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案

时间:2024-08-31 00:29:24 教案 我要投稿

燕子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燕子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燕子教案4篇

燕子教案 篇1

  一、设计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复杂的会话”,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文本、老师、同学及环境的对话过程。本设计试图变传统语文教学片面强调教师、课文的单因素为强调教师、学生、课本、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使课文的教育性、审美性在学生完全自觉的情形下产生。

  二、教学目标:

  1、感悟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对燕子产生喜爱、敬佩之情。

  2、理解有关燕子过海辛苦、艰难的句子,并能感情朗读。

  三、教学准备:

  有关燕子的图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燕子吗?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好吗?

  你们说得真不错,能告诉我,燕子大概有多大?(孩子们用手比划着)那么,谁见过海?海有多大?能说说怎样的海吗? 谁能用手比划一下海有多大?

  设计意图:将词语的积累、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是呀,燕子是这么的小,而海却如此的大,这么小的燕子要过大海,你们看过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燕子是如何过海的?

  (二)初读感知

  1、听师读课文,看看燕子是如何过海的,听后说说你觉得燕子过海怎样?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很有情的朗读教材,教师有机地进行范读,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让孩子进入学习情境。)

  2、请学生说说感受(很辛苦、很艰难、很不容易、……)

  3、那么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深。

  读前让学生自己提出读课文的要求,并让学生读后同桌互相学习生字。

  读后再请同学谈感受。

  课文哪句话具体写出燕子过海怎样的?找出句子读一读。(板书:辛苦、艰难)

  (三)品读课文,感悟升华

  1、自己轻声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句子中你体会到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这才能真正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安排这一环节的意图就在于此。)

  2、重点句子分析、品悟。

  (1)学习重点句1:它们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A、从哪些词语看出燕子过海非常辛苦、艰难。

  a、学习重点词“不分昼夜”

  b学习生字昼,并找个反义词,说说什么叫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c、它是怎样飞的呢?我们来感受感受,当小燕子扇动翅膀飞半分钟,说说体会;

  d、用艰难劳累的语气来读。(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B、学习重点词二:从寒冷的北方到温暖的南方,

  找出重点词说说为什么?

  寒冷的北方到温暖的南方到底有多远?

  课件展示:介绍路远。

  朗读(指名读——生自练——齐读——评议)

  (2)学习重点句2: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A、找出重点词,说说为什么?

  随机学习“疲倦”并比较疲倦与太疲倦的不同,体会燕子飞行的劳累。并用“疲倦”练习说话

  随机学习“燕子像雨点一样落下来”课件演示,体会燕子看见船时的迫不及待。模仿燕子落下来的声音。(设计意图:动静搭配,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孩子模拟动作、模拟声音,让孩子自觉地进入课文情境;学习语言文字,体验语言文字所带的情感。)

  随机学习“伏”做伏的动作。比较“伏”与“停”“落”与“飞”

  学生扮演燕子,感悟疲倦的燕子为何急匆匆得“落”下来,“伏”在甲板上。

  感情朗读。

  (有意问)可怜的小燕子,你们为什么伏着啊?

  生:因为我们太累了。

  师:你们怎么会那么累呀!

  生:因为我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因为我们飞了很远的路了……

  师:那就别飞了,跟我们的船回去吧。

  生:(有的说)好的!(更多的人说)不好!

  师:燕子有没有乘着船前进?

  (3)学习重点句三: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却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

  A、说说从哪里你看出燕子没有乘船前进?理解过了一会儿、展翅起飞、停止呼吸

  B、这样可爱的小燕子就这样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小朋友的心情怎样?

  C、感情朗读。我们怎样把自己心中的难过表现出来?

  D、看到展翅起飞的燕子你们心情怎样,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感情朗读。

  (四)发挥想象,继续探究。

  1、在燕子长达几千几万里的飞行中,这一路都是风平浪静的吗?它还会碰到哪些艰难险阻呢?

  2、想象。

  3、课件“狂风巨浪中的燕子”。选择写话或画图。

  (五)再创情景,升华情感。

  1、小朋友,看着这些燕子越飞越远,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你想为他们祝福些什么?

  2、学生向着银幕,为远去的燕子高声祝福。

  3、是的,看者这些呀燕子,我们心中充满感动,那些亲眼目睹燕子飞行的水手们,他们心中又会充满怎样的感情呢?他们又会怎样表达他们心中的感情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设计意图:将说话练习自然地融进情境中,将祟敬这个比较抽象的词汇的理解与熟悉的生活现象结合,说话、解词融成一体,语言训练就会变得生动自然。)

燕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挂图,表示欢快情绪的音乐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

  生字“捷”“瞬”“漾”的记忆和书写。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流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燕子》。说说歌中唱的是谁呀?

