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堂吉诃德》有感

时间:2023-12-22 15:18: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堂吉诃德》有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堂吉诃德》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堂吉诃德》有感1

  今天有幸拜读了西班牙著名文学家塞万提斯的著名小说《堂吉诃德》,内心受到了极大地感触,仿佛自己的身体已经飘荡在纷乱的中世纪之后,仿佛已经成为了文艺复兴的先驱。

  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恰”,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这部小说是一部非常典型讽刺小说,有许多现代评论家都说这本《堂吉诃德》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读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文章里面堂吉诃德做出了与时代相违背的种种搞怪事情,却终究无法抵挡历史的洪流,被淹没的历史的车轮之下。其实现实中我们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要做与时代相符合,与滚滚历史洪流方向一致的正确的事情,否则的话,肯定会被历史所淘汰。

  无论怎样,读书使人明智,感谢这本《堂吉诃德》带给我如此多的知识。

读《堂吉诃德》有感2

  《堂吉诃德》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它由西班牙天才作家塞万提斯创作,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我。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堂吉诃德,由于平时里读了许多的关于骑士的书,因受其影响而经常把自己当做骑士,到处去游历,经常为人打抱不平,但却又经常弄得笑料百出,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他会把自己的那匹瘦得不能再瘦的那匹马向别人炫耀说是一匹千里名驹;他还会把大风车看成了一个巨人,还宣布要与其战斗;他自己做了一个纸头盔,并且把他当作是世界上最稳固头盔;他把一个面貌丑陋的农家女想象成了公主……凡此种种,无不给读者们呈现出了一个滑稽,有趣的人物。

  主人公堂吉诃德在书中的形象是活灵活现的。虽然有点神经质,但他的身上还是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在书中,他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和挫折,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越挫越勇,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如果说堂吉诃德的故事是一个悲剧,那么堂吉诃德临终前的清醒那么是对于我们所有人的悲哀。堂吉诃德临终的一番话与其说是清醒倒不如说是他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与凄凉,挖苦与无奈。

  我想每一个读过《堂吉诃德》的人,都会嘲笑唐吉诃德的不切实际,说他总是疯疯颠颠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只看到他另人发笑的一面,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他另人敬仰的那一方面,他嫉恶如仇,面对自己的"对手",他总是光明正大地进展挑战。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想堂吉诃德这种令人敬仰的品质,在当今社会正在渐渐地消磨殆尽。

  这是一本很有想象力的书,它主要是讲了唐吉诃德的冒险,把生活中一些不可能的事集中在一起,最稀奇的是,塞万提斯总有一些不可思议,稀奇古怪,别人想不到的念头。让我们高举起手臂,为唐吉诃德欢呼!

读《堂吉诃德》有感3

  《战风车》讲述了堂吉诃德将风车认作巨人,并与它们战斗,最后被刮倒在地的故事。塑造出它集合的脱离现实、沉迷与幻想、敢于冒险的可悲、可叹、可笑又可敬的'形象。

  从堂吉诃德的话语中,表现了他有多么可笑“你们这些没胆量的下流东西!不要跑!来跟你们厮杀的只是单枪匹马的战士!”

  现在,很多人沉迷于网络,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在网吧上网,玩打打杀杀的游戏,不但浪费了时间,还让学习退步。

  近似荒诞的堂吉诃德的形象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中,不能沉迷于幻想,脱离实际,而要从实际出发,才不至于贻笑大方。

读《堂吉诃德》有感4

  《堂吉诃德》被誉为第一部现代小说。在其内有男男女女不同阶级的人物七百多个,他批判了那时期的政治、法律、道德、文学等多个阶层,反响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动形象的描写了主人公堂吉诃德和桑乔,在其序言里有段话是这么说:“我不想强调是我向你介绍了这么尊贵善良的骑士,但希望你感谢我让你即将认识他的侍从,那么著名的桑乔·潘塞。”可见塞万堤斯的态度是想将桑乔那个骑士阶层的侍从的丑陋的一面,从他身上都能看到。从而也想引起人们的反响,对骑士阶层的瓦解起到一点作用。然而这些还不止,在描写堂吉诃德英语桑乔一路从家里乡村出发,一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事,都一一写到,或从堂吉诃德口中说出的一些骑士小说的内容,以及两位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所说,都在塞万堤斯的笔下被写的十分精彩、鲜明,比照十分强烈,挖苦的辛辣无比厚重。然而这被读者看见后,这也给了骑士阶层重重一棒。这第一部《堂吉诃德》的成功,却带来了教会与贵族阶级将小说的续篇进展伪造,并对塞万堤斯进展了一番恶毒的诽谤和攻击。这让塞万堤斯提笔回击,他在1615年推出了《堂吉诃德》第二部。在此书中之外,他也写了许多优秀的惩恶扬善的小说集,在里面有写爱情,也有写社会风俗,也写了西班牙下层人民的生活贫困,肯定了人性的自由和对社会的不公正发出了愤怒的抗议。

  《堂吉诃德》在每个人中的样子都不一样,在我看来,堂吉诃德的性格,他的言语间,他的想法,都透露出一股天真的傻劲儿。他渴望能别人,渴望能成为一位英勇无畏的.游侠骑士,当他被封为骑士的那一刻,他就似乎变得面对所有的困境和阻碍时以自己的自信和那原始的恐惧一一在害怕的桑乔面前越过。也许他的体格差,身板小,也许他的罗西南多不是一匹千里好马,也许他的甲胄与长枪都是破旧的,再也许他的侍从桑乔是个丢三落四,胆小如鼠的低等侍从,但起码我看见了他的热血热诚。

读《堂吉诃德》有感5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到今,书都与人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竹简到奏折,从奏折到线订书,再到现在的纸制书本。炎黄子孙知识的增长怎能离开书?所以,为了增长知识,我就阅读了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外国名著?? ——《堂吉诃德》。

