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观后感

时间:2023-01-04 13:10:0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夺冠》观后感15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夺冠》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夺冠》观后感15篇

《夺冠》观后感1

  近日学校组织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看后使我心潮澎湃,感到非常鼓舞人心。《夺冠》通过艺术加工更加全面的诠释了“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是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给予了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全国人民都在向女排学习。从此,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家喻户晓,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为中华民族腾飞顽强拼搏。

  女排精神需要传承、需要融入新的内涵,但关键的内核不能说变就变。中国女排恰恰是做到了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恰恰是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融入了新内涵,这支队伍从胜利走向了胜利。

  一支队伍身上不能没有精气神,一支运动队身上就更不能没有精气神。学习中国女排,就要学习这支队伍刻苦训练、敢打敢拼,就要学习这支队伍胜不骄、败不馁,就要学习这支队伍在实战中不断将科学、理性、与时俱进的因素不断融入女排精神,惟其如此,更多运动队、更多队伍才能学到真经、才能开启用胜利鼓舞斗志之路。

  时至今日,女排精神已经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与时代同呼吸、与国人共命运。正如主帅郎平所说,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出战,为国争光是我们的义务和我们的使命,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女排取得的成绩绝非偶然,是团队协作、无私奉献、自强不息所成就的结果。女排精神很好的诠释了中华体育的精神,它当之无愧的被中国运动员视为标杆和座右铭,作为粉丝,作为观众,“女排精神”所带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震撼!“女排精神”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让为国争光的脚步永远向前!

《夺冠》观后感2

  “中国女排精神”,一种伟大的力量,激励多少有志青年踏上征程,砥砺前行,奋力向前。近日,感恩集团公司给的观影机会,再次领略了“中国女排精神”的可贵、可敬以及莫大的能量鼓舞。

  两小时的电影,几次眼泪狂奔,滚烫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下的那一刻,屏幕模糊了,但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敬佩与力量。每个角色的呈现,总是让人感想万千,女排人员的更新换代、郎平教练的排球方案改革,让“中国女排精神”再次崛起,永垂不倒。

  80年代的女排,有一种信念,为国争光,身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面对发达国家,太需要体育精神的发扬光大,太想为国赢得荣誉,用冠军来诠释我们的努力和强大。郎平教练结合科学的训练方式,让新一代女排精神承载同样的梦想,关键时刻,团结奋进,用热爱祖国的满腔热情连续夺冠,不仅彰显女排永不言败的伟大精神,更能体现中国人民的团结奋力向上及中国快速猛进发展的速度,当高亢的国歌声荡漾在奥运会会场上空时,我们满脸笑容、昂首挺胸,我们为中国女排喝彩的同时,更是为高高升起的五星红旗而骄傲。

  反问自己,工作中有无这样“中国女排精神”的体现,作为任职管理人员是否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为企业的发展而奉献力量?是否在挫败时没有灰心,而是努力担当、改革、创新,奋力崛起?一连串的问题不只是一种自责反省,而更应该激励自己的是“中国女排精神”在身上的充分体现及伟大精神的传承。扬帆起航不在于时间的局限,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干一天就应该同“接好每一颗球,得好每一分”一样,咬紧牙关、稳扎稳打,获得最好最大的收获。

  记住“中国女排精神”的伟大力量。

《夺冠》观后感3

  中国女排曾夺得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创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后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中国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获得冠军奖杯的队伍。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当代“女排精神”可概括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自强不息。

  “女排精神”的关键人物当数“铁榔头郎平。”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女排和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仅是赢得冠军,更是知道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郎平这样鼓励她的“战士”。

  30多年来,中国女排就是以这样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就算状态处于低谷,就算实力不占上风,但她们咬牙坚持,绝不后退。正是在高峰与波谷的颠簸中,在赞美与质疑的嘈杂中,在胜利与失败的摔打中,在诱惑与谩骂的交替中,中国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动摇,把所有的困难照单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为动力,任惊涛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态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

  其实我是个怕困难的女生,“女排精神”对我有很大的鼓舞,今后我要把女排的这种精神用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中碰到难题,不要退缩,要开动脑筋,寻求答案。生活中碰到困难不要马上向大人求助,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做个迎难而上,积极立志的女生,加油!

