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读后感

时间:2023-10-17 15:17:3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江大河》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江大河》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大江大河》读后感

《大江大河》读后感1

  这部剧改编自阿耐的小说《大江东去》,讲述了改革开放后,人们面对变革浪潮中的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

  剧中,王凯所饰演的宋运辉,是那个时代里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由于父亲在抗战期间不得已给国明档做了两个月的医生,从此他们家被定成了“黑五类”。

  勤学上进的宋运辉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通过大学录取分数线,并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当要把自己的政审资料送到县里审核时,革委会主任的一句“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高中不是给你们这种人办的”把他挡在了大学门外。

  现在的我们或许对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在当时,大多数青年都在农村和农场上山下乡,远离城市家乡,精神世界一片荒芜。

  那个政治出身决定一切的年代,出身不好就意味着永远被隔离在了大学校门之外。

  面对这样的'机会被阻拦时,宋运辉是愤怒的,力求上进的他,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在革委会背了200多遍人民日报关于高考改革的言论。

  幸运的是,在他和姐姐两个人之间获得了一个大学名额,姐姐宋运萍含泪选择了亲情而让他上了大学,当得知自己能够去上大学时,他兴奋不已,对着远处的山大喊:“我们可以上大学了,我们要上大学了。”

  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里,个人命运总是这样流转浮沉,面对贫困带来的羞涩,个人很难在改变命运与坚持理想之间平衡。

《大江大河》读后感2

  本书从农村经济、大型企业、个体经济、制造业各方面的发展来诠释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机遇、挑战和变革。几条线展开的同时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给读者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

  不管是宋运辉的成长轨迹,还是雷东宝的发展经历,还是杨巡自学成才的过程,还是柳钧的发展理念无疑契合了社会的发展各个时期,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和个人成长的不同经历,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成就、机遇,他们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

  各个人物由于所受的教育和经历不一样,所看问题的方式不一,在书中都有不同的`体现。梁思申对待宋引的教育方式值得反思,好后娘的形象跃然纸上,思维方式不同,所用的方式和方法不一样,但效果极佳。

  当杨巡与梁思申合作时,杨巡的小算盘打的很精,但是辜负梁思申全心全意的信任,他俩的做法完全不一样,杨巡根本不觉得错了,梁思申还考虑对方的感受,只是坚决不与对方往来。如此理性的了断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宋运辉在做事过程中的拼搏和努力,造就他稳重的性格。在技术的追求兢兢业业,为自己赢得发展提高的机遇,还有他不断适应社会的能力,把自己的不利因素逐步克服,虽然有些事是他不齿去做,但是那些不得已的原因而做,心理矛盾的过程的描写太符合人物的设定。柳钧也是如此,为了发展、生存而不择手段,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大江大河》读后感】相关文章:

《一条大河》教学设计12-25

《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04-18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09-01

《大江保卫战》的教案设计08-26

大江保卫战教案8篇01-11

大江保卫战教案3篇01-21

读后感05-01

母爱读后感01-11

《青鸟》读后感01-11

匆匆读后感01-12