学任务。

  说明:此项设计为了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为下节课练笔创设情境。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学习春的写景技巧和语言特点进行仿写练笔。

  ㈧课内练笔

  从下列问题中任选一项,仿写《春》写作手法写一篇写景散文。(多媒体展示“春、秋、冬”风景画)

  1.模仿《春》写“夏”。

  2.模仿《春》写“秋”。

  3.模仿《春》写“冬”。

  ㈨布置作业

  1.积累摘抄优美句子。

  2.推荐美文,在下一课节前朗读,感受美的意蕴。

小学五年级教案4

  学习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清思路,想象春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导学提纲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钟)

  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根据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钟)

  (1)、欢欢喜喜的样子。()(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4)、舒展、活动。()

  (5)、卖弄:(6)、酝酿:

  3、自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15分钟)

  第一部分(第段):_______春

  第二部分(第段):_______春

  宏观勾勒(第段):

  具体描绘(第段):春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图、春____图

  第三部分(第段):_______春

  三、当堂练习

  1、请为下列春景图各配上一句相应的古诗。如:春草图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花图春风图

  春雨图

  2、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1、春风又绿江南岸()2、两个黄鹂鸣翠柳()

  3、踏花归来马蹄香()4、天街小雨润如酥()

【小学五年级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教案11-15

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08-22

小学五年级篮球教案10-22

昆虫小学五年级教案11-09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案06-20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04-09

小学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10-13

小学语文五年级白鹭教案11-05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06-14

[精选]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