  说这本书是一部名著一点也不夸张,如今这本书已用一百多种文字译成数百种译本,广为流传。这本书的作者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他是一个命运坎坷的人,但他却谱写了不朽著作《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西班牙的拉曼查有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单身吉哈达先生,他整天沉浸在骑士侠义小说里,梦想做一个勇敢的骑士。于是他全副武装,还给自己取名拉曼查的.堂吉诃德,还模仿古代骑士忠诚于贵妇人的传统做法,物色了邻村一个挤奶女工做自己的意中人,并给她取名为托博索的杜尔西内娅,可事实上这个挤奶女工与堂吉诃德从未见过面,更不用说相爱了。堂吉诃德第一次想解救放羊孩子,可是却使放羊孩子的处境举步维艰。后来他又和桑丘来到许多大风车下,他硬把大风车看成是巨人,结果他连人带马都狼狈不堪,后来他又和桑丘遇到了拿他们寻开心的公爵夫妇,他们二人受尽了公爵的残酷捉弄,几乎丧命。

  堂吉诃德所做的事没有一件不荒唐,没有一件不失败。他所做的事情就好比在当今社会有人穿着古装茹毛饮血一样可笑。他是可笑的、可怜的,也是可悲的。堂吉诃德直到临终前,才醒悟过来,不许他的亲人—唯一的侄女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就剥夺她的遗产继承权。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啊!堂吉诃德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生前疯癫,死后留名。

  《堂吉诃德》这本书有力地抨击了西班牙空洞的骑士文学,也不禁让我思考:如果当今社会尔虞我诈,持强凌弱,那么与乐于助人,行侠仗义的堂吉诃德相比,究竟谁更可笑?

  书合上了,心开始思考了……

读《堂吉诃德》有感6

  《堂吉诃德》是由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写的一部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主角吉哈那和他的随从桑丘的游记,堂吉诃德是吉哈那的改名,堂吉诃德是西班牙的一名没落贵族,过着温饱用去他大量收入的日子,矛架上只有一柄矛,祖父传下来的甲胄生了锈,放在角落里。而他终日沉迷在骑士小说里,在他眼里,世界上有着巨人、魔怪、精灵各种各样的游侠骑士吗,和并不存在的地域和帝国。而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要出去当一名游侠骑士,于是,他瞒着他唯一的的亲人——他的外甥女出游了。不过结果并不成功,受尽了苦,挨够了打,才回到家。

  第二次出游,他有一岛屿总督和王国国王的'诱惑,带着一名农夫,桑丘一齐外出冒险,在冒险过程中,堂吉诃德滑稽的把风车当作巨人,把羊群当作两批奋勇杀敌的军队,把硌布机的声音当作恶魔的叫喊声,让他们受够了惊吓,然后堂吉诃德又要装疯,写了一封信让桑丘带给他想象中的贵妇人,其实是一个粗鄙的农村妇女,杜尔内西亚,最后,堂吉诃德又被伪装成骑士的神父击败,回到了他的故乡。最后留下遗嘱,不允许外甥女嫁给一个看过骑士小说的人,如果外甥女一定要嫁,那么所有的遗憾会被拿去做慈善。

  其实如果抛去骑士道,堂吉诃德是一个明智的学者,而且博学多知,他对于忠君报国,对于爱情都有自己的认知,发人深省,他在认为两群绵羊是两群厮杀的军队时,用一句话说出了欧洲所有的民族,和他们生活的地区以及他们的习性。这无疑是他博学多知的有力证据,而这些是他看其实小说的、得到的。

  此外堂吉诃德和桑丘这一对主仆形象也是后世大量作品模仿的对象,一个高、一个矮,一个胖、一个瘦,一个耽于幻想、一个急切务实,这种利用对比来突出各自形象特点的手法,是值得我们在以后写作中加以利用的。

读《堂吉诃德》有感7

  最近,闲来无事,又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这本书看了一遍,经典毕竟是经典,无论读多少遍都不会感到厌倦,想起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是感觉好笑,跟看笑话似的,看到堂吉诃德各种荒诞不经的行为,内心就感到好笑,感觉作者写这本书就是单纯描写了堂吉诃德这个搞笑的人物,并没有深入过去了解什么,鉴于当时比较年幼,社会阅历和文学素养的水平的不成熟,只把这本讽刺社会现实的名著当成了一本笑话书来看,现在想想真是有点幼稚。

  不过现在再看这本名著,渐渐发现了这本书里字里行间所反映出来的深刻内涵,从堂吉诃德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人物身上,我读到了更深一层的内涵,已经没有了当时看笑话的心态了,更多的'是对作者对于社会的黑暗揭露,这本书主要描写和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上十分流行的骑士小说,并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塞万提斯表面上描写了这个行为搞笑的堂吉诃德,并通过堂吉诃德一系列离谱的行为展现了这个被骑士精神侵害的近似疯癫的搞笑人物,实际上是对社会的黑暗和人民困苦的反映,作者通过辛辣的笔墨,严厉的批判了社会的黑暗和教会对人精神上的摧残。

  在文章的最后,堂吉诃德终于清醒了,他意识到他以前的骑士精神在他看来也是一种疯癫,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骑士精神也是一种疯疯癫癫,在文章的最后,堂吉诃德对于骑士深恶痛绝,或许,这就是作者塞万提斯所要最终的目的,进一步批判了教会对人的残害,批判了骑士精神的荒诞。或许,这就是这本书,作者塞万提斯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读《堂吉诃德》有感8

  读一本好书,序言总能为我们带来启示。《堂吉诃德》的序言不同于当时惯用的十四行诗、讥讽诗和颂词,而是介绍了这篇序言的由来。在“我”与朋友的对话中,几行不同寻常的文字将我吸引:“你这本书的宗旨是为了消除骑士小说在社会上和百姓中的影响和地位”,“你的目的就是要推翻骑士小说胡编滥造的那套虚幻的东西。”这是作者所提示的本书目的与宗旨。既然作者本意如此,那么带着这份认知,我们细细往下品读。

  一观:领略堂吉诃德的疯

  堂吉诃德,一个被作者模糊了出生地,被读者嫌弃为“疯子”的主人公。

  他本是拉曼查某地一名乡绅,年近五旬却无所事事,便以骑士小说蹉跎时光。久而久之,心神为之蛊惑,于是备甲备马,效仿书中之人,作为游侠骑士“曼查的堂吉诃德”远征天涯。不久后,他“决斗”落败而被送归,可他不死心,在伤愈后利诱一位淳朴的农民桑丘作他的侍从。于是,堂吉诃德身穿破盔甲,骑着瘦老马,带着土随从再次踏上了骑士路,这一次他无所不为,哪怕身边的桑丘不断提醒他,他仍无动于衷,“与风车决斗”“与绵羊混战”“荒野山谷的疯癫”等他的“光辉事迹”贻笑大方。几乎在所有人的眼中,他都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踌躇满志的他花数天时间为自己与马取了个响亮的名号,将一位普通农村姑娘幻想为自己无比美丽的心上人,硬是用想象力凭空为自己营造出了一个浪漫而光怪陆离的骑士世界,在其中恣意驰骋,信马由缰。在他眼中,世界正如同骑士小说中所描写的那般,快意恩仇,行侠仗义。但他却忽略了现实的种种局限。

