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读后感

时间:2020-10-23 14:43:0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世说新语》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世说新语》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世说新语》读后感

《世说新语》读后感1

  暑假期间,我喜欢上了一本名叫《世说新语》的书,我被里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的魅力所吸引,简短的文字,蕴含了无穷知识,它让我眼界大开。

  《世说新语》记述了魏晋人物言谈轶事,它是一本笔记小说。里面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等等,一共有一千多则。多以人物评论、做人道理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为主。

  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雅量第六”中的一则小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只有七岁名叫王戎的小朋友,他曾经和一群小朋友一起出去游玩。大家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了很多果,把树枝都压弯了,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有人问他,他回答道:“树在路边,又结了这么多的果子却没人摘,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李子一尝,果然是苦的。当我读这则故事,读到前半部分时,第一反应是,王戎怎么这么笨,有这么多的果子,为什么就不愿去摘呢?整则故事读完的时候,我要为王戎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点赞。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多思考,不要被眼睛所见的“迷惑”。可以根据事物的现象思考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看完这则小故事,不由的让我想起了发生在三年级暑假期间的一个故事。爸爸出差从海南回来,带回了一个大大的菠萝蜜。我初见菠萝蜜时,只见它浑身长满了小疙瘩,又粗又长,像个长满“青春痘”的大冬瓜。我边看边摇头,爸爸见我对它充满了“敌意”。他告诉我,别看它长的丑,它的味道却特别的鲜美。我头摇的像拨浪鼓,嘴巴里一直说着:我不要吃,不要吃,真的不要吃。可当爸爸打开它后,我的味蕾瞬间被空气中弥漫的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吸引了。后来,我尝了一口,便从此爱上了它。是呀,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千万不能光凭着外表或是现象,就急着去下结论,一定要去深入了解,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时,一句话,也蕴含着大道理。在“轻诋第二十六”中有这样一则: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意思是:过去人们评论韩康伯说:“胳膊肘粗壮,但是没有什么刚气、骨头。它从人的体格外貌上去轻视诋毁别人,其实这是很不礼貌的一种行为。”这则小故事警世我们,千万不要从一个的外型体貌上评论他人。这样不但让别人“受伤”,也降低了自己的品行。生活学习中,一定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优点,检查自己的不足,学会取长补短,让自己更优秀!

  《世说新语》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读它。它不但让我们能快速了解魏晋时期的风流人物、时代精神和各种历史知识,它总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指引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等。最重要的是它还培养我们对古文的阅读兴趣。

  爱上它——《世说新语》很容易。

  只要你愿意走近它,相信你一定对它爱不释手——阅新语、明事理!

《世说新语》读后感2

  一切跌宕起伏、波澜不惊的情感并不新鲜,在此之前早就发生过。可是当那些改变无情地到来时,这种感情又会占据我们的整个心灵,让我们欢笑;但更多的是让我们流泪,让我们苦苦挣扎着惊慌叫喊,尤其是在改变刚来临之际、面对着失去一些曾经拥有的东西的时候。

  《世说新语》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触动我心弦的是“伤逝篇”(二)“王睿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主要描写了一段王戎的话:王戎担任尚书令,乘马车经过黄公酒家时,他回头对车后的客人说:“我当初与嵇叔夜、阮嗣宗一起在这家酒店畅饮。竹林之游,我也参与末座。自从嵇生早逝、阮公亡故以来,我便为时势所束缚。今天看到这家酒店虽近在眼前,却感到遥远得如隔着山河一般。”

  看了这段话,多愁善感的我竟觉得心酸起来,但显现在我脑海中的,不是那家酒店,而是承载着我过去的母校……

  我的母校,我只能离开你的怀抱,远远望着你,在白昼里生机勃勃的样子,永夜里宁静无声的空寂;我的朋友们,原谅我只能向你们告别,时而微笑又或是含泪望着明月思念,在将要启程的人生路的火车站看着你们登上其他属于自己的列车,又或是看见谁还在人海中穿梭于世间的迷茫……如今,这是时光容许我作出的唯一选择。