《夺冠》观后感4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同日本队交手的中国女排居然被日本队打个稀里哗拉,真让人有点看不懂了。恐怕中国队也没想到会“失足”栽在日本队的手里。想当年中国女排的发家史正是从战胜东洋魔女开始,从此日本队被压了多年难以翻身,此次日本队的胜利多少有点“咸鱼翻身”的味道。

  此时也许该是我们正视中国女排实力的时候了,或许我们对女排实力的估计只是来自想象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女排的辉煌时代俱往矣!

  日本队在场上激情四溢,而中国队在场上则显得沉闷至极。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真的应该投入地拼一次,忘了自己。比赛需要激情,沉闷甚至比失败更可怕。

  中国队输就输在少了一口气,原想着平均身高1.82米的中国队会上演一场以强凌弱的喜剧,将平均身高仅有1.77米的日本队好好折腾一番。未曾想剧情整个颠倒,结局是“强者”轰然倒下。

  在比赛中,中国队在发球环节明显处于劣势,接发球质量不高,原想会利用身高优势在网上占些便宜,不想日本队扣球得分与中国队不相上下,而两队的拦网也是打个平手。加上中国队在场上心浮气躁,屡屡失误送分,日本队也乐得接过中国队拱手相让的胜果。

  反观日本队在场上显得兴奋不已,那阵势像是和中国打冠亚军决赛似的。日本队本场比赛的发球颇有威力,全场仅有一次失误,常常破坏中国队的一攻。要论起来日本队也没啥绝活,只有自由防守人的鱼跃救球还有点说头。从整体看,日本队用“强队”形容甚觉勉强。

  中国队输了,实在不是技不如人,而是气不如人。

《夺冠》观后感5

  《夺冠》之所以热度居高不下,除了影片自身具备的强劲实力外,其实更来源于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几代女排人成长与奋斗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在对这些女排运动员“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致敬。

  鉴于与电影《夺冠》传递的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的共同“基因”,高培区别于传统的明星代言和电视广告点播等营销路线,紧抓品牌IP营销热点,成为电影《夺冠》院线品牌互动合作伙伴,让冠军精神世代传承。

  正如中国女排在赛场上遇到的种。种艰难与挑战,中国乳粉产业经历洗牌和迭代,在经历了各种困难与挑战后,随着用户消费趋势的不断升级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乳粉品牌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而乳粉品牌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只有迎合行业变革和消费升级,不断整合资源,坚持敢为人先,才能在这个日益竞争激烈的奶粉市场中不断发展。对此,高培紧抓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和探求,集中发力品牌新型营销玩法,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过去的十多年,高培一直以“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冠军精神,以专业的科研团队做支撑,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进行研发与创新,坚守冠军品质,最终将高培打造成为新西兰高端奶粉典范的名片,与电影《夺冠》传承的冠军精神不谋而合!而高培也表示,和取得冠军一样重要的,是要把这种冠军精神让更多人传承下来。

  女排精神超越了体育给人的鼓舞,在新时代,同样应该学习、传承和弘扬女排精神。而孩子作为新生力量,传承女排精神将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夺冠》观后感6

  四年前,我和爷爷奶奶围在电视机旁,看女排夺冠,四年后,我和爷爷奶奶来到电影院,再次看到中国女排夺冠。

  从小我就听爷爷说,“女排,是我们这代人无法忘却的记忆”。当然,我也看过不少次排球赛,其背后的竞争和艰辛也听爷爷说过。时逢佳节,和家人一起去影院,观看《夺冠》,女排精神第一次完整地呈现在眼前,那一幅幅令人心酸的画面深深的撞击着我,久久不能平静。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黑暗的夜晚,破旧的训练场里,时不时传来球猛烈撞击的砰砰声,屋子透出的丝丝亮光在寒风中显得孤独。这便是当时的国家女子排球队,整个训练场只有一个球场,周围的区域除了几个举重器材便再无其他设施。