  他曾为证明心上人虚幻的美与路人大打出手,而对方甚至未曾听说过她。堂吉诃德是这么说的:“不管你们是否见过她,重要的是你们得相信、承认、肯定、发誓并坚持说她是最漂亮的。否则,你们这些高傲自大的人就得同我兵戎相见。现在,你们或者按照骑士规则一个个来,或者按照你们的习惯和陋习一起上,我都在这里等着你们。我相信正义在我一边。”多么理直气壮啊!几个霸气的“不管,是否,否则”行云流水,张嘴就给人家扣上了“高傲自大”的帽子。叫人怎么不生气?怎么能认同?窥一斑而知全豹,堂吉诃德的种种行为与当时的社会处处相悖,又叫人如何认同他呢?堂吉诃德不被人当成疯子才怪!

  我相信无论是谁,看到书中描写的堂吉诃德的狼狈样后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笑他什么?笑他无视眼前的现实而沉溺在幻想之中。骑士的时代早已过去,堂吉诃德作为“最后的骑士”,种种认知早已愚昧落后。他疯疯癫癫、神志不清,只凭一腔狂热做事,在这个提倡“三思而后行”的时代,他显得多么粗鄙野蛮。在我看来,他引起的数十番冲突尽是鸡蛋碰石头,尤其是这鸡蛋非但不吸取教训,反倒撞得越发起劲,这种疯傻的状态着实可笑。也许,这就是作者“为了消除骑士小说在社会上和百姓中的影响和地位”手法的体现。

  而读者,就仿佛在乡野村头看那些草台班子正起劲地上演那一幕幕低俗滑稽剧,随着剧情拖着腔起哄。

  二品:斟酌塞万提斯对骑士的态度

  随着剧情的推进,我渐渐地有些迟疑。我是否误解了塞万提斯的意图?从他对堂吉诃德里里外外的设定来看,我原以为他会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毫不留情地行笔针砭骑士。然而在这个百余万字构成的世界里,堂吉诃德扮演的似乎不只是个逗人发笑的小丑,展现的也并非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嘲讽”二字,但似乎又不仅如此。

  恍恍惚惚,一声吃痛的“儿子打老子!”惊动了我。是他,是那个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整日沉溺在幻想中,处于社会底层,却用“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来自我安慰的“名人”——阿Q。Q与堂吉诃德的首字母相同,据说鲁迅先生之所以要给主人公取这个名字,就是为了向堂吉诃德致敬。

  阿Q一贫如洗无所事事,无知又无能。一手“精神胜利法”用得炉火纯青。跟别人打架,打不过就嚷:“儿子打老子!”于是他在想象中克敌制胜。当他骂假洋鬼子挨揍之后,就把气撒到比他更弱的小尼姑身上,欺凌弱小以转嫁痛苦从而获得虚假的快意。

  而堂吉诃德与阿Q可说是在幻想理念上走向了两个极端。

  堂吉诃德被牧羊人砸得头破血流,他非但不泄气,反倒安慰随从桑丘:“咱们经过的那些暴风雨,都是马上要天晴风定的征兆,表示时势要好转”,使他那行侠仗义的抱负不致被泯灭。他相信“建立骑士道就是为了保障女人的安全,保护童女,扶助寡妇,救济孤儿和穷人”。他的精神胜利法积极向上,愈战愈勇,源自塞万提斯嵌入堂吉诃德心灵的骑士思想。他在磨难中始终恪守自己的骑士道,屡败屡战而不偏不倚。哪怕他的行为与阿Q同样可笑,他昂扬高洁的信念与阿Q的自卑消极心理相较,便高下立判。

  他虽疯,却疯得侠义。他“相信骑士是上帝派到世上来的使者,是上帝维持正义的胳膊”,并且不折不扣地执行。堂吉诃德曾眼见一名农夫抽打孩子,命令农夫停手,并将孩子应得的工钱尽数付清,虽然堂吉诃德离开后“孩子还是哭着走的,而农夫却在那里笑”。然而在奉行骑士道的世界里,孩子理应在骑士的救助下得到公正。这般结局并非骑士道的错,而是当下社会的错。

  他不气馁:“天叫我生在这个铁的时代,是要我恢复金子的时代,一般人所谓的黄金时代。各种奇事遇险、丰功伟绩都是特地留给我的……我是有使命的。”

  全书描写堂吉诃德近50次的冲突,而出自“扶危济困”的近二十次,为了保护这个世界免受魔法的伤害而斗争十几次。这个人的古道热肠,救世情怀无时无刻不在体现骑士精神的高洁。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骑士精神还是十分敬重的。难道堂吉诃德身上所体现的“锄强扶弱”“慷慨无私”不是被古今中外人们推崇的高贵品质吗?作者在“消除骑士小说在社会上和百姓中的影响和地位”的目的下却赋予主人公这样高尚的品质,必然包含作者更复杂的意图,我们由此看到了一幅广阔的西班牙社会全景,并看到了人们的宗教信仰、人生理想、遭遇的苦难……这已经不能用片面单一的角度读这部小说,远远超过了低俗滑稽剧所能容纳的内涵。

  三问:堂吉诃德是全书唯一被嘲讽的对象吗?

  一提起本书,许多人的脑子里就浮现了堂吉诃德的狼狈样儿。看着他耍疯,他周遭所有的人总是或捂嘴或捧腹或跺脚地笑。堂吉诃德越认真,大家笑得越欢乐。仿佛他就是书中被嘲讽的唯一的靶子。

  细细琢磨,仿佛又不是那么一回事。在堂吉诃德第一次出发遇到旅店时,他把这个破旧旅馆当作城堡,演绎了一幕喜剧。在他与店主的交谈中,“店主听到称他为卡斯蒂利亚诺,以为自己的样子像卡斯蒂利亚人。其实他是安达卢西亚人,是圣卢卡尔海滩那一带的人,论贼性不比那个卡科差,论调皮也不比学生或侍童次。”

  听到堂吉诃德如此称呼自己,这位店主的反应不也很有意思吗?品一品“贼性”这个评语,是不是值得玩味?