  2.是呀,小燕子一直以来都是俺们的好朋友,俺们喜欢它,歌唱它。今天俺们再去学习一篇关于小燕子的文章。

  3.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引导生对课题质疑,如:小燕子为什么快乐?它有多快乐?)

  4.这些问题的答案藏在哪里?就让俺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读完后把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展示你读得最好的,其他小朋友觉得他读得准确就跟他读,读得不够好就教他读一读。

  3.强调重点要读好的生字:“敏”“瞬”“盐”是前鼻音;“漾”是后鼻音;“瞬”“啁”是翘舌音,“醋”是平舌音;“掠”是边音;“啁啾”“叽咕”“唧”都是表示声音的词语。

  4.齐读生字词语。

  5.师:刚刚自身去读了课文,你哪一段读得最正确、流利?展示读给大家看看。(生读课文,相机纠正字音)

  6.再次去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7.师小结:这篇课文描绘了美丽的春景,着重描绘了春天的使者——小燕子,它快乐地用自身的辛劳打扮春天、维护春天,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三、书写生字

  1.自由认读本课的8个生字,读准字音并记一记。

  2.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

  3.师:在这些生字当中,你觉得哪个生字不太好记?提出让俺们大家来记一记。(重点记一记“捷”“瞬”“漾”。)

  4.师:你能给生字组词吗?开火车组词,合适的词语练习造句。

  5.师:接下来俺们就要写字了,在写之前,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强调“捷”右边的笔顺;“瞬”右边分开来书写记忆;“漾”的右边分为上下两局部,没有连在一起。)

  6.在课堂书写本上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小燕子的快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体会醉人的春景,学习作者的习作方法。

  3.培养同学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小燕子的快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体会醉人的春景,学习作者的习作方法。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小燕子的快乐。

  【教学准备】

  配合课文内容的春景插图。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都是顶聪明的小朋友,因此,今天老师特意准备了一个谜语让小朋友们来猜猜: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向南去,春天还来早。猜猜这是什么动物?为什么?(生回答后板书:小燕子)

  二、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外形特征

  1.师:是呀,春天来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带着春光向俺们飞来,飞进了俺们学校,飞进了俺们课堂,飞到了俺们课本中。打开书,自身去读课文,看看文中描写的那只小燕子是什么样子的?

  2.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小燕子的样子吗?把文中描写小燕子样子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追问:从这些描写小燕子样子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燕子活泼、可爱……)谁能读出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抽读、赛读、齐读)

  (二)感悟快乐

  师:小燕子不只活泼可爱,还很快乐呢!(板书:快乐的)作者把小燕子的快乐变成了一段段流畅优美的文字。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去找找小燕子的快乐,找到了你就做一些勾画。

  1.春雨中的快乐。

  (播放下雨的声音)师:听!沙沙沙,下起了一阵阵春雨,你从这些雨中找到了小燕子的快乐了吗?(找到了)(板书:春雨中)究竟是怎样的春雨、怎样的春光让咱们的小燕子如此快乐呢?(抽生说)是啊!一阵春雨把整个世界变得鲜活起来,一个春的世界展现在俺们眼前(点击春景图)看到这样明媚的春光,你想说些什么?(抽生说)小朋友们都被这么美的春光陶醉了,俺们的小燕子也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快乐地欢叫着,穿来穿去。(板书:欢叫)谁想来读读,感受感受这明媚的.春光?(抽生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真是美啊!在这么美的春光里,一只只小燕子欢叫着,穿来穿去。

  2.阳光下的快乐。

  师:你还在哪里找到了小燕子的快乐?(在阳光下)(板书:阳光下)你从哪里体会出小燕子在阳光下很快乐?(它飞的动作)小燕子在阳光下是怎么飞的?读出文中的句子。(……)从他的朗读中(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飞翔的快乐,飞得很快)哪些词语能说明它飞得很快?(引导生理解“窜”“掠”“跃”“射”这些动词)小燕子飞得很快,用文中第一段中的一个词语来说,那就是——轻悠敏捷。(板书:轻悠敏捷)谁能读出小燕子飞翔的轻悠敏捷?(抽读,评一评,再读,齐读:师读第1、2句话,生接着齐读小燕子飞翔的句子)

  3.筑窝的快乐。

  师:除了这两处的快乐,你还找到了哪里的快乐?(筑窝)(板书:房梁上筑窝)小燕子是怎么筑窝的?请你读出文中的句子。(……)筑窝时的小燕子哪儿最让你喜欢?(小黑豆般的眼睛调皮地朝俺们滴溜溜地转)你能学学吗?真可爱!你也挺让俺喜欢的!可爱的小朋友们,一起来读读筑窝的小燕子吧!