  此时的日本、美国已采用计算机代替人计算球员的各项数据,反观当时的中国,没几台这样的机器,更不可能运用到排球上。但这不足以阻挡中国女排强大的意志。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拿勤奋来弥补。

  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训练时,木质的地板经常会把手搓的血肉模糊,木刺常会扎进手里,即使带着护膝,也经常因救球摔倒在地,疼得站不起来……

  勤奋,终有一天会化作决赛场上的胜利,当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全场唱起中国国歌,平时的苦,又算些什么?

  此后,由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勇夺五连冠,让一代中国人以排球为自豪。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郎平的运动员生涯结束后,中国女排也落入低谷。

  因为自身的负担和女儿在美国读书的原因,20xx年,郎平接受了美国排球队的邀请,担任美国队教练。20xx年,郎平带领的美国队在半决赛击败了中国,遭到国人辱骂。

  有些人认为,中国不再需要排球。

  30年前,她带领老女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30年后,面对很多人的不解,她毅然提出改革措施。

  新一代女排被带活,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再次获得世界冠军,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我们需要女排,需要女排精神,需要她们传承精神,需要看到她摘取精神桂冠!

《夺冠》观后感7

  《夺冠》讲述的是中国女排的奋斗史,从开始的五连冠到后面的低谷再到后来的重登世界之巅。五连冠,女排精神,这是影响着我父辈一代人的精神,每次和父亲谈论体育,他几乎会念念不忘的提起五连冠,女排精神。这次《夺冠》帮助我进一步了解了女排精神,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备战大阪世界杯时,女排担负着国家走向世界的光荣荣誉、人民渴望世界看到中国变强的欲望还有对日本的不服情绪。女排们训练之艰苦,之刻苦,之永不言弃的场景,展现在荧幕前,训练时的伤痕累累深深的触动着观众的内心,女排精神变得不再抽象,更加情景式地映入头脑当中。当获得第一次世界杯冠军时,举国欢庆,这虽然代表了当时人民渴望世界看到中国的愿望得到实现,也体现了体育的魅力。想起了大学期间,恒大在亚冠夺冠时,校园里的大屏幕下,占满了人,当夺冠那一刻,每个人都大喊恒大np的场景。这和荧幕前的举国欢庆有着一样的氛围场景。

  2008年奥运会,女排兵败于郎平带领的美国女排,从此女排一蹶不振,彻底跌入谷底,女排精神似乎也开始被人遗忘,甚至被人觉得不再需要。如何振兴女排,在新时代再现女排精神,考验着女排。郎平披挂上阵,进行了大改革,《夺冠》不再一味地体现新时代训练的艰苦,刻苦,而是侧重于对女排球员的心理疏导,保证女排的全面发展,也赋予了新时代女排精神新的内涵。

  整个电影,前面以训练之艰辛来触动观众的内心,后面以比赛的紧张节奏扣住观众的心脏,还是比较值得观看的电影,不会昏昏欲睡。

《夺冠》观后感8

  《夺冠》回顾了中国女排四十年的`风雨征程和艰辛的夺冠之路,展示了中国女排不怕吃苦、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不同时期女排姑娘们的顽强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也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夺冠》代表的不仅仅是胜利,更是代表了女排精神!相信在看完这部电影后,足校的小球员们肯定会对女排精神有新的感悟。

  前几日,学校利用国庆假期的时间,组织我们在大礼堂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女排从低谷到巅峰的一个过程,从一开始的见谁输谁到后来的五连冠,主角郎平从默默无闻到最后成为国家队不可或缺的一员。

  为什么要看《夺冠》这部电影呢?因为女排精神在这几年里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那女排精神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是她们那永不服输的韧劲,是她们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拼劲和她们那自强不息的干劲。

  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那种立场不坚定、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夺冠》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郎平在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时候对朱婷说过的一句话:你成为不了我,你就是你。现在的青少年,有人会说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一个像谁谁谁一样的人,在我看来,这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会有所长或有所短,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去寻找真正的自己。走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学习女排精神固然重要,但是她们那么厉害,可不只是精神这么简单。她们每天都拼命地训练,在电影中,她们的训练场里有一面墙,上面全部都是被排球打到凹陷进去的印记,把一面墙用一个球来打成这样,需要多大的力气和多长时间的累积啊!仅仅是这一面墙就证明了很多,这就是中国女排!