  店主迅速进入了角色,介绍“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投身于这项光荣事业,周游各地,到处征险,连马拉加的佩切莱斯、里亚兰岛、塞维利亚的孔帕斯、塞哥维亚的阿索格拉、巴伦西亚的奥利韦拉、格拉纳达的龙迪利亚、圣卢卡尔海滩、科尔多瓦的波特罗、托莱多的小客店和其他一些地方都去过,凭着手脚利索,勾引过许多寡妇,糟蹋过几个少女,还欺骗了几个孤儿,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几乎在西班牙所有法院都挂了号。最后,他隐退在这座城堡里,靠自己和别人的钱过日子,还接待各种各样的游侠骑士。这纯粹是出于对骑士的热爱,同时也希望骑士们分些财产给他,作为对其好心的报酬。” 且看这个人吹嘘的事情,红口白牙净说胡话,坑蒙拐骗无所不做,但他以此为荣,而且还理直气壮地要求骑士们分点钱给他。此人话语一出,你不觉得塞万提斯已经不动声色地对他开始讥讽了吗?

  看看他对骑士小说有多么了解吧!什么奥利韦拉,龙迪利亚等骑士小说中常出现的地名,他那是张口就来啊!呵,他不也是沉溺于骑士小说的主吗!而从店长的言行来看,他很担得起“贼性”“调皮”这些贬义评价。

  再让我们来到使堂吉诃德真正成为骑士的那场“受封仪式”。

  “他让人马上找来一本记着他给脚夫多少麦稭和大麦的账簿,让一个男孩拿来一截蜡烛头,再带上那两位女子,来到堂吉诃德面前,命他跪下,然后念手中那本账簿(就好像在虔诚地祷告)。念到一半时,店主抬起手,在堂吉诃德的颈部一记猛击,然后又用堂吉诃德的剑在他背上轻轻一拍,嘴里始终念念有词。然后,店主命令一个女子向堂吉诃德授剑。那个女子做得既利索又谨慎,因为她们必须注意,在举行仪式的整个过程中不至于大笑起来。她们曾目睹新骑士的英勇行为,终于没敢笑出来。授剑后,一位贵女子说:“上帝保佑你成为幸运大骑士,在战斗中为你赐福。”

  让我们关注到仪式里出现的几个人物,“店主”“男孩”“女子”与“贵女子”。在正统的受封仪式中,地点或在宫廷城堡,或在教堂。主持者则是君主和世俗贵族,神职人员负责担任其中的祷告弥撒等宗教活动。而授剑仪式最为隆重,候选骑士要斋戒、洗浴等,封主用佩剑放在受封者的颈上或肩头轻轻拍打几下,同时庄重陈述骑士的基本准则。

  而堂吉诃德的受封仪式“与众不同”,地点在破旧的旅店,主持者为无赖店长,担任宗教活动的是风尘女子。而“授剑”也被大幅简化,仅是随意拍了两下。至于斋戒沐浴之类的更是直接被略去了。堂吉诃德的受封仪式堪称“三无产品”。抛开疯癫的骑士不谈,若店主代表工人,男孩代表幼儿,风尘女子代表低贱者,多相结合,这家旅店堪称当时社会的缩影。从骑士道路的起点所展现的这一幕,我们便可以预知后面还有多少可笑之人粉墨登场。

  顺便说一句,这场山寨版的仪式虽然态度随意,但至少符合规矩。从贵族到幼儿都多少知道些有关骑士小说的知识,可见当时骑士小说的影响力之大。从这一角度看,在当时人人皆是骑士小说迷!而堂吉诃德只是被极端化了对于骑士小说的沉迷程度的一个普通人,因此《堂吉诃德》所讽刺的骑士,不单指堂吉诃德本人,更指当时的整个西班牙社会!

  四叹:关于堂吉诃德的死

  “憔悴的晚花奄奄殆尽,花上压着沉甸甸的泪珠,夜莺早已不知下落。我们的骑士瘫倒在地上,面盔也没有去掉。天色渐淡,夕阳沦落,最后一位骑士消失了,最后一丝信仰黯淡了。” ——《堂吉诃德》

  在真实的世界里踏上幻想之路,堂吉诃德付出无数努力,却终究被唤他归来的参孙击倒。尽管万般不愿,他也得遵守立下的誓约:若被击倒,则必须归家一年,再不得复出。也就是说,他不得不“闭门封刀”了。

  也许是被击败而气冲五脏,也许是长时间远征落下的病根,一场高烧后,他被迫从幻想中苏醒,回到了无情的现实中。在抨击了毒害他的骑士小说后,立下遗嘱便撒手人寰。

  他性格中可贵的品质,落到如今却成了世人的笑料,成为助长荒谬性的一剂猛药。他越是坚守高洁的骑士道,在世俗的人们眼中就越是可笑,在这个世界上,骑士早已亡故,堂吉诃德只是在意外中诞生的难产儿,注定会在历史的车轮前被碾碎。他奋起与命运抗争,可是他终究是拗不过,被一步步推向消亡的'深渊。高尚的品质与无可逆转的命运相碰撞,掀起了足以毁灭任何事物的滔天烈焰,堂吉诃德便葬身于这场熊熊大火之中。于是善心人阿隆索·吉哈诺从幻想中苏醒,在痛心疾首中,他对外甥女说了这样一段发自肺腑的话:“我从前成天成夜读那些骑士小说,读得神魂颠倒;现在觉得心里豁然开朗,明白清楚了。现在知道那些书上都是胡说八道,只恨悔悟已迟,不及再读些启发心灵的书来补救……我尽管发过疯,却不愿一疯到死。孩子,我要忏悔,还要立遗嘱”。

  犹记得在他身为堂吉诃德时,他对他的随从桑丘说过这样一句话:“桑丘,让他们管我叫疯子吧,我还疯得不够,所以得不到他们的赞许。”他的想法恰与当时的社会观念背道而驰。他主张为了信仰付出一切,而在现实社会中,失去神权的宗教已沦为人们寻求慰藉的工具。堂吉诃德作为绝无仅有的狂信徒,已不再被当时的社会认同。而他临终前的种种言辞无不在证明一件事——世上的最后一位骑士在现实的冰冷面前低下了头。这是社会的大趋势。