  4.春天里的小燕子。

  (1)师:小燕子轻声细语地叽咕叽咕地说,它在说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读读奶奶的话。

  (2)文中还写了奶奶说了些什么话呢?默读课文,勾画出奶奶的话并读读,看看你能从奶奶的话里知道些什么?

  ①抽生读出奶奶的话。

  ②从这些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可抽其他生补充说,理解闹春、剪春、益虫)

  ③文中是通过“俺”和奶奶的对话来叙述的,请小朋友们分角色来读一读。

  5.小结。

  师:这一只只快乐的小燕子的到来,标志着春天已经来到了,万物都换上了新装;也是这一只只小燕子快乐的叽咕声,让俺们的春天更加的热闹;还是因为它们把害虫都吃掉了,农民伯伯的庄稼才长得更绿,春天才更美!

  三、情感升华,背诵课文

  1.师:课文学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

  2.师:假如要把题目中的“快乐”另换一个词,你会换什么?为什么?

  3.师:你最喜欢哪里的小燕子,练习把那个段背诵下来吧。

燕子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等词语。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在农村,在城市,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一种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生机的小动物,你们知道是谁吗?(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几张燕子的图片。)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板书课题:l 燕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俊( ) 骏( ) 俏( ) 悄() 拢( )

  竣( ) 峻( ) 哨( ) 梢( ) 笼( )

  添( ) 沾( ) 倦( ) 谱( ) 符( )

  填( ) 粘( ) 圈( ) 普( ) 附( )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段落。

  2.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

  (1)抓住“凑”字理解燕子外形上的特点。

  (2)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

  (3)指导感情朗读。

  (4)背诵第1自然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4自然段,继续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增添生机

  4.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飞行),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着重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体会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师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因讲解难说清楚。)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试着背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之美,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激发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完成本课教学。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教师还通过简笔画和电化教学手段,再现小燕子的形态、叫声、飞行,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对于较难理解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体会句子的含义,并通过感情朗读加以理解和体会。

  探究活动

  观察一种动物写一段话。

  要求:

  1.抓住外形及生活习性的特点进行描写。

  2.正确使用学过的词语及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燕子教案 篇4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燕于吗?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好吗?

  生:燕子是益鸟。

  生:燕子是候鸟。

  生:燕子的羽毛是黑色的,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师:你们说得真不错,能告诉我,燕子大概有多大?(孩子们用手比划着)那么,谁见过海?海有多大?

  生:海很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师:你真能干,把课文的第一句都背下来了,那么,谁能用一个词说说“天连水,水连天”的意思?(生说一望无边、一望无际、无边无际)谁能用手比划一下海有多大?

  生:(笑,使劲拉开手,说:“怎么比得出呀!”)

  师:确实比不出,这么小的燕子,要过天连水,水连天,一望无际的大海可真了不起?还可以说过怎么样的海?

  生:还可以说过无边无际的海。

  生:还可以说过水天相连的海。

  (设计意图:将词语的积累、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师:哦,你们说得真不错。你们看见过燕子过海吗?(孩子们摇头)

  师:那是一个很感人的情景。有一艘军舰上的海军战士看见了过海的燕子,于是他们给我们写下了这篇文章《燕子过海》。

  你们听我读,好吗?请同学们认真听,然后评一评,我读得怎么样?希望你们超过我。(老师范读)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很有情的朗读教材,教师有机地进行范读,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让孩子进入学习情境。)

  (同学们评价老师后,再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特别注意带拼音的字词)

  师:请同学们完成作业纸上的看拼音写词。(同学们作业做完后,老师请学生校对。)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呢?

  生:燕子为什么要过海?

  为什么它要不分昼夜地飞?

  为什么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这才能真正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安排这一环节的意图就在于此。)

  师:燕子为什么要过海?课文的第二段有一句话已经回答了,请你找出来。

  请学生把找到的语句读出来。

  ——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

  师:对了!大家一起读。这句话中有三组反义词,你能圈下来吗?最先圈好的同学上来写。

  生:(上下一起写,再集体校对。)(温暖——寒冷、南方——北方、昼——夜)

  师:那么,燕子是怎么过海的呢?(学生们说“燕子是不分昼夜地飞呀飞”,老师请学生们学着燕子飞呀飞,学生飞了好久,老师也没让停,问学生们:“手酸吗?累吗?”学生们笑着说:“累了。”老师说:“你们才飞了一分钟,可燕子是不分昼夜地飞,所以他们是很疲倦了。”)

  “疲倦”是什么意思?