  没有人能不努力就成功,这需要自己尽力去做到最好,对我而言也要这样,做最好的自己。

《夺冠》观后感9

  崛起中国女排的传奇正式起始于世界杯的赛场。1981年,郎平的惊天一扣帮助女排赢得第一个世界大赛的冠军,此后中国女排开启了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1982年世锦赛获得冠军,1984年奥运会获得冠军,1985年女排世界杯获得冠军,1986年世锦赛获得冠军。看到这个五连冠是让国人振奋的。

  中国走向世界,中国女排也是国家崛起的缩影,一次又一次的激励着国人发奋图强。郎平曾在自传中这样写道:(五连冠)为刚刚向世界敞开胸膛的中国,带来了极大的民族自信。中国女排也被赋予了冠军之外的更多内涵,并最终归结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影响力延续至今。”

  那个时候的女排姑娘,如郎平、梁艳都是家喻户晓的。多少人因为她们感到骄傲。只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是这些光芒的背后是多少汗水堆积起来的。

  那个时代,训练的条件并不像现在,器械缺乏,条件艰苦,都是训练时的一些阻碍。她们在地上摸爬滚打,摔得遍体鳞伤,咬着牙含着泪继续训练。可是这些姑娘们就是能够克服,一次又一次在赛场上创造奇迹。

  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夺得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后,中国女排荣耀的光环逐渐褪去。1988年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负于该届冠军苏联女排,最终获得铜牌。第五届世界杯,中国女排不敌苏联和古巴获季军。1990年第十一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还是输给苏联,卫冕失败。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只拿到第7名。

  似乎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中国女排究竟是怎么了?这是那个时期大家心底的声音。黄金球员的退役,战术的落后种.种原因。女排姑娘们在赛场留下了眼泪。不,不,这不是我们的中国女排。

  女排姑娘——郎平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只是这次她的身份是以女排主教练的身份出现了。即使是这样,郎平的小屋里仍旧是一张单人的、矮矮的小铁床。

《夺冠》观后感10

  国庆,我观看了最近上映的电影《夺冠》。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跌宕起伏的故事。诠释了即使落入低谷也始终不屈不挠、奋力拼搏的女排精神。

  1980年训练赛,中国女排对战中国男排冠军江苏队。女排队员们虽然输了,但当时的环境之艰苦,训练之刻苦,队员之永不言弃,已深深地感动了我们。1981年大阪世界杯决赛,中国队对战日本队,赢得了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组赛,中国队对战当时主教练是郎平的美国队,中国女排结束了五连冠的传奇故事。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挂帅执教中国女排,带领着中国女排开启了新的征程。2016年,中国队对战东道主世界排行第一的巴西队,最终获得了奥运会的金牌。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片段是郎平再次成为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力排众议,力争改革。“中国女排了,唯有改革,才能使中国女排重回巅峰。”郎平以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打动了领导们。获得了领导支持的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冲破了旧体制的牢笼,使中国女排从亚锦赛第四的低谷,重回了世界冠军的巅峰。

  在我们看来,郎平的改革似乎十分简单:三言两语打动了领导;三两条纲领就确定了资料;三两年就有了成效……其实并不然,只要你回眸看一下中国那历经沧桑的一百年,就会发现改革十有八都是失败的:打动了领导,为何戊戌变法失败?有了纲领,为何预备立宪失败?有了成效,为何洋务运动的成果一场战争之后化为乌有?由此可见,改革不仅仅要有纲领,要支持,更需要勇气和决心以及一次次的尝试。郎平在改革过程中也遭到了质疑,遭遇了队员的不信任,领导的嗤之以鼻,可是她并没有放弃,她凭借着自我对女排的那种热爱,那种精神,获得了胜利!