  每次放学回家都能经过我昔日的母校。车开过的刹那,也有和王戎一样的看着黄公酒家相似的感觉:看似近在眼前,又宛若远在天边。我触不到她,学习生活过于忙碌,以至于我几乎没有机会也没有理由再回到那里看一看。唯一的理由是这份思念,但又有谁真正明白我这份复杂的感情,比起我的未来和学业,她在人们眼中实在太渺小,太不堪一击。岁月改变了许多,从我的身心到这整个世界,一个都不放过。就像那些校园里的风景,少了我和我的朋友,这些风景还是风景,但毕竟少了我们,毕竟还是变了。因为这些改变,我与我的母校,“遥远得如隔着山河一般……”

  我的朋友们没有像古代的嵇叔夜和阮嗣宗一样离开这个世界,我们依然无法相见。然而我们无法穿越平庸岁月的尘埃,回到过去重拾快乐,哪怕古代作为尚书令的王戎也一样。可是”时光的美丽正在于它的不可回溯“,这一切的一切,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我们。

  正是因为改变,因为失去的痛苦,才造就了我们的坚强,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才让我们学会了珍惜,才让我们学会了做人,才给了我们充实多彩的一生!

《世说新语》读后感3

  在前面几次《世说新语》阅读任务中,我摘录了不少有关王戎的片段,而后发现了王戎身上有着极大的矛盾。王戎在“德行”门、“雅量”门中出现过,也在“俭啬”门里占一部分比重,任务做到后面,我又在“伤逝”、“任诞”、“排调”等门中发现他的身影。不同片段中王戎的形象各不相同,而我在网上搜索过后发现了原因。

  《世说新语》是按照门类来编排的,同一门类中的文章也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以致于不了解历史背景的人容易在阅读时混淆,王戎的形象自相矛盾也是这一原因导致的。细读后我发现,雅量中出场的王戎几乎都在他年幼时。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评价王戎不能仅根据事例,还应根据当时的时间来评价。

  王戎在步入仕途之前,是淡定旷达、才智超群的雅士。虎啸震地,百姓皆倒,他巍然不动;与人出游,李树多子折枝,便知“此必苦李”。他在“雅量”门当中可谓是代表人物。这样的他,常与阮籍等同游竹林,成为“竹林七贤”之一。显然,这竹林七贤不是谁都能成为的,那么王戎能与阮籍、嵇康相提并论,足见他的谈吐举止。

  其父去世,王戎收到不少钱财,但他概不接受,虽不排除家底丰厚的原因,但光是这点就足以让人钦佩。而他遭遇丧事,表现更是令人感动,“德行”门中有描写:“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濬冲必不免灭性之讥。”“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王戎死孝。”他的悲伤一度让皇帝担忧。而这种极度悲伤,也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的真情。

  在步入仕途之后,王戎在追名逐利中一点点迷失自我。他自己也有所察觉,经黄公酒垆下过,他发出“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的感慨。他叹自己,叹物是人非,叹时间流逝。嵇康的去世是因为其言行主张与朝廷不同,而王戎是朝廷上官,两人均是竹林七贤,日后的境遇却大相径庭,难怪王戎感叹。他的利欲熏心、自私自利,使他无法成为当年在竹林畅游的雅士。

  同时,王戎的俭啬众所周知。王家家世显赫,王戎则为朝廷重臣,钱财无数,但他却在月夜中与妻子算账,送给侄子的.单衣第二天便向其要回,对女婿借的钱时刻挂念,直到归还才喜笑颜开,这与他年轻时的雅量全然不同,与清高的名士形象相悖。

  而形成王戎这矛盾的形象,与其家庭和自身脱不了关系。他生在琅琊王氏这一大家族,从小受家里人的熏陶,踏上仕途不足为奇。一次竹林雅会,王戎迟到,阮籍开玩笑称王戎为“俗物”,虽是玩笑,但细想来,也不无道理。王戎强烈的功利心使得他与阮、嵇二人注定分道扬镳。

  另外,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是王戎性格改变的要素之一,在官场的追名逐利中,王戎慢慢自我沉沦,汇入政治上的较量中,性格改变,实是意料之中。

《世说新语》读后感4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每一个从教者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来改变学生,让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身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地用爱的教育方法,有气质有涵养地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和精神