  对于堂吉诃德而言,这是多么残忍的事实啊!骑士小说是他唯一的信仰与支柱,他对书中的内容奉若神明。为了实现自己的骑士梦,他三次出游,不畏艰辛。为此,他住过小店、农人的田舍、牧羊人的茅棚甚至强盗的巢穴,即便是被公爵待为贵宾,也丝毫没有因为生活的安逸而影响到他行侠仗义的信念。我们或许永远无法体会到那令堂吉诃德奋不顾身的力量。但我们会永远记得,他为了心中的骑士道被斫掉了一只耳朵,也曾在交战中摔断过双腿,一次次夜晚忍着饥饿默默擦拭铠甲。他的骑士道是崇高的,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土壤与环境,所以总是找不到让它们发芽的阳光与温度。

  无论堂吉诃德的理想多么高尚,目的多么崇高,他终究是一个不为世界认可的疯子。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他坚守一生的骑士信仰被无情摧垮了,这等于宣告着,他的后半生努力毫无意义。他曽为骑士道奉献的血汗尽数化作悲戚刺入堂吉诃德的灵魂,他饱经磨难的身躯已经不起这份打击。于是,当他幡然悔悟之时,就是他离开人世之际。

  他,曼查的堂吉诃德再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相比骑士精神,现代的我们没有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鲁莽,却也失去了为信念付出一切的勇气,堂吉诃德的死是旧的无路,并不是新的诞生。

  五思:关于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

  “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朱光潜

  在阅读《堂吉诃德》这本传世名作时,你是否曾将目光从主人公转向他忠实的随从?打从堂吉诃德第二次启程前,桑丘就已经侍候在他身旁。他是作为反衬堂吉诃德形象的附属品而出现的,对比起堂吉诃德丰富的学识,他堪称文盲。对比起堂吉诃德的精干身材,他又矮又胖,身材圆滚。桑丘·潘沙有着一切农民应有的品质,有正面的淳朴、憨厚,也有着贪小便宜的人之常情。多年的农民生活在他的心中牢牢地刻下了两字——务实,这也是他和他的主人区别最大的地方。

  在堂吉诃德欲与风车较量时,主仆二人曾有过这样一段对白:

  “您看,”桑丘说,“那些不是巨人,是风车。那些像长臂的东西是风车翼,靠风转动,能够推动石磨。”

  堂吉诃德说:“在征险方面你还是外行。他们是巨人。如果你害怕了,就靠边站,我去同他们展开殊死的搏斗。”

  桑丘依据经验,不断地劝阻他异想天开的主人,他的主人却一心只想着扬名立万,将他的话当作耳旁风。

  在堂吉诃德与比斯开人对战后,堂吉诃德虽然获胜,却也身受重伤。这时,主仆二人间又有新的对话了:

  堂吉诃德说,“要是我早想到做一瓶菲耶拉布拉斯圣水,只需一滴,便可以即刻痊愈。”

  “那是什么圣瓶、什么圣水呀?”桑丘问。

  ……

  “如果有那种圣水,”桑丘说,“我从现在起就放弃原来当海岛总督的要求。作为对我诸多周到服侍的回报,我不要别的,只求您把那种圣水的配方告诉我。我估计无论在什么地方,一盎司圣水都可以卖两个雷阿尔以上。有了它,我就可以过一辈子体面舒服的日子了。不过我想知道,要做那种圣水是不是得花很多钱?”

  “用不了三个雷阿尔就可以做三阿孙勃雷的圣水。”堂吉诃德说。

  “都怨我,”桑丘说,“那么您还等什么,为什么不现在就做圣水,并且教我做呢?”

  这令人啼笑皆非的对话也只有这对主仆讲得出来,桑丘听说有只需一滴即可“舍身无所惧,受伤不致亡”的圣水,非但没有质疑,居然信以为真而忙问价格,这一刻,桑丘和堂吉诃德同样沉迷于骑士小说传奇之中。

  尽管桑丘的缺点难以计数,但令人惊讶的,当他的梦想实现,真正把他放在治理海岛(实际上是一个村)的位置上时,他又能够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贪污受贿。尽管他目不识丁,却极有生活的智慧,思想境界出乎意料的高,甚至得到了他的管家的赞赏:

  “您讲了这些,”管家说,“使我感到很佩服。像您这样没有文化的人,我估计甚至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人,竟能如此金口玉言,已经超出了派我们到这儿来的人以及我们这些人的意料。看来世界上真是无奇不有,玩笑竟变成了现实,想嘲弄别人的人自己倒被嘲弄了。”

  无可否认,这句话中仍旧带有居高临下的意味,然而对于一名在地里干活的农夫而言,这已经是极高的评价。后来他受不了贵族们的捉弄而离职。说道:

  “我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既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这是我同其他总督不同的地方。”

  仔细品味,不占便宜,也不吃亏,孑然一身,心无挂碍,果然是高人。而从另一角度讲,我相信,总督这一职位所带来的诱惑是一般人难以招架的,对于一个贪小便宜的农夫来说,“放下”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个举动。相较那些自谓清高却囿于名利的人,他的洒脱令人钦佩。此时的桑丘早以不是那个斤斤计较、追求蝇头小利的农民了,他已经逐渐向骑士道精神靠拢。

  他甘心跟着这么个主人,吃尽苦头。也曾直言:“我如果是个聪明人,早就离开我这个主人了。”但是他淳朴地说:“我吃他的饭,对他挺好;他也没有亏待我,将家里的几头小毛驴给了我。我对他是忠心耿耿的。”这也侧面体现了堂吉诃德的高尚品质所带来的人格魅力影响了桑丘,两个人的精神境界开始合二为一。

  桑丘与堂吉诃德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形象的内涵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高,一个矮;一个重理想,一个讲实际;一个耽于幻想,一个冷静理智;一个讲究献身,一个看重实利;一个善于修辞,一个目不识丁。堂吉诃德是禁欲主义的苦行僧,而桑丘·潘沙则是伊壁鸠鲁式的享乐派,两两对比,相得益彰。塞万提斯将两人绑在一起,这一设计实乃神来之笔,就因为这是两个风格个性截然不同的人,结伴走在西班牙原野上才能如此和谐。他们是一个整体,正如海涅所说的,“在《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和桑丘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主人公” 。