《夺冠》观后感11

  影片《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在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9年拿下第十个世界冠军的历史,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1、深受欢迎·女排精神

  尽管由于疫情原因,让《夺冠》从春节档变成国庆档,但大家对《夺冠》的热情丝毫不减。临近上映,该影片的讨论度更是变得越来越高。而在上映之后,也是迎来了口碑和票房上不错的收获。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夺冠》记录了中国女排近40年的风雨征程,重现了振奋几代国人的女排精神。

  2、时代主旋律

  《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

  3、精神力量

  《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是无私奉献、胜不骄败不馁、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实现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国家、荣誉的一种责任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夺冠》观后感12

  中国女排时隔12年重缝世界排球之巅,主攻手朱婷功不可没,一时间,鲜花掌声和赞誉纷至沓来。

  网络微博、报纸新闻等媒体纷纷发表贺文,政府更是给予朱婷家慰问与鼓励,但也出现了质疑和声讨。我认为,这不仅只是成功而是在背后的努力迈过了多少坎坷,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在背后说三道四!

  在80年代。郎平曾是国家队里最差的一位成员,可是她身怀梦想,并没放弃,在别人吃饭时,她就独自训练,可是她不明白,为什么他已经完成了教练给他的任务,可教练还是把她给独自撇下训练,直到比赛时,她终于知道了教练的用意,因为她是队里最年轻最有力量的。到后来,她成为了著名的郎导。

  国人无理由不骄傲自豪。有人认为,政府只会为成功者锦上添花,在运动员成长过程中他们要做些什么呢?这样的牌匾和奖金背后的意义是否太过复杂?有关政府部门可能错过了对运动员成长时期的关怀,但成功的夹角是政府对朱婷的支持与肯定,更是对她的器重与褒扬,这非议不值得认同;还有人说政府不惊程序,决定太过草率,难道你没有看到他们成功背后的心酸与苦痛吗?难道你没有看到赛场上为国争光浑身汗水的身影吗?

  朱婷作为女排代表,获得政府的殊荣,不仅是她的荣誉,更是对整个团队的奖励,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再次荣耀的站在最高领奖台,每天,都应用汗水擦拭着人生的金牌;每天,都应用创新创造人生的辉煌;每天,抖音薪火相传女排精神,而不该说三道四。

  我相信,用女排精神激励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再恰当不过了。

《夺冠》观后感13

  “爱拼才会赢!”

  国庆,我观看了最近上映的电影《夺冠》。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跌宕起伏的故事。诠释了即使落入低谷也始终不屈不挠、奋力拼搏的女排精神。

  1980年训练赛,中国女排对战中国男排冠军江苏队。女排队员们虽然输了,但当时的环境之艰苦,训练之刻苦,队员之永不言弃,已深深地感动了我们。1981年大阪世界杯决赛,中国队对战日本队,赢得了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组赛,中国队对战当时主教练是郎平的美国队,中国女排结束了五连冠的传奇故事。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挂帅执教中国女排,带领着中国女排开启了新的征程。2016年,中国队对战东道主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队,最终获得了奥运会的金牌。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片段是郎平再次成为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力排众议,力争改革。“xx体质已经不适合中国女排了,唯有改革,才能使中国女排重回巅峰。”郎平以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打动了领导们。获得了领导支持的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冲破了旧体制的牢笼,使中国女排从亚锦赛第四的低谷,重回了世界冠军的巅峰。

  在我们看来,郎平的改革似乎十分简单:三言两语打动了领导;三两条纲领就确定了内容;三两年就有了成效……其实并不然,只要你回眸看一下中国那历经沧桑的一百年,就会发现改革十有八、九都是失败的:打动了领导,为何戊戌变法失败?有了纲领,为何预备立宪失败?有了成效,为何洋务运动的成果一场战争之后化为乌有?由此可见,改革不仅要有纲领,要支持,更需要勇气和决心以及一次次的尝试。郎平在改革过程中也遭到了质疑,遭遇了队员的不信任,领导的嗤之以鼻,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她凭借着自己对女排的那种热爱,那种精神,获得了胜利!

