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01-20 17:17:0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美术教案十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并大胆参与豆子粘贴活动。

  2.能用抓、粘、按等方法,进行美术活动。

  3.提高手的协调能力,养成耐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粘好的五彩小路、各种豆类、粘好双面胶的小兔家小路

  活动过程

  一、 小兔哭了

  1.小兔造了一个很漂亮的新家,在新家的外面用泥土铺了一条小路。可是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雨把小兔铺的小路给冲坏了。小兔看见小路坏了就急的哭了起来。小朋友们来帮助小兔好不好啊?那你想怎样来帮助小兔呢?

  2.幼儿说说自己的办法。

  二、 教师示范

  1.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都很棒。

  2.师:老师也想了个办法帮助了小兔,让小兔笑了,你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帮助它的!(出示粘好的美丽的小路)

  3.师:这条小路是用什么做的?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豆子呢?

  4.师:你想不想也来给小兔铺一条美丽的小路啊。

  5.师:铺美丽的小路要用到各种的豆。先把小路上的双面胶纸拿掉然后拿起一些豆后贴到小路上,直到把小路贴满。贴的.时候要注意要用力的按豆子,才粘的住,这样才能铺成美丽的小路。

  6.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三、 铺小路

  1.师:现在宝宝们可以自己铺小路了

  2.提醒幼儿铺小路的时候要注意把豆子按紧一点不要掉下来,才能铺成美丽的小路。

  四、展示并讲评作品

  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桌上展示并点评幼儿的作品。

  五、结束

  师:我们去把小路送给小兔吧,让小兔不要哭了。(走出活动室)

美术教案 篇2

  一、课题:家乡的奇石

  二、课时:2课时

  三、教学目标:通过观赏和画出家乡的奇石,使学生加深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增强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1、 学习用品:油画棒、水粉颜料、图画纸等,鼓励用其他的材料和工具。

  2、 课前要求学生考察“临朐奇石市场”,把自己认为最精美的奇石用摄影、速写等形式记录下来;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奇石的图片,开展“家乡的奇石图片展”活动。

  3、 老师用不同的形式制作范画4—5件。

  五、活动过程:

  1、 参观“家乡的奇石图片展”, 交流信息。

  (1)了解奇石市场,增强爱家乡的自豪感。

  我县奇石市场是江北最大的奇石批发零售交易场所。市场在县城龙泉路中段,占地2.7万m2;主要经营紫金石、红丝石、五彩石、龟石、木鱼石、燕子石等当地品种;经销安徽、河南、贵州、滇、鄂、四川、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辽宁、吉林、福建、浙江、缅甸、越南、阿富汗等国内外的名石珍品;还兼营根雕、书画、古玩、花卉、盆景、工艺品等,商品辐射到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或地区。 我县有着优美的旅游环境、丰富的`奇石资源、传统的文化优势、庞大的文化产业队伍、促进了奇石市场的发展。全县从事奇石、怪石开采、加工、运输、销售的专业户已达6400户,从业人员2.2万人,市场年交易额2.2亿元,是国内较大的奇石集散中心和文化交易市场。XX、XX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文明市场”。

  (2)、了解奇石种类,开阔知识视野。

  我县山丘多,地质结构复杂,岩石主要有片麻岩、混合花岗石、砂质灰岩、灰砾岩、玄武岩等,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红丝石系钙质细砂岩。颗粒均匀,质坚而润。色彩各异,纹理天成,千姿百态。目前常见有红地黄丝、紫红地褐丝、红褐地紫丝、紫地黑丝等,尤以黄地红丝、紫地黑丝者为上。临朐彩石属沉积岩,其石坚硬细腻、石玉间杂混合自然、结构奇妙。临朐太湖石多分布在境内西南部山区。色以青、红、黄为多,型以瘦、漏、皱、透、秀居首,形态生动,俊秀自然,古朴典雅,妙趣横生。临朐紫金石相传有镇宅、避邪、保平安之说,深受群众的喜爱。该石呈紫色,间青绿花纹,有豆绿色圆眼,含瞳子、晕三、五层,有些部位映日泛银星。除此,还有龟石、竹节石、燕子石、千层石、钟乳石、沂山石、嵩山玉等,至目前,已发现的就有十多个系列、八十多个品种石,瑰丽而神奇,观赏、实用价值颇高。