  上的引领。但是在带班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的愿望虽然非常美好,却难以付诸实践。当某个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相同的错误时,我会气愤于他的不懂事理,会恼怒于他的“顽固不化‘,于是原本的耐心宽容就会演变为怒不可遏的指责,原想拥有的气质风度也会荡然无存,不仅自己会恼怒地伤肝伤肺,也会在无意中伤害学生,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读了《世说心语2》之后,特别是其中的《处罚的艺术》篇,让我感慨良多。刘墉先生说许多父母处罚孩子的时候,犯了两个最大的错误,就是:第一,他们要罚,却舍不得,下不了手。第二,他们会处罚,但是没有一定的原则,好像随他们的心情好坏来”执法“,让孩子摸不清。其实,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免不了犯错,但是犯错之后,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古人说”明刑弼教“,也就是说刑罚的目的是帮助教育。作为老师,要懂得处罚的艺术,最重要的是注意掌握分寸,体现合理公正的原则。处罚时要依据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情节,以及对错误的认识态度来决定给予必要的惩罚。切不可简单化,”一刀切“。更不能因为对学生的偏爱或成见,造成处罚的失衡、失当。其次,处理事情面对学生要有一定的原则,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不管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中违反了既定的原则,都应该让他们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再者,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老师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所谓”赏罚分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最后,我们要给学生犯错的空间,身为教师,不要想着自己的一番苦口婆心的谈话就能让学生大改以前懒散的模样,多点时间,多点劝慰,多点理解,才能让学生慢慢地纠错成长。

  教育之路漫长曲折,教育方法丰富多样。但面对不同的个体,教师需要学习着拥有比家长更多的策略和方法。而《世说新语2》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现在的学生,明白了怎样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且让我们反思学习着在教育之路上前行,让我们”艺术“起来吧!

  世说新语里的故事都是通过一件小事来反映一个人的品德,比如说他孜孜不倦、礼贤下士、读书很用功等,我也记不住那么多。世说新语李的文章都是文言文,文言文就是古文,我们学生很烦的那个文章。

  我们要学习他们好的品德,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世说新语》读后感5

  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眼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寺》。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任诞》

  王徽之因兴而行,又因兴而返,不为目的所羁绊,好似那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

  徽之曰:“我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古人所说“不为外物所役”,王徽之做到了。目的是何物?是实质的,是人们所想达到无法理解了。的,可这个东西在王徽之眼里还不及那突发的诗兴来得重要。因兴而去,兴尽而归,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这件事若是安排在赶了一夜路,已站在目的地门前的大前提下,这就让世俗里的人

  古人尚不能解,那么放在现代呢?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里,整天忙着挣钱的人们是不会白费力气做这件毫无实质收获的事。制定一个目标,为达到目标而努力,不达目的善不罢休,这就是现今以物质至上的观点。但我们换个角度看,效率、结果固然重要,可我们真正获得的东西是从过程中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欢笑,有哭泣,有感动,有无奈,也许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们乐在其中,品味了苦尽甘来,比起最后那个干巴巴的目的,这个过程真的是浪漫得多。

  而相较于王徽之那个时代,现今社会要复杂得多。金钱、权利、地位、荣誉,人们追求地更多,同时所羁绊的东西也会更多。人们被这些东西绑起来了,只能缩手缩脚的活于世中。

  再说说如我一样的学生吧,对一个穷书生,一个身无长物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该是一件单纯的事情,可有哪个学生会为了学习而学习呢?种种外界因素让我们的身心疲惫不堪,只为得到那一纸成绩单,可真正学到的又有多少东西呢?

  学习变得不再单纯,强烈的目的性,它早已变得是面目全非了。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每个人都可以给它来上那么一下。

  中国的高考制度,在家长,老师,学校“齐心协力”下,成功的把学习死死的绑在了那单调的阿拉伯数字上。学习不再是我们自己的了,他变得似乎与每个人都有关联,老师、家长的期望,学校的升学率,这些都与我们的学习紧紧相连。在我们身上背负得越多,最后的目的也就越重要,这就像是层层的堡垒,我们被它困住了。

  那么何时我们的心灵与肉体才能得到释放?其实答案可以是:随时。我们虽不能改变社会现状,但生活与学习的心境是由自己支配的。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自我解放,在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快乐,那么即使不能做到王徽之那么洒脱,也可以让心灵得到休憩与释放。

  有句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得到也许不是满足,不得到也许并非就不能满足,是否自我感到满足,只有自己知道。放开心扉吧,让我们飞得更远。