《夺冠》观后感14

  电影《夺冠》是由著名导演陈可辛指导的影片。主要讲中国女排最开始艰苦训练,排除一切艰难最后为祖国赢得冠军,通过比赛来展现她们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通过电影我们又重新认识了“女排精神”这个词。但对于我们90后或许并不如我们的父辈那一代人熟悉这种精神到底代表着什么。记忆中还是2008年奥运会与父亲看女排比赛时通过他的介绍来让我了解了一个人的名字“郎平”。

  现在,然而就是这样一批以90后为主力的女排队员,在第一代女排精神的代言人——郎平教练的带领下,将女排精神如火炬一般传递了下来,并且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

  通过电影,又让我们看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这种女排精神也深深打动了屏幕前的我。看电影时,我是心潮澎湃和热泪盈眶的,然后联想到在工作中的我们,是不是也需要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应用在我们煤矿工人身上,就是在工作中与工友要团队合作,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大家互相弥补,一起圆满更好的完成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我们应该发扬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不畏挑战、敢于挑战的精神。队组在变,工友在变,遇到的现场恶劣条件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要像朗平女士那样为了女排精神可以传承下来的信念。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老员工要引领新员工,耐心教导他们融入工作当中来。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企业的壮大离不开我们员工的共同努力,要把中国女排精神,融入生活、融入学习、融入工作、融入人生,用顽强拼搏为企业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更幸福的未来。

《夺冠》观后感15

  1月19日,电影《夺冠》在北京举行首映礼,导演陈可辛,监制张一白,领衔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等出席。

  电影《夺冠》的故事传说跨越35年,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xx年重返世界之巅,致敬几代功勋,再现中国女排这支王者之师一路的荆棘与荣光。

  据导演陈可辛透露,拍摄80年代女排戏份时搭建了一个实景的漳州训练基地:“我们把地板一块块从漳州福建搬到北京。这些地板上都是当年女排运动员的血、泪和汗。”陈可辛还表示拍摄这部电影时一直用女排精神鼓励自己,“总会想起郎指导说的,女排精神有什么?不是一定要赢,而是明知道自己会输,也要一分一分地赢回来,这是一部带着使命感的电影。”

  巩俐在影片中饰演郎平,她的表现也获得了很多观众的认可。不过,巩俐却透露:“可辛导演找我来演郎指导时,我心里觉得可能担任不了这个重担,因为在我眼里,郎指导是全世界很多女性心中的偶像。”为了演好郎平,巩俐曾翻阅了大量资料,也去比赛现场观摩。黄渤也坦言:“我们的队员全都是真的职业排球运动员,但我们并不是排球专业的人,你要对一位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指示,这太难了。”

  首映礼观影结束后,不少观众都给予了高度评价。81岁高龄的资深解说员宋世雄激动地说:“我又想起我们中国女排所走过的艰难历程,特别是1981年世界杯的场景历历在目。这部影片反映了中国女排的精神,我向创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谢意,谢谢大家!”

  那英则“后悔”没带纸巾,感慨电影唤回了她对女排的热情:“80年代女排夺冠时我才十几岁,电影唤起了很多年没有的那种热泪盈眶。”从小看女排比赛长大的冯绍峰表示,巩俐的表演非常精准。

【《夺冠》观后感15篇】相关文章:

夺冠观后感09-07

《夺冠》观后感精选15篇10-19

观《夺冠》有感11-03

春晚观后感12-22

上甘岭观后感12-22

《风之谷》观后感12-22

《边城》观后感12-16

情书观后感12-07

左耳观后感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