  (3)、漫谈奇石,增长见识。

  奇石,又称观赏石,雅石,供石,石玩,日本称之为水石,韩国称之为寿石,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包括奇特的化石,矿物晶体和岩石等。奇石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奇石具有观赏、收藏及科研价值。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观赏奇石,要讲究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险、幽等十二个方面,更主要是要从质、形、色、纹、势等方面去把握奇石之美。

  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千百年来,国人的爱石、搜石、藏石、品石之风源远流长,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赏石文化。并进而影响到海外诸国家和地区,时至今日,赏石渐成国际潮流。据统计,全世界至少有20xx万天然奇石爱好者,并成立了国际爱石协会,国际自然艺术石爱好者协会等国际性赏石团体

  2、 欣赏奇石范画,师生共同探究绘画方法。

  抓住奇石不同种类的质地特点,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如油画棒或水粉等,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画出自己喜爱的奇石作品来。

  (1)、定位、勾画轮廓:先画石头后画几座;

  (2)、刻画细节:重点刻画最美、最感人的地方;

  (3)、涂色均匀,大胆细心:主要形象和背景要和谐统一;

  (4)、整体调整,小心收拾;

  (5)、题字落款,写下感想:包括奇石的题目、画时想法、自己的名字等。

  3、 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组员分工合作或独立完成后再组合成一幅有特色的画都行。

  4、 相互观摩交流,提出合理化建议。

  5、 小结:老师对整个活动过程(包括考察活动过程)作以简要总评,重点表扬同学们的合作、探究和创新精神,并希望大家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善于发现家乡中的美的事物,并把表现出来。

  六、课后记:

  本次美术活动持续时间为80分钟,同学们在这一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从考察奇石市场,收集奇石资料,到绘制奇石作品等过程都情绪饱满,全身投入,有的同学还写出了参观市场的体会,对司空见惯的奇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到了许多奇石知识,更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为自己的家乡有如此精美的奇石而自豪。高岩同学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发现家乡还有这么美的石头,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它为我们临朐赢来了很高的声誉,创造了很多的商业机会。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自己的家乡,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家乡的奇石”。实际上,不论学生的作习作质量有多高,学生有这样的体验,这次活动就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更何况同学们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去完成活动任务的,作业质量一定是没问题的。在活动中,孩子们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材料,如瞿梦笛、马峻等同学用橡皮泥、吹塑纸版等制作的《姜太公钓鱼》、《米芾拜石》非常自然质朴,充分显示了孩子们的独巨匠心。总之,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双眼发现了美,用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美,尽享了创造的快乐。用王雅君同学的话说,就是:“这次活动我发现了许多美丽的奇石,我和同学用手中的画笔,把家乡的奇石表现的更漂亮,我对自己的家乡更热爱了!”

  七、附部分学生作品: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考察活动,学生了解人类的发明与创造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体现。

  2、学习制作图文并茂的简单的考察报告。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体会探索乐趣,认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美,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伟大之处。

  二、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以科学考察的方法找到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事例。

  三、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夹子、报告表、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出示《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并与普通画法的作品进行对比。

  介绍点彩派及修拉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中蕴涵着科学。

  2、讲授新课:

  用刚大镜观察细胞切片,体会微观世界的美。提问:

  怎样表现出有秩序的美?

  在其他的自然界中或生活中,你能发现蕴涵的科学美与艺术美吗?

  能找到表现方法吗?

  素材:宏观世界:城市中建筑的变化,如体育场、桥梁、房屋、亭、塔等。

  微观世界:病毒与人类抗衡的演变图,不同的细胞切片,有意菌、植物的生长资料、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等。

  3、创作交流:引导学生针对观察对象进行讨论、分析和表现

  4、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在校园或社区中考察,并举行小型科学与艺术报告会。

  5、小结。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夏天服饰的特点。

  2、学习用海绵印画,装扮夏季的衣衫。

  教学预备:

  夏季的衣衫数个。图画纸(画着夏季衣衫的.外型)、海绵印模、水彩。

  教学过程:

  1、展示夏季的衣衫,激起孩子的兴致。

  师:孩子看,这就是啥?这一些衣衫是啥时候穿的?它们漂亮吗?哪儿漂亮?

  2、展示图画纸。请孩子自由述说自个儿想怎样装扮这夏季的衣衫。

  (1)教师:那教师这儿有件没漂亮图形的夏季衣衫,教师请你们当设计师,将它设计得美美的好不好?