《世说新语》读后感6

  很惭愧,《世说新语》这本书现在才看完,由于时间关系,我一天只翻阅几页,中途也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换书看)。最终还是凭着自己那股倔犟劲儿坚持把它阅览完毕,而且越看到后面越是意犹未尽呢!书中的故事分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三十六类,每类都有若干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主要记述当时士大夫的生活和思想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通过寥寥数语,就能述说出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

  有两个故事让我很有感触,不仅反复看了几遍,还打上记号便于再次阅读。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黄门侍郎王子猷兄弟三人一起去拜访谢安,子猷和子重说了很多日常琐事,子敬只是寒暄几句。三人走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安:“刚才那三位贤士哪个更好?”谢安说:“小的最好。”客人问道:“凭什么知道他最好?”谢安说:“贤德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由此推断而知。”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语,特别跟人初次见面时,说得越多,越能让人看明白你是什么样的人,会失去很多做事和交友的机会。话少才会定下来,定才会静,静才会生智慧,有智慧的言语别人才喜欢听。《弟子规》里“话说多、不如少”,《增广贤文》里“贵人语迟贫子话多”也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另外一个故事陶侃年少时就胸怀大志,家境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范逵被举荐为孝廉,上任途中到陶侃家投宿。当时陶侃家家徒四壁,而范逵的马匹和随从很多。陶侃母亲对陶侃说:“你只管出去留下客人,我来想办法招待。”母亲头发长,于是剪下来做成两副假发卖掉换成几斛米;屋内柱子砍下一半做材火;草席铡碎了做草料喂马。最终摆上了精致的饭食,大家都不缺乏好的招待。范逵被盛情款待甚感愧疚。最后范逵到了洛阳盛赞陶侃,于是陶侃名声大噪,后来被推荐为孝廉。这个故事名字叫“截发延宾”,虽以前在学堂给孩子们讲过,这次阅读又被打动。陶侃有一位贤惠善良的母亲,对陶侃的教育影响深远。杨晫说:他可不是普通的人。杨晫对陶侃的评价是“坚固贞正,足以干事”。这个点评很准确,因为当时清谈流行,身居高位的都是手拿羽扇言谈玄远的名士。而陶侃是个寒族,不喜欢夸夸其谈,喜欢做实事。随后而来的天下大乱,终于让名士们靠边站,让他这个实干家扬名天下。“实干家扬名天下”七个大字让我为之动容,我身边的老师们在智博老师的带领下不就是这样吗?少说话,就是一个字“干”。学堂老师们和孩子们所具备的素质可能再高明的教授也教不出来的,而是来自《弟子规》在生活中的力行。

  《世说新语》中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而且每个故事都通俗易懂、意蕴深刻,大家可以多阅读,日积月累,不仅可以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智慧,还可以从中找到共鸣的声音,比如“实干家扬名天下”激发了我的斗志......

《世说新语》读后感7

  记得初中时学过一篇文章——《周处》,是《世说新语》里的一章。作者刘义庆在文章里描述了一个为乡里人所厌恶痛恨的人——周处,此人无恶不作,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百姓恨不得去其皮、食其肉方解心头之恨,而周处杀蛟刺虎之后意识到自己从前所犯民愤,立意改之,最后终为“忠臣孝子”的故事。古云:“朝闻夕死,其死可矣”,周处最后改过自新,可见人的行为是可以后天改变的,同时也证明后天的经历和思过足以让人面目一新。从那以后,自觉《世说新语》一书虽传奇异志,但却教育人的意义重大,总想一天买来阅读,至少可以为自己的成长有所裨益。

  几个月前,偶在小街摊上看到此书,虽包装不算精美,倒也落落大方,随掏钱买下。此时之意,已不是自发向上,沽名钓誉之嫌,而是觉得此书经典,故装一素雅;二来意觉女儿以大,为之所用,亦可助其发展;另女儿亦在学习古文期间,可以以此作为女儿的课外读物,曾其对古文的认识和理解。然来买回家之后,女儿却并不感兴趣,只好自己在闲暇之隙,偶尔翻看,殊不知,我越看越着迷,其博大精深,诲人之意如滔滔江河,不增间断,我亦为之所叹服。