  生:是累的意思。

  师:你们看看下面这句话是一样的吗?

  燕子不分昼夜地飞,一定是疲倦了。

  燕子不分昼夜地飞,一定是太疲倦了。

  第二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第二句加了个“太”字,说明已经是非常非常疲倦了。

  师:哦,请你读读第二句,读出非常疲倦的样子。

  师:那么,你读读第三段,你觉得哪些词句写燕子太疲倦了。

  先读第一句、第二句,把这些词句找出来,划下。

  生:(学生认真的读第三段的一、二句)

  师: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是写燕子的疲倦。燕子为什么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生:雨点是比喻燕子的多。

  师:那么,怎么说“落”下来呢?雨点是应该“飘”下来的.,这样吧,你们试试看,燕子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了,应该是怎么样一种声音。(让学生模仿像雨点一样落下来的声音)

  师:老师听到了声音,一种是“嗒,嗒,嗒……”另一种是“嗒嗒嗒嗒……”你们说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孩子们很兴奋,纷纷地说第二种,第二种)是呀,燕子太累了,所以是又急又快地“落下来”。

  (设计意图:动静搭配,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孩子模拟动作、模拟声音,让孩子自觉地进入课文情境;学习语言文字,体验语言文字所带的情感。)

  师:请同学们接着往下看,有一个动作是写“燕子太疲倦”了,你能把这个动作做出来吗?(大多数孩于们伏在桌子上)对了,燕子“伏”在甲板上休息。

  师:(有意问)可怜的小燕子,你们为什么伏着啊?

  生:因为我们太累了。

  师:你们怎么会那么累呀!

  生:因为我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

  师:那就别飞了,跟我们的船回去吧。

  生:(有的说)好的!(更多的人说)不好!

  师:燕子有没有乘着船前进?

  生:没有。它们只休息了一会儿,又展翅起飞了。

  师:还有写燕子疲倦的句子吗?

  生:“停止了呼吸”……“累死了!”

  师:那么“展翅起飞”的燕子一点儿也不累哦?

  生:也很累。它们是凭着毅力和意志起飞的。

  师:对,那我们该怎么读?

  (请学生朗读,读出展翅起飞的燕子的坚强。)

  师:水手们对燕子是怎么一种感情呢?我们接着读下面两句——“水手们用崇敬的目光,望着那些越飞越远的燕子,又怀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轻轻地放到大海的怀里。”

  生:崇敬、沉重。

  师:崇敬的目光——怎么样的目光是崇敬的目光。

  (请学生表演)

  师:你们曾经用崇敬的目光注视着什么?

  生:升旗时我用祟敬的目光注视着国旗。

  生:扫墓时,我用崇敬的目光注视着先烈的墓碑。

  师:为什么战士们用崇敬的目光去看一只小燕子呢?

  生:因为它们太了不起了。不怕辛苦、不伯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

  师:你想对“展翅起飞”的小燕子说句什么话?

  师:请你们讨论一下,然后再说。

  生:燕子,你一路保重。

  生:燕子祝你一路顺风。

  生:燕子,希望明年还能看见你。

  生:燕子,你走好。

  (设计意图:将说话练习自然地融进情境中,将祟敬这个比较抽象的词汇的理解与熟悉的生活现象结合,说话、解词融成一体,语言训练就会变得生动自然。)

  师:水手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些燕子轻轻地放到大海的怀里。(请学生边读边做动作,然后大家进行评价)

  师:水手们不仅自己爱燕子,还向大家提出了请求。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课文中叹号的含义。当你看见燕子飞来的时候,请不要伤害它们吧2你可知道,在到达目的地以前,它们飞过大海,是多么辛苦、艰难!

  第一个叹号是什么意思呀?是请求。我们读出请求。

  第二叹号呢?是赞叹,是敬佩。

  生:(练习,表演,评价。)

  师:读得真不错,老师听了也很感动。下面我们完成作业:

  听写最后一段话。(听写后校对)

  师:(出示一幅画)这是老师画的插图,请同学们和课文中的插图作一个比较,说谁画得更正确?

  (设计意图:这是优生作业,书上的插图上有军舰,远处有小岛,这些景物与“燕子不分昼夜地飞,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的落下来”不符。因为,只有天连水,水连天,燕子才无处歇脚,所以教师再画一幅唯有艘军舰的插图,让孩子进行分析,辩解,将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结合在一起。)

【燕子教案】相关文章:

燕子的教案10-20

《燕子》教案07-14

燕子的教案04-28

《燕子》教案08-24

燕子专列教案12-09

《燕子过海》教案11-19

《燕子专列》教案11-13

燕子小学教案11-28

有关燕子教案11-12

燕子教案四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