  (2)孩子自由述说。

  3、师演示用海绵印画孩子所述说的设计。

  4、孩子自个儿操作。

  (1)幼儿教师勉励孩子自由选取喜欢的海绵印模,选取喜欢的色彩。

  (2)叮嘱孩子一個印模蘸一种色彩。

  5、出示孩子的作品,给她们以成功的体会。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国旗的特征,尝试用粘贴的方法制作国旗。

  2.产生热爱国旗的情感。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国旗图片或实物。

  2.有关升旗的录像。

  3.红色长方形纸、黄色五角星贴纸、竹棒、胶棒、双面胶。

  活动过程

  1.示国旗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认识中国国旗。

  (1)引导幼儿观察国旗的外观特征,正确说出中国国旗的名称——五星红旗。

  说一说国旗的外形特征、形状、颜色等。

  国旗是什么颜色的?(红色)上面有什么?(有五角星)有几颗大五角星?几颗小五角星?

  (2)向幼儿介绍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代表我们的国家。

  2.了解制作国旗的基本材料和制作方法。

  (1)欣赏制成作品,激发幼儿制作国旗的愿望。

  (2)请幼儿观察制作材料,师幼共同讨论材料的操作方法:将黄色五角星沿折痕轻轻撕开,按照国旗上的位置粘贴在红色的长方形纸上。

  3.幼儿制作国旗。

  提醒幼儿在粘贴五星时应注意其大小和位置的不同。

  4.展示作品,请幼儿欣赏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分享制作经验。

  5.观看升旗活动,知道升国旗时要立正,不讲话,向国旗行注目礼。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时可让幼儿在美工区练习多种方式制作五角星,如沿线剪、折纸剪等。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三、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问题:

  (1)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二)新授

  1、欣赏。

  (2)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3)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反馈。(以小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

  (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③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到。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美术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在数学操作活动、美术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并认识了一些实心圆、圆环、折线、弧线、纺锥线等等。在这些的活动中后,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线条在生活中的转换更加的敏锐和仔细了。有时候他们会指这楼梯说"这是折线",拿着香蕉不停的说着"香蕉弯弯的像弧线"。在从具体实物中的概括和认识过程中,也更深刻的感知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线条,如直线、弧线等。为了让幼儿对各种线条有更深的感知,培养幼儿关注生活中各种线条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主题 "奇妙的线条"。

  主题目标:

  1、引导幼儿关住各种直线型的物品,在拼拼、玩玩、变变活动中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

  2、学习利用直直的线进行自然测量的方法。

  3、利用多种方式练习沿着不同的线进行走、跑等,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4、认识各种不同的线,关注生活中像各种不同线条的物品。

  5、了解弯弯的路和直直的路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晨间活动塑料圈、小推车、跳绳目标:能绕着不同的线路玩车子和圈,掌握转弯时的技巧。能商量着互相友好的交换器械。

  活动一综合活动:神奇的棒子

  目标:

  1、认识各种不同的棒子,知道棒子有不同的粗细、长短、材料。

  2、玩一玩,拼一拼,让幼儿在玩中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

  3、鼓励幼儿用棒子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重点:在玩玩拼拼中,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难点:认识各种不同的棒子,能用棒子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准备:一次性筷子(分粗细)、棉签、不锈钢棒子、彩色纸每人一张

  过程:

  一、出示各种棒子,认识它们的不同。

  1、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棒子,看看有哪些?

  2、这些棒子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些棒子有不同的`长短、粗细,是用不同的材料做的。

  二、幼儿自由的用棒子拼搭图案,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也准备了很多的小棒子,看看是什么棒子?

  2、请你用棒子玩一玩,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漂亮的图案?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拼的图案,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

  三、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数字,拿出相应数量的棒子自由的拼搭图形,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1、现在我们来个比赛好吗?请你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拿出相应的小棒子来拼图形好吗?