  几天来,我阅读背诵了其德行篇之几章,顿觉古人之伟大明智,让现今吾辈不敢进出其左右,是吾辈所学之典范。有其文观之,以下皆为我所认识,认识肤浅,有待商榷:

  一、德不在多,在精、纯。如“周子居常曰:‘吾时月不见黄书度,则吝啬之心复生矣’。”“季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寥寥数语,则把黄叔度、荀淑、钟皓之德跃然纸上,让我们遐想连篇,从侧面反衬本是行文的一大手法,《世说新语》此法用的是淋漓尽致,让人佩服。

  二、德不在深,在情。如:“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为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短短句句话,把人间至情写在纸上却如写在人的心里。

  三、德不在广,在真。如:“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管宁用真性情去识别好友,不愿与庸俗物欲之辈合流同污,怎一”真“字了得!

  总之,自己正在探索摸索之中,希冀能从中学到古人的至德至义,把其中的深刻含义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并能承担的起至高师德之重任,为自己的学生微尽绵薄之力,也算与己与彼大功一件,不枉枉自为师一场。

《世说新语》读后感8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过无数的风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的百花齐放,两汉时的独尊儒术,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朝的抗倭、复台……都是这条长河中的河道,而三国两晋南北朝,虽不如西汉的沉稳端庄,唐宋的灿烂辉煌,两岸却是风摆翠竹,花香鸟语,清绮瑰丽。、

  三国两晋南北朝,它的开始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悲壮,结束是《玉树后庭花》的纸醉金迷。中间流淌着的,凝结在《世说新语》中。它是一本记录士人言行的小品,里面一共有三十六章,记录着当时名士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弥漫着洒脱不羁的“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中有一段很能体现魏晋风度的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间共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徽之在晚上下雪时醒过来,想起了朋友戴逵。他没有考虑时间和天气,仅仅因为想见就去拜访,整整走了一晚上,到了门前,没有见戴安道就离开了。他没有考虑来时花了那么多时间,却仅仅因为没有兴致而离开。这是何等的随意洒脱!

  魏晋时这种随意洒脱的代表非竹林七贤莫属。竹林七贤分别是山涛、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嵇康、阮籍。他们经常在竹林里吟诗作赋,嵇康抚琴,阮咸弹琵琶,悠闲快乐,与世无争。但这只是表象,他们大多都有很高的政治抱负。如阮籍的《咏怀。三十九》“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从此可以看出,阮籍的理想是征战南北,立下赫赫战功,为国家开疆辟土,创建辉煌事业。但是他的父亲阮禹是“建安七子”之一,深受曹操的知遇之恩,而当时掌实权的是司马家族,并不久后就被篡位了。所以,连国家都没有了,又何谈“报国”?况且,从曹魏以来,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十分严重,祢衡、孔融、陆机、陆云等人相继被杀,知识分子只要说错一句话,都有可能面临杀身之祸。在这种压力下,这些人只能放浪形骸,寄情山水,借酒浇愁,狂放的外表下,隐藏着对理想不能实现,连年战乱、政治倾轧的痛苦与挣扎。阮籍的“夜中不能寐,起坐鸣弹琴”、“徘徊将何见,优思独伤心”就是他内心壮志难酬的悲伤。

  透过《世说新语》,我们可以看到魏晋士人傲然立世的风骨下,深深的纠结与无奈,所以才有了那一句“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一段段特立独行的故事背面,潇洒飘逸的颜容下,是中国历史独一无二的华丽到眩目,悲凉到彻骨的乐章。

《世说新语》读后感9

  原文:《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文法评:本文主要讲了管宁与华歆绝交的事情。而绝交的理由,作者只选了两件事来阐述。一件事是见“片金”的不同态度,另一件事是读书时见“乘轩冕过门者”的不同态度。这两件都是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道德小事,而绝交是大事,可见写作的手法是“以小见大”。一般人关注一般事,对大事由于种种原因,一般人是不愿“真诚”关注的。所以在中国,关注大事是“大人物”的事,小人物关注大事那是“发牢骚”,不足一论的。因而写文章,最好是“以小见大”,方有“立足”之地。

  文意评: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文意浅显,比较好理解。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因为这两件小事而绝交,似乎不能接受或者说管宁自己也有“问题”。但站在过去的生产能力下,华歆的经济头脑与学习动机是值得管宁与之“分道扬镳”的。