  终评:天籁之音与人性的《圣经》

  “在欧洲所有一切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的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别林斯基

  骑士文学在西班牙曾风靡一时。别林科夫说“骑士小说表现出对个人人格的爱护和尊重,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牺牲全部力量甚至自己生命的勇敢精神,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的代表。”骑士文学对于冲破中世纪神学禁欲主义的束缚和对人性的解放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然而随着时代推移,骑士文学变得愈发庸俗化,在塞万提斯生活的时期,西班牙还流行着五六十部粗制滥造、荒谬愚昧的骑士小说,这也是他在序言中提到“消除骑士小说在社会上和百姓中的影响和地位”“推翻骑士小说胡编滥造的那套虚幻的东西”的原因。他沿用骑士作为主角的写作形式,以犀利的讽刺笔触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将骑士制度、骑士精神滑稽化。在这本小说名扬天下后,骑士小说真的渐渐绝迹了。可见《堂吉诃德》影响力之大,乃至得到“世界大同之作”和“人性《圣经》”的美誉。而堂吉诃德也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之一。

  塞万提斯看上去是讽刺堂吉诃德耽于幻想,但是字里行间又让人体会到作者对堂吉诃德的同情和赞扬;既取笑骑士制度的落伍、不合时宜,又对纯粹的骑士精神给予敬意,对堂吉诃德心中理想的骑士世界带有一种赞意。他对社会的感受是如此复杂:讽刺基音上跳跃着怜悯、宽容和敬重的泛音,演奏出一曲绕梁三日的天籁之音。它多变的旋律,咏叹这时代的双重性,既堕落,又进步,引领读者从低俗滑稽的窗户跳进,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气势恢宏、端庄肃穆的宫阙。

读《堂吉诃德》有感9

  尼日利亚著名作家奥克斯颇动感情地说:“人生在世,如果有什么必读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诃德》。刚开始接触这部小说的时候,年纪还小,只是感觉它很滑稽,习惯看中国传统的以情节见长的小说的我,除了留下一个全身盔甲的骑着高高的瘦马和一个胖嘟嘟的连同他的驴也这么矮小的卡通般形象的印象外别无可谈之处;再次看这部小说的时候,已经是大学的时候了,了解了外国文学的`发展脉头,知道了什么是骑士文学,发觉《堂吉诃德》这部小说是传统骑士文学的异类,因为我觉得传统的骑士文学比较悲壮和典雅;而另类的骑士文学荒诞,仿佛是周星弛的无厘头电影这般那般。

  单就文学样式来说,我一直认为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差之别的(因为我觉得任何的文学形式纵使有某些瑕疵,这只是从大的文学发展历史的比较后所总结出的,但是它能够在文化历史中占了一个时期,影响那一代人,自有它的优点)如果把唐这部小说硬说为是为了抨击骑士小说之类的话来,那是把它放在当时的文艺复兴的文化氛围来说的,也许是刚好应了时事的发展。在塞万提斯他自己描述写《堂吉诃德》的时候,他本打算写成几个短篇故事,后来写着写着,他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理想都写进去了,思想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现实,直至描绘了西班牙社会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西班牙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一部百科全书。

  由此看来书中所展现的广阔的社会画面和流溢出的丰富的思想就远远不是出自要扫除骑士小说这么一个简单的动机。

读《堂吉诃德》有感10

  理想与现实总归是有差异的,就像《堂吉诃德》这本书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正因为他分不清理想与现实,从而引发了一大堆囧事。

  本书的主人公堂吉诃德迷上了骑士小说,整天幻想着自己是诱地一位除暴安良,受人尊敬的大骑士。有一天,他找来了自己祖父曾经穿过的一副已经烂得不能再烂的铠甲,又找来了几块已经生锈的铁块披在自己的.一匹马驹身上,认为这是陪同他一起征战沙场的战马,他还威逼利诱地找了一位仆人,还将隔壁村当一位姑娘当做自己的意中人,开始了一场糊里糊涂的大冒险,在这些年里,他还几次险些丢掉性命,最后,她被一位同乡找来的书生扮演的白月骑士所打败,返乡回家。刚没多久,就生了一场大病,梦见了自己的经历,回头一想,实在是十分荒唐可笑。

  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在我们有了一个伟大的理想时,我们要先看一下我们有没有实现这个理想的能力,如果有,我们还要看一下周围的环境容不容得下自己实现理想;如果没有,我们要通过努力来让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当然,如果你的理想是不好的,我还是劝你不要为此努力。同时,如果你的理想是对个人有利对社会有利对国家有利的,那么你一定要努力,不然这一切都只是空话,毫无意义。另外,在现实中,如果你在那边瞎做事,你就会像堂吉诃德一样。

  《堂吉诃德》这本书,既幽默又有哲理,真是一部让我爱不释手的好书,很值得一看。

读《堂吉诃德》有感11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它的主人公是一个当地的乡绅,原名阿伦索,他十分沉迷于当时风靡社会的骑士小说。拿到此刻说,就是个实打实的宅男,不是沉迷游戏,而是沉迷类似于当时的武侠小说。他时常幻想成为一名名垂青史的伟大骑士,于是从家传的古物中,搜寻出一套破旧的盔甲,并未自我取了个神气的名字——堂吉诃德,他还物色了一位仆人和一个挤奶姑娘做伴侣,骑了一匹瘦马离家出走了。

  他一向按着他脑子里那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办事,所以闹出了不少笑话。他把风车当作巨人,把羊群当作敌军,把苦役当作受难的骑士,不分青红皂白就打打杀杀的。但他的行动不但对别人没有好处,反而还给自我带来麻烦,有的时候被打到要仆人拖回家。待他醒悟过来时,已经卧床不起了。

  一开始读《堂吉诃德》,我只单纯地觉得它是一部滑稽趣味的喜剧。主人公疯疯癫癫的“勇敢”,使他在别人眼里像个神经质。可是细想,堂吉诃德也拥有着正常人的体质,他之所以会有和常人不一样的行为,必须是他具有某种正常人不具备的品质,我把它定义为——梦想。那是一种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品质,哪怕被人视为笑话。他在实现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是善良的、正义的,他不忘初心,自始至终都是想成为一个行侠仗义的骑士。此刻的生活中,堂吉诃德这样勇敢又善良、为梦想挺身而出的人屈指可数。我们小时候都以往许下过成为骑士、拯救世界这样的鸿鹄之志,而大多数都是思想上的伟人,行动中的矮子,又有多少人能像堂吉诃德一样,把白日梦变成现实,大部分人都是怕被笑话而退缩了。有梦想并不可笑,可笑的是只敢想而不敢做。堂吉诃德的单纯,令人可笑,也令人可敬。