  2、教师先后出示两根、三根、四根、五根等不同数量的棒子,鼓励幼儿进行相应的创造活动。

  大班美术《奇妙的线条》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选择的是大班的美术活动,《奇妙的线条》。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学习合理的搭配颜色;第二个目标是能够在不规则的线条画里找出小鱼并添画鱼的眼睛、嘴巴、鱼鳍、尾巴及花纹;第三个目标是体验画小鱼的乐趣。我的活动是围绕着这三个目标展开。一节活动下来,我几乎都是按照我设计好的活动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幼儿都与我的积极呼应,和幼儿的互动也很自然,幼儿作品的完成情况也很好。但在有些环节和细节的处理上,我认为做得还不够,我总结了以下几个仍需要改进的问题:

  首先是在教具准备上,我认为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在出示教师范画时,我才发现自己有两条鱼的鳍没有画上,导致后面的活动设计有些改动,在请幼儿添画鱼鳍时耽误了一些时间,因此在教具的准备上要细心加用心,千万不可马虎。

  其次就是在教学环节上,对于一些突发的问题过于较真儿,反而起的相反的效果。比如幼儿把鱼的鳍叫鱼翅,更有甚的鸡翅,在这里其实教师可以用一句话就解决的问题,而我却纠结在这个问题上,这里反而耽误了幼儿作画的时间,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出现的突发的与活动关系不是很大的,不必去过多的纠结在这个问题上,要机智处理。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感受。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在让幼儿回忆小鱼是什么样时,有的幼儿说到了花纹,

  我没有理会,还是想按照我预想的步骤来,总想着先画鱼的头,再画花纹,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应该按照幼儿的想法来,教师应做到尊重幼儿的想法,这样幼儿才会乐于参与。

  再次就是在细节的处理上考虑的还不够透彻。比如在让幼儿伸出右手的食指的过程中,我没有考虑到镜面的问题,导致了幼儿都伸错手了,让幼儿伸右手,而老师应该伸左手的,这个方面没有考虑到;再就是个人的口头语的问题,在活动中我会经常不自觉的做“嘘”的这个动作,我想一个好的老师这些东西都不应该有,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

  最后就是活动结束的总结要具体、全面。当幼儿说完喜欢哪幅画,并说完理由后教师要做一个全面性的总结,比如幼儿哪些小朋友创意很好、哪些小朋友颜色涂得很棒、哪些小朋友添画了一些其它的东西,很好等等。这个环节我认为总结的还不够全面。

  以上的这些都是需要我今后改进的地方。我想通过我不断地反思、改进、总结、改正,整个活动会变得更加的透彻,会更加的清晰、完整。只要有一点改进,我认为那就是提高,就是我迈出的一小步,许多个小步会变成一大步,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一定会达到我想要的好的效果!

美术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1.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天坛祈年殿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体验中国古建筑的美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

  2.的学生的制作图暗示了本课练习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

  3.制作技法中的剪、撕、贴在本册教材中多次出现,学生也有多次的实践经验,因此本课的练习内容侧重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即设计一幅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而技法可忽略教学,对个别出现制作中的难处时,教师可个别辅导。

  【教学目标】

  1.感悟与发现:了解中外建筑的特色与美感,培养学生对优秀艺术的热爱。

  2.实践与创造:用各种彩纸剪、撕、贴的方法,设计一幅漂亮的建筑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欣赏与评议:讲述自己的作品,并能对同学作品的优缺点进行简单的评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体验与合作:在小组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分享合作成果。

  【教学重点】

  感受古代建筑的美,并能用各色纸张,通过撕、剪、贴等方法设计一幅漂亮的建筑图。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图。

  【教学具准备】

  生:各色纸张,剪刀,双面胶

  师:课件、组合图形、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游览首都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图片:带领学生游故宫、颐和园、白塔、卢沟桥、天坛)

  2.(出示天坛祈年殿)

  看到这座建筑了吗?

  它就是北京天坛公园的代表性建筑——祈年殿。

  这座建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预设:漂亮、雄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漂亮的建筑。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带领学生看图片游故宫、颐和园、白塔、卢沟桥、天坛,让学生感受建筑的雄伟和漂亮,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式学习

  1.介绍祈年殿

  请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老师告诉大家这座漂亮的中国古代建筑。有三层的圆顶,蓝色的琉璃瓦,红色的门窗,白色的基座和栏杆,真好看啊!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在生活中还知道或见过哪些建筑?

  (学生自由回答)

  3.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那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建筑,让我们一起看看。

  (大屏幕出示5张建筑图片)

  4.看了这么多图片,谁来说说这些建筑的外形,从整体上看像什么?预设:像火箭、帆船等。

  5.可以用哪些形状组成?长方形?三角形?等等

  6.游戏互动:拼一拼

  请三位同学用黑板上的形状拼一个建筑,谁来试试?