  古代为什么强调对人道德素养的要求以及重视对人道德的评价?这主要与当时的社会生产能力、个人生产能力有密切的关系。社会生产能力越低下,越强调人集聚进行生产的重要性;个人生产能力低下也会对人与人的合作有更大的依赖性。无论人集聚,还是人与人合作,都对人的忠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没有对他人的诚信、对合作组织的忠诚,那合作不能继续,组织也会瓦解。而在交往中,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让别人信服,才能领导、管理大家。所以社会需要用“道德”来评价个人,个人也才能凭借自己的“道德”高尚而成为国家的人才,组织、领导大家。这就是古代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道德的养成是需要个人追求的,个人的积极性影响了个人道德的水平。

  管宁在学习的时候,看到华歆道德养成的个人动机偏低,意志偏弱,害怕自己受到不好的影响而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平。在管宁的价值选择中,要失去较高的道德水平,那宁愿失去“朋友”,所以一定的时候,管宁肯定是会与华歆绝交的!

  现代社会生产能力、个人生产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这个方面看,有些人就放弃追求“道德修养”了。但现代生活的组织化却在不断加强,如各种各样的单位、企业、协会等机构,让每个人都同时加入了好几个“组织”,人一生下来就同时加入了好几个组织,像加入了家庭——子女、加入国家——公民、加入企业——被保险人等。而组织化的基本素养也是“道德”。所以现代人学习“管宁与华歆”的故事,也是必要的!

《世说新语》读后感10

  我向往古人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自由洒脱,他们的生活率性纯真,永远都不会屈服眼前的苟且和困难,而是更加重视着诗和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一轮初阳,象征着中华民族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希望;而浩瀚星辰中挂着的一弯明月,则和那烈酒烧断了多少诗人思念的愁肠。指点江山的铁面帝王,更有着无限的志向,身在红砖金瓦的宫殿之中,而心在决胜千里的战场之上。中国人是注重精神世界的,中国人更是善于表达情感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五千年的朝代更迭。那些金戈铁马和战火硝烟都早已经化为空气,那些皇宫城阙和传奇帝王也早已成为历史。而古人们留下的精神宝藏却是永远存在的。它带给后人一种力量,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这种埋在中国人的灵魂中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亘古不变的!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荣富强的不竭动力。中国的诗词歌赋是最经典的,《世说新语》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一个影响我们一生的道理。文言文是精炼的,是像中国人一样将所有的精华都锁进了自己的内心,要如同品茶一般,一点一点向深挖掘,找到最深处的真谛。中国文化的精髓,仿佛就是在大雾中找这世间最美丽的花朵,虽然会遇到无限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当你拨开层层浓雾,看到绽放的花时,内心的喜悦,和这一路来的发现,将是你最最宝贵的财富。读书,读古人写下的一串串美丽文字,仿佛就是在端详中国的文化瑰宝,仿佛就是在读五千年来的中国。中国古人所向往和倡导的“大同世界”,更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国人要不断努力的目标。中国的传统文化,我觉得以下面得一个故事足以概括: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先人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了这句话的完美含义:子路,春秋末代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是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迈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都没有,子路翻山越岭到亲戚家借了一点米,满足了父母的要求,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果然,他也成为了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子路的孝道何不是启发到了我们所有人,我们从父辈那里得到“勇敢、理智、仁爱、善良”等这些人类精神中最美好的品质。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给自己生命和优良品德的父母,再传给自己的下一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许,就是感恩,就是传承。

  中国,一个古老又神秘的国度,她历史悠长,她饱经风霜,她用我们脚下的土地哺育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女。我们总是从先人的脚印中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我们总是从先人的错误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寻华夏起源,探文化精髓,在一条条阡陌中,寻古代韵味,在一支支花朵中,品文化之美。文人墨客,笔下的行云流水,优美诗篇;游侠浪子,剑尖的侠肝义胆,铁骨柔肠;英雄豪杰,麾下的千军万马,刀光剑影;龙袍加身,头顶的无上冠冕,万里江山!中国的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中国的腾飞,一代代的希望!

【《世说新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1.世说新语读后感

2.世说新语读后感500字

3.《世说新语》读后感15篇

4.世说新语读后感500字初中

5.《孔乙己》读后感

6.繁星读后感

7.《芳华》读后感

8.故乡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