  我为他为梦想而无畏的精神点赞,也不得不说说他最大的`性格缺陷了。他太痴迷于小说,产生离家出走的念头。这些人说是为了消遣、打发时间而看书的,谁明白他太吃饱了撑着,竟然看得走火入魔了。痴迷到什么程度呢?其中一章,人们在整理他的书房时,搜罗出大批的骑士“名著”。正是因为堂吉诃德对事物太过于“痴”,才会沦落到郁郁而终的下场。我们生活中,多少人也是因为“痴迷”而走火入魔呢。王者荣耀流行时,大家一股脑地投进去,有自制力的人往往能控制好自我,不会过度,而不自律的人就会沉迷其中。网瘾、酒瘾不都是这样惹上身的吗?

  书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我一提,那位跟着堂吉诃德走南闯北的忠实仆人。他为了为了堂吉诃德,甚至还置家中的妻子不顾,由此可见他之忠诚了,如果说堂吉诃德是个假骑士,那他必须是一个真随从。在以“游侠骑士的仆人”的名号跟随堂吉诃德行侠仗义时,他始终惟堂吉诃德之为听,还经常去按他的主人不要再执迷不悟,回家过正常的生活,即使他所以会受到一些指责。在堂吉诃德被痛扁在地时,也是他护送堂吉诃德回家的。这种忠诚的精神,恐怕才是真正的骑士精神。

  《堂吉诃德》这本书值得一读,如果是为了消遣,你大能够把它当作喜剧来看;如果你想从中有所收获,这本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读《堂吉诃德》有感12

  《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最杰出的作品。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堂·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堂·吉诃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

  《堂吉诃德》书中写的人物有七百多,是欧洲最早的长篇现实主义小说之一,是国际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西班牙文学著作。作品出版后,上至宫廷,下至市井,到处传诵。该作已用100多种文字译成数百种译本。

  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在欧洲所有一切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还有文学评论家称《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读《堂吉诃德》有感13

  有那么一个人,原本人生安逸舒畅,活得自由自在,可他奇情异想,突然有一天,他灵魂断然生窍,独自离家出走,去闯荡,去冒险,他想主持正义、制服坏人,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一些极为荒唐可笑的事上,谁知,世界已经改变,他仍在留恋。

  你能想象吗?他的名字叫唐吉坷德,是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写的长篇小说《唐吉诃德》的主人翁。他痴情骑士小说,阅读得走火入魔,他想复活骑士制度来挽救当时不清廉不公正的社会,他渴望自己成为一名骑士。于是他抛弃了一切,仿效古老的游侠骑士生活,发狂似地拼凑了一副破盔烂甲,骑上一匹叫做驽辛难得的瘦马,他毫不犹豫地离开家乡,开始了自己的征途。

  他固执,把固执转为荒唐,盲目坚持,或许在我们的.眼中这无疑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干的全是无用功,但在唐吉诃德眼中,这是他心灵的寄托,他用自己那充满幻想的行动来实现他的梦。

  他越过城市,越过家乡,越过文明,越过人性,从贵族的城堡到外省的小客店,从农村到城镇,从平原到深山,从大路到森林……终于等来了他的梦,他的行星。

  他单枪匹马与风车对决,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仍笑着面对明天,继续上路。他把旅店当做城堡,把羊群当做敌人,把理发师的铜盆当做魔法师的头盔,把苦役犯当作受迫害的骑士……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干了许多荒唐蠢事,尽管那路无边无尽,黑漆漆,暗沉沉,直至消亡,他也要奔向尽头,

  我带笑读他的事,我含泪读他的人。

  唐吉诃德这个人物真是可敬又可悲,可爱又可笑。敬者,是他有理想,追梦不懈;悲者,是他脱离现实,沉于幻想,这梦永远追不到。爱者,是他求公正,奋斗不止;笑者,是他屡屡失败,

  唐吉诃德,救不了这个社会,但唐吉诃德警醒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读《堂吉诃德》有感14

  暑假里,在难得的空闲时间中,我看完了刚买不久的《堂吉诃德》,书里的主人公故事使我着迷,感受到许多。

  小说中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并入了迷,他竟然要去游侠,除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于是他以一个未受正式封号的骑士身份出去找寻冒险事业,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唯心地对待一切,处理一切,因此一路闯了许多祸,吃了许多亏,闹了许多笑话,然而一向执迷不悟。而堂吉诃德,到死前才悔悟,但已经来不及了。

  堂吉诃德的骑士之旅可谓是滑稽透顶,他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美丽的农家女当成公主,把一家普通的小客店当做被实施了魔法的堡垒。他第一次出行就被人打得动弹不得,被驮在驴背上回到村里;第二次出行最终以被人装在木牢里带回村里告终;第三次出行在被同村学士装扮的骑士打败后郁郁寡欢地重回故里,直到最终一病不起。如果说堂吉诃德的故事是一个喜剧,那么堂吉诃德临终前的清醒则是对于我们所有人的悲哀。堂吉诃德临终的一番话与其说是所谓的清醒倒不如说是他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与凄凉,讽刺与无奈。但堂吉诃德也是有令人敬佩之处。

  我在这位大名鼎鼎骑士的荒唐行为里,看到他的执着而公正的`品质。他嫉恶如仇,总是正面向他的“敌人”发起不屈不挠的冲锋。即使打不过,他也从不从背后捅刀子,更不用说用下流的中伤和恶意的诽谤来进行战斗了。

  我们可以学习堂吉诃德的优点,但我们同时也要了解他的缺点,并改进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读《堂吉诃德》有感15

  当读到《堂吉诃德》这本巨著时,便爱不释手,这本以骑士道为题材的小说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堂吉诃德与桑丘,这两个形象生动活泼,仿佛真实。他们趣味的谈论与奇妙的故事让人感到滑稽。但更多的,我感到的是铺于文字下的悲哀。