  (尝试组合建筑,总结出建筑外形独特)

  7.唐老鸭也建了一个房子,可是它并不满意,让我们一起来帮它想想办法吧。如何让它的房子更好看呢?谁有办法?

  (出示幻灯片,解决色彩美、环境美。)

  小结:唐老鸭对他的新房子非常满意,看来要想建筑漂亮,外形要独特,色彩要丰富鲜艳,还要注意环境的搭配。

  【设计意图:低年级美术造型与表现,主要是引导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三、教师示范

  看了唐老鸭的房子,老师也想动手做一做了。

  月光下的小屋:1.准备色彩不同的两张卡纸2.在一张纸上画出建筑的外形

  3.再用剪刀剪下来并粘贴在另外一张卡纸上。4.装饰画面,色彩美、环境美。如果用红色制作房子,我还用红色做背景好看么?是的`,色彩可以多一点。还可以在你的建筑周围布置上美丽的环境。让我们的建筑更加漂亮。

  四、作品分析

  有几位同学也为我们带来了他们的作品,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副?

  (引导学生从构图、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

  五、学生作业

  1.作业提示:用彩色纸货其它纸任意撕、剪、粘贴后,完成一张小房子的画。(要求:构图饱满,色彩丰富艳丽,注意环境的布置与美化。)

  在制作的时候要把建筑做的大一点,让整个画面构图饱满,色彩上可以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最后别忘了,把剪下来的废纸装在袋子里。保持我们教室的干净。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通过对彩纸进行粘贴、剪刻等方法进行制作。学生剪贴画时,思维活动贯穿整个取材、撕、摆、组合、粘贴的全过程,如同积木游戏一样是一种手、脑、眼的综合训练】

  六、展示评价

  老师这里有几位同学的作品,你们喜欢哪一幅?

  谁来夸夸他们,或者给他们提一点意见?

  (师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为展示评价,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获得学习活动的满足感。】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等建筑,学习了建筑所独有的外形美、色彩美、环境美,感受到了建筑的独特魅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设计制作一幅漂亮的建筑送给我们的爸爸妈妈。

美术教案 篇9

  第一课 美术概说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分类:民用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

  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课本学生范画赏析

  图:紫灰色主调,对比很弱,短直线条杂乱无章,表现出一种灰暗、乱、挣扎的情感。

  图:黄绿色主调,少量红、紫色,整个画面明亮,对比强烈,犹如阳春三月,春游在外,给人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的感觉。

  四、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要求:、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

  2、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

  第二课美术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2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

  1、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2、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3、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4、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5、通过对本课的学习,6、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7、从而8、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9、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3、教具、学具准备4、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

  5、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象形体,首先是被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对视觉形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会使我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多种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板书:视觉形象的分类(约23分钟)

  尽管视觉形象复杂多变、丰富纷呈,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形和人工形。由自然力造成的,叫自然形(如山石、河岸、动植物等),人类出于某种目的造成的形,叫人工形(如产品、工具等)人工形中以表达思想观念和审美感受为目的的,叫艺术形(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

  板书:自然形

  人工形

  艺术形:表达思想观念、富于审美价值。

  提问:分别举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艺术形的物象。

  形还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如材料上分,有纸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属材料造型、石质材料造型等。

  (以问答形式讨论欣赏作品,再作总结)

  《饮水的熊》作者在创作中,用造型的基本法则之一即对称手法,巧妙地表现了饮水的熊和它的倒影,且将石质材料打磨光洁,以表现小熊的可爱和水的清盈感。

  《怀抱》以金属材料制作的富有动感的造型表现了母子欢快的神情。《母子》则用概括的手法打磨光洁的木质,表现丰润的母子形象,摇篮式的造型,激起了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板书:造型要素:(约18分钟)

  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块与空间、光与色、质地等。在艺术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要素,将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结合造型要素范图讲解)

  点:最小的视觉单位。包括各种不同形状的点,能成为注意中心确定结构以及组成体面(参看课本P4生活中的点和表现点的节秦的.绘画)。图①中,我们看到运用点的组织,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富有节奏感。

  线:可看作点运动的痕迹,有方向和运动感,可以表达情感,限定形状,表现质地和描绘阴影(讲解挂图)

  面:由长度和宽度构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种方式:线的包围、分割和表面色、质的变化。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大类(讲解挂图)。

  体块与空间:体块即长度、深度三维空间的占有形式,或者说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主体形。(参看P4生活中的体块)。空间指物体间的远近层次关系和包容关系。(如雕塑)具有实在的体积和空间,而绘画艺术,则是在平面上创造体块与空间的幻觉。如《长城》一画,就是在平面上通过平俯视构图,运用了大-小的透视缩形规律,以

  及近实远虚的视觉规律,加上光与色的烘托渲染,画面气势磅礴,使我们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光与色:有光才有色,视觉世界是由光显示出来的。(参见P4大自然中的光与色)。色彩的正确表现能使画面获得真实感。不同倾向的色彩还能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绪的变化,如红色能给人以温暖、刺激的感受,蓝色则可能给人以冷、宁静的感受。

  质地:指物体表面的解觉性或这种质地的视觉表现。(参看P4《雕塑》的质地)《雕塑》用粗扩的石质表现男性皮肤的质感。

  6、总结和布置下一课时内容(约2分钟)

  我们认识造型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形象,认识艺术家取自自然之法则,创造出的瑰丽艺术世界。我们下节课将进入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世界。

  4

  第二课时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来之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的复制。“艺术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从事美术创作时,艺术家会根据特定表现目的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美术表现形式。

  3、表现形式的分类

  就表现形式的明显特点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两种基本形式。具象造型与抽象造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客观的现实形象,而后者中我们则不能看出任何客观的现实形象(结合教材范图讲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为写实造型和变形造型。写实造型指忠实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面目的造型,或者说,在这种造型中,客观物象基本上按我们日常所见的样子被反映出来(见《苹果树》之二、《小提琴手》)。变形造型则是运用夸张、省略等方法,表现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尽管变形造型反映的对象与我们日常所见不同,但我们仍可认出它们。变形造型即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式,层次十分丰富,既可偏于写实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见《苹果树》之

  三、《人物》)

  抽象造型在古代艺术中就已出现,而现代抽象则主要通过抽象的线、形、色的不同组合表达人的主观情感(见《即兴》、《岩石间的小镇》)第三课中国古宋代美术作品欣赏(1课时)

  课型:单一课

  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成就。

  三、教学步骤

  (一)引言与组织教学

  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她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有着自己璀璨的民族文化。中国画----则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颗绚丽的明珠。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多以中国画见长。下面请欣赏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全盛时期的作品,中国古代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板书课题,挂出画卷,约3分钟)

  (二)作者简介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生卒时间不详。约生活在十二世纪,为北宋未年著名的风俗画家。早期游学于京师。后习绘画,专攻界画,擅长舟船、车马、人物、街市、城郭等。宋徽宋熏和、宣和年间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侍诏(画院最高职称)。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画》、《西湖争标画》、《武夷图卷》等。

  三)《清明上河图》创作的历史背景

  公元十世纪后期(960年),赵匡胤统一中国,建立了北宋皇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政治上实行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农业上注重了精耕细作、使用良种;陶瓷、纺织等手工业产品闻名于世, 5

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先涂色块,再勾花边的方法装饰裙子。

  2、增加对线条、图案美和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彩笔,涂色—裙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动画片,欣赏美丽的花裙子。

  2、引导幼儿说出,鲜艳的颜色,漂亮的花边。

  师:花裙子漂亮吗?哪些地方漂亮?

  二、展开。

  1、出示涂色—裙子。

  这件裙子漂亮吗?为什么不漂亮?

  我们把它变成一件漂亮的花裙子好不好?

  怎样让她的白裙子变成花裙子呢?

  (让我们用彩笔来帮忙吧!)

  2、讨论:给白裙子上画什么呢?

  (画花儿、鱼儿,小兔子,熊猫,苹果……等等)

  3、教师示范。

  (1)先用较深的彩笔在上面勾出花纹。

  (2)再用两三种稍浅的颜色涂在裙子上。

  看!变成漂亮的花裙子了。

  小朋友还可以设计其他的.漂亮图案,看谁设计的花裙子最漂亮。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三、作品评价。

  作品展示,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评析。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和智慧去创造美,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好。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电脑美术教案10-31

美术教案【经典】11-24

[经典]美术教案12-11

美术教案[精选]11-01

[精选]美术教案10-09

美术教案12-16

(经典)美术教案10-14

(精选)美术教案10-12

(经典)美术教案08-08

美术的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