  这本书的主角我认为是堂吉诃德与他的仆从桑丘共有的,他们仿佛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堂吉诃德是个没落的小贵族,因看骑士小说入迷,自命游侠骑士,要游遍世界锄强扶弱,维护正义与公正,实行他所崇信的骑士道,单枪匹马,与仆从桑丘出门冒险,历经了许多力气有趣的事,但最终一事无成,郁郁而终。

  正,实行他所崇信的骑士道,单枪匹马,与仆从桑丘出门冒险,历经了许多力气有趣的事,但最终一事无成,郁郁而终。

  最初读到这本小说时,我为堂吉诃德的滑稽和桑丘的趣谈而忍俊不禁。因此我最初看到的堂吉诃德是一位疯癫可笑的骑士。但继续读下去,我感受到堂吉诃德所处的社会的悲哀,这也让我开始思考社会的内蕴。堂吉诃德对桑丘说过:“桑丘,让他们管我叫疯子吧,我还疯的不够,所以得不到他们的赞许。”堂吉诃德仿佛从被挖苦的对象成为了挖苦者。是啊,正是因为它与现实社会的不相符才令他人觉得他疯的无药可救,是这样么?我倒觉得堂吉诃德具有一种超然于社会的无畏精神。

  他是疯子么?也许是,但只与那些“清醒的人”疯的种类不同罢了。他因为他人所见的疯病而受到嘲笑,我们也会因其不切实际的理想而感到可笑,但同时,在笑话他时,我也感受到了淡淡的可怜意味。他这么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受到嘲笑,却不以为然,“傻乎乎的.”去踏这虚架的路。英国作家约翰生说:“堂吉诃德的失望招的我们又笑他,又可怜他。我们可怜他的时候,会想到自己的失望;我们笑他的时候,自己心上明白,他并不比我们更可笑。”我想,我们也许与他有相同点,我们会为自己的理想去努力,有时长或云云走的路不对或对我们的目标而嘲笑,我们是否会坚持?但同样我也想,终究是对还是错,是想堂吉诃德一样郁郁而终,还是开辟新的道路呢?堂吉诃德选择了坚持而不理睬他人的嘲笑,我认为不管结果如何,想要做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坚持下去,至少可以因此而充满乐趣。这是我从他身上感受到的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 堂吉诃德的形象是复杂交织的。他的疯癫可笑是其中的一方面,但他的疯癫可笑似乎是表达在用骑士道讲道理,严肃而理性分析问题的时候。但同时,这也正表达了他所具有的美好品质。无可非议,堂吉诃德有理性、讲道德,象征着没有判断的理性和道德观念。而他的仆人也正象征着没有想象与理性的常识。这两者结合就是最完整的智慧。堂吉诃德具有强大的想象力、道德观念和理性,以至于撇开了感觉,以自己的想象行事,这才让他可笑,但实际上,这点也是因该受人钦佩的。所以当我看到堂吉诃德与桑丘意见的争执时,听从的是桑丘,但往往更敬重的是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情愿牺牲自己,一心要实现一个与现实所不容实现的理想,所以既可悲又可笑。我猜测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写作目的不是要笑声,而是为了挖苦,为了那些看不到的荒唐文字底下的泪水。读这本书时,我慢慢寻到这动人而伟大的思想感情,叫人失笑,又叫人下泪。联系到上面所述,他愿意去锄除强暴,或者组织罪恶,可是作者使人们感到无法实现的无奈。堂吉诃德追求正义,他的美德却使他成了疯子,狼狈不堪,更加一步说明,这确实是社会世事的可悲与可笑造就了堂吉诃德。所以堂吉诃德的崇高志愿成为了可笑的梦。令我感受到现在自己所处的环境的着一种复杂性。但堂吉诃德宁可舍弃性命,决不放弃理想,有不可动摇的信念,在他身上存在着一种永恒而普遍的,必须是我们至诚地努力,经历过磨难才可以换得的东西。

  可以看到,作品的客观内涵超过了作者的主观意图,但对不切实际的英雄的挖苦却还是有所表达的。骑士小说中的英雄武力超人,战无不胜。但堂吉诃德却被桑丘封成“哭丧着脸的骑士”。游侠骑士都有一位绝美美人作为意中人,可堂吉诃德却以一位粗壮的农家姑娘作为自己的杜尔西内娅,还为其写情诗发疯。但最终只成为了笑柄。

  堂吉诃德不仅是一个夸张的滑稽的闹剧角色,他具有骑士应有的学识、修养以及大大小小的美德。他会写诗、会辩论、会说教、有着对笔杆子和对枪杆子的奇论。他的忠贞、慷慨、勇敢、建议、纯朴和坚持真理都让我对他深深敬仰。他最大的特点在于他的严肃,但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因这个而可笑。他严肃,一切以骑士道的规矩做事,虽可笑,却越发令人敬仰他的严格律己,至少我们是难做到的。

  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因堂吉诃德而逐渐充实。最初之时,我以为他是没有理性的傻子形象,当后来,他暗中打小算盘的样子然我印象深刻,活灵活现的写出了他狡黠可爱的一面。但同时他对主人的恩惠感谢不忘,随受苦受难,却始终不肯背离。他与堂吉诃德形成了一种对照,两两衬托出对方的深层形象内涵。他们又结合成一体,理性与常识的结合,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最后,我还是要思考堂吉诃德是英雄还是疯子,是可笑还是可悲可敬可敬。从客观上看,他是疯子,却也可悲可敬;同时作者在主观上批判他,写其可笑。这也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开怀大笑后的辛酸回味。我想作者的嘲笑也有着对自己身世艰辛的悲哀。堂吉诃德确实是个疯子,但社会中会看到很多人与他一样疯,看到自己和他的相同之处,桑丘的傻也是如此。也许他的这种令人回味无穷,捉摸不透的形象让他成为经典,《堂吉诃德》也成为传世巨著。读完后,对这荒唐可笑文字的底层,我产生了很多很多的社会与人生的思考,这便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大最有价值的收获。

【读《堂吉诃德》有感】相关文章:

读《堂吉诃德》有感01-26

读《堂吉诃德》有感15篇02-24

堂吉诃德读书心得02-27

《堂吉诃德》读后感03-16

堂吉诃德读后感02-20

堂吉诃德读书心得体会04-28

《堂吉诃德》读后感15篇[集合]11-28

堂吉诃德读后感15篇[精]12-19

《堂吉诃德》读书笔记11-08

堂吉诃德读